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胸腔镜甲状腺切除中不使用膨胀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接受腔镜下甲状腺切除的1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膨胀液组使用膨胀液来建立手术操作空间,剥离器组采用自制改良皮下剥离器。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4.0分析,围手术期指标、生命体征、疼痛评分等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并发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检验标准。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并发症。剥离器组在手术用时、引流时间及引流量均优于膨胀液组(P<0.05);在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生命体征变化、术后6 h、 12 h及24 h的疼痛评分的比较中,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剥离器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明显少于膨胀液组28%(P<0.05)。结论腔镜下经胸甲状腺切除不使用膨胀剂安全可行,且能显著减少手术时间,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胸腔镜 甲状腺切除术 膨胀液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前根治性前列腺切除(前RARP)和机器人辅助膀胱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后RARP)的术后结果和尿控恢复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的92例进行RARP的低、中危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20 μg/L,临床TNM分期≤cT2bN0M0,Gleason评分≤7]的临床资料,其中52例施行前RARP(前组),40例施行膀胱后筋膜内RARP(后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中出血、术后感染、术后漏尿、术后病理分期、术后Gleason评分)及手术效果(切缘阳性率和术后尿控恢复时间)。结果9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前组手术时间(103±23) min,后组(130±26)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中出血(100±54) ml,术后感染率为5.8%(3/52),术后漏尿率为3.8%(2/52);后组则分别为(103±64) ml、5.0%(2/40)、2.5%(1/40),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前组切缘阳性率为7.7%(4/52),后组切缘阳性率为12.5%(5/4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即刻、1周、1个月、3个月尿控恢复率比较,后组均优于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6个月尿控恢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后RARP术后可获得较为满意的肿瘤控制,术后早期尿控恢复较传统前RARP具有明显优势,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可选式。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切除术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 后入路 前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右伴结肠切除中运用改良中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右伴结肠切除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其中有48例行改良中线式为观察组,选取同期70例患者行中线式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第三站淋巴结平均清扫数与对照组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在手术时长、手术出血量以及平均引流量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行改良中线右伴结肠切除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对肠系膜根部淋巴结能够彻底的清除,同时手术难度较低,患者出血量低。

  • 标签: 右半结肠切除术 改良中线入路 结肠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早期肾癌治疗中,采用经后腹腔腹腔镜肾部分切除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21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76例早期肾癌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经腹人腹腔镜肾部分切除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后腹腔人腹腔镜肾部分切除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恢复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应用经后腹腔腹腔镜肾部分切除,对早期肾癌患者进行治疗,可有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恢复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的相关指标。

  • 标签: 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早期肾癌 疗效
  • 简介:摘要:总结10例接受经腋窝免充气腔镜甲状旁腺切除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1)术前护理:术前给予心理护理,缓解负性情绪;优化身体,进行适应性训练;完善术前准备;(2)术后护理:术后加强并发症的管理;做好饮食指导,加强营养支持;指导患者术后活动,预防静脉血栓发生;指导患者颈部功能锻炼,加快患者康复。经过全面的治疗护理,10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并且在随访的半年内也保持着良好的状态。

  • 标签: 腋窝入路 腔镜甲状旁腺切除术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传统甲状腺切除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在甲状腺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4年 2月至 2016年 12月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 52例为观察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 26例患者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观察组 26例采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比较两组各项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和瘢痕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瘢痕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在甲状腺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在临床广泛开展应用。

  • 标签: 传统甲状腺切除术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肿瘤
  • 简介:目的报告顽固性叶癫痫行前切除的并发症,探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顽固性叶癫痫患者行前切除,术后出现急性脑梗死伴颅内感染、硬膜外血肿、轻偏瘫等情况,采取抗炎、抗脑水肿、抗凝治疗及清除血肿等治疗。结果首例病人卡马西平治疗随访1年,癫痫发作消失;第2例随访7年,癫痫发作消失;第3例癫痫消失,但残留轻偏瘫,后渐恢复,遗留左手指屈伸力差。结论血肿和感染是术后最频发的并发症,偏瘫(操作性偏瘫)是最严重的神经并发症,手术时损伤脉络膜前动脉是最可能导致偏瘫的原因。

  • 标签: 癫痫 颞叶 手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单鼻孔鼻蝶窦鞍区占位切除期的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40例垂体腺瘤患者分为观察组(优质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更高,患者住院时间更少。结论应用经单鼻孔鼻蝶窦鞍区占位切除期优质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减少住院时间,加快患者身体康复。

  • 标签: 经单鼻孔单蝶窦 垂体腺瘤 围术期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性疾病经胸乳腔镜切除的围期优质护理效果。方法:以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为对象,共计98例,均行经胸乳腔镜切除治疗,49例是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49例是试验组,应用围期优质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合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P

  • 标签: 甲状腺良性疾病 围术期优质护理 经胸乳入路腔镜切除术
  • 简介: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广泛开展,微创手术已成为神经外科的发展趋势,其中经眶上锁孔将微创技术和颅底外科技术很好地结合用于鞍区肿瘤的手术中,不仅将额叶的牵拉降低至最低限度,同时显露较充分,操作路径也相应缩短,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切口美观等优点,与常规手术相比末增加肿瘤残留机会。我院2001年10月-2003年1月共开展此类手术25例,效果满意。现将术前准备及中配合介绍如下。

  • 标签: 经眶上锁孔入路 手术配合 鞍区肿瘤 显微神经外科技术 颅底外科技术 微创手术
  • 简介:目的:颅底中线部位侵袭鼻、蝶、斜坡的肿瘤进行根治胜切除时,遗留的颅底缺损修复十分困难:改良扩大的前颅底人方法可以克服这些困难。方法:扩大的前颅底人是在双瓣开颅的基础上,再做一个双侧眶顶和窦的游离骨瓣,以扩大显露。我科自1993年10月至1995年3月采用该方法对10例鼻、蝶、斜坡肿瘤进行根治性切除,取得良好效果。其中男5倒,女5倒,平均年龄50(34~63)岁。组织学诊断为脊索瘤4倒,嗅神经母细胞瘤2例,垂体瘤1例,脑膜瘤1倒,巨细胞瘤1倒,鳞癌1例。肿瘤侵人副鼻窦8例、斜坡6例、眶内1倒、颅内鞍上或前、中颅窝7例:结果:获肿瘤全切陈者7例,近全切脒者3例,无手术死亡和严重手术并发症,颅底缺损的修复也无困难:结论:我们采用扩大的前颅底人的初步手术结果是令^满意的,该具有以下优点:①显露良好,不必过高抬起额叶底面即可增加者在矢状面上的规角30。。②可显露和直视下切除肿瘤范围广。③颅底重建可靠,基本上可避免脑脊漓漏和颅内感染等并发症。

  • 标签: 颅底手术 经前颅底入路 前颅窝 前颅底重建
  • 简介:目的探讨经腹腔完全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肿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中心收治的49例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的上尿路尿路上皮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57.14%)行经腹腔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及膀胱袖状切除(A组),21例(42.86%)行经腹腔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联合开放输尿管远端及膀胱袖状切除(B组).本研究从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肿瘤病理分期及分级、肿瘤复发率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两组共49名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手术.A组与B组患者平均年龄、性别比、体重指数(BMI)、首诊原因、肿瘤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手术时间[(112.9±33.8)分钟]较B组[(170.0±50.3)分钟]明显缩短(P<0.001);A组中出血量[(72.9±35.2)ml]明显少于B组[(120.5±71.1)ml](P=0.009).两组均无中并发症,A组无术后并发症,但B组术后出现1例下腹切口脂肪液化.A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11.0±2.8)天]明显少于B组[(16.1±6.0)天](P<0.001).手术标本切缘均为阴性.两组之间病理分级分期分布无统计学差异.A、B两组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24个月及29.5个月.两组间尿路上皮无肿瘤复发生存率、肿瘤无转移生存率、肿瘤特异性生存率无显著差异(Log-rank检验;UTFS:P=0.47;MFS:P=0.53;CSS:P=0.90).结论经腹腔完全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及膀胱袖状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改良方法.中无需变更患者体位、手术失血量少、手术时间较短及术后住院康复速度快是其主要优势.但今后还需要进行长期的随访以获得更有参考价值的肿瘤学结果.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肾、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术 肾盂肿瘤 输尿管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断弓扩大翼点在蝶骨嵴大型脑膜瘤手术切除中的运用。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3月--2017年6月,研究对象84例本院收治的蝶骨嵴大型脑膜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42)、对照组(n=42),实验组患者给予断弓扩大翼点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翼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成功切除率。结果手术时间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中出血量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成功切除率对比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断弓扩大翼点在蝶骨嵴大型脑膜瘤手术切除中的运用效果显著,切除成功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断颧弓 扩大翼点入路 蝶骨嵴 大型脑膜瘤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总结联合下窝进路和颈内动脉重建用于侵犯岩骨段颈内动脉的颅底巨大肿瘤的技术要点和治疗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5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因颅底肿物行联合下窝进路并重建高位颈内动脉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例,女3例;年龄27~55岁。结果5例患者中3例为头颈部副神经节瘤,1例为颈动脉瘤,1例为腺样囊性癌复发;肿物中位横截面积为60 mm×51 mm(范围:28 mm×22 mm~72 mm×58 mm)。所有病例均使用联合下窝进路和颈内动脉重建的式完整切除肿物。中中位出血量为1 000 ml(范围:600~2 500 ml)。3例患者术后无暂时或长期脑血管并发症,1例术后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后好转,1例术后由于脑血管栓塞出现偏瘫。除了复发性腺样囊性癌患者切除面神经,其余患者面神经功能均在术后3~12个月内恢复为House-Brackmann分级Ⅰ~Ⅱ级。术后5例患者均规律随访36个月以上,无一例复发。结论对于侵犯高位颈内动脉且无法与动脉分离的侧颅底肿瘤下窝进路联合颈内动脉重建可实现肿瘤的完整切除

  • 标签: 颅底肿瘤 耳外科手术 颞下窝进路 颈内动脉 血管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钬激光切除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7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41例膀胱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2例采取钬激光切除治疗,对照组19例经尿道电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手术并发症相关指标情况。结果治疗组中出血量(25.6±5.5)ml、留置尿管时间(2.5±0.7)d、膀胱冲洗时间(2.1±0.1)d及住院时间(9.8±2.4)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9.09%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钬激光切除治疗膀胱肿瘤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钬激光切除术 经尿道电切术 膀胱肿瘤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肝肿瘤切除治疗肝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肝肿瘤55例。将采用腹腔镜手术的28例作为观察组,行开腹肝切除的27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中出血量、腹腔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对两组术前1d和术后1、3d肝功能和凝血指标进行比较。统计两组并发症、复发转移发生情况和1年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腹腔引流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d和3d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高于术前1d(P〈0.05)。术后1d和3d观察组ALT、AST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术后复发转移发生率及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肝切除相比,腹腔镜肝切除创伤小,有利于肝功能的早期恢复,未增加并发症及术后转移复发风险,可以用于肝肿瘤切除

  • 标签: 肝肿瘤 腹腔镜 肝切除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上段骨肿瘤切除围手术期护理的作用。方法对8例股骨上段骨肿瘤患者术前进行针对性心里疏导、体位和化疗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伤口护理及截肢护理,功能锻炼。结果经2~37个月随访,除1例患者因肿瘤转移肺死亡,其余病例术后近期疗效满意,局部症状缓解。结论围手术期的护理在股骨上段肿瘤切除后康复至关重要,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股骨肿瘤 手术治疗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具有维持人体正常的消化道通路、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但由于存在技术要求高、精细程度大、并发症处理困难、长期疗效有待循证医学的验证等问题,该手术未能普及。2000年1月至2012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实施了4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患者术前均经ERCP检查确诊患有十二指肠乳头肿瘤肿瘤直径〈1cm,行十二指肠乳头活组织检查,3例为中至重度不典型增生,1例为腺癌,术前行CT、MRI检查均未见肿大淋巴结或远处转移,故选择行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后病理检查示1例为十二指肠乳头腺瘤,3例为十二指肠乳头腺癌,切缘均为阴性,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无转移。术后除1例发生少量胰液漏外,其余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24个月,4例患者均无肿瘤复发。严格掌握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的手术适应证与手术操作规范是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的关键。

  • 标签: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 局部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与显微镜下经锁孔对比,评价神经内镜下经锁孔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自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05例,其中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锁孔手术治疗51例(神经内镜组),采用显微镜下经锁孔手术治疗54例(显微镜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间血肿清除率、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术后1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显微镜组比较,神经内镜组患者的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明显减少,术后1周GCS评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ADL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下经锁孔和神经内镜下经锁孔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均能有效清除颅内血肿,保护神经功能,但神经内镜下手术时间更短,中出血更少,神经功能开始恢复时间更早。

  • 标签: 神经内镜 锁孔入路 基底节区脑出血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