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生 D营养状况与儿童疾病的相关性,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 5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进行研究,时间为 2017年 6月至 2018年 6月,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 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儿童血清维生 D水平,同时统计记录两组儿童出现维生 D缺乏、不足的情况。结果:对照组健康儿童的血清维生 D水平为( 38.52±3.66) ng/mL明显高于观察组( 20.85±3.14) 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清维生 D缺乏率分别为 32.00%、 8.00%,血清维生 D不足率分别为 58.00%、 22.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SPSS 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儿童呼吸道疾病发生率随着维生 D水平的降低而升高,两者呈现正相关( r=0.386, P< 0.05)。结论:维生 D营养状况与儿童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紧密相关,应及时预防维生 D缺乏,有效预防儿童疾病。

  • 标签: 维生素 D 儿童疾病 相关性 营养状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维生A、D是基因表达的重要调节物。本文在介绍基因表达过程的基础上,综述了维生A及维生D对相关基因表达调控的主要机制及其结构和生理功能。

  • 标签: 维生素A 维生素D 基因表达 调控 生理功能
  • 简介:摘要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维生D缺乏与各种感染性疾病风险升高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认为,维生D是机体抵抗感染的核心调控因子。在人类固有免疫系统和天然黏膜屏障功能中,活性维生D触发抗微生物信号通路,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对抗和抑制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引发的感染。同时,活性维生D也调控超敏反应,减轻器官、组织免疫损伤等病理生理过程。大量研究提示,维生D从多个方面提高机体的免疫防御能力。对于病毒性疾病的防治,维生D的抗感染作用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但仍需要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证实。本文重点复习综述维生D抗感染的免疫调控机制。

  • 标签: 维生素D 感染 免疫 抗微生物肽
  • 简介:[摘要]目的:推广应用锡盟中心医院“青苗儿童早期发展计划”项目为0-2岁婴幼儿进行定期常规体检的同时监测维生D,分析0-2岁儿童常规体检、定期检测维生D、及时指导补充维生D发生维生D缺乏性佝偻病的几率与未进行定期常规体检维生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生几率的差别。方法:本次研究中的对象来自我院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进入“青苗儿童早期发展计划”项目的0-2岁的婴幼儿共600名。将其进行分组,从我院产科出生并建档的新生儿中选取足月、顺产、适于胎龄儿、无先天性器质性疾病的新生儿300名划分为一组;到我院进行健康体检、0-2岁的儿童中选取满足同等条件的300名婴幼儿划分为另一组。两组均于1岁内每3个月检测1次;满1周岁后每6个月检测1次,直至满2周岁。比较两组婴幼儿维生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生率,与早期指导补充之间的关系。结果:从我院产科出生并建档的这一组新生儿,按照常规定期体检,因能够及早发现维生D缺乏,及时给予干预指导进行维生D的补充,导致发生维生D缺乏性佝偻病的几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出生后常规体检同时接受维生D检测,有助于做到儿童维生D缺乏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发生维生D缺乏性佝偻病的几率降低,有助于婴幼儿骨健康。

  • 标签:  [] “青苗儿童早期发展计划”项目  0-2岁婴幼儿   定期监测维生素D 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晚期补充维生D对母儿25羟维生D[25(OH)D]水平、新生儿体格发育及新生儿疾病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及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定期产检并分娩的孕产妇及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316例)和对照组(337例)。干预组<35岁269例,≥35岁47例;对照组<35岁283例,≥35岁54例。干预组自妊娠28周至分娩每日补充维生D≥600 IU,对照组每日补充维生D <600 IU。检测孕产妇分娩前及新生儿25(OH)D水平,测量新生儿体质量、身长、头围,统计分娩方式、早产比例及新生儿疾病的发生率。行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干预组孕产妇分娩前及新生儿25(OH)D水平分别为(27.91±7.56)μg/L、(16.24±4.31)μg/L,均高于对照组(24.65±6.83)μg/L、(12.60±3.97)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干预组孕产妇分娩前及新生儿出生后维生D缺乏率分别为19.62%(62/316)、17.09%(54/316),均低于对照组47.18%(159/337)、49.26%(166/3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干预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身长、头围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新生儿早发型败血、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27%(4/316)、2.53%(8/316),均低于对照组4.15%(14/337)、6.23%(21/3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孕产妇剖宫产率及早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孕晚期每日补充维生D≥600 IU可以提高孕产妇及新生儿血清25(OH)D水平、促进新生儿体格发育并降低新生儿期重症疾病的发生率,但对孕产妇剖宫产率及早产的发生率不产生影响。

  • 标签: 维生素D 25羟维生素D 体格发育 新生儿疾病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维生D干预治疗方案对血清25-羟维生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10月血清25-羟维生D缺乏或相对缺乏的婴幼儿102例,分为以下用药方案:A组:一次性维生D15万IU;B组:一次性维生D20万IU;C组:一次性维生D30万IU;D组:每日维生A3600IU+维生D2000IU,持续1个月。一个月后取清晨空腹血,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25-羟维生D水平。结果:A、B、C、D组方案用药后血清25-羟维生D水平均高于用药前(P〈0.01)。A、B、C组血清25一羟维生D提升水平均高于D组(P〈0.01);C组血清25-羟维生D提升水平高于A、B组(P%0.01)。结论:一次性维生D15-20万IU的是安全有效干预治疗方案。

  • 标签: 25-羟维生素D 维生素D缺乏儿童 化学发光法
  • 简介:目的分析1型糖尿病(T1DM)患儿血清维生A和维生D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2年2月至2015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儿科收治住院的T1DM患儿45例,为T1DM组,其中27例合并酮症酸中毒(DKA)。同期选取本院健康体检儿童38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维生A和维生D水平。结果T1DM患儿血清维生A和维生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T1DM患儿血清维生A和维生D与T1DM合并DKA患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足量补充维生A和维生D可能降低或延迟儿童T1DM发病。

  • 标签: 1型糖尿病 维生素A 维生素D 儿童
  • 简介:摘要报道1例痛风合并维生B12缺乏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8岁,痛风病史9年,反复发作,检测示合并大细胞性贫血和维生B12缺乏。评估患者危险因素包括重度肥胖、大量饮酒、喜食甜食、长期素食。在给予药物控制痛风和补充维生B12的同时建议患者均衡饮食并记录饮食日记。随访3个月,贫血纠正,血尿酸水平明显下降。

  • 标签: 关节炎,痛风性 维生素B12缺乏 疾病管理
  • 简介:维生A在鸡日粮中是必不可少的。维生A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形态的发生、维持上皮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黏液的产生、骨骼的发育、机体的免疫力以及其他多种重要的生物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鸡维生A缺乏,以黏膜和皮肤上皮组织角化、视觉异常、骨形成缺陷以及繁殖机能障碍为特征。

  • 标签: 维生素A 缺乏 影响 防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报道1例痛风合并维生B12缺乏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8岁,痛风病史9年,反复发作,检测示合并大细胞性贫血和维生B12缺乏。评估患者危险因素包括重度肥胖、大量饮酒、喜食甜食、长期素食。在给予药物控制痛风和补充维生B12的同时建议患者均衡饮食并记录饮食日记。随访3个月,贫血纠正,血尿酸水平明显下降。

  • 标签: 关节炎,痛风性 维生素B12缺乏 疾病管理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鸡养殖中维生缺乏的症状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维生缺乏是鸡养殖中常见的营养问题之一,会导致鸡只生长发育不良、免疫力下降等健康问题。通过提供均衡的饲料、良好的环境条件、定期检测和监测,可以预防和解决鸡只维生缺乏问题。

  • 标签: 鸡养殖 维生素缺乏 症状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婴儿肝内胆汁淤积患儿的维生D水平,为维生D的补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于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儿科初次就诊的婴儿肝内胆汁淤积患儿126例为研究对象,按病因分为Alagille综合征组、Citrin缺陷导致的婴儿肝内胆汁淤积组、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组、先天性胆汁酸合成缺陷组、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组、不明病因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25羟维生D值。根据25羟维生D水平分为维生D缺乏(<20 ng/mL)、不足(21~29 ng/mL)、充足(≥30 ng/mL)。结果126例患儿中111例(88.1%)存在维生D缺乏或不足,维生D缺乏或不足者在性别上无差异(χ2=0.002,P=0.963);不同病因组患儿维生D缺乏或不足所占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67,P=0.994),不同病因组间维生D缺乏或不足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病因组间每日补充维生D3的剂量及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维生D缺乏或不足在婴儿肝内胆汁淤积患儿中普遍存在,与性别和病因无关。

  • 标签: 肝内胆汁淤积 婴儿 维生素D 25羟维生素D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婴儿肝内胆汁淤积患儿的维生D水平,为维生D的补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于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儿科初次就诊的婴儿肝内胆汁淤积患儿126例为研究对象,按病因分为Alagille综合征组、Citrin缺陷导致的婴儿肝内胆汁淤积组、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组、先天性胆汁酸合成缺陷组、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组、不明病因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25羟维生D值。根据25羟维生D水平分为维生D缺乏(<20 ng/mL)、不足(21~29 ng/mL)、充足(≥30 ng/mL)。结果126例患儿中111例(88.1%)存在维生D缺乏或不足,维生D缺乏或不足者在性别上无差异(χ2=0.002,P=0.963);不同病因组患儿维生D缺乏或不足所占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67,P=0.994),不同病因组间维生D缺乏或不足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病因组间每日补充维生D3的剂量及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维生D缺乏或不足在婴儿肝内胆汁淤积患儿中普遍存在,与性别和病因无关。

  • 标签: 肝内胆汁淤积 婴儿 维生素D 25羟维生素D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作为骨骼类疾病,有着许多的原因使其形成。从目前研究资料来看,维生D受体基因是类固醇激素的组成部分,长度超过了100kb,影响着骨密度和骨量的多少。本文就是根据维生D受体基因的主要作用着手,来对其的骨密度和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旨在能够有一定的发现。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 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