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院前急救中治疗心律失常使用胺碘酮和利多卡因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8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86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随机抽签法均分两组,各43例。给予利多卡因治疗的为参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对比两组心率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更低,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在治疗有效率方面明显更高,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院前急救中治疗心律失常的过程中,使用胺碘酮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让患者的心率下降,有应用价值。

  • 标签: 院前急救 室性心律失常 胺碘酮 利多卡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胺碘酮 +艾司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并评价该药物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 2019年 2月 ~2020年 5月间治疗心律失常的患者共 58例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研究将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联用组和单用组。单用组仅接受胺碘酮治疗,联用组在单用组基础上联合艾司洛尔治疗。将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血压(舒张压和收缩压)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单用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显著高于联用组, P< 0.05;临床疗效、血压情况对比,联用组优于单用组, P< 0.05。结论:胺碘酮联合艾司洛尔治疗心律失常能够得到良好的应用效果,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临床建议在临床上优先推广。

  • 标签: 室性心律失常 艾司洛尔 用药安全性 胺碘酮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循证护理在扩张型心肌合并心衰患者中的运用效果。 方法: 2018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期间,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扩张型心肌合并心衰竭患者 82 例,依据就诊时间,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 41 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护理价值。 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 扩张型心肌合并心衰患者的规范化护理中,给予循证护理措施,能够提升护理质量,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

  • 标签: 扩张型心肌病 右心衰竭 循证护理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扩张型心肌合并心衰竭患者规范化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科室2019年2月-2020年6月时段内收治的扩张型心肌合并心衰竭患者共74例,以1:1比例划分为常规组(37例)和循证组(37例)。常规组使用常规护理,循证组使用循证护理,比较患者生活质量、总满意度。结果:常规组生活质量明显较差于循证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循证组总满意度为97.30%,常规组为81.08%,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扩张型心肌合并心衰竭患者,循证护理服务不仅可增强患者生活质量,还可提高患者护理总满意度,可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扩张型心肌病 右心衰竭 生活质量 总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西孟旦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价值,及其对患者QT离散度和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选取济宁医学院附属湖西医院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8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以临床常规治疗,研究组予以常规治疗+左西孟旦治疗,记录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电图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87.80%,36/41)高于对照组(65.85%,2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频发性期前收缩、短暂性心动过速、QT离散度、校正QT离散度检查结果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上述指标检查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左西孟旦有利于提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确保患者临床用药安全性。

  • 标签: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性心力衰竭 左西孟旦 QT离散度 室性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人数为5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人,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稳心颗粒和盐酸普罗帕酮片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5.00%,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14%和21.43%,实验组的发生率更低,对各项数据差异进行比较,显示为P

  • 标签: 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 稳心颗粒 盐酸普罗帕酮片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给与延伸护理的临床价值。 方法 研究所取时间为 2019 年 2 月 -2020 年 2 月,研究样本为来本院治疗的 82 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将所有样本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一组为实验组(延伸护理)。统计学对比组间住院期间和出院后 1 个月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变化,并对比住院期间组间患者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 结果 给与延伸护理后实验组住院期间患者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都大大缩短了,出院后 1 个月血压和心率得到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统计对比有显著差异, P<0.05 。 结论 通过对比统计实验证明,延伸护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情恢复稳定,尽早出院恢复正常生活。同时还能够帮助患者出院后有效控制生命指标,提高生活质量,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价值较大。

  • 标签: 延伸护理 心力衰竭 心率衰竭 血压 心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 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 2 月于我院就诊的 80 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托洛尔,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炙甘草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律失常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房室交界期前收缩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 );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采用炙甘草汤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灸甘草汤 心律失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应用动态心电图的可行性。方法以 10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为对象,开始时间为 2019年 1月,结束时间为 2019年 12月,分别采用常规心电图诊断、动态心电图诊断,对比两种不同诊断方式检出率。结果动态心电图检出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可提高检出率,促进疾病的治疗,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 简介:摘要该文报道腹膜后副神经节瘤合并恶性心律失常2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结合文献,探讨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的典型或不典型临床表现。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临床误诊和漏诊。

  • 标签: 心律失常,心性 副神经节瘤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心衰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 2016~2018年心内科临床收治的 200例心衰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分成两组,给予参照组 100例心衰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常规抗心衰治疗,给予治疗组 100例心衰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在参照组前提下加用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心衰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心衰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治疗后的心室率、血压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心房收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 E/A及治疗有效性明显优于参照组心衰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心衰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实施胺碘酮治疗的疗效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心衰合并快速心律失常 胺碘酮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 2015年 9月 -2017年 2月期间收录的 47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统计分析两种心电图的诊断结果。结果:两种诊断方式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常规心电图中冠心病患者的心律失常检出率和检出程度均低于动态心电图,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使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可准确诊断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肺癌患者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 研究中一共选取 46 位接受手术的该疾病患者, 2018 年 7 月是开始时间, 2019 年 7 月是截止时间。使用 Excel 表格将所有患者的基本信息纳进后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单数的为对照组( 23 位),双数的为观察组( 23 位),分别行常规护理、心律失常预防护理。最后用统计学的途径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 结果: 该疾病患者手术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心血管病史、手术形式、手术时间,预防干预后观察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果有差异。 结论: 充分了解该手术患者心律失常的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有良好效果。

  • 标签: 肺癌 心律失常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心律失常患者实施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分析不同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实验选取了 2019年 9月~ 2020年 3月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我们所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在征得患者同意的基础上,对数据信息进行搜寻,并开展分组调查。在分组上对 60例患者为随机分组,以公平性为开展前提。对照组患者采用普罗帕酮措施,观察组则为胺碘酮,分析临床疗效。结果:从治疗上看,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超敏 C反应蛋白水平为( 7.74±2.03) mg/L,对照组为( 19.35±4.32) mg/L,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此同时,在 SDNN、 rMSSD以及 SDANN指标上,两组患者治疗后存在较大差异,且以观察组水平更佳。 最后,在临床疗效的对比中,观察组为 93.3%( 28/30),对照组则为 76.6%( 23/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胺碘酮作为治疗措施能够更好地治疗心律失常,减轻炎性症状,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胺碘酮 普罗帕酮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 2018年 2月~ 2020年 2月我院收治的 64例心律失常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等综合护理方式,分别采用不同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后血压和心率有无差别。结果:观察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加多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和不良反应护理的综合护理,可以防止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对降低患者心率有显著效果。  

  • 标签:   心律失常 综合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接受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60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实验组(30例,应用常规治疗+胺碘酮治疗)、对照组(30例,应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不良反应、各炎性因子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67%(29/30),比对照组(70.00%,21/30)高,P

  • 标签: 胺碘酮 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 临床效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析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 2016 年 3 月至 2018 年 4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 的 92 例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研究 ,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6 例 。对照组患者予以心宝丸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心率改善情况进行统计比较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3.5% ,高于对照组的 73.9%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观察组治疗后最慢心率、静息心率、平均心率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率水平,值得临床应用与借鉴 。

  • 标签: 慢性心律失常 麻黄附子细辛汤 临床效果 心率
  • 简介:摘要去甲肾上腺素(NE)具有升压、加快心率的作用,但由于其加快心率的作用小于血压升高引起的心率反射性降低的作用,因此,NE导致患者心率下降的情况较为多见。石家庄市第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1例应用小剂量NE引起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且患者心率随着NE应用剂量增加而升高,应用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完善相关检查,排除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导致心律失常的病因,发现随着NE泵入量的减少,心率随之下降,停用NE后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出院1个月后随访患者心律正常。故考虑该患者出现快速心律失常与NE相关。

  • 标签: 去甲肾上腺素 快速心律失常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