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3 个结果
  • 简介:1949-1952年,中国共产党通过和平接管、区划调整、民主建政建构了一套新的农村基层政权体系.征粮支前和清匪反霸运动的开展,废除了保甲制,打击了乡村旧有权威.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运动重组了乡村社会结构,重塑了新的社会关系.醴陵县的个案显示,国家权力的下移极为深刻地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发展.

  • 标签: 基层政权 农村社会 醴陵县
  • 简介: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新世纪实验学校始建于2000年,是由七个农村小学通过布局调整拆并而成,2001年春季开学。校园面积34.5亩,建筑面积5497平方米。生源来自于周边的七个村。学校现有13个教学班,学生591人,教职工34人,平均年龄29岁,均具有合格学历,其中大专以上学历26人,占教师总人数的74%,本科在读的有16人。2001年底,学校顺利通过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验收,成为长沙市现代教育技术学校。2002年被评为市红旗大队、区绿色学校、区文明单位、区科技示范单位。2003年10月,高分通过省电教馆验收,成为全省农村小学中唯一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同年11月,又被评为长沙市文明单位。《长沙晚报》2003年9月9日在第一版和第六版刊登了以《创新整合优化》为标题的报道介绍了新世纪实验小学的巨大变化,《人民日报》2003年10月5日以《长沙市雨花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为标题的报道介绍了新世纪实验小学的现代教育技术。坚持走教育现代化的道路,让新世纪实验小学迅速崛起。

  • 标签: 小学 学校管理 教育观念 办学思路 设备投入
  • 简介:以天水市麦积区吴家村为个案,从宗教心理学的角度,考察了甘肃东部农村基督徒的宗教性、价值观与身份认同关系,结果发现:(1)宗教性对基督徒的经济价值观有调节作用,高宗教性教徒和低宗教性教徒的经济价值观是分离的;(2)宗教性对基督徒的社会价值观有调节作用,高宗教性教徒和低宗教性教徒的社会价值观是分离的;(3)高宗教性教徒和低宗教性教徒道德价值观是趋于一致的;(4)高宗教性教徒积极认同自己的身份;(5)低宗教性教徒消极认同自己的身份。

  • 标签: 基督徒 宗教性 价值观 身份认同
  • 简介:为促进民族教育发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和《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甘肃省人民政府结合我省实际,相继出台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意见》等决策,因此为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的民族教育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 标签: 民族教育 农村基础教育 张家川 改革与发展 对策与思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简介:华夏文明孕育在广阔的农村天地,在农村古老建筑里不光是悠久历史和灿烂中华文化的物质见证,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品。因为过往历史原因与社会变迁,这些曾经有着辉煌历史的建筑遭到了十分严重的破坏。当前,我国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实施大规模的精准扶贫、易地搬迁、新农村建设等惠民政策,给古老的中国农村带来了历史巨变,同时这些具有悠久历史见证的古建筑的生存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 标签: 易地搬迁 新农村建设 古建保护 易地保护 可持续发展
  • 简介:梅州大侠廖安样1907年出生于梅县丙村的三乡黄坳村。廖安祥回忆说:“我的家乡是在梅县丙村的三乡黄坳村,黄坳村有百户家人,是个山村。这山村离丙村相当远,是山区中偏僻的乡下。”黄坳村离丙村墟大概有45华里,“是在山区,层峦叠嶂,山高林密,它和大埔县的银溪乡,隔岭相望,实在是个穷乡僻壤。”

  • 标签: 农村社会经济 少年时代 梅州 大侠 经历 大埔县
  • 简介:1929至1936年,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在卜凯主持下进行了中国土地利用调查。这是当时官方之外所组织的最大规模的农村调查之一。作为调查的成果,《中国土地利用》一书自其问世,即备受学界关注,至今仍对研究者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试从学术史的角度关注这一调查研究,探讨其缘起、进行、结果,特别是它与其最主要的赞助者——太平洋国际学会的关系,并由此窥探1920年代中期至1930年代中期该学会对中国农村问题研究,经济学研究,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赞助。

  • 标签: 金陵大学农林科 卜凯 中国土地利用调查 太平洋国际学会
  • 简介:现阶段,我国的西部普遍存在生态脆弱、生产落后、经济发展缓慢贫困现象普遍的问题。近几年,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问题,但是,由于西部自然条件以及政策措施落实的不到位,有些地区的贫困程度仍然很严重。我们怀着历史的使命感专程奔赴甘肃特有民族——保安族地区大河家镇,以大墩村为个案对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展开了深入调查研究。我们看到,农村劳动力是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是一条成本低、见效快、引导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

  • 标签: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保安族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 积石山县 农村劳动力资源 经济发展
  • 简介:本文以对内蒙古自治区一个蒙古族聚居的半农半牧村落的问卷调查为基础,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蒙古族农村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访谈和观察所获得的资料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在此基础上,本文就土地数量、户主教育水平、劳动力人口和生产性投资等因素对家庭经济收入的影响以及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家庭经济多元化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 标签: 蒙古族 农村家庭 经济状况 影响因素 多元回归
  • 简介:保安族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中是人口较少的一个民族,历史上人们因其信仰伊斯兰教,习俗与当地回族相近,也称其为“保安回”。上世纪50年代初,根据本民族的意愿,国务院正式命名为保安族。根据历史记载、口碑资料、语言特点、人种特点、生活习俗以及有关专家的研究成果等信息,保安族族源可以总结为“一主多元”,“一主”即保安族先民的主体是来自中亚细亚的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

  • 标签: 保安族 积石山县 健康状况 居民生活 甘肃省 调查
  • 简介:<正>本书是以2008年8月东方学会主办的国际东方学者会议第五十三回中"中国近世艺能所见之都市与乡村"研讨会论文为基础编定的论文集。东方学会乃二战后日本成立的民间学术团体,主要支持对东方诸国的历史文化研究,在日本东洋学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以近代以前的时代为主要关注点、打破学科界线(历史、社会、经济、民族、思想、哲学、宗

  • 标签: 小南一郎 地域社会 义信 历史文化研究 田仲 文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