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7年1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静脉滴注丹参多酚酸盐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用量,并观察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硝酸甘油用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硝酸甘油用量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患者可以显著的降低心绞痛发生次数,减少硝酸甘油用量,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丹参多酚酸盐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从护理安全管理出发,针对神经内科住院病人特点,提出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常见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安全因素,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护理工作优质高效地顺利进行。

  • 标签: 神经内科 护理 安全隐患 原因分析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因为最近几年来关于食品安全的事件反复发生,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为了消费群体极为担心的社会问题。适当的使用添加剂食物的安全性可以得到保障。我们国家的食品超额使用了食品添加剂以及违法添加不可使用的物质,可能并非食品添加剂自身的问题,但确确实实造成了一定范围的食品安全风险,需要经过完善法律和法规的标准体系,以便进一步确认食品添加剂能科学合理的使用,维护好食品的安全,为民造福。

  • 标签: 食品添加剂 食品安全 添加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技术治疗小儿骨折的护理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6年12月到2018年5月收治的100例骨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患儿高18.0%,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而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0%,二者相差18.0%,数据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在采用外固定技术治疗骨折患儿时采用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外固定技术 小儿骨折 护理效果 安全性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妇产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提出防护措施。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6年8月-2017年6月收治的患者108例,并进行分组护理。对照组(n=54)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54)加行风险护理。对比两组妇产科患者护理满意度、安全隐患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妇产科患者安全隐患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相同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进行风险护理干预,可以预防并降低安全隐患,提高护理满意度,保证妇产科患者安全

  • 标签: 妇产科 安全隐患 风险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我院接收的78例外科疾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39例),采取不同的护理防范措施。结果观察组经过管理后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5.13%和护患纠纷发生率7.69%明显低于对照组经过管理后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2.82%和护患纠纷发生率17.95%,并且观察组经过护理后的满意度94.87%明显高于对照经过护理后的满意度71.79%(P<0.05)。结论护理人员将安全隐患预防性护理措施运用于外科疾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之中,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从而促进患者经过护理后满意度的提升,值得推广。

  • 标签: 外科护理 安全隐患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五官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日至2018年3月20日来我院五官科收治的128例老年性成熟期白内障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64例)与观察组(64例)。对照组采用五官科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五官科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本次研究中的护理人员学习后专业技术水平、法律意识水平以及护理服务态度水平显著高于学习前,前后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非常满意数为61例,占比(95.9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数为55例,占比(85.94%),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五官科护理不安全因素较多,在五官科中施行针对性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水平,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五官科 护理 白内障患者 不安全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危重监护病房的护理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儿科危重监护病房患儿67例,并按照护理方法不同的原则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33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照组在观察组的基础上结合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针对性的防范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安全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70.59%)低于对照组(90.91%),观察组的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率(35.29%)高于对照组(6.06%),P<0.05,差异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科危重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结合护理安全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能够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预防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儿科 危重监护病房 护理安全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节管理在基层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05.20-2018.05.20期间300例患者,按照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管理组,每组患者15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管理,而管理组患者则是以细节管理的应用为主,在进行分别管理后,对两组感染率和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两组患者分别进行管理后,管理组感染率6%,抗生素使用率21.3%,常规组感染率20%,抗生素使用率41.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进行感染管理工作时,将细节管理模式应用其中,能够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实现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以达到其预期管理效果。

  • 标签: 细节管理 基层医院 感染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6-2017.6收治的80例患者,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护理1组与护理2组,40例护理1组在常规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另40例护理2组仅采用常规护理。探讨实施不同护理对护理满意度及不良事件率的影响。结果护理1组护理满意度(97.50%)显著比护理2组(80.00%)高(x2=6.135,P<0.05),且不良事件率(2.50%)显著比护理2组(17.50%)少(x2=5.000,P<0.05)。结论将风险管理应用于护理管理中后,不仅能显著减少不良事件率,还能提升护理满意度,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护理管理 风险管理 护理满意度 不良事件率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口腔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实施价值。方法择取2016年12月--2017年07月口腔科收治的患者179例展开研究,并且根据随机抽样的方式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比照组,共计89例,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另一组为风险组,共计90例患者,采用风险管理模式,对比两种管理模式的患者的实施价值。结果比照组中非常满意患者41例,满意患者数有30例,不满意例数为18例,总护理满意度为79.77%;风险组中非常满意患者55例,满意患者数有33例,不满意例数为2例,总护理满意度为97.78%。风险组的总护理满意度明显比比照组的总护理满意度高,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X2=8.2889、P=0.0007)。同时风险组中护理事故发生率为3.33%;比照组中护理事故发生率为20.22%。风险组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比照组,且P<0.05,风险组中患者的诊疗管理、消毒质量以及基础护理质量等评分明显高于比照组,组间数据呈现临床不均衡性(P<0.05)。结论在口腔科中,应用风险管理模式能够大大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同时降低护理事故的发生率,营造了良好的护患、医患关系,其实施价值较高。

  • 标签: 口腔护理管理 风险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绩效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列出我科护理人力执行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修订本科室的绩效发放细则及修订各工作职责,落实质量与绩效挂钩。结果提高护士对护理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士对基础护理工作的认识,明确了优质护理的内涵,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制定适合本病区的绩效管理能很好的激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绩效管理护理管理提高 工作积极性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安全因素分析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2月收纳的新生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实施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43例在进行不安全因素分析后实施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家属满意度。结果对于先行不安全因素分析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生儿家属满意度95.35%(41/43)高于对照组81.08%(30/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后实施新生儿护理效果显著,可使得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不安全因素 新生儿护理 应用分析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对机械通气治疗的ICU重症患者实施护理安全干预的作用及其意义,以期为ICU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开展提供借鉴。方法对2015年05月至2017年05月我院ICU收治的112例重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随机数表的方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56例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同时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56例患者在常规组患者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的有效率以及护理的满意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和护理,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6.43%(54/56),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73.21%(41/56),两组患者在护理有效率方面差异极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8.21%(55/56),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87.50%(49/56),两组患者在护理有效率方面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ICU临床上对于重症患者采用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安全干预具有良好临床效果,经过护理安全干预能显著改善护理临床疾病的治疗效果,并且改善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护理安全干预 重症患者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探讨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我院新生儿护理工作,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应对举措,对比措施实施前后患儿感染率、医疗纠纷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应对措施实施后,新生儿护理中患儿感染率、医疗纠纷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结论加强医务人员责任心,增强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是防范医疗隐患、保障医疗安全的有效措施。

  • 标签: 新生儿护理 不安全因素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当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找出对应的解决措施。方法将我院妇产科收治的80例患者按照防范措施实施前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措施,实验组(40例)分析不安全事件发生原因,并给予防范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护理当中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能够显著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应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妇产科 不安全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肾内科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肾内科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老年肾内科患者的安全隐患包括患者自身因素、护理人员因素以及用药安全等,运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肾内科 安全隐患 老年患者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小儿哮喘患儿进行研究,将患儿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同时采用单纯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肺部哮鸣音、哮喘等症状的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PEF与FEV1等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小儿哮喘患儿实施孟鲁司特钠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儿肺功能,促使患儿症状改善,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孟鲁司特钠 小儿哮喘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氧氟沙星静脉注射对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我院呼吸科2018年1月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并住院的老年患者180例,随意分为氧氟沙星实验组(n=90例)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照组(n=90例)。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74.4%和78.9%,总有效率分别为92.2%和93.3%,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为发现不良反应。结论氧氟沙星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具有相同的疗效,且医疗费用低,所以氧氟沙星注射液是可以安全、有效的治疗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抗菌药物。

  • 标签: 氧氟沙星 头孢哌酮/舒巴坦 下呼吸道感染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科护理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安全隐患,结合医护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的实际经验,探究解决妇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对策和方法,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方法分析我院医护人员在妇科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安全隐患。结果对我院妇科护理工作实施对应的解决措施后,妇科护理工作质量明显改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提高(P<0.05)。讨论积极处理妇科工作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可以有效地提高护理治疗水平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妇科安全隐患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