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肝病及护理措施和感染的原因。方法:100 例本院慢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 = 50)和对照组(n = 50)。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而患者为观察组收到的基础上,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预防护理措施。经过分析,观察组的结论是,在慢性肝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是:身体抵抗力,充血和胃肠道,抗生素和病房环境不合理应用的水肿的下降。根据以上原因,病人应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并计数两组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 4.0%(2/50),对照组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 16.0%(8/50),2 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医院感染的原因,慢性肝病的护理措施。

  • 标签: 感染 慢性肝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统计围绕生化检验指标在病毒性肝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为该类患者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并对研究结果详情进行阐述。方法 研究起始时间于2022年6月-2023年2月间,取期间我院48例病毒性肝病患者作为观察目标并纳入实验组,另取该期间内同等例数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纳入常规组,对两组参与人员均行生化检验后分析其相关指标。结果 通过与健康体检者的生化检验指标对照,病毒性肝病患者多项指标均超出正常范围且与健康体检者指标比较,两组间数据引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比对,其P值均<0.0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能体现临床研究价值。结论 针对病毒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诊断,采用生化检验予以综合判断病情,其可行性、有效性显著提高,可及时反应出此类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值,明确指标异常情况,为该类患者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向,使其尽早得到有效治疗,提高康复速率,故可在临床病毒性肝病诊断中大力推广。

  • 标签: 生化检验 指标 病毒性肝病 影响价值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4年间来本院就诊的5351例肝病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其中184例患者合并医院感染,针对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易感部位、病原体种类进行探讨。结果选取的5351例肝病患者,有184例合并医院感染,感染发生率为3.4%。易感部位依次为患者腹腔、呼吸道、及消化道。病原种类主要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结论肝病患者医院感染率高,应加强对肝病患者的消毒及防护,建立完善的监控制度,积极治疗原发病,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肝病患者的治愈率。

  • 标签: 肝病 医院感染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性肝病的诊断与处理。方法选取2014年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药物性肝病患者30例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治愈6例,好转13例,未愈11例,总有效率63.33%。结论立即停用和防止重新给予引起肝损伤的药物,根据药物性质给予相应解毒剂,服用利胆治疗。

  • 标签: 药物性肝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李勇教授治疗慢性肝病的经验。方法通过4年多门诊及病房对李勇教授治疗的200多例慢性肝病患者的疗效分析与总结。结果李勇教授治疗慢性肝病疗效显著,经验丰富。结论李勇教授认为慢性肝病的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坚持辨证施治的治疗原则,注重临床整体疗效而不是阶段疗效,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为治疗终点目标。治疗上中西并重,西为中用,客观看待降酶药物的疗效。

  • 标签: 慢性肝病 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 李勇
  • 简介:目的了解慢性肝病住院患者的护理需求。方法对65例慢性肝病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慢性肝病患者最为需求的是判断病情、及时处理;操作轻巧、减轻痛苦;善良周到,尽职尽责;对患者不厌烦,不嫌弃;提供用药、饮食、自我病情观察指导;保证安静、整洁、方便的就医环境等6个方面。结论护理工作需要满足患者各方面的需求,了解并满足患者的需求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

  • 标签: 慢性肝病 护理需求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肝硬化患者合并腹水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18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特征、肝功能、血常规及腹水检测特点。结果96例腹水感染组中发热、上消化道出血、腹痛、便秘发生率明显高于90例非感染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终末期肝病合并腹水感染的诊断,中性粒细胞数似乎更能反应感染的客观存在。腹水细菌培养不能作为排除感染的指标。腹水白蛋白低者(≤10g/L),腹水感染发生率较高,与腹水白蛋白高者(>10g/L)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血清胆红素>66umol/l,感染率明显上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终末期肝病腹水感染的发生与发热、上消化道出血、腹痛、便秘、低蛋白、高胆红素等有关。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是提高其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因素。

  • 标签: 终末期肝病 腹水 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首先对慢性乙肝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具体的心理护理对策,以改善慢性乙肝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等。结果本研究结果表明慢性乙肝患者的不良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恐惧、焦虑、人际关系敏感以及强迫症等方面,针对上述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提出具体的心理对策后,患者的心理状况得到了明显地改善,且患者对慢性乙肝的健康知识的掌握度也增大。结论加强慢性乙肝患者的心理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且能够提高患者对乙肝知识的掌握度,值得加以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慢性乙肝 心理护理 健康知识
  • 简介:摘要遗传代谢性肝病是因基因缺陷导致代谢异常的一大类疾病。一些遗传代谢性肝病由于特定物质代谢异常或关键酶活性缺乏,与感染关系密切。了解遗传代谢性肝病相关感染,有助于指导临床实践、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遗传性代谢缺陷 遗传代谢性肝病 感染
  • 简介:摘要肝病相关感染是临床常见情况,基础肝病的存在使多种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等不良结局增加,感染反过来也会加重肝病的进展。临床管理中既要关注肝病,也要重视感染。肝病的评估方面包括其病原学、严重程度和并发症,感染的评估方面重点关注病原学和病变部位。治疗时,肝病方面应尽可能清除病原并及时治疗并发症,感染方面应及时进行经验性病原治疗,避免应用肝损伤风险高的抗感染药物,一旦明确病原尽快转为目标治疗。

  • 标签: 感染 肝病 细菌 真菌 病毒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2015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制定了我国第一个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专家共识。近年来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临床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数据和资料。为此,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自身免疫性肝病学组组织专家组对近年来的文献证据进行了评估,制定了本指南。本指南共有胆汁淤积性肝病临床诊治推荐意见22条。本指南的目的是为临床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治提供参考和指导。

  • 标签: 肝病,胆汁淤积性 诊断 治疗 实践指南
  • 简介:摘要肥胖是多种重大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其中肝脏疾病尤其是脂肪性肝病的发生与肥胖密切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成为我国儿童青少年慢性肝病的最常见类型,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公共卫生负担。随着对疾病研究的深入,2020年国际共识小组建议将NAFLD更新为代谢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而为了积极防控肥胖基础上的脂肪肝大流行,本文提出在儿童中应用“肥胖相关脂肪性肝病(OAFLD)”这一新名称。本文将从儿童脂肪性肝病疾病命名的背景与机制出发,探讨NAFLD、MAFLD、OAFLD在儿童青少年中应用的优劣。

  • 标签:
  • 简介:摘要2015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制定了我国第一个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专家共识。近年来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临床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数据和资料。为此,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自身免疫性肝病学组组织专家组对近年来的文献证据进行了评估,制定了本指南。本指南共有胆汁淤积性肝病临床诊治推荐意见22条。本指南的目的是为临床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治提供参考和指导。

  • 标签: 肝病,胆汁淤积性 诊断 治疗 实践指南
  • 简介:摘要2019年欧洲临床营养和代谢学会再次发布了肝病临床营养指南,历时2年余进行更新和补充,统一了肠内和肠外营养推荐意见,首次提出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硬化合并骨病、肝硬化合并肥胖、肝硬化合并肌肉减少症和营养相关肝损伤等方面的推荐意见,对指导肝病患者营养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本文对该指南进行解读,重新归类整理推荐意见,增进理解,提高实用性。

  • 标签: 欧洲临床营养和代谢学会 肝病营养 指南 解读
  • 简介:临床上药物性肝病屡见不鲜,但尚未引起患者和医师的广泛重视。据报道,药物性肝病约占黄疸住院患者的2%~5%,占成人肝病患者的10%,在老年肝病中可达20%以上。在欧美国家约30%~40%的急性肝功能衰竭由药物引起,在我国药物性肝炎大约占急性肝炎住院患者的10%。

  • 标签: 肝疾病 药物毒性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病的病因及其临床治疗。方法观察比较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67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饮酒史、每日饮酒量、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以及Y-谷氨酰转肽酶(GGT)指标,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所有患者总胆红素水平在1个月内恢复到正常范围,其他症状和体征也在2周内消失。结论酒精性肝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以长期大量饮酒人群高发,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的观察,以做到对酒精性肝病早发现、早治疗,达到提高患者预后的目的。

  • 标签: 酒精性肝病 临床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