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6 个结果
  • 简介:本论文集是由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福建省文学学会和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于福建武夷山联合主办的“中国古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共收论文100馀篇,时间由先秦纵贯到晚清,反映了当前中国古代散文各个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 标签: 中国古代散文 国际学术研讨会 论文集 散文研究 福建师范大学 书架
  • 简介:<正>浙江省外国文学研究会两年一度的第四次年会于去年9月25日至29日在杭州召开。开幕式上,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黄源,杭州市委副书记扬招棣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省社联副主席高培民、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张君川教授、省外国文学研究会顾问蒋炳贤教授、李一航先生、省外文学会会长任绍曾教授等出席了开幕式。应邀出席年会的尚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到会代表共六十余人,收到论文近三十篇。

  • 标签: 浙江省 杭州市 外国文学研究 作家 代表 莎士比亚研究
  • 简介:<正>“四人帮”穷凶极恶,伤天害理。“四人帮”扑杀生机,毁灭文化,妄图毁我长城,灭我中华。“四人帮”横行之日,帽子乱飞,棍子乱打。暗室里密谋以尸骨堆砌女皇宝座;广场上的鲜血要用水龙头冲刷。

  • 标签: 外国文学研究 精华 莎士比亚 托尔斯泰 女皇 文化
  • 简介:民国时期,在华天主教会出版了一批根据圣经故事改编的戏剧作品。这些圣经剧的形式多样,有中国本土各种传统的曲艺,也有现代的话剧,既要能娱乐大众,满足观众看戏的欲望,同时又要突出其宗教教化的功能。本文以数部剧作为例,集中研究剧中角色超越历史时空的言语及行为,考察剧作者如何透过时空错置的情节,把圣经故事的文本结合当代的宗教语境,对经文进行诠释之外,更试图导引观众的信仰生活实践。

  • 标签: 民国 天主教会 圣经剧 时空错置 戏剧与宗教
  • 简介:埃德温·根茨勒是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比较文学系教授兼翻译中心主任,主要研究翻译理论、文学翻译以及后殖民理论,著有《美洲的翻译与身份认同:翻译理论的新方向》(2007)、《当代翻译理论》(1993)等,曾与玛丽亚·铁木志科主编《翻译和权力》(2002),与苏珊·巴斯内特主编《翻译论丛》系列丛书。在本次访谈中,根茨勒教授以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开始,对其中有关"操纵"、"意识形态"、"译者主体性"等关键问题做了深度分析,并进一步探讨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关系,以及文化视角翻译研究的发展趋势。根茨勒教授认为,文化视角的翻译研究有"宏观地域倾向"和"微观地域倾向",将会出现更广泛意义的"多文化转向"。

  • 标签: 埃德温·根茨勒 翻译研究 文化转向 多文化转向
  • 简介:由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主办、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年会于2004年10月14日至17日在山东济南举行。来自全国五十多家科研教学和新闻出版单位的二百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采取主题发言、小组发言和大会交流相结合的形式。15日上午的主题发言中,厦门大学杨仁敬教授回忆了二十五年前在烟台召开的美国文学会成立大会,向与会的青年代表介绍了大会的背景、特点及其深远影响。

  • 标签: 全国美国 年会济南 文学研究会
  • 简介:Asoneofthemostinfluentialandleadingintellectualhistoriansintheworld,QuentinSkinnerhasofferedaseriesofoutstandingworkscenteringonthehistoryofearlymodernEuropeforthepastfewdecades.HisearlyworksontheFoundationofearlymodernpoliticalthought,andmonographicstudiesonMachiavelliandHobbesshapedthewayagenerationunderstandsthepoliticalthoughttoalargeextent,whilehiscontinuingengagementinmethodologicaldebatesprovidesanewapproachforstudentsandfellowresearcherstoconductthestudyofintellectualhistory.

  • 标签: influential LEADING
  • 简介:在视觉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原本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感官途径——"听"在文学研究中越来越不受重视,而各种"声音"在诸多文学文本中却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从读图时代的局限、剖析声音的意义和重构"听"在文学研究中的功能三个方面概括、评述国内学者在听觉领域的探索,并得出以下结论:视觉的过度运用严重限制了文学研究特别是外国文学研究向纵深发展,必须重拾"听觉"这一重要研究维度,而积极开展听觉研究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摆脱既有理论窠臼,则是推进乃至实现文学研究中的"听觉转向"的关键所在。

  • 标签: 文学研究 听觉转向 声音 文化建构
  • 简介:2016年4月23-24日,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国外文学》编辑部、北京大学出版社主办的"2016全国高校英国文学研究方法与课程教学高端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来自全国高校150余位教师参加了此次论坛。论坛采取专家讲座与互动交流的形式,邀请了六位国内英国文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担任讲座嘉宾。

  • 标签: 高端论坛 文学研究方法 国外文学 理论视野 北京大学出版社 大学外国语
  • 简介:港台比较文学研究源于同一传统中做"平行研究"的美国学派,又以跨文化的异质文学比较完成理论突破,凭藉阐发法为立身之本,形成准学派特色。本文以近期成果《香港中文大学比较文学文化丛书》为例,对港台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再研究,明确特色内涵,分析动态趋向,重点对丛书的核心问题,即阅读方法和理论予以概括归纳,并对跨文化阐释中引发的相关话题作出解释。

  • 标签: 《香港中文大学比较文学文化丛书》 阐发研究 跨文化
  • 简介:去年岁暮赴台北政治大学参加第三届辞赋学研讨会,我在桃园机场首次见到前来迎宾的政大文学院长、会议主席简宗梧教授。对这位在台湾学界享有较高声誉的赋学先进,我最初的了解只是在研究汉赋过

  • 标签: 汉赋研究 赋学 辨体 司马相如 辞赋 文字学
  • 简介:本文探讨了1980年以来英美学者关于英美本土18世纪以前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史的研究趋势与特色,认为批评史研究整体上存在两条发展路线:一条路线是资料性著作汇编,成果数量呈抛物线状发展态势;另一条路线是文类研究,成果数量呈直线上升格局。而且,资料性著作的出版直接带来了批评史研究的兴盛,使其成为英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18世纪前 女性主义文学 批评史 文类 趋势与特色
  • 简介:近几年来,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有越来越多的成果体现出了以我为主的学术立场,表现了用一种独特的视角来审视外国文学作品、剖析国外的文学思潮和流派的努力.殷企平主笔并统稿的和李维屏撰写的(以下简称和)就是真正实现了与西方学者在同一研究层次上的交流和对话的两部重要著作.

  • 标签: 小说研究 《英国小说批评史》 《英国小说艺术史》 外国文学研究
  • 简介:2016年12月24—25日,由南京大学《当代外国文学》杂志社主办,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承办的“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趋势:学术前沿与理论反思”专题研讨会在南京邮电大学隆重召开。本次研讨会聚焦新世纪以来的外国文学研究,主要议题包括外国文学研究新趋势、当前外国文学理论的运用与反思、新世纪外国文学学术前沿思考等议题。来自全国近70所高校的14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 标签: 外国文学研究 南京邮电大学 理论反思 南京大学 文化研究所 南京工程学院
  • 简介:<正>中国加拿大研究会第五届年会于1992年8月10日至16日在呼和浩特举行.加拿大驻华大使毕尔德为本届年会召开及加拿大电视周、印第安艺术家的演出举行盛大招待会.我国各地学者和加拿大、日本代表共94人与会,向年会宣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的论文81篇.按论文篇数排列,分别为文学、经济、教育、文化、历史、语言、外交、民族、情报、法律及科技.从中将精

  • 标签: 加拿大 大使 民族 文化 内蒙古大学 年会
  • 简介:历史语境中的诗人与民族诗歌话语的建构——惠特曼与金斯堡比较研究之一刘树森在美国诗歌的发展历史上,惠特曼犹如一道分水岭将其前后的诗人及其创作分割为迥然不同的两种风格。惠特曼之前的诗人,诸如朗费罗、爱伦·坡、爱默生等叱咤文坛的巨擘,虽然也试图构建美国的民...

  • 标签: 惠特曼 金斯堡 民族诗歌 比较研究 历史语境 《草叶集》
  • 简介: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因其丰富的内涵,成了翻译难点。本文以鲁迅作品中民俗文化的翻译为例,比较了两个鲁迅作品英译本,并尝试总结适合文学作品民俗文化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 标签: 民俗文化 文化负载词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