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肿瘤免疫疗法的兴起,肿瘤疫苗作为其中一个越来越重要的研究领域,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也日益显现。免疫佐剂可增强疫苗的免疫原性、改变免疫应答类型、调节免疫应答强度,还可降低疫苗的使用剂量、提高疫苗安全性,故免疫佐剂在肿瘤免疫疫苗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对其研究也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归纳了常用免疫佐剂的特点及其作用机制,并对已用于临床的3种传统佐剂(弗氏佐剂、油乳佐剂、铝盐佐剂)和目前研究较多的几种新型佐剂(脂质体、中药佐剂、小分子多肽佐剂、细胞因子佐剂、纳米佐剂)的特性进行了综述。

  • 标签: 佐剂,免疫 作用机制 传统佐剂 新型佐剂
  • 简介:摘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免疫组化在现阶段的病理判断工作当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所谓的免疫组化其实是一个多过程、多因素和多时间段试验方式,因此不同的国家、地区的相关机构在采用免疫组化方式的过程中,其处理方式和染色方式都是具有比较大的不同的,这会导致免疫组化方式难以发挥出良好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之下,就需要有关工作人员针对胚胎组织免疫组化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确保胚胎组织免疫组化方法的有效性,这对于临床医学当前和未来的发展也是尤为重要的。故此,在本文中就将针对胚胎组织免疫组化方法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分析工作。

  • 标签: 胚胎组织 免疫组化 组化方法 有效措施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牛磺酸对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 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牛磺酸,观察其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碳廓清实验、NK细胞活性实验和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的影响。结果 牛磺酸显著增加小鼠碳廓清指数、小鼠足趾肿胀度,对NK细胞的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 牛磺酸具有一定的降脂和增强免疫力作用。

  • 标签: [] 牛磺酸 免疫 巨噬细胞
  • 简介:摘要瘦素是20世纪90年代发现的一种肽类激素,因其具有调节机体新陈代谢的活性而被人们所关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瘦素可以促进多种免疫细胞增殖、活化以及细胞因子合成,参与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本文对瘦素在机体免疫应答过程中的作用、激活的信号通路及其潜在的疫苗佐剂效应予以综述。

  • 标签: 瘦素 免疫应答 信号通路 疫苗佐剂
  • 简介:摘要: 应激是动物机体对体内外环境变化刺激时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当动物受到的应激刺激过强或者刺激时间过长,机体的新陈代谢反应不足以抵抗应激刺激时,机体就会出现不良反应,生产性能降低,甚至出现衰竭和死亡现象,给养殖场(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畜牧生产实践中,应尽可能预防应激特别是严重应激的发生,以免损害动物福利,影响动物生产,降低经济效益。本文从应激的概念、发病机制、影响因素、临床及病理变化、治疗和预防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期望可以给养殖人员一定的参考。

  • 标签: 畜禽 免疫 应激反应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皮肤免疫系统由分布于表皮和真皮组织的不同类型免疫细胞构成。在创面愈合过程中,这些免疫细胞通过改变创面微环境调节表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迁移、增殖、分化等功能,参与再上皮化和肉芽组织生成进程,从而在创面愈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了解这些细胞的相互作用方式并找到调控皮肤免疫细胞相关功能的靶点将为加速创面愈合、改善创面愈合质量提供方向。

  • 标签: 免疫系统 皮肤 免疫,细胞 伤口愈合
  • 简介:摘要本专家共识通过临床研究证据从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个方面阐述了脓毒症免疫障碍机制、监测评估以及免疫增强的药物治疗,旨在帮助临床医生更深入地认识脓毒症诱导的免疫抑制状态及其临床意义。临床资料提示,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参与了脓毒症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定量检测、淋巴细胞计数可作为反映脓毒症患者天然免疫、获得性免疫功能障碍的重要指标;免疫增强治疗包括增强天然免疫的药物、提高获得性免疫的药物和免疫增强联合抗炎治疗等措施。

  • 标签: 脓毒症 免疫抑制 免疫功能监测 免疫调理
  • 简介:摘要免疫应答基因1(IRG1)是一种促炎状态下在巨噬细胞线粒体中高表达的基因,IRG1催化衣康酸的产生,并抑制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影响线粒体三羧酸循环进而改变巨噬细胞的代谢状态,是连接细胞代谢与免疫的枢纽,IRG1及其代谢产物通过多种通路及机制发挥抗菌、抗炎抗氧化、影响肿瘤进程等效应,其在感染、免疫相关疾病以及部分肿瘤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IRG1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 标签: 免疫应答基因1 衣康酸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免疫治疗策略主要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肿瘤疫苗和过继细胞免疫疗法。近年来,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模式,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目前,以PD-1单克隆抗体为代表的免疫疗法在复发转移性宫颈癌中取得快速发展。本文回顾相关临床研究,对宫颈癌中免疫治疗进展进行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做一定展望。

  • 标签: 宫颈癌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性肝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和免疫球蛋白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等。该组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如未及时干预,可快速进展至肝硬化、肝衰竭,甚至死亡。加强自身免疫性肝病研究的重要性在于早期诊断和及时的干预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对降低我国慢病负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肝炎,自身免疫性 自身免疫性肝病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 简介:摘要有效疫苗的研发需经历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在疫苗上市使用之前需经过严格的临床前研究和Ⅰ、Ⅱ、Ⅲ期临床试验评估其安全性(耐受性)、免疫原性和保护效力。上市之后亦需通过Ⅳ期临床试验进一步评价疫苗在人群中的实际保护效果和安全性,并结合疾病流行特征,进一步优化调整免疫策略。本期重点号报告了多种疫苗上市前、后临床研究的重要结果,对支持疫苗上市获批和上市后应用极有帮助。在当前新型冠状病毒疾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我们鼓励持续推进包括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在内的疫苗临床研究,为疫苗应用人群提供技术支持。

  • 标签: 疫苗 临床试验 免疫策略
  • 简介:摘要重症肌无力是一种主要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的自身免疫疾病。免疫修饰治疗可明显减少重症肌无力患者病死率并提升社会生活质量,但可用免疫抑制剂品种多样且均有剂量相关性的不良反应。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对符合重症肌无力的免疫抑制剂选取、具体使用方法等问题尚无确切定论,因此有必要对重症肌无力常用免疫修饰治疗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为临床医师在重症肌无力个体化免疫修饰治疗方面提供参考。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免疫修饰治疗 免疫抑制剂 副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以甲状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方法在生化免疫检验中的应用价值,为进一步提高检出率提供支持。方法:选择 46例接受生化免疫检验的甲状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后,实验组患者接受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方法检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检测,评估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检出率情况,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 P< 0.05);同时,相关生化指标的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数据普遍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甲状腺肿瘤患者生化免疫检验中,使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能够取得满意效果,与传统检测技术相比具有明显优势,所以值得推广。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生化免疫检验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妊娠期母体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患者检测甲状腺功能与免疫功能的意义。方法:于2018年4月--2019年4月本院纳入的162例妊娠妇女作为观察对象,根据观察对象的病史以及临床诊断结果划分成4组,即Ⅰ组(妊娠合并GD(Graves病))、Ⅱ组(妊娠合并HT(桥板甲状腺炎))、Ⅲ组(既往存在AITD但目前治愈)、Ⅳ组(健康妊娠妇女),并分别在各组观察对象孕早期、孕晚期检测其甲状腺功能、免疫功能。结果:Ⅲ组之中有7例发展成妊娠合并GD、有2例发展成妊娠合并HT;Ⅰ组、Ⅱ组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8.57%、58.82%;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5.24%、94.12%;血清促甲状腺受体抗体阳性率为分别为54.76%、17.65%(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并出现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 irAEs)的肿瘤患者的基线特征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出现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的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其客观有效率、无进展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结果23例患者发生irAEs的中位时间为3.17个月,47.8%(11/23)的患者出现了多系统irAEs,多系统irAEs非同时发生者占63.3%(7/11);最常见的irAEs为免疫相关性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免疫相关性肝功能异常;23例患者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0例、疾病稳定11例、疾病进展2例,客观缓解率为43.5%,疾病控制率为91.3%;截至末次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16.5个月,出现疾病进展17例(73.9%),中位无进展生存期9.63个月。死亡8例(34.8%),中位总生存期未达到;irAEs≥3级患者的无进展生存和总生存时间显著短于1~2级患者(P<0.01)。结论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可能与近期疗效及临床获益存在一定相关性。

  • 标签: 恶性肿瘤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免疫球蛋白轻链淀粉样变性(AL)初治患者的外周血免疫细胞表型特征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多参数免疫荧光分析技术,对36例AL初诊患者和28名健康供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表面抗原CD3、CD56、CD4、CD8、CD25、CD45RA、CD28、CD57及核内抗原FOXP3进行检测和比较。根据梅奥2012分期对AL患者进行分期,比较Ⅰ~Ⅱ、Ⅲ~Ⅳ期患者的免疫细胞表型差异。分析λ轻链型AL患者T细胞亚群比例与多项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L患者的外周血T(CD3+CD56-)和NKT(CD3+CD56+)细胞比例,T细胞中的CD4+CD8-、CD4-CD8+、Treg(CD4+CD25+FOXP3+)细胞比例与健康供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患者的CD4-CD8+细胞中,CD57+细胞的比例较健康供者显著降低(P<0.05),但CD45RA+和CD28+细胞的比例在AL和健康供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Ⅱ期和Ⅲ~Ⅳ期AL患者T细胞及其亚群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λ轻链型AL患者中,外周血CD4-CD8+细胞的比例与24 h尿蛋白和血肌酐呈正相关(P<0.05),与eGFR呈负相关(P<0.05),与其他临床指标无显著相关性。与此相反,CD4+CD8-细胞的比例与eGFR呈正相关,而与24 h尿蛋白和血肌酐呈负相关(P<0.05)。结论AL患者外周血的T细胞亚群与健康供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D8+ T细胞的比例与肾脏损伤程度呈正相关,提示CD8+ T细胞的比例在评估AL患者肾脏预后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系统性免疫球蛋白轻链淀粉样变性 免疫表型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创铭道免疫细胞状态全面评估体系(MICA)和铭道免疫状态量化评分标准(MISS)用于评估肝移植受者免疫状态以指导免疫抑制剂调整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手术或随访的89例肝移植受者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385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的不同淋巴细胞亚群。以正常健康人MISS评分理论值为0建立评分系统,根据MICA赋予不同淋巴细胞亚群权重和比率,并计算生成MISS评分,同时收集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根据此评分标准,健康对照组MISS评分均值为-0.73±4.02,基本呈正态分布。肝移植受者术前MISS评分为-1.21±7.42,术后1个月为-8.95±8.05,术后3个月为-4.50±7.80,术后3~12个月为-4.18±7.83,术后12个月以上达到-2.00±5.5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稳定受者的MISS评分-14.36±5.23 ,而发生急性排斥反应者MISS评分为-1.03±4.1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受者的免疫评分与他克莫司药物浓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MICA分析和MISS评分能反映受者的免疫状态,可结合免疫抑制剂浓度以及移植肝功能检查结果综合指导临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

  • 标签: 肝移植 免疫系统 免疫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肿瘤患者免疫检验中使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收治8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检查方法差异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行放射免疫法检测,实验组行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检测,对比两种方法检测时间和准确性。结果 实验组平均检测时间为(28.43±2.44)min,短于对照组的(35.77±3.12)min,同时,其检查结果准确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90.00%,两组差异明显(P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免疫检验 化学发光免疫 准确性
  • 简介:摘要Timothy J Key和他的同事们描述了饮食、营养与癌症风险相关的证据,结论是肥胖和饮酒是最重要的因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进行了系统阐述和部署 , 明确提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 本文 对当前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 一定程度存在的 “ 两张皮” 问题 ,提出将 基层党 支部建设 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堡垒的思路与措施 ,以期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 标签: 国有企业 基层 党组 织建设 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