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帕金森症是世界上第二种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该病原因仍然未知。目前只能治疗疾病的症状。马来西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一小群帕金森症患者,

  • 标签: 帕金森病 研究人员 马来西亚 性疾病 神经
  • 简介:模型教学成为继探究教学、概念教学之外更新的一种教学模式.建模与模型教学不仅仅为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或手段,其本身也可为教学目标之一.同时,也要注意到两个局限性:模型的局限性,了解模型与真实事物之间的差异;建构模型的局限性,从而了解构建模型的多样性.

  • 标签: 模型教学 构建模型 探究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 概念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简述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方法收集在临床应用的帕金森药物的文献,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治疗帕金森的药物包括多巴胺前体药,氨基酸脱羧酶(AADC)抑制剂、单胺氧化酶B型(MAO-B)抑制剂、儿茶酚胺-O-甲基转移酶(COMT)抑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剂、抗胆碱药以及中药等。结论帕金森病药物以多巴胺替代疗法为主,中药也逐步推广。

  • 标签: 帕金森病 药物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帕金森病与帕金森综合征患者时使用盐酸苯海索的效果。方法收集帕金森病与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共78例,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帕金森病)和观察组(39例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均使用盐酸苯海索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48.7%,对照组为51.3%,χ2=0.051,P=0.821,观察组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对照组为15.4%,χ2=0.106,P=0.745。结论在帕金森病与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盐酸苯海索均能够发挥出显著的治疗优势,迅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帕金森病 帕金森综合征 盐酸苯海索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舒血宁添加治疗早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首次诊断为PD或既往曾诊断为PD但无任何相关抗PD药物治疗史的早期患者(Hoehn-Yahr分级在Ⅰ~Ⅲ级)随机分为对照组(n=16)和观察组(n=16)。2组均给予美多巴基础治疗,观察组另加用舒血宁注射液20ml于0.9%氯化钠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3周。于治疗前后分别对2组PD患者进行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评分,并计算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UPDRS各部分评分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评分、运动检查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另外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精神、行为、情绪评分较治疗前也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UPDRS各部分评分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精神、行为、情绪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评分、运动检查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舒血宁添加治疗能改善早期PD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帕金森病 舒血宁 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帕金森痴呆患者运用盐酸美金刚治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015年入院的老年帕金森痴呆患者3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15人。对照组患者运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盐酸美金刚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评分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MSE评分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帕金森痴呆患者运用盐酸美金刚治疗的临床成效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神经功能状况,应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盐酸美金刚 老年帕金森痴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在临床医学中,原发性帕金森病是一种发生频率较高的疾病,其中睡眠障碍是困扰很多帕金森病患者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本文总结概括了帕金森睡眠障碍的主要临床症状,并综合论述当前常用的一些治疗方案。

  • 标签: 帕金森病 睡眠障碍 临床症状 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帕金森病内隐学习损害的特征以及受损的状况,为康复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帕金森病患者15例。同期住院的非脑部疾病的患者或无任何疾病的健康者15例。采用天气预报分类学习任务(WPCLT)进行连续3天的测试。结果帕金森病的WPCLT总正确率均显著差于正常对照组,帕金森组的WPCLT学习能力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帕金森病患者内隐学习能力受损,因此在临床康复工作中使用简单重复的康复锻炼方式需待讨论。

  • 标签: 帕金森病 内隐学习 学习能力
  • 简介:为例更好的探讨帕金森病并发抑郁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特点,本次研究院将抽取40例帕金森病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来作为评定帕金森病患者是否与出现并发抑郁症状,以及帕金森病的种类和出现并发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资料显示研究资料中的40例帕金森病患者中没有出现抑郁症状的有24例,有初步抑郁症状表现的有16例患者,患有轻度抑郁症的有9例患者,5例中度抑郁症患者,2例重度抑郁症患者;患病的时常没有超过5年的患有并发抑郁症的患者有4例,患病时常小于5年患有伴发抑郁症的有10例,年龄在60岁以下的患者患有并发抑郁症的共有7例,9例患者患有有伴发抑郁症;震颤强直型伴发抑郁症的患者有10例,少动强直型办法抑郁症患者有6例。从研究资料结果可以得出帕金森并发抑郁的发生率要高于无躯体性疾病患者出现并发抑郁症的发生率许多。抑郁症的发生和患者所患疾病的时间、类型等都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帕金森并发抑郁症的临床医师在为患者治疗帕金森病的同时也要重视治疗抑郁症。

  • 标签: 帕金森病 临床分析 并发抑郁症 讨论
  • 简介:摘要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这一类疾病无根本性的治疗方法,据统计大约有90%帕金森病患者在家中生活,家庭是帕金森患者生活的主要环境。本文从家庭心里支持、药物治疗、功能锻炼、饮食护理、生活护理和预防并发症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帕金森病老年患者科学的家庭康复护理。科学的家庭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病程的进展。

  • 标签: 帕金森病 老年患者 家庭康复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国际通用的帕金森病(PD)调查问卷在帕金森高危人群筛查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方法对2326例被调查者分别采用2种方法,即国际通用的9个问题PD调查问卷(筛查方法一)及结合PD主要的4个非运动症状[(NMS)筛查方法二]与相关既往病史进行筛查,分析问卷在PD高危人群筛查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确诊PD患者44例(PD组),非PD者2282例(非PD组)。结果2326例采用筛查方法一共筛出高危人群374例,占总人数的16.08%。筛查方法二共筛出高危人群188例,占总人数的8.08%,患病率为1.89%。最终临床诊断PD44例,其中39例筛查方法一筛出的高危人群,42例筛查方法二筛出的高危人群。筛查方法一敏感性为88.64%,特异性为85.32%;筛查方法二敏感性为95.45%,特异性93.60%,2种筛查方法特异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敏感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筛查方法二筛出的高危人群与非高危人群NMS比较,2者在嗅觉下降、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及抑郁焦虑方面有显著差异(P=0.000)。结论筛查方法二的特异性较筛查方法一更高,但敏感性的提高不显著,筛查方法二可进一步提高对PD高危人群的筛查效率。

  • 标签: 帕金森病 敏感性与特异性 发病率 运动障碍 睡眠 快速眼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发生率及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至2015年4月间在院就诊的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分析本组患者非运动症状的发生率高低,并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评估,综合分析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临床特征。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本组患者中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主要有尿急、夜尿、便秘、睡眠障碍、记忆力下降、夜间肢体不适感、多汗、焦虑、抑郁、流涎、无法言说的疼痛等,其中发生率最高的是尿急和夜尿症。同时还发现尿急和夜尿症的发生率男性较女性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且病程的长短不同,发生率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僵直型和震颤型帕金森病尿急、夜尿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研究发现,帕金森病发生非运动症状的发生率较高,且最常见的是尿急、夜尿症,同时其发生率还受性别和病程的影响。所以,临床实践中应注重患者的非运动症状,积极予以治疗,继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帕金森病 非运动症状 尿急 夜尿症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