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与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者之间的区别和差异,为两者的鉴别和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25例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与25例帕金森病患者,询问患者病史,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查,根据《精神病诊断和统计手册》对农患者痴呆状态进行评价,按照MMSE(简易智能状态量表)评分,患者头部行MRI)扫描。结果在危险因素方面,VPS组患者平均年龄明显高于PD组患者(P<0.05);VPS组危险因素明显高于PD组患者(P<0.05);在临床表现方面,与PD组相比,VPS组患者主要表现为少动-四肢强直,存在有智能障碍、尿失禁等症状;在影像学检查方面,VPS组患者全脑萎缩、皮质下白质梗死、侧脑室周围低密度情况均比PD患者严重,两组对比(P<0.05)。结论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属于一种独立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与帕金森病患者存在有明显的区别,影像学改变与帕金森病患者也存在有显著的区别,其发病机制确切,其治疗方式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 标签: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帕金森病 临床对比
  • 作者: 王秀娇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9-12-16
  • 出处:《系统医学》 2017年第14期
  • 机构: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 154101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盐酸苯海索对帕金森和帕金森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 2015年 9月至 2016年 2月收治神经内科患者 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帕金森病组 50例和帕金森综合征组 50例。予两组相等剂量的盐酸苯海索 2mg, 1次 /d,所有患者均进行治疗前、后对疗效 wbster量表评分。结果:帕金森组显效率为 42.42%比帕金森综合征组为 36.36%高,但差别无显著性意义。综上所述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震颤现象均是由于乙酰胆碱及多巴胺失调导致,若无其他禁忌,均可予盐酸苯海索来使症状减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帕金森病与帕金森综合征患者时使用盐酸苯海索的效果。方法收集帕金森病与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共78例,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帕金森病)和观察组(39例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均使用盐酸苯海索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48.7%,对照组为51.3%,χ2=0.051,P=0.821,观察组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对照组为15.4%,χ2=0.106,P=0.745。结论在帕金森病与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盐酸苯海索均能够发挥出显著的治疗优势,迅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帕金森病 帕金森综合征 盐酸苯海索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盐酸苯海索对帕金森帕金森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收治神经内科患者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帕金森病组50例和帕金森综合征组50例。予两组相等剂量的盐酸苯海索2mg,1次/d,所有患者均进行治疗前、后对疗效wbster量表评分。结果帕金森组显效率为42.42%比帕金森综合征组为36.36%高,但差别无显著性意义。综上所述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震颤现象均是由于乙酰胆碱及多巴胺失调导致,若无其他禁忌,均可予盐酸苯海索来使症状减轻。

  • 标签: 盐酸苯海索 帕金森 帕金森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嗅觉检测在帕金森病和帕金森叠加综合征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到2020年12月间收治的77例PD、25例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和53例健康对照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3组,分别采用嗅觉检测进行鉴别诊断,对比3组的诊断结果。结果:PD组患者的嗅觉障碍程度明显高于PD叠加组和对照组患者,其嗅觉障碍发生率也比两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帕金森病 帕金森叠加综合征 嗅觉检测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灸刺激对帕金森病(Parkinsen,sdisease,PD)大鼠旋转行为及脑细胞神经电活动性的影响,探讨针灸刺激治疗PD的作用机理。方法在大鼠双侧次级体感觉区皮质(SII),种植8频电极,并采用6-OHDA建立纹状体毁损PD大鼠模型,观察针灸刺激后随时间的PD鼠旋转行为的变化,并同时检测脑部神经细胞电活动性的改变。结果针灸刺激后,治疗组经针灸治疗后较治疗前旋转次数明显减少(P<0.05),脑部神经细胞电活动性的明显改变(P<0.01)。假手术组、模型组均无变化(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针灸刺激干预可明显改善PD大鼠的旋转行为,减慢了双侧纹状体多巴胺细胞的凋亡速度,增加TH阳性神经元数量,代偿性的改变损伤侧及健侧大脑半球前扣带皮质神经细胞活动性。

  • 标签: 帕金森病 针灸 次级体感觉区皮质 EBST 同时多频道电活动记录
  • 简介:模型的验证是指对模型的性能指标(区分度、校准度)进行考察的过程。根据考察过程中是否使用预测模型的开发队列数据,模型验证可分为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内部验证是检验模型开发过程的可重复性,常见形式包括随机拆分验证、交叉验证、Bootstrap重抽样以及“内部-外部”交叉验证。外部验证考察的是模型的可移植性和可泛化性,常见形式包括时段验证、空间验证以及领域验证。

  • 标签: 区分度 校准度 内部验证 外部验证 BOOTSTRAP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讨帕金森病康复操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早期帕金森病患者临床疗效。 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 62 例 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在 2019 年 4 月 ~2020 年 6 月间入院治疗。将患者根据随机法分为探究组和参考组。给予参考组常规药物治疗联合常规康复训练,给予探究组帕金森病康复操联合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平衡量表( BBS )评分、 3 米计时起立行走测试( TUGT )评分以及 10 米步行时间。 结果: 治疗后,探究组的 BBS 评分明显高于参考组,且 10 米步行时间、 TUGT 评分低于参考组, P < 0.05 。 结论: 帕金森病康复操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平衡状态,缩短了患者步行时间,有效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因此建议将其优先推广。

  • 标签: 早期帕金森 康复操 临床疗效 康复训练 平衡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盐酸苯海索治疗应用对帕金森患者综合征及UPDRS评分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确诊帕金森病患者76例实施对比性治疗研究,研究时间段为2019年3月~2021年6月,将患者随机分组后,予以对比组(n=39)常规治疗,实验组(n=37)盐酸苯海索联合治疗。比较患者帕金森量表、生活质量量表、副反应量表、意识功能量表评分及肌张力等级差异。结果:实验组治疗后QOL-2、MMSE及肌张力0级、Ⅰ级占比升高,UPDRS及肌张力Ⅱ级、Ⅲ级、Ⅳ级、Ⅴ级占比下降,较对比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TES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盐酸苯海索联合治疗帕金森病对患者综合征表现及病情控制具有积极意义,且可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意识功能及肌张力水平,具备治疗安全性。

  • 标签: 盐酸苯海索 帕金森病 帕金森综合征 UPDRS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帕金森病康复操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早期帕金森病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2例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在2019年4月~2020年6月间入院治疗。将患者根据随机法分为探究组和参考组。给予参考组常规药物治疗联合常规康复训练,给予探究组帕金森病康复操联合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平衡量表(BBS)评分、3米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评分以及10米步行时间。结果:治疗后,探究组的BBS评分明显高于参考组,且10米步行时间、TUGT评分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帕金森病康复操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平衡状态,缩短了患者步行时间,有效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因此建议将其优先推广。

  • 标签: 早期帕金森 康复操 临床疗效 康复训练 平衡量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杨洋 田雪娇 马涛 赵宏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0-02-03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6期
  • 机构:解放军第 205医院药剂科
  • 简介:摘要:帕金森病是因黑质病变使多巴胺合成减少,纹状体内多巴胺含量降低,导致黑质 -纹状体通路的多巴胺能神经功能减弱,而胆碱能神经功能相对占优势,从而产生帕金森病的肌张力增高症状。因此,抗帕金森病药可分为拟多巴胺药和胆碱受体阻断药两类。由于抗胆碱受体阻断药的疗效不如左旋多巴,且副作用较大,自左旋多巴使用以来,在治疗帕金森病中已退居次要地位。而拟多巴胺药的主要作用在于增加脑内的多巴胺含量,按其作用机制,可分为多巴胺前体药物、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外周脱羧酶抑制剂、多巴胺降解酶抑制剂等。

  • 标签: 抗帕金森药 监护 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