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陆婷 王雪静 袁慧 彭宇竹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年第30期
  • 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南京 210029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南京 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南京 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南京 210029,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南京 210029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10—2020年国内外肾移植护理的研究热点及研究前沿。方法应用CiteSpace软件检索分析201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国内外主要数据库收录的肾移植护理相关文献,共计538篇,其中中国知网267篇,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271篇。针对年发文量、高频关键词及关键词共现绘制关键词聚类、关键词时间线及关键词突现图谱,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前沿。结果近10年间,国内外肾移植护理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于肾移植围手术期并发症、心理护理、药物治疗依从性、健康教育、生活质量等,研究前沿主要有肾移植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新发疾病、药物治疗依从性、护理模式构建等。结论国内外针对肾移植护理的研究存在一定区别,通过对肾移植护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及研究前沿的研究,有助于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开展进一步探索,最终提高肾移植手术的成功率,改善患者的长期结局。

  • 标签: 文献计量学 肾移植 护理 研究热点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Slicer软件定位技术在脑内血肿穿刺引流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连续纳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2例,按照定位方法不同分为3D-Slicer软件定位组(观察组,20例)和传统CT定位组(对照组,22例)。观察组在3D-Slicer软件定位下行脑内血肿穿刺钻孔引流术,对照组由术者根据患者CT原始平片定位下行脑内血肿穿刺钻孔引流术。比较2种定位手术患者术中穿刺次数、术后引流管末端到预设穿刺靶点的距离、术后血肿完全吸收时间、术后12 h和3 d的血肿清除率、术后颅内感染和再出血发生率,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评估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穿刺次数、术后引流管末端到预设穿刺靶点的距离、血肿完全吸收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 h、3 d的血肿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率、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观察组预后优于对照组。结论3D-Slicer软件定位脑内血肿较传统CT定位法更直观、准确,疗效及预后明显优于传统的CT定位法,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3D-Slicer立体定位 高血压脑出血 穿刺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问卷星软件联合微信平台在神经外科低年资护士理论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名2016年入院在2018年1~6月轮转神经外科的低年资护士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理论培训模式;选取20名2016年入院在2018年7~12月轮转神经外科的低年资护士设为实验组,采用问卷星软件联合微信平台进行理论培训。两组轮转第三个月进行阶段性理论考核并对培训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理论成绩、学习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借助问卷星软件联合微信平台的培训模式有助于提高低年资护士主动学习的能力、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及培训效果。

  • 标签: 问卷星 微信 低年资护士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交软件上男性同性性行为者(MSM)的丙型肝炎(简称"丙肝")知识知晓、检测意愿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网络问卷,对Blued平台用户的目标人群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性行为、吸毒行为、丙肝防治知识、丙肝既往检测情况和未来检测意愿等。知识部分共14题,以答对10题及以上定义为"知晓"。分析不同特征人群丙肝知识知晓率、检测意愿及相关影响因素。对数据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完成1 800份有效问卷,其中58.9%(1 061/1 800)听说过丙肝,总体丙肝知识知晓率为33.5% (603/1 800)。年龄30岁、月收入在5 000~10 000元、高中及以上学历、既往做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测者,其丙肝知识知晓率分别为42.5%(371/873)、36.7%(191/520)、35.1%(584/1 663)和37.4%(544/1 453),高于相应低年龄、低收入、低学历、未做过HIV检测及未坚持使用安全套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调查对象未来3个月愿意进行丙肝检测的比例为82.5%(851/1 031);既往做过HIV检测、近6个月有肛交行为以及有高风险行为者,其愿意检测的比例分别为85.2%(766/899)、86.1%(609/707)和86.6%(610/704),高于未做过HIV检测、近6个月无肛交及无高风险行为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结论调查对象丙肝知识知晓率较低,但有较高的检测意愿,应针对该人群加强针对性宣传教育,并提供便利条件促进其定期检测。

  • 标签: 肝炎,丙型 男性同性性行为者 知晓率 检测意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手机软件平台对冠脉支架术后患者进行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将80例冠脉支架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给予健康教育指导,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验组使用手机软件平台进行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相关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再入院率。结果实验组服药依从性、相关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满意度均好于对照组(P﹤0.05),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手机软件平台对冠脉支架术后患者进行延续护理的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手机软件平台 冠脉支架术 延续护理
  • 简介:背景:内镜超声(EUS)已成为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但对胃间质瘤和胃平滑肌瘤的鉴别十分困难,目前有学者尝试利用Photoshop软件鉴别容易误诊的疾病。目的:探讨Photoshop软件对胃间质瘤与胃平滑肌瘤EUS图像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和免疫组化确诊的118例胃间质瘤和42例胃平滑肌瘤的EUS图像,利用Photoshop软件分别测定两组病灶的灰度平均值(代表回声强度)和灰度标准偏差平均值(代表回声均匀度),分析其鉴别价值。结果:胃间质瘤组和胃平滑肌瘤组EUS图像灰度平均值分别为71.94和48.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EUS图像灰度标准偏差分别为16.63和9.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US下,胃间质瘤的回声强度高于胃平滑肌瘤,而胃平滑肌瘤的回声更均匀,EUS联合Photoshop软件通过分析EUS图像的灰度平均值和灰度标准偏差有助于鉴别胃间质瘤和胃平滑肌瘤。

  • 标签: PHOTOSHOP软件 胃间质瘤 胃平滑肌瘤 超声检查 诊断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自主研发个性化健康教育网络软件在临床外科术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办法及效果,以促进临床护理工作中针对外科术后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的质量发展。方法 选取2019年01月至2020年01月在我院外科病房住院并接受相关手术治疗的6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她)们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健康知识宣教办法,给予实验组应用个性化健康教育网络软件进行健康知识宣教,最终选择患者住院期间满意度、临床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患者住院期间健康教育知晓率为效果评价指标,以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网络软件在外科术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临床护理人员满意度、患者住院期间健康教育知晓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健康教育网络软件在外科术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个性化健康教育网络软件 外科术后病人 临床护理
  • 简介:目的:评价上颌无牙颌患者接受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种植手术并带入种植体支持的即刻负重桥体的临床效果。材料和方法:15位接受连续治疗的上颌无牙颌患者(5位男性.10位女性)平均年龄为52岁(40~70岁).他们接受了种植体支持的桥修复,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采用了两次计算机体层扫描(CT),第一次是患者佩戴义齿/具有放射标志的放射导板进行扫描,第二次是仅扫描义齿。导板引导下的不翻瓣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共植入90枚种植体。种植体的长度10~13mm.种植体的直径为4.3mm或5mm。预先制作好丙烯酸树脂临时义齿.在手术后即刻戴入并用螺丝固位.所有的种植体进行即刻负重。术后6个月、12个月及18个月进行临床复诊及放射检查.记录种植成功率、边缘骨水平、患者的满意度及其他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18个月.有2位患者各缺失了1个种植体。18个月后.种植体周围骨水平平均下降了1.6mm。在第18个月时进行的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显示患者对该治疗有很高的满意度。结论:尽管患者的数量有限.但是仍然可以显示软件及计算机断层扫描引导下的种植手术设计可以为无牙颌的修复提供可靠的结果及高成功率。

  • 标签: 计算机断层扫描引导的种植手 即刻负重 软件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肩胛骨关节外骨折的影像学评估方法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收治并完整随访的19例(男17例,女2例;平均年龄41岁)肩胛骨关节外骨折患者资料(试验组)。应用Mimics16.0软件对肩胛骨关节外骨折进行三维重建,测量并记录肩胛骨骨折内外方向移位距离、前后方向成角及盂极角。将同期同龄的19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男17例,女2例;平均年龄41岁)无骨折的肩胛骨三维重建作为对照组进行影像学比较。试验组患者采用改良Judet入路进行手术。记录试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Constant-Murley绝对值评分以评估功能。结果试验组所有患者术后获平均48个月(11~73个月)随访,骨折均在术中获解剖复位固定,并在术后6个月内获骨性愈合。试验组患者术前内外方向移位距离平均17.9 mm,前后方向成角平均26.9°;术后6个月前屈上举角度平均162.2°,体侧外旋角度平均41.6°,Constant-Murley绝对值评分平均为93.2分。术前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盂极角分别为34.4°±6.3°、40.6°±6.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患者盂极角为38.4°±5.0°,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测量有助于准确判断肩胛骨关节外骨折的特征并评估手术指征。通过改良Judet入路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患者可以获得满意的骨折愈合率和功能结果。

  • 标签: 肩胛骨 成像,三维 骨折固定术,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利用3DSlicer软件辅助经对侧纵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镰旁脑膜瘤的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诊治的镰旁脑膜瘤患者18例作为观察组,利用3DSlicer软件辅助并采取对侧纵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术前完善头颅CT核磁平扫与强化、核磁动脉成像与核磁静脉成像等影像学检查,并利用3DSlicer软件建立肿瘤、上矢状窦、大脑上动脉等模型并分析肿瘤与上矢状窦及大脑上静脉的位置关系,采取对侧纵裂入路切除肿瘤。另选取2019年1—12月经传统同侧纵裂入路手术治疗的19例镰旁脑膜瘤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周肢体肌力恢复率与头痛、头晕缓解率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18例患者重建的肿瘤与其基底上方的大脑上静脉的位置关系与术中实际情况均完全一致,均行SimpsonⅠ级切除术,术中均无大脑上静脉及静脉窦损伤;观察组12例一侧下肢肌无力患者术后1周肢体肌力恢复9例,对照组13例一侧下肢肌无力患者术后1周肢体肌力恢复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而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术后1周头痛、头晕缓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应用3DSlicer软件可帮助术前评估镰旁脑膜瘤与大脑上静脉、上矢状窦等结构的位置关系,指导医师经对侧纵裂入路切除肿瘤,显著减少术中对大脑上静脉、功能区脑皮质等重要结构的副损伤,有助于患者肢体肌力的恢复。

  • 标签: 脑膜瘤 3DSlicer软件 显微手术 大脑镰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GasMan@软件计算机模拟教学法在麻醉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36名进行规范化培训的麻醉护士为研究对象,按随机量表法分成传统教学组(C组)和GasMan@软件计算机模拟教学组(G组),每组各18人。所有学员在培训前接受课前理论测试,培训后接受课后理论测试和实践操作考核,并进行授课满意度调查。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两组麻醉护士课前理论测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G组课后理论测试、实践操作成绩、满意度调查明显好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asMan@软件计算机模拟教学更有利于麻醉护士学习和掌握吸入全麻相关理论,尤其有利于实践技能的提高。

  • 标签: 计算机模拟教学 GasMan@软件 麻醉护士 规范化培训 吸入全麻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群体药代动力学软件JPKD-vancomycin对万古霉素稳态谷浓度的预测能力,并分析影响JPKD-vancomycin软件预测能力的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应用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并同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TDM)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参考万古霉素用药指南制定经验性给药方案(初始方案),于首次给药48 h后及下一剂给药前0.5 h测定万古霉素稳态谷浓度,稳态谷浓度不达标者按谷浓度值制定个体化调整给药方案(调整方案),调整给药48 h后再次测定万古霉素稳态谷浓度;万古霉素的目标浓度为10~20 mg/L。收集患者临床信息,根据经典药代动力学软件Vancomycin Calculator测算结果,应用JPKD-vancomycin软件测算万古霉素初始方案并预测稳态谷浓度;再采用JPKD-vancomycin软件调整万古霉素给药方案并预测调整方案后的稳态谷浓度。采用万古霉素预测稳态谷浓度(C预)与实测稳态谷浓度(C实)的权重偏差(WRES)评估JPKD-vancomycin软件对万古霉素稳态谷浓度的预测能力。根据WRES将初始方案TDM数据分为预测准确组(WRES<30%)与预测不准确组(WRES≥30%),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身高、住院时间、合并症、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机械通气、吸烟史、是否术后、是否产科、是否创伤等指标以及实验室检查、万古霉素用药情况和TDM结果。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JPKD-vancomycin软件预测万古霉素稳态谷浓度的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以评价影响因素的评估价值。结果共纳入310例患者,收集万古霉素TDM数据467例次,其中初始方案310例次,调整方案157例次。与初始方案相比,根据初始C实调整方案后的WRES显著减小〔14.84(6.05,22.89)%比20.41(11.06,45.76)%,P<0.01〕,WRES<30%的比例显著升高〔82.80%(130/157)比63.87%(198/310),P<0.01〕,提示JPKD-vancomycin软件预测调整方案万古霉素稳态谷浓度的准确性优于对初始方案稳态谷浓度的预测。预测准确组198例次,预测不准确组112例次;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优势比(OR)=0.466,95%可信区间(95%CI)为0.290~0.746,P=0.002〕、体重轻(OR=0.974,95%CI为0.953~0.996,P=0.022)、身高矮(OR=0.963,95%CI为0.935~0.992,P=0.014)、万古霉素清除率(CLVan)低(OR<0.001,95%CI为0.000~0.231,P=0.023)和术后患者(OR=1.695,95%CI为1.063~2.702,P=0.027)是影响JPKD-vancomycin软件预测能力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0.449,95%CI为0.205~0.986,P=0.046)、CLVan低(OR<0.001,95%CI为0.000~0.081,P=0.015)和术后患者(OR=2.493,95%CI为1.455~4.272,P=0.001)是JPKD-vancomycin软件预测不准确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CLVan评估JPKD-vancomycin软件预测万古霉素稳态谷浓度准确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571,当CLVan低于0.065 L·h-1·kg-1时,敏感度为56.3%,特异度为57.1%,说明JPKD-vancomycin软件预测万古霉素稳态谷浓度不准确的风险增加。结论JPKD-vancomycin软件对万古霉素调整给药方案后稳态谷浓度的预测能力较初始方案稳态谷浓度更高;JPKD-vancomycin软件对女性、CLVan低和术后患者万古霉素稳态谷浓度的预测能力较差,尤其是CLVan低于0.065 L·h-1·kg-1时,预测不准确的风险增加。

  • 标签: 万古霉素 血药浓度监测 群体药代动力学 预测能力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创伤急救绿道软件对提升医院创伤中心救治能力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门头沟区医院创伤中心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救治的128例重症创伤患者[损伤严重度评分(ISS)评分≥16]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87例,女性48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54±7.62)岁。按照救治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救治模式,研究组应用创伤急救绿道软件院前院内联动救治模式。比较两组专科会诊医师到达时间、患者完成全身快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时间、抢救室滞留时间。结果研究组会诊医师到达时间[(5.07±3.31)min比(8.50±5.25)min]、全身快速CT检查完成时间[(27.88±10.30)min比(32.50±15.13)min]和抢救室滞留时间[(37.00±25.16)min比(48.00min±30.27)min]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创伤急救绿道软件应用于创伤救治中,可有效缩短创伤中心质控各时间节点,提升创伤中心救治能力。

  • 标签: 创伤急救绿道软件 创伤救治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探讨了PowerBuilder9.0环境下实现医学检验仪器与计算机双向通信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PowerBuilder9.0来开发罗氏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双向通迅软件

  • 标签: PowerBuilder 9.0 双向通迅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居家期间对于患者依托运动软件KEEP坚持运动,提高依从性的健康管理。方法 将78例患者年龄从20-65岁之间不分男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组建微信群,观察组依托运动软件KEEP,对照组常规群内宣教。1个月后对比两组运动时间,运动强度来分析坚持运动的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运动依从性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糖尿病 微信群 运动软件 血糖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微创钻孔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125例单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随机分两组,实验组65例采用YL-1型穿刺针应用Sina软件定位后激光水平仪辅助,对照组60例采用YL-1型20mm穿刺针徒手钻孔。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后血肿残留、复发、死亡率、并发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但是软件辅助激光仪由于定位精确,住院天数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极低。随访6个月统计Bander分级:实验组0+I级63例,II级2例,对照组0+I级57例,II级3例 。两组并发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3D解剖软件结合PBL教学法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03月-2024年03月为研究病例时间段,研究对象为我院接收的60例骨科学生,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分别采取常规教学、3D解剖软件结合PBL教学法,对比教学方式满意度、教学质量、考核成绩、专业素质。结果:观察组、对照组考核成绩相差较大,P<0.05。观察组、对照组教学质量相差较大,P<0.05。观察组、对照组专业素质相差较大,P<0.05。观察组、对照组教学方式满意度相差较大,P<0.05。结论:在骨科临床教学中通过实施3D解剖软件、PBL教学法结合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将考核成绩提升,且专业素质明显提升,教学质量升高的同时对教学方式较为认可和满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水平,在临床中具有借鉴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临床教学 PBL教学法 3D解剖软件 教学质量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可视化方法探讨一氧化碳中毒后脑损伤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方法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数据库源,检索2011-2020年收录的一氧化碳中毒后脑损伤相关文献,对文献发表年份进行统计分析,运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进行主题词突发性探测和文献共被引分析,探索一氧化碳中毒后脑损伤的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结果检索获得242篇一氧化碳中毒后脑损伤相关文献,2011-2020年一氧化碳中毒后脑损伤年度论文累计量呈指数增长趋势,通过主题词突发性探测发现“急诊科”“高压氧治疗”“苍白球”等体现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共被引文献分析显示,“高压氧治疗”相关文献最为活跃,与“大鼠”相关文献近年来联系密切。结论一氧化碳中毒后脑损伤可能涉及髓鞘碱性蛋白结构改变引起的免疫反应,通过动物模型研究一氧化碳中毒后脑损伤病理生理机制以及探究高压氧治疗在该领域的临床疗效是今后的研究趋势。

  • 标签: 一氧化碳中毒 脑损伤 CiteSpace软件 可视化分析 高压氧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3D-slicer软件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36例泌尿系疾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中位年龄53.50(41.75,66.25)岁。其中亲属肾移植供者10例,肾肿瘤患者12例,肾积水患者6例,泌尿系结石患者8例,基于3D-slicer软件对36例患者泌尿系CT进行三维影像模型重构,并对目标组织进行形态学测量。结果本研究构建的10例亲属肾移植供者泌尿系结构模型中,7例供肾为单支动脉,3例存在副肾动脉;12例肿瘤肾三维模型中,4例肾肿瘤位于肾上级(其中2例近腹侧,2例近背侧),5例肾肿瘤位于肾中部(其中2例近腹侧,3例近背侧),另3例位于肾下级近腹侧。肿瘤平均最大径为(27.3±9.63) mm,肿瘤平均体积为(15.89±5.93) cm2。研究亦成功构建了6例肾积水患者和8例泌尿系结石(不合并肾积水)患者的泌尿系三维影像模型。不同患者泌尿系三维重建模型中清晰显示了肾脏实质组织、血管、肾盂、肾盏、输尿管的空间结构。临床医师可基于三维重建模型观察血管、输尿管的管径、空间位置及走形方向,评估肾囊肿、肿瘤、结石等占位的位置、形态、体积、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结论3D-slicer软件平台可辅助临床医师重建泌尿系三维空间构型,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三维影像重建技术 CT扫描 3D-slicer软件 肾移植供者 肾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