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产后尿储留患者的发生内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将58例产后尿储留患者依靠年龄身体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采用不同的护理策略以及预防措施,并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本次实验的实验组成员产后尿储留现象明显低于对比组成员。结论:对孕妇进行产后综合护理,包括产前宣传教育及心理护理、产时护理、产后护理可以有效减少产后尿储留,达到预防的目的,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尿储留 综合护理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0岁以上老年男性逼尿肌活动低下的尿动力学参数和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因排尿功能障碍行尿动力学测定的60岁以上男性573例。根据尿动力学参数逼尿肌收缩力指数(BCI)和膀胱出口梗阻指数(BOOI),按照以下分组标准将患者分为逼尿肌活动低下不伴膀胱出口梗阻组(DU):BCI<100和BOOI<20;膀胱出口梗阻不伴逼尿肌活动低下组(BOO):BCI≥100和BOOI≥40;和既不伴膀胱出口梗阻又不伴逼尿肌活动低下组(NDB):BCI≥100和BOOI<20。对比分析三组之间尿动力学参数和主要临床资料。结果共323例患者符合以上分组标准:DU组75例,BOO组207例和NDB组41例。DU组和BOO组年龄大于NDB组(P<0.05)。DU组较NDB组初始排尿感容量偏大[(279±80)ml和(238±72)ml],尿不尽(41%和17%),尿线中断(39%和15%)和尿潴留(26%和7%)比例偏高,而膀胱排空率[(61±32)%和(110±41)%]偏低(均P<0.05)。DU组初始排尿感容量和最大膀胱测压容量较BOO组偏大[(279±80)ml和(353±113)ml和(206±67)ml和(281±94)ml],尿线中断(39%和22%),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26%和6%)和尿潴留(26%和14%)比例偏高,而膀胱排空率[(61±32)%和(78±37)%],逼尿肌不稳定(41%和77%),尿急(26%和43%)和夜尿增多(23%和39%)比例偏低(均P<0.05)。结论膀胱感觉和膀胱排空率降低、尿线中断、尿潴留和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史是老年男性DU患者主要尿动力学和临床表现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DU和BOO患者比例随之增高。

  • 标签: 男性 逼尿肌活动低下 尿动力学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长期留置尿管尿道口溢尿的原因与护理对策。方法 收集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长期留置尿管患者20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程度和焦虑程度,并总结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患者的SDS 评分为35.74±4.68分,护理前为45.17±4.36分,P

  • 标签: 老年患者 长期留置尿管 溢尿 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尿蛋白、抗心磷脂抗体(AcA)、补体C1q表达特点与糖尿病肾病(DN)患者病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疾病组),根据患者的尿蛋白排泄率(UAER)将患者分为单纯性糖尿病(NA)组56例、早期肾病(MA)组39例、临床肾病(CN)组25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四组研究对象的尿蛋白、AcA、补体C1q水平。分析尿蛋白、AcA、补体C1q水平联合检测对MA组、CN组患者的诊断效能。结果疾病组患者的尿蛋白、AcA、补体C1q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疾病进展患者的尿蛋白、AcA、补体C1q水平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36,11.003,9.654,P<0.05),经过两两比较,尿蛋白、AcA、补体C1q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NA组、MA组、CN组;通过相关性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r=0.871,P<0.001)、AcA(r=0.770,P<0.001)、补体C1q(r=0.443,P<0.001)水平与患者的疾病进展呈正相关。尿蛋白、AcA、补体C1q水平联合检测诊断早期肾病、临床肾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均显著高于单独检测,ROC曲线分析发现联合检测诊断早期肾病和临床肾病的AUC最大,分别为0.778,0.822,诊断MA的尿蛋白、AcA、补体C1q的截断值分别为55.33 mg/L,1.48 U/L,175.69 mg/L,诊断CN的尿蛋白、AcA、补体C1q的截断值分别为105.52 mg/L,1.62 U/L,182.63 mg/L。结论尿蛋白、AcA、补体C1q表达与DN患者病情进展呈正相关,可将以上指标作为患者治疗效果的评价标准。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尿白蛋白 抗心磷脂抗体 补体C1q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尿蛋白、抗心磷脂抗体(AcA)、补体C1q表达特点与糖尿病肾病(DN)患者病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疾病组),根据患者的尿蛋白排泄率(UAER)将患者分为单纯性糖尿病(NA)组56例、早期肾病(MA)组39例、临床肾病(CN)组25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四组研究对象的尿蛋白、AcA、补体C1q水平。分析尿蛋白、AcA、补体C1q水平联合检测对MA组、CN组患者的诊断效能。结果疾病组患者的尿蛋白、AcA、补体C1q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疾病进展患者的尿蛋白、AcA、补体C1q水平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36,11.003,9.654,P<0.05),经过两两比较,尿蛋白、AcA、补体C1q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NA组、MA组、CN组;通过相关性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r=0.871,P<0.001)、AcA(r=0.770,P<0.001)、补体C1q(r=0.443,P<0.001)水平与患者的疾病进展呈正相关。尿蛋白、AcA、补体C1q水平联合检测诊断早期肾病、临床肾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均显著高于单独检测,ROC曲线分析发现联合检测诊断早期肾病和临床肾病的AUC最大,分别为0.778,0.822,诊断MA的尿蛋白、AcA、补体C1q的截断值分别为55.33 mg/L,1.48 U/L,175.69 mg/L,诊断CN的尿蛋白、AcA、补体C1q的截断值分别为105.52 mg/L,1.62 U/L,182.63 mg/L。结论尿蛋白、AcA、补体C1q表达与DN患者病情进展呈正相关,可将以上指标作为患者治疗效果的评价标准。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尿白蛋白 抗心磷脂抗体 补体C1q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患者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FURL)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的危险因素。方法抽取2015年5月至2020年5月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行FURL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周,统计患者尿脓毒症发生情况并根据是否并发尿脓毒症将患者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经单因素、多因素分析上尿路结石患者FURL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的68例行FURL的上尿路结石患者中,术后8例发生尿脓毒症(纳入并发组),发生率为11.76%;60例未发生尿脓毒症患者纳入未发生组。两组年龄、性别、尿路手术史、肾积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石直径、合并糖尿病、降钙素原(PCT)、内毒素(EXT)、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石直径≥2 cm,合并糖尿病,血清PCT、EXT、IL-6、CRP高表达是上尿路结石患者FURL术后发生尿脓毒血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上尿路结石患者FURL术后尿脓毒血发生风险较高,结石直径≥2 cm,合并糖尿病,血清PCT、EXT、IL-6、CRP高表达是上尿路结石患者FURL术后发生尿脓毒血危险因素。

  • 标签: 尿路结石 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 尿脓毒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裂解酶缺乏(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A lyase deficiency,HLD)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基因变异。方法收集1例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儿科2019年4月确诊的1例HLD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基因检测等临床资料,并以"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裂解酶缺乏"、"低酮性低血糖"、"代谢性酸中毒"、"3-羟基-3-甲基戊二酸尿"、"HMGCL"、"HMGCL基因"、"3-Hydroxy-3-Methylglutaric Aciduria"、"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A lyase deficiency"为关键词,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PubMed 1970年1月至2020年1月收录的论文进行检索。总结HLD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基因特点。结果本例患儿表现为反复低血糖、重度代谢性酸中毒、肝功能异常。血代谢结果:C5-OH、C2/CO、C5-OH/C8、C5-OH/C0升高,CO、C16-OH、C4/C8、C5DC/C5-OH降低。尿代谢结果:3-羟基异戊酸、戊二酸、3-甲基戊二酸、3-羟基-3-甲基戊二酸、3-甲基戊烯二酸水平升高。结论HLD是一种遗传性代谢紊乱疾病,由HMGCL基因突变导致,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患儿尿中升高的有机羧酸可有助于鉴别诊断,目前诊断依赖基因检测。

  • 标签: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裂解酶缺乏症 3-羟基-3-甲基戊二酸尿症 HMGCL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裂解酶缺乏(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A lyase deficiency,HLD)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基因变异。方法收集1例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儿科2019年4月确诊的1例HLD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基因检测等临床资料,并以"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裂解酶缺乏"、"低酮性低血糖"、"代谢性酸中毒"、"3-羟基-3-甲基戊二酸尿"、"HMGCL"、"HMGCL基因"、"3-Hydroxy-3-Methylglutaric Aciduria"、"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A lyase deficiency"为关键词,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PubMed 1970年1月至2020年1月收录的论文进行检索。总结HLD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基因特点。结果本例患儿表现为反复低血糖、重度代谢性酸中毒、肝功能异常。血代谢结果:C5-OH、C2/CO、C5-OH/C8、C5-OH/C0升高,CO、C16-OH、C4/C8、C5DC/C5-OH降低。尿代谢结果:3-羟基异戊酸、戊二酸、3-甲基戊二酸、3-羟基-3-甲基戊二酸、3-甲基戊烯二酸水平升高。结论HLD是一种遗传性代谢紊乱疾病,由HMGCL基因突变导致,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患儿尿中升高的有机羧酸可有助于鉴别诊断,目前诊断依赖基因检测。

  • 标签: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裂解酶缺乏症 3-羟基-3-甲基戊二酸尿症 HMGCL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双镜联合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并发尿脓毒血的临床护理。方法 选取某院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尿脓毒血的24例,通过早期识别尿脓毒血,经过实施抗感染休克的治疗和一系列护理。结果 24例出现尿脓毒血患者,经积极抗感染抗休克治疗,9例患者带肾造瘘管出院,拟行二期手术,15例顺利出院,无发生死亡病例,平均术后住院天数(7.85±3.2)天。结论 术前做好感染的控制,评估危险因素,加强术后对可能发生尿脓毒血的高危患者的观察和护理,及早发现和处理尿脓毒血,对减少并发,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尿脓毒血症 肾结石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免疫球蛋白E(IgE)血患儿临床疾病谱的特点。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收治的血清总IgE≥5×105 IU/L的49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49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病因分布、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转归等情况。并根据血清总IgE水平高低分为IgE轻度升高组(5×105~<10×105 IU/L)、中度升高组(10×105~<20×105 IU/L)、重度升高组(≥20×105 IU/L),分析比较3组患儿疾病谱的分布情况。结果(1)疾病谱中病因以过敏性疾病最常见(213例),其次为感染性疾病(163例);病原体以肺炎支原体(109例)及EB病毒(120例)感染多见。(2)轻度升高组中过敏性疾病(45.0%)、感染性疾病(42.2%)的发生率高于中度升高组(40.8%、26.2%)和重度升高组(38.9%、1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中度升高组中免疫性疾病(18.5%)、肿瘤及血液系统疾病(5.4%)的发生率均较轻度升高组高(4.4%、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重度升高组中免疫性疾病(34.4%)、肿瘤及血液系统疾病(11.1%)发生率均较轻度升高组(4.4%,2.0%)、中度升高组(18.5%、5.4%)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3)临床表现以发热(63.5%)、呼吸道症状(53.7%)及淋巴结大(53.7%)为主;47.5%的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12.1%的患儿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4)特异性IgE测定最常见的过敏原为尘螨组合(32.0%)、牛奶(17.0%)、鸡蛋白(16.0%)。特异性IgE阳性的患儿中总IgE水平轻度升高组、中度升高组、重度升高组的病种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4)。结论儿童高IgE血的病因以过敏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最常见,轻中重度高IgE血患儿的病种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总IgE水平越高,风湿性疾病、免疫缺陷病、肿瘤及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生率越高。

  • 标签: 高免疫球蛋白E血症 临床特点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一个纯合变异导致遗传性蛋白S缺陷家系的临床特征,分析其PROS1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采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3代6名)血标本,检测蛋白S水平,对先证者及家系成员进行PROS1基因筛查。PCR法扩增PS基因(PROS1基因)的15个外显子、侧翼序列及3′、5′非翻译区,PCR产物纯化后直接DNA测序。结果6名家系成员中5例确诊存在遗传性蛋白S缺陷,先证者表现肺栓塞,其他患者尚未出现明显血栓事件。基因分析发现先证者第1外显子启动子区存在c.-168C>T纯合变异,其父亲、母亲、弟弟和儿子均为c.-168C>T杂合变异,妻子为野生型。结论本家系发现PROS1 c.-168C>T基因变异导致遗传性蛋白S缺陷。遗传性蛋白S缺陷是一种临床表现多变的易栓,可反复出现深静脉血栓和(或)肺栓塞,需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 标签: 蛋白S缺陷症 基因变异 肺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尿碘浓度(UIC)/尿肌酐(UCr)比值评价妊娠早期妇女碘营养状况的参考区间。方法在5 609名甲状腺功能正常、甲状腺自身抗体阴性、无影响甲状腺功能的疾病和药物应用史的妊娠早期妇女中,确定UIC/UCr比值的参考区间,然后在7 514名妊娠早期妇女中验证该参考区间的可靠性。结果以UIC/UCr比值在75~149 μg/g作为参考区间,在参考区间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Tg)的水平均较低,整体呈现近似U型分布。甲状腺功能异常患病率、抗体阳性率和Tg>40 μg/L的比例在参考区间内最低,在该区间两侧则较高。结论碘充足地区妊娠早期妇女UIC/UCr比值的参考区间为75~149 μg/g,是合理的碘营养状态。

  • 标签: 妊娠早期 碘营养 尿碘/尿肌酐比值 尿碘 尿肌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CT(降钙素原)、AMS(血清淀粉酶)联合TAP(尿蛋白酶原激活肽)检测在AP(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试验对象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9年5月-2021 年5月期间的疑似AP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各67例,前者作为观察组,后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PCT、AMS联合TAP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观察组PCT、AMS、TAP值均较对照组高(P<0.05)。在本次AP疾病的PCT、AMS以及TAP联合诊断中,误诊率、漏诊率、特异度以及敏感度分别为6.67%、1.92%、93.33%以及98.08%。

  • 标签: PCT AMS TAP AP 诊断
  • 简介:摘要尿脓毒血有疾病进展快、发病机制不清、病死率高、医疗费用高等特点。近些年来随着泌尿系统微创腔内碎石手术的推广,尿脓毒血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病死率居高不下。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患者早期的敏感指标检测对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就外周血炎症相关指标对尿脓毒血早期预警价值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 标签: 肾造口术,经皮 碎石术 脓毒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于患有上尿路结石合并尿脓毒血的患者,使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和输尿管置管进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到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患有上尿路结石合并尿脓毒血的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联合输尿管置管的方式进行治疗,统计回顾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成功在肾盂中放置支架管,手术过程中平均用时(

  • 标签:
  • 简介:摘要尿源干细胞(urine-derived stem cell,USC)是指从尿液中获取的一类间充质干细胞,因其提取简便快捷、获取途径无创、不存在伦理问题,在临床研究中相对于其他干细胞具有较多优势,从而备受学术界的关注。该文从尿源干细胞分离培养、细胞表征、来源、应用和外泌体方面对近年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尿源干细胞 多能诱导干细胞 外泌体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