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医院药物性肝病临床病因以及临床特征的研究分析,增加对药物性肝病的认识,为临床预防和早期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5月收入的74例药物性肝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观察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其病因。结果中药制剂、抗生素、化疗药物、抗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抗结核药物为引起药物性肝病的主要药物,此类药物在用药四周内起病,患者的临床特征表现最常见的为肝细胞型,早期积极治疗可以在四周至数月内恢复。结论药物性肝病主要以肝细胞型最为常见,各种临床用药都可能导致药物性肝病的产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监测、及时停药是治疗前提。

  • 标签: 药物性肝病 临床病因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肝病合并真菌感叹的相关因素及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42例肝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对其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分析42例患者真菌感染情况与护理效果。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抗生素使用时间、侵入性操作等是导致肝病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在对患者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100%(42/42)。结论对肝病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该得到医师的广泛重视。

  • 标签: 肝病 真菌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性肝病的诊断与处理。方法选取2014年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药物性肝病患者30例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治愈6例,好转13例,未愈11例,总有效率63.33%。结论立即停用和防止重新给予引起肝损伤的药物,根据药物性质给予相应解毒剂,服用利胆治疗。

  • 标签: 药物性肝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李勇教授治疗慢性肝病的经验。方法通过4年多门诊及病房对李勇教授治疗的200多例慢性肝病患者的疗效分析与总结。结果李勇教授治疗慢性肝病疗效显著,经验丰富。结论李勇教授认为慢性肝病的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坚持辨证施治的治疗原则,注重临床整体疗效而不是阶段疗效,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为治疗终点目标。治疗上中西并重,西为中用,客观看待降酶药物的疗效。

  • 标签: 慢性肝病 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 李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肝病的疗效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4例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取中医辨证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71.43%,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对照组为42.86%,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中医辨证治疗肝病方案,其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利于患者远期预后,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 辨证治疗 肝病
  • 简介: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与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microsomaltriglyceridetransferprotein,MTP)的关系。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高脂组(B组)和MTP抑制剂组(C组),每组各20只。B组、C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确认非酒精性脂肪肝建模成功,C组大鼠给予混有特异性小肠MTP抑制剂JTT-130的高脂饲料喂养,B组大鼠建模过程始终喂养高脂饲料,A组大鼠喂养普通饲料。于第12周,分别测定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含量,以及肝脏TC、TG、磷脂含量。同时测定肝脏中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MTP)的活性与mRNA表达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A组)相比,高脂组(B组)大鼠血清TC、TG、HDL-c浓度和肝脏TC、TG含量明显提高(P〈0.05),MTP活性及mRNA水平明显下调(P〈0.05)。与高脂组(B组)比较,MTP抑制剂组(C组)大鼠血清TC、TG、HDL-c浓度和肝脏TC、TG含量明显下降(P〈0.05),而MTP活性及mRNA表达量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存在MTP表达下调,特异性小肠MTP抑制剂JTT-130可以有效抑制肠道对TG的转运,不影响肝脏TG分泌,并在降低高脂大鼠血浆TG和胆固醇水平的同时也降低肝脏TG含量。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 抑制剂
  • 简介:中图分类号R5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621-01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kfattyliverdisease,NAFLD)是一类消化内科常见的进展缓慢的,以无过量饮酒史,多种原因引起的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和脂肪蓄积为特征的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性临床病理综合征。其疾病谱随着病理进展而表现不一,临床分为S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NASH相关的肝硬化;可能逐步形成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近年来,其发病呈上升趋势,越来越危害到人们的生活健康,因此对NAFLD的防治日益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本文结合国内外近年的文献报道,就NAFLD部分发病机制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肝免疫球蛋白对于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病例选自我科室门诊2013年1月~2015年3月接受孕期检查的HBV携带的132例孕妇,大三阳和小三阳的孕妇于孕24周开始接受HBIG注射治疗,携带者孕妇于孕28周开始接受HBIG注射。结果孕24周与分娩前的乙肝标志物与HBV-DNA检查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HBIG阻断HBV母婴传播疗效,总有效率为75.71%。而HBIG阻断HBV疗效大三阳孕妇较携带者和小三阳孕妇疗效不佳,存在明显差异。新生儿接受疫苗接种和HBIG注射后12个月,HBsAb(+)率为86.43%,与新生儿出生时HBsAb(+)率75.71%相比,有较大改善。结论对HBV感染的孕妇在孕24周后注射HBIG,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效果明显,新生儿出生后采用HBIG和HBV疫苗联合阻断HBV母婴传播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病毒 母婴传播
  • 简介:宫内感染是指分娩前乙型肝炎病毒(HBV)通过胎盘生殖细胞或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等方式,使胎儿携带HBV的过程。许多研究者在引产胎儿的肝、肾、胰、脾、胎盘等组织中均检出乙肝病毒基因(HBVDNA)。为探索更有效的HBV宫内感染阻断策略,本文综述了乙肝病毒宫内感染机制及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宫内感染 机制 危险因素 研究方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脂肪性肝病与血脂(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糖的关系,为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帮助。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诊断脂肪性肝病163例,并追踪血脂(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糖检查。结果163例不同程度脂肪性肝病中血脂血糖均有不同程度改变,并且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结论脂肪性肝病与血脂(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糖关系密切,并男性因饮酒等因素较女性发病率高。

  • 标签: 脂肪性肝病 血脂血糖 防治
  • 简介:摘要为了解决慢性肝病的中西药物治疗。收集治疗该病的文献资料报道,结果显示国内外已有一批临床疗效较好的中西药物,如姜黄素、苦参素、银杏叶提取物、山莨菪碱、甲壳素等对该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慢性肝病 中西药物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性肝病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选自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药物性肝病患者206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每组103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硫普罗宁注射液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采用硫普罗宁注射液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GGT、AST、TBIL各项指标无差异,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GGT、AST、TBIL各项指标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硫普罗宁注射液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药物性肝病效果显著,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药物性肝病 疗效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研究并为临床研究提供解决方案。方法研究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行肝保护剂配伍降脂药物治疗,对对照组患者行多烯磷脂胆碱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治疗措施后总有效率,并将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在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行肝保护剂配伍降脂药物治疗,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简单,价格低廉,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诊断研究 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肝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肝病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40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护理满意度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都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糖尿病肝病患者在常规护理前提下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关键词护理干预;糖尿病肝病;护理效果Tostudythenursinginterventioninpatientswithdiabetes,liverdiseaseinclinicalapplicationPenglin(bazhongbazhoudistrictpeople’shospital;sichuan636000).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ectofnursinginterventionapplicationinliverdiseaseinpatientswithdiabetes.Methods80casesofdiabeticpaGtientswithdiabetesinourhospitalwererandomlydividedintotwogroups,40casesineachgroup,theobservationgroupwastreatedwithhighqualitynursinginGtervention,thecontrolgroupwastreatedwithroutinenursingintervention.ResultsThefastingplasmaglucoseandpostprandialbloodglucoselevelstwohours,nursingsatisfactionandglycatedhemoglobinlevelstherearetwogroupsweresignificantlydifferent(P<0.05),withstatisticalsignificance.ConclusionTheeffectKofeyhiwgohrdqsualitynursinginterventiononthepatientswithdiabeticliverdiseaseissignificant.Nursinginterventions;Diabetesliverdisease;Carebenefits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851-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脂肪肝病人的健康教育方法和管理。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健康体检彩超检查中确诊的600例脂肪肝病人的健康指导和健康管理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通过每年常规体检筛查出脂肪肝病人,建立健全资料,全程进行病人的健康指导。结论控制和减轻了脂肪肝病人的病情,并对健康人进行规范化的饮食、生活方式的指导,有利于人类的身体健康。

  • 标签: 脂肪肝 健康教育方法 健康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