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软件针对电子病案首页中常见的数据采集不全和不规范的缺陷,结合新形势下电子病案编码工作的特点。对原有的工作流程作了适当的改造,将错误数据阻止在信息的采集源头。确保采集的数据更加真实、准确。提高了电子病案首页的数据质量,减轻了病案编码员的工作量,取得明显效果。

  • 标签: 军卫一号 病案首页 病案编码 开发与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mimics软件设计的经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理论置钉技术的可行性。方法2012年1-4月,我院门诊选择30例健康非脊柱疾病志愿者行C(2-7)CT轴向扫描,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6-73岁,平均41.2岁。用dicom格式导出,在个人计算机上用mimics软件对C(2-7)各椎体进行蒙板、分割,行三维重建。利用MEDcad模块和测量模块,置入虚拟经颈椎前路椎弓根钉,然后测量其在椎体前缘的入口点位置及其与矢状面和水平面的夹角,确定经颈椎前路置入椎弓根螺钉是否存在可行性。结果C2椎弓根无法行前路手术。经颈椎前路椎弓根钉的投影点从C3至C7,并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而是形成一个S形的曲线,上往下逐渐从对侧转向同侧,前路椎弓根钉在椎体前壁上的投影点与椎体前表面上缘的垂直距离波动于(6.56±1.02)mm与(8.97±1.13)mm,与椎体前表面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从C3至C7,波动于(1.53±1.43)mm与(3.92±2.50)mm,左右两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除C2外,经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按测量所得置入点及角度能实现置钉技术,临床操作可行,但因交叉碰撞,同一椎体不能实现双侧同时置入。

  • 标签: 颈椎 椎弓根钉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软件 可行性研究
  • 简介:目的对比研究在颅内幕上病变手术中Sina软件定位与神经导航定位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开颅手术治疗的20例颅内幕上病变病人的临床资料,按术前定位方法将病人分为Sina定位组(n=10)和导航定位组(n=10),Sina定位组术前采用Sina软件定位,设计手术切口。导航定位组术前采用神经导航系统定位,设计手术切口,术中采用神经导航系统评估病变切除情况。比较两组病人术前定位时间、术中病变暴露情况、术后病变切除情况以及GOS评分。结果Sina定位组在颅内幕上病变定位时间上短于导航定位组(P=0.001),两组病人在术中病变暴露、病变切除情况、术后GOS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内幕上病变中,Sina软件可以做到快速定位,为手术提供简便的定位方法,因其经济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病变 颅内 幕上 Sina软件 定位 神经导航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结合合理用药系统的监测结果,运用有效的干预措施测提升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利用合理用药系统审查干预前(2016年)及干预后(2017年)住院医嘱,从药物问题、特殊人群用药和药物特殊情况应用三大类别进行分析,制定和实施有效的药学干预。结果2016年,不合理用药医嘱发生率为5.05%,2017年仅为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干预后,药物相互作用、给药途径、药物用法用量等方面的不合理医嘱数量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在应用合理用药系统时,以临床药师为主体,制定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对提高医院的合理用药水平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合理用药 监测系统 干预
  •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水平的提高,信息化建设也一直都在加强。在现实情况中,计算机信息技术也应用得十分广泛。在各个领域中,都需要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完成工作。而且,在计算机软件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也有源源不断的计算机新技术被研发出来。在新时期,软件开发技术的运用比较广泛,人们对于这项技术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在本文中,就针对这项技术的实际运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相关的发展趋势。

  • 标签: 新时期 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智能手机APP以护理助手为例引导下的规范化培训护士技能操作培训与传统临床护理技能教学模式学习效果的评价,探讨两种不同教学模式的相互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6月—7月某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入职的规范化培训护士42名为观察组,采用智能手机APP以护理助手引导下的网络学习结合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培训,并对其规范化操作培训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与对照组2019年6月—7月规范化培训护士采用集中进行讲课、操作示教学习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比较,观察二组规范化培训护士现场操作考试成绩、护士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及教学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士通过学习上传至手机APP护理助手上的相关操作视频及PPT与集中进行讲课、操作示教学习相结合模式的效果评价优于对照组使用的传统教学模式。结论 通过比较二组规范化培训护士现场操作考试成绩、护士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及教学满意度,结果显示通过智能手机APP以护理助手引导下的网络学习方式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进行培训的教学模式,大幅度提高了护士操作技能培训学习效果,提升了自主学习能力及教学满意度。

  • 标签: 手机软件 教学模式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病例信息呈现格式化模板及其软件对麻醉病例汇报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至8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的60名学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1名学员采用麻醉病例信息呈现格式化模板软件收集病例资料,对照组29名学员采用传统方法收集病例资料。采用第8周测试和结业考试的病例汇报文本考核、病例汇报口述考核和问卷调查结果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试验组学员第8周病例汇报文本考核和口述考核成绩分别为(93.1±1.5)分和(87.9±4.9)分;对照组学员第8周病例汇报文本考核和口述考核成绩分别为(73.1±5.9)分和(68.9±7.7)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行2周补充教学后,于第10周进行结业考试,试验组学员病例汇报文本考核和口述考核成绩分别为(93.3±3.2)分和(88.2±4.2)分,对照组学员病例汇报文本考核和口述考核成绩分别为(94.1±2.2)分和(87.6±8.4)分,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两组的学员均认为麻醉病例信息呈现格式化模板对提高拟讨论病例的信息呈现完整性、临床麻醉管理的水平、有效掌握基础知识等方面"非常有帮助"。结论与传统收集病例资料的方法相比,使用麻醉病例信息呈现格式化模板收集病例资料能够促进学员对麻醉病例汇报的掌握,为麻醉病例相关教学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 标签: 麻醉学 病例信息 格式化 模板 软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BL教学模式下3D解剖软件在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昆明市延安医院教学管理部140名外科教学医学生,采取学号随机跳转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B组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A组采取CBL教学模式下3D解剖软件方式,统计分析其学习及格率。结果:A组学习及格率(90.0%)明显高于B组学习及格率(74.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L教学模式下3D解剖软件在外科教学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改善学员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合格率,更好掌握理论知识及实操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CBL教学模式 3D解剖软件 外科教学
  • 简介:剂量-反应关系Meta分析在探讨潜在风险因素暴露水平与对应疾病发生风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且应用日益广泛。随着各种函数模型的不断优化,剂量-反应关系函数模型的建立逐渐成熟,已由单纯的线性关系发展成集线性及非线性关系于一体的函数模型,由单纯的一次回归函数发展为多次回归函数。基于R软件实现这一分析的软件程序也逐渐研发出来,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R软件mvmeta及dosresmeta进行剂量-反应关系Meta分析。

  • 标签: META分析 剂量-反应关系 R mvmeta程序包 dosresmeta程序包 二次函数
  • 简介:细胞学的质控和科研都离不开病理结果的对照,而传统的对照方法一般是把每个患者的姓名输入电脑查询,效率低下。现作者用VISUALFOXPRO(简VFP)软件编写了一个软件。若细胞学和病理学结果都是用数据库保存,

  • 标签: VFP软件 数据库 细胞学 病理学 配对 同姓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3D解剖软件在骨科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组为应用3D软件教学组,传统教学组作为对照组,教课完成后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对两组同学的学习积极性、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践考核成绩等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实习同学相对于对照组统计学显示,学习的积极性有所提升,学习成绩有了显著提高,而且对其他相关医学基础课程的掌握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结论3D解剖软件具有直观、生动、立体感明显等优势,很大程度上挖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显著提高了学习的学习成绩,我们应该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全面推广。

  • 标签: 骨科教学 医学实习生 3D解剖软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术前Mimics软件重建距骨后突骨折三维模型,结合踝后内侧入路治疗距骨后突骨折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2015年5月至2019年2月采用术前Mimics软件重建距骨后突骨折三维模型结合踝后内侧入路治疗的7例距骨后突骨折患者资料。男5例,女2例;年龄20~70岁,平均39岁。术前常规行CT检查,应用Mimics软件基于CT扫描数据三维重建距骨后突以明确骨折块大小、数量和移位程度,踝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距骨后突骨折。术后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估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70~105 min,平均87.1 min。术后早期伤口均愈合良好,无神经、肌腱损伤。所有患者术后随访4~24个月,平均12个月。10~16周复查X线片骨折愈合,未发现断钉、骨不连和畸形愈合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AOFAS的踝-后足评分为80~98分,平均87分。结论术前CT影像基于Mimics软件重建距骨后突骨折三维模型可精确定位进钉点和进钉方向,用于踝后内侧入路术中有清楚显露、骨折易复位、置钉方便的优势。

  • 标签: 距骨 跗三角骨 骨折 Mimics软件 手术入路
  • 简介:青春是一种令人羡慕的资本,凭借旺盛的精力,青年人可以开垦出一片神奇的土地;凭借巨大的潜力,青年人可以出类拔萃,令人刮目。但是最美的样子并不是最容易得来的,在成长的路上有酸辛、有劳累、也有困难、更有退缩。这就需要每一个青年把握青春的每一刻向着成功奋斗,做最好的自己,去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医院药学事业的继往开来同样离不开青年药师的聪明才智。本着激发青年人热情、凝聚青年人力量、汇集青年人智慧、发挥青年人才干的宗旨,本刊特开设“药苑新声”栏目,为青年药师提供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欢迎各位青年药师来稿分享你的工作感悟和思想火花。

  • 标签: 临床药师工作 临床医疗 青年人才 科学 软件 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了解硕士研究生SPSS软件操作掌握和课程满意度情况,为合理设置SPSS软件选修课程的教学内容、形式及学时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医学2011级选修医学数据分析课程的硕士研究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除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外,基本统计方法的SPSS操作不同类型研究生掌握程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学术型研究生掌握程度均好于专业型,高级统计分析方法的SPSS掌握程度不同类型的硕士研究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PSS软件选修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学时应进行合理配置,以提高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及水平。

  • 标签: SPSS软件 卫生统计学 教学
  • 简介:目的研究应用Maruyama软件术前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范围的可靠性与可行性.方法分别对246例和134例胃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将患者性别、年龄、肿瘤Borrmann分型、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部位、大小等预后因素输入计算机,应用Maruyama软件对淋巴结转移范围进行分析,再将其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本组胃癌淋巴结转移判断的正确率较高.在回顾性研究中,N1为890%、N2为874%、N3为955%,总体达890%;在前瞻性研究中,上述各组淋巴结转移的术前预测正确率分别达873%、821%、888%和873%.结论通过Maruyama软件分析,术前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可达较高正确率,但为进一步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还应改善术前判断肿瘤浸润深度的可靠性.

  • 标签: 胃肿瘤 淋巴转移 软件 回顾性研究 前瞻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国内护理成本的研究现状及趋势,为护理成本研究方向的科研人员提供参考意见。方法检索CNKI 1990年1月1日—2019年12月13日有关护理成本的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获得463篇相关文献,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研究机构合作较少,护理经济学、护理人力资源、护理管理、成本分析是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突现词强度最高的长期护理保险为本领域内的研究前沿。结论应加强科研机构间合作,同时依托大数据、计算机等手段建立护理成本核算模型,并延伸研究范围至社区、居家,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补偿标准提供量化依据。

  • 标签: 护理学 护理成本 文献计量学 研究热点 可视化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工作产生了很多影响。医院在科技信息管理的影响下医疗效率显著提升,为医护人员和患者均提供了便利。当前医院借助计算机实施科技信息管理,在医院内提供了许多便利的医疗服务例如临床和治疗领域、人力资源管理等等。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地完善,医院科技信息管理应用研究也愈发受到重视。如今医院中的各项医疗卫生活动,已经离不开科技信息管理的支持。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为医院科技信息管理计算机软件的研究与应用,浅析计算机软件在医院应用的意义,探究其应用。

  • 标签: 科技信息 管理 计算器软件
  • 简介:摘要在IT行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有效的激励可以大大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本研究基于对4位工作经验在两年以上的软件开发工程师的深度访谈,借助于nvivo11分析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软件开发工程师的心理需求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并提出了相应的激励措施。

  • 标签: IT行业 软件开发工程师 心理需求 质化研究
  • 简介:摘要染色体核型分析是遗传学最基础的检测方法,也是诊断染色体病的"金标准"。传统的核型分析需要人工对染色体进行识别。能够熟练识别染色体的教学培训时间较长、内容枯燥,且每个学员对染色体形态的掌握能力差异较大,因此需要对传统的核型分析教学过程进行改进。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增加了辅助分析软件拼图核型分析教学。此方法不仅提升了学员对于核型分析实践操作中兴趣和能力,使其能够在短时间内牢记正常染色体的特征区带,并且通过对大量核型图像的学习,增强了对染色体异常的识别能力。

  • 标签: 染色体识别 核型分析 剪切 拼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