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为了提高药品生产企业主动开展药品不良反应( ADR )监测积极性和风险管理意识。方法: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规定,进一步明确药品不良反应( ADR )监测工作意义。结果:促进药品生产企业 ADR 监测工作水平提高。结论:从认识上重视药品不良反存在,从行动上加快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逐步完善。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ADR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再评价
  • 简介:针灸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医学宝贵遗产,具有独特魅力及优势,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际重视[1-2],对其作用机制研究,也有长足进步[3].但笔者在审稿及文献阅读过程中发现,部分研究者在研究思维上存在一些误区,研究方法也有一些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结果分析及研究深度.本文针对以上问题,谈谈一些个人见解和反思,希望能对当前针灸脑功能研究思维拓展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 标签: 针灸 脑功能 反思
  • 简介:超声是目前临床最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人们对超声检查信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超声医学发展遇到了人员数量、结构及工作机制制约瓶颈。如何借鉴国内外其他影像学科发展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超声技师人才培养路径、方法及运行机制,成为医学影像教育和超声医学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问题。本文通过剖析发达国家超声医学工作模式、我国超声医学发展现状和上海健康医学院医学影像技术人才培养30年教学实践,探讨我国超声技师培养路径及方法。

  • 标签: 超声医学 医学影像教育 超声技师培养 教学实践
  • 简介:DWI是以水分子布朗运动为原理,对活体组织内水分子弥散进行定量分析并得到ADC值检查技术。肾脏血流量、含水量丰富,可调节全身水盐代谢。当肾脏发生肿瘤性病变时,其组织结构、微循环及细胞含水量存在一定变化,其组织ADC值也会出现不同程度改变。DWI有助于肾脏肿瘤检出、诊断、分级及疗效检测。本文对肾脏肿瘤DWI国内外相关研究予以综述。

  • 标签: 肾脏肿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 诊断
  • 简介:目前,运用fMRI技术探索针刺作用机制已经成为一大热点,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回顾年来运用fMRI研究针刺机制现状,从以下5个方面作一综述:①穴位主治功能;②针刺镇痛机制;③不同针刺刺激方式;④穴位-大脑联系;⑤经络-大脑联系。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针灸研究 针刺穴位 经络
  • 简介:乳腺疾病是女性常见病、多发病,如何提高乳腺恶性肿瘤检出率,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一直是医学工作者努力方向。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MRI技术在乳腺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从早期解剖成像到现在解剖和功能成像广泛应用,MRI在乳腺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本综述主要探讨MRI对乳腺癌诊断价值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 标签: 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动态成像技术 弥散加权成像 波谱成像
  • 简介:摘要: 目的研讨盆腔肿块患者运用 CT影像学技术检查临床价值。方法自我院 2013年 10月至 2015年 1月收集盆腔肿块病例中选取 86例充当试验对象,依次对患者进行 B超与螺旋 CT扫描,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情况。结果① 86例患者均经组织病理证实,其中经 CT检出者 80例,检出率占 93.0%,显著高于 B超 75.6%,有统计学差异( P<0.05)。②在定位病灶、判断病灶体积、显示病灶与邻近组织关系方面, CT准确率是 97.7%、 96.2%和 100%,相比 B超 89.5%、 86%和 75%明显更高,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对盆腔肿块患者行 CT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确诊病情并指导临床用药,值得推荐。

  • 标签: 盆腔肿块 CT影像学技术 临床价值
  • 简介:下肢深静脉主干内血栓因临床症状较重,且易发生肺栓塞危及生命,已受到临床医师高度关注。但单纯肌间静脉血栓早期自觉症状较轻,临床体征大多不明显,易被临床医师忽视而漏诊。本文总结了本院2011年6月—2013年12月彩超检查26例小腿肌间静脉血栓患者,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诊断和动态监测治疗术后小腿肌间静脉血栓患者临床价值。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6例患者,男性11例、女性15例;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静脉血栓 小腿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哮喘患儿采取布地奈德治疗,并分析其治疗效果、安全性以及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方法:选取 2017年 11月 -2019年 10月,在我院治疗 94例小儿哮喘患儿,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 47例,采取常规哮喘治疗;观察组 47例,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 97.87%,对照组为 78.72%,差异明显( P< 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率为 10.64%,对照组为 14.89%,不具备明显差异( P> 0.05)。结论: 对小儿哮喘患儿采取布地奈德治疗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小儿哮喘 布地奈德 免疫功能
  • 简介:肺动脉栓塞(PulmonaryArteryEmbolismPE)又称肺栓塞,是指内源或外源性栓子栓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有研究显示,80%~90%肺动脉栓塞栓子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PE是一种较为常见心肺血管疾病,因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临床易漏诊、误诊[1].

  • 标签: 肺栓塞 影像学诊断 综述
  • 简介:目的:探讨卵巢卵泡膜细胞瘤MRI表现特点,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42例63个卵泡膜细胞瘤MRI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2例63个病灶均呈实性,T1WI均呈低信号,T2WI呈明显低信号45个(71.4%),以低信号为主夹杂斑片状与云絮状略高信号18个(28.6%);增强扫描后肿块强化不明显14个,轻度强化35个,以轻度强化为主、局部较明显强化14个;子宫内膜增厚6例(14.3%),腹水12例(28.6%),25例雌激素E2检查中10例增高(40.0%).结论:卵泡膜细胞瘤T2WI呈明显低信号及轻度强化方式为其特征性表现;子宫内膜增生及雌激素E2增高有助于其鉴别诊断.

  • 标签: 卵巢 卵泡膜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评价干燥综合征中腮腺CT检查价值。方法:对21例干燥综合征患者和22例对照者行CT扫描。受检者年龄为35-68岁。在环齿关节水平对腮腺密度和大小进行测量分析。结果:干燥综合征患者腮腺CT典型表现为腮腺实质内多发结节状密度增高。患者环齿关节水平腮腺内CT值高于15HU面积/同层腮腺总面积比值,与对照组相比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干燥综合征诊断及鉴别诊断中,腮腺CT扫描是一种有价值方法。

  • 标签: 干燥综合征 腮腺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体蒂异常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产前超声诊断11例胎儿体蒂异常超声声像图特点及随访结果。结果11例胎儿均存在腹壁缺损及脐带异常,8例合并脊柱异常(包括脊柱侧后弯,甚至成角弯曲),7例合并内脏器官外翻,6例合并肢体异常,10例分别合并其他异常如心脏、颅面及泌尿系统畸形等。结论产前超声检查是诊断胎儿体蒂异常可靠方法,具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产前超声检查 胎儿 畸形 体蒂异常
  • 简介:鞍区指蝶鞍及其周围结构,位于中颅窝,形似马鞍。主要结构包括蝶鞍、垂体、海绵窦及其穿行结构,其解剖结构复杂。发生于垂体及鞍区常见病变有30多种[1-2],这些病变起源于垂体或邻居结构(脑实质、第三脑室、脑膜、海绵窦、动脉、颅神经等)。影像学检查对鞍区病变有重要意义,了解鞍区解剖、常见病变影像表现及鉴别要点,对提高术前诊断水平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垂体 蝶鞍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妇科肿瘤治疗,应用免疫学治疗方法对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 2015 年 1 月-2019 年 12 月收治过 76 例妇科肿瘤患者,并对其应用免疫学治疗措施,观察其恢复、预后情况,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并提出解决 方案。结果 接受免疫治疗 76 例患者中 65 例妇科肿瘤患者症状得以不同程度缓解, 6 例患者无效,其余 5 例患者在接受免疫 治疗措施后,出现发热不良反应,但经改变免疫治疗方案及对其发热进行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对于妇科肿瘤患者,应用免 疫治疗方式利于提高治疗效果且改善预后。

  • 标签: 妇科肿瘤 免疫治疗 临床应用
  • 简介:影像学检查是甲状腺结节筛查、术前检查及定性定位诊断最快捷有效方法,其主要包括超声(常规、超声造影)、CT、MRI、放射性核素显像(FNI、SPECT-CT、PET-CT等)、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等。本文通过总结文献,对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进行分析,为合理有效地选择甲状腺检查方法提供参考。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 简介:脑转移瘤是颅内常见恶性肿瘤,约占脑肿瘤15%~30%[1];全身各处恶性肿瘤均可转移到脑部,其原发肿瘤以肺癌最常见.随着影像学技术发展,CT、MRI对肺癌脑转移瘤临床诊断有十分重要作用.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9月~2012年11月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为肺癌脑转移瘤34例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旨在提高对本病诊断水平.

  • 标签: 肺肿瘤 肿瘤转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ChRCC)MRI表现特征,以提高术前影像诊断准确率。方法复习15例ChRCC患者术前MRI资料,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ChRCCMRI表现,尤其从T2WI信号特征,肿瘤强化程度、强化均匀性及强化方式。结果15例患者中,单病灶14例、多病灶1例。肿瘤呈球形7例、分叶状5例、不规则形3例。肿瘤最大径为13~105mm,平均44mm。T1WI为等或稍低信号,T2WI为稍低信号11例、等或稍高信号4例;9例信号较均匀、6例信号欠均匀。10例病灶周边见完整低信号包膜、3例包膜不完整、2例包膜不明显。增强扫描8例为中度强化、6例为轻度强化、1例为高度强化;7例病灶为较均匀强化、3例为强化欠均匀、5例为强化不均匀;12例病灶为平台型强化方式、2例为减退型、1例为持续强化型。结论ChRCC多为T2WI稍低信号,信号较均匀,轻至中度平台型强化,结合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特点可获得正确术前诊断。

  • 标签: 肾嫌色细胞癌 肾细胞癌 磁共振成像 影像诊断学
  • 简介:目的:探讨胎盘植入MRI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胎盘植入患者MRI征象,观察胎盘位置、信号强度、植入部位及子宫壁、相邻器官受累情况等,分析不同病理分级影像学表现。结果:本组16例中,8例术前MRI诊断为粘连型,1例为前置胎盘,影像表现为子宫壁内侧低信号连续性欠佳,局部子宫肌层变薄,肌层内未见明显胎盘信号,6例与病理相符,1例正常,另1例病理为植入型;6例术前MRI诊断为胎盘植入型,4例前置胎盘,2例位于子宫后下壁表现为胎盘下血管影增多,与子宫壁内侧低信号带消失,胎盘呈“锯齿状”突入肌层内,均与病理相符合;2例穿透型均为前置胎盘,表现为信号混杂,可见斑点状出血灶,与子宫肌层附着处浆膜层膨隆,与邻近子宫周围组织如膀胱壁分界不清。结论:MRI对产前胎盘植入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胎盘 侵入性 产前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