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夜间营养支持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营养状态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4-8月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内科基础治疗,干预组采用基础治疗加用复合功能性营养素30 g口服,每晚1次,干预12周。每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及营养状态变化,同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总胆红素(TBlL)及体质指量数(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握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12周末,干预组ALb、PA、TBIL、BMI、TSF、握力分别为(32.61±1.78)g/L、(116.65±11.92)g/L、(36.6±5.86)μmol/L、(22.23±2.92)kg/m2、(17.34±1.31)mm、(23.36±2.44)kg,均较干预前改善,对照组分别为(30.38±1.58)g/L、(101.22±7.76)g/L、(47.75±4.83)μmol/L、(21.07±2.11)kg/m2、(16.07±1.40)mm、(20.01±2.70)kg,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46、5.105、5.881、2.407、2.272、3.805,均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3/30),对照组为33%(10/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1,P=0.033)。结论给予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夜间营养支持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并促进肝功能的修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肝硬化 肝炎,乙型 营养支持 营养保健品 营养状况 白蛋白类 胆红素 肝功能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营养指标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入住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并需要长期管饲喂养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发病3天内)喂养组(E组)和常规(发病7天内)喂养组(L组),收集两组4周内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上臂肌围、皮褶厚度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等指标。统计两组感染率、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结果E组血清白蛋白在第3周时高于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E组血清前白蛋白在第2周时高于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两组血红蛋白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同组4周末血红蛋白浓度与入院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5)。两组患者皮褶厚度和上臂肌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NIHSS评分在第2周时低于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肺感染及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腹泻率高于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结论对于重症脑血管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具有安全性与有效性,可改善神经功能障碍。早期连续肠内营养支持可以促进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恢复正常,保持肌肉及脂肪容积相对稳定。

  • 标签: 脑血管意外 早期肠内营养 营养指标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全程营养管理对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肠内营养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共计 78例,选取时间为 2018年 10月至 2019年 10月间,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 39例纳入参照组,给予其自主性营养支持,其余 39例纳入实验组,给予其全程营养管理,分析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营养知识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的各项营养指标均优于参照组,营养知识水平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对比结果均为( p<0.05),差异明显。结论 对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实施全程营养管理的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全程营养管理 食管癌 同步放化疗 肠内营养
  • 简介:摘要风湿免疫病是导致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等妊娠并发症的最常见原因。免疫抑制剂在RSA合并风湿免疫病患者的防治方面疗效肯定,但由于缺乏相应的规范,过度治疗、超适应证使用等现象普遍存在。为了进一步规范免疫抑制剂的应用,风湿免疫学、妇产科学、生殖免疫学及生殖医学专家共同讨论,根据RSA合并常见风湿免疫病的防治现状、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证据和进展,制定本共识,旨在为临床医师在临床实践中做出合理决策提供参考。

  • 标签: 免疫抑制剂 复发性流产 风湿免疫病 共识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电化学发光免疫法 (ECLIA) 与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检测艾滋病病毒 (HIV) 抗体的效果。 方法:选取 320例高危 HIV血液样本,均经 CLIA、 ELISA检测,将 HIV确认中心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测方式的临床价值。结果: 320 例高危 HIV 血液样本中 HIV 抗体阳性 9 例,阳性率为 2.81 %;在 9 例 HIV 抗体阳性血液样本中, CLIA 检测阳性 8 例, ELISA 检测阳性 7 例;在 311 例 HIV 抗体阴性血液样本中, CLIA 检测阴性 298 例, ELISA 检测阴性 296 例; CLIA 的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高于 ELISA 。 结论:在 HIV 抗体检测中 CLIA 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高于 ELISA ,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电化学发光免疫法 艾滋病 酶联免疫吸附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鼻肠管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sTBI患者246例,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123例。观察组采用鼻肠管营养支持,对照组选择鼻胃管营养支持。分别在治疗前、治疗7 d、14 d后,检测两组患者营养相关血液学指标、GCS评分并记录治疗14 d过程中两组患者鼻饲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7 d、14 d后,两组患者Hb、ALB、PA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Hb、ALB、PA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4 d过程中,观察组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反流性食管炎、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分别为10.57%、16.26%、4.88%、13.01%,均低于对照组51.21%、30.08%、29.27%、37.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7 d、14 d后,观察组GCS评分分别为(9.1±2.3)分、(11.6±1.3)分,均高于对照组(7.9±2.9)分、(10.3±1.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sTBI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选择鼻肠管营养支持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并且并发症发生情况也较低,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 标签: 鼻肠管喂养 肠内营养支持 重型颅脑损伤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 胃肠外科老年患者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营养指标变化的影响。 方法: 选定本院 2018 年 4 月至 2020 年 4 月收治的 108 例老年胃肠手术患者, 以 双盲随机抽样法分组,实验组 54 例采纳肠外营养支持,参照组采纳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比两组营养指标、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实验组干预 2w 后 ALB 、 STB 、 HB 水平均显著比参照组高,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 3.70% )明显比参照组( 20.37% )低 , P <0.05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 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可有效改善 老年胃肠手术患者营养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借鉴。

  • 标签: 胃肠外科 老年患者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 营养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肠管与经鼻胃管两种肠内营养途径对脑出血ICU患者营养情况、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为患者选择安全、有效的肠内营养支持途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解放军309医院收治的脑出血ICU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胃内注气法主动置入经鼻双腔胃肠管,对照组采用常规经鼻胃管途径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分析两种肠内营养途径对患者的营养情况、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gb、Alb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观察组治疗后TG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Hgb、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4+/CD8+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CD3+、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脑出血ICU患者采用经鼻双腔胃肠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

  • 标签: 脑出血 肠内营养 经鼻双腔胃肠管 免疫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临床老年上消化道穿孔手术治疗之后的患者分别应用早期肠内营养和肠胃营养干预,对照两种方法是否有促进患者恢复的临床效果方面情况差异。方法 在本院所有老年上消化道穿孔手术后进行营养干预患者中抽取70例作为研究群体,随机分为观察、对照两组,人数一致的情况下选取不同干预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全肠外营养干预,观察组则使用早期肠内营养,对两组患者总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情况进行评价,分析营养情况和临床治疗干预之后的恢复情况,评价最终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分别开展干预之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总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情况更高一些(P<0.05),而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成反比,明显要更短一些(P<0.05),取得了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 对于上消化道穿孔术后的老年患者来说,开展治疗干预的过程中,早期肠内营养要比全肠外营养的效果更好一些,可以积极促进患者的早期疾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并改善营养状态,带来更加积极的影响作用。

  • 标签: 老年 上消化道穿孔 手术治疗 早期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联合营养支持疗法对轻中度营养不良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改善的效果。方法运用患者总体主观评分法(PG-SGA)筛选轻、中度营养不良食管癌患者172例,并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6例。观察组术前3 d进行肠内营养治疗,术后第1天给予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术后第3天给予肠内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营养状态(术后第7天)、胃肠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术后第7 d,观察组血清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分别为(34.33±3.32)g/L和(33.68±4.12)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23±3.41)g/L和(31.32±3.37)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61.53±6.37)h和(66.69±9.47)h,显著短于对照组的(82.31±8.24)h)和(113.24±12.3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4% vs 9.30%,P>0.05);观察组术后患者满意度优秀率为89.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营养干预联合术后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能显著改善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状态,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食管癌 围手术期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先基于我国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现状的角度去分析,在免疫规划人群中,流动儿童的管理是一个重点难题。再从我国目前实际现状考虑,对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制定其具体管理措施,以提高流动儿童的家长对于免疫规划管理的认可性、可信任性,从而提高其预防接种的主动性,从本质上做好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工作。

  • 标签: 流动儿童 免疫 管理
  •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性胃炎是一种由自身免疫功能异常所致的胃炎,临床较少见,主要表现为胃底胃体黏膜萎缩以及血清存在壁细胞抗体和内因子抗体。虽然已经发现数年,但其病理生理机制、自然史、相关癌前病变等仍未研究清楚,部分患者甚至被误诊为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本综述对自身免疫性胃炎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了阐述。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胃炎 贫血,恶性 螺杆菌,幽门 壁细胞抗体 内因子抗体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
  • 简介:摘要免疫治疗为头颈部肿瘤提供了新的方法,主要包括肿瘤疫苗、细胞因子、免疫细胞激活和免疫检查点调节剂等。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获得显著的生存获益,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派姆单抗和纳武单抗被批准用于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部肿瘤的二线治疗,其他免疫治疗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安全性和有效性需待进一步评估。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免疫治疗
  • 简介:【 摘 要 】 目的 探讨 蛹虫草 对小鼠免疫作用的 影响 。 方法 将 192 只 SPF 级昆明雄性小鼠随机分为 A 、 B 、 C 、 D 4 组,各组均随机分为 4 个小组,即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每组 12 只。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经口灌胃分别为 0. 06 、 0. 12 、 0.36 g/(kg·bw) 的 蛹虫草粉 ,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的 去离子水 。灌胃容量 0.2ml/ 10 g , 1 次 /d 。连续灌胃 30d 后,分别进行迟发型变态反应( DTH )实验、血清溶血素的测定、抗体生成细胞数的测定、碳廓清实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和 NK 细胞活性测定。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组小鼠足跖肿胀度、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抗体生成细胞数、抗体积数、单核 - 巨噬细胞碳廓清能力、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率、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指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 P <0.01) ,而 NK 细胞活性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结论 蛹虫草 可以增强老龄小鼠的免疫作用的 影响 。

  • 标签: 蛹虫草 免疫 小鼠
  • 简介:摘要:通过分析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现状以及管理的对策,本次研究主要选取的是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居住于本辖区内的一百五十名流动儿童,结果显示一岁以下的儿童所占比例达到47.4%,2-4岁之间的儿童所占比例达到了32.1%,5-6岁之间的儿童所占比例达到了13.2%,7岁以上的儿童所占比例达到了7.3%;脊髓灰质炎接种率达到了90.2%,麻疹接种率达到了94.6%,乙肝接种率达到了93.4%,卡介苗接种率达到了96.1%,百白破接种率达到了92.6%,五苗覆盖率达到了90.2%,建证率达到了89.2%。最终得出流动儿童疫苗接种率、覆盖率、建卡率是比较低的,所以流动儿童成为了传染病多发、爆发率比较高的高危人群,这就需要不断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法规,制定出完善的免疫服务体系,对于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逐渐提高。

  • 标签: 流动儿童 免疫规划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妇科肿瘤的治疗,应用免疫学治疗方法对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 2015 年 1 月-2019 年 12 月收治过的 76 例妇科肿瘤患者,并对其应用免疫学的治疗措施,观察其恢复、预后情况,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并提出解决 方案。结果 接受免疫治疗的 76 例患者中 65 例妇科肿瘤患者症状得以不同程度的缓解, 6 例患者无效,其余 5 例患者在接受免疫 治疗措施后,出现发热的不良反应,但经改变免疫治疗方案及对其发热进行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对于妇科肿瘤患者,应用免 疫治疗方式利于提高治疗效果且改善预后。

  • 标签: 妇科肿瘤 免疫治疗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分析膳食模式与人体免疫水平和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以膳食模式、膳食结构、营养素、食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膳食纤维、炎症、炎性、氧化应激、免疫力、免疫为中文检索词,dietary、nutrition、nutrients、food、diet、vitamin、immune、immunity、inflammatory、inflammation、oxidative stress为英文检索词进行逻辑组合,系统检索万方、中国知网(CNKI)、Web of Science、PubMed等数据库从收录起始日期至2020年1月10日相关文献,逐步筛选后进行归纳探讨。结果共纳入1篇中文文献和22篇英文文献,其中横断面研究9篇、干预性研究7篇、队列研究6篇以及巢式病例对照研究1篇。膳食模式常见的评价方法有膳食炎症指数(DII)、膳食炎症评分(ISD)、经验性饮食炎症模式评分(EDIP)、膳食依从性评分和健康饮食指数。地中海膳食模式和以蔬菜、水果、豆制品、鱼和奶制品摄入较高的健康膳食模式研究较多,共13篇。地中海膳食模式可降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同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计数(WBC)和纤维蛋白原等炎症标志物,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内皮功能评分等代谢性指标水平,改善慢性炎症性疾病,降低慢性病发生风险。健康膳食评分越高,促炎因子水平越低,即使未达到膳食推荐量,其饮食越健康,炎症因子水平越低。西方膳食模式可增加CRP、IL-6、E-选择素、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等炎症因子浓度,以及2型糖尿病发病率和心血管疾病风险,但也有1研究未发现其与炎症标志物高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结论膳食模式与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不同膳食模式根据食物摄入特征具有不同的炎症潜力,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免疫功能。

  • 标签: 免疫 膳食模式 系统综述
  • 作者: 肖婧 焦伟伟 申晨 申阿东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0年第10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市儿科研究所,儿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科重大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5
  • 简介:摘要卡介苗(BCG)是目前唯一有效且广泛使用的抗结核病疫苗。近年来,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开发针对结核病的新型疫苗,但研究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这使得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并研究BCG这一应用了近百年的疫苗。现从BCG的起源和进化、引起的免疫反应、免疫保护力及其复种等几个方面,对BCG免疫预防研究最新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结核病 卡介苗 免疫 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