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用于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急诊危重炫耀院内转运的患者16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院内转运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优质的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转运时间以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为5.00%,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为15.00%,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率为92.50%,对照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率为72.50%,观察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用于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效果显著,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家属满意度大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急诊科危重患者 院内转运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胰岛素泵在临床治疗急诊危重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选取50例于2016年1月~12月至本院急诊就诊的非糖尿病应激性高血糖危重病患者,随机将其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将血糖控制目标定为7~10mmol/L。就两组患者之间的血糖达标时间、住院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及病死率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胰岛素平均日用量、低血糖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2组患者在病死率上的比较差异并不明显(P>0.05)。结论胰岛素泵在临床应用于急诊危重患者应激性高血糖时十分有效,既可缩短血糖达标时间与住院时间,还可减少患者胰岛素的平均日用量,同时也可起到降低低血糖发生率的目的。

  • 标签: 胰岛素泵 应激性高血糖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恐惧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对不良情绪的缓解效果。方法以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我院82例口腔恐惧患者为研究对象,遵循完全随机原则,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基础干预措施,予以观察组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焦虑及抑郁状况。结果观察组DAS量表评估状况较对照组更优,其中无焦虑、中度焦虑概率数据对比性较强,P<0.05;观察组护理后焦虑(25.45±2.08)分、抑郁评分(26.86±1.77)分,较对照组优势明显,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口腔恐惧患者中,可有效缓解不良情绪的负性影响,促使病情康复。

  • 标签: 不良情绪 口腔科 优质护理 恐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肿瘤护士疼痛管理知识与态度现状,分析而这与疼痛护理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我地区范围内的5家综合医院,经系统抽样法,抽选符合要求的100名肿瘤护士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自制调查问卷,对有关研究指标开展调查。结果肿瘤护士疼痛管理知识与态度的综合得分为17.8±1.7分,处于中下水平。肿瘤护士疼痛质量调查分值均值在11.1±0.8分,处于中等水平。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肿瘤护士疼痛管理知识与态度同疼痛护理质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15.948,P<0.05)。结论当前阶段下肿瘤护士疼痛管理知识与态度整体水平较低,疼痛护理质量较差,而两者之间因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应通过提高护士疼痛管理知识、转变管理态度来提高疼痛护理质量。

  • 标签: 肿瘤科 护士 疼痛管理 管理态度 疼痛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结核住院患者痰标本留取中实施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我130例结核住院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品管圈活动对其再次进行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查痰率、查痰失败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查痰率及查痰失败率组间数据差异较大,且提高了患者对查痰工作的满意度,(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能改善结核住院患者痰标本留取情况,提高标本质量和满意度,可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结核科 住院患者 痰标本留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精神障碍伴急重症躯体疾病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的效果。方法择取我院收治的120例精神障碍伴急重症躯体疾病的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入院时间段为2014年4月~2016年4月,随机分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精细化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护理有效率和满意率分别为76.67%、73.33%;研究组的护理有效率和满意率分别是93.33%、90.00%,两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有10例患者因抢救无效而死亡,研究组有2例患者因抢救无效而死亡,两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应用于精神障碍伴急重症躯体疾病的治疗可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值得借鉴。

  • 标签: 精神障碍 伴急重症躯体疾病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患沟通在精神疾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观察。方法我院在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期间选择了部分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并且要求所有参与研究调查的患者进行签署我院自制的相关同意书,在同意研究的基础上,我院最终选择了60例研究对象,其中为了突出护患沟通的效果,将所有患者进行分组,主要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人数相同(n=30),对照组单纯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了护患沟通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入院后生活自理人数。结果本次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在护理效果以及入院后在各种生活自理方面的人数要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结论护患沟通在精神疾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观察效果良好,值得进一步应用。

  • 标签: 护患沟通 精神疾病护理 应用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奥氮平治疗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2例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口服奥氮平药物治疗,阶段性评价患者治疗效果。结果82例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治疗四周后,通过PANSS表评定,患者偏执及妄想观念、幻觉、行为紊乱、日夜节律紊乱因子明显降低,此外通过TESS表评定,共有20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24.39%。结论奥氮平治疗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临床效果,虽有少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但均在可控范围内,因此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用药价值。

  • 标签: 奥氮平 病毒性脑炎 精神障碍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对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实施无陪护护理的作用。方法对比观察护理后6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较护理前发生风险的概率变化。结果在接受护理后,所有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4.84%)显著低于护理前(16.13%)(P<0.05);结论给予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的无陪护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患者发生风险事件的概率,有利于患者身心康复,提升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具有较显著的临床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无陪护护理 风险事件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西酞普兰联合舒必利在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将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4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西酞普兰配合小量舒必利及单用西酞普兰治疗,疗程8周,治疗前及治疗1、2、4、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并根据HAMD量表减分率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1.81%,对照组有效率66.81%,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对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行西酞普兰联合舒必利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各医院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西酞普兰 舒必利 有精神病症状的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阅读疗法对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选用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我院救治的54例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阅读疗法,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的生活质量、社交功能、护理质量、康复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结论阅读疗法对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提高了康复速度,值得应用。

  • 标签: 阅读疗法 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耳穴贴压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精神心理症状所发挥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4月~2017年8月诊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精神心理问题患者100例作为治疗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恢复效果和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恢复总有效率为94%,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4%,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中均未出现生命体征异常和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结论在溃疡性结肠炎精神心理问题治疗中,耳穴贴压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促进疾病好转,且治疗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耳穴贴压 溃疡性结肠炎 精神心理症状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于我院2014年6月——2016年8月之间收治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各2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人数为18(90.00)例,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人数14(70.00)例,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人数为3(15.00)例,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人数9(45.00)例,组间对比P均<0.05,差异明显。结论将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应用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无抽搐电休克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复发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对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将 2017-04至 2018-06期间我院收治的 94例复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复发的影响因素,并对其复发因素进行分析,探究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探究显示, 94例复发患者中,主要由自我控制不佳引起占 30.85%,主要由家庭、社会支持不良引起占 21.28%,主要由疾病认识不足引起占 17.02%,主要由应激意外事件引起占 13.83%,主要由家庭经济条件影响占 9.57%,受服用药物副作用影响者占 5.31%,其他原因不明者占 2.14%。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是多种因素作用影响的结果,临床应根据引起复发的因素采取针对护理,以降低精神分裂症复发可能,临床应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复发 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蓝肤宁联合中药面膜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154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76例,治疗组采用蓝肤宁联合中药面膜治疗,同时加强护理和宣教。对照组采用单纯蓝肤宁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并同时口服地氯雷他定分散片1周,每日一次,每次1片。结果治疗组治愈36例,显效30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4.6%。对照组治愈23例,显效25例,有效2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63.2%。6个月后对治愈患者进行随访,治疗组复发3例,对照组复发9例。结论采用蓝肤宁联合中药面膜及精心的护理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优于单纯蓝肤宁治疗,且无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蓝科肤宁 中药面膜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心肺复苏机和徒手心肺复苏应用在急诊的疗效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急救的呼吸心跳骤停患者98例,均无心肺复苏的禁忌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徒手心肺复苏,观察组予以心肺复苏机,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有效率。统计每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的比较。结果研究中显示,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观察组患者急救成功率83.67%,对照组患者急救有效率为65.31%,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压、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心肺复苏机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徒手心肺复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状态,提高心肺复苏的有效率及成功率。

  • 标签: 心肺复苏机 徒手心肺复苏 急诊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病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同时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方法本院于2016年3月对肝病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选取本科室2016年3月前收治的70例患者为常规组,其主要通过传统护理干预进行护理,选取本科室2016年3月后收治的70例肝病患者为实验组,其主要在传统护理工作的基础上实施安全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期间护理差错的发生率和投诉事件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护理差错、投诉率以及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肝病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护理差错发生、投诉率以及护患纠纷率,同时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促进和谐发展有重要帮助。

  • 标签: 肝病科 护理质量 不安全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胸手术术后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胸手术术后患者88例,以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两组术后均予以PCIA,对照组应用舒芬太尼,研究组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比较两组的PCIA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情况,并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PCIA平均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6h、12h、24h、48h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内不同时间的VAS评分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胸手术术后应用右美托咪啶复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可减少PCIA按压次数和舒芬太尼用量,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舒芬太尼 静脉自控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56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手足口疫苗接种效果的观察结果。方法从2017年1月~2017年8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接种EV71型灭活疫苗(Vero细胞)的儿童和未接种过EV71型灭活疫苗(Vero细胞)的儿童中根据盲选的方式选取256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根据平均分组的方法,将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于观察组中的研究对象进行EV71型灭活疫苗(Vero细胞)接种,而对于对照组研究对象只是按照免疫程序接种,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在一年之后手足口病的发病概率。结果在一年之后对所选取的研究对象进行回访发现,观察组中,发生手足口病的患儿总共有11例,均为柯萨奇A16型手足口病,其发病的概率为8.59%;重症手足口EV71型为0;而对照组中,发生手足口病的患儿总共有23例,其中柯萨奇A16型手足口病发生19例,肠道病毒71型4例,其总发病的概率为17.96%,其中柯萨奇A16型手足口病发生率14.84%,肠道病毒71型发生率为3.12%。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研究对象在接种了EV71型灭活疫苗(Vero细胞)之后其重症手足口病发病的概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中的研究对象(P小于0.05)。结论对儿童进行手足口疫苗接种能够有效提高儿童对EV71型手足口病患的抵抗能力,因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要对儿童家长做好手足口病的宣传教育工作,让家长认识到及时接种EV71型灭活疫苗(Vero细胞)能够最有效减少儿童患上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预防保健科 手足口病 EV71型灭活疫苗(Vero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对神经昏迷患者的营养状况、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分析样本都是在我医院接收的神经昏迷患者中选择,时间控制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一共46例。依照抽签法实现每一组的处理,参照组(n=23)选择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分析组(n=23)选择经皮胃镜下胃造瘘术肠内营养支持方案。结果分析组无论在营养指标还是在WHOQOL-BREF评分上都和参照组体现出P<0.05的最终检验定论,存在突出的分析价值。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对神经昏迷患者不管是营养状况还是生活质量的改善都起到积极影响。

  • 标签: 肠内营养支持 神经科昏迷 营养状况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