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怀疑,作为一种自然情感本不具指向性,但这缕情感被置于意识之中时便具有了指向性,当意识使之指向某未自然引发情感性怀疑之所是时——怀疑便成了一种工具.此种工具怀疑在诸多领域被使用,但工具怀疑之使用是否“是”或“应”基于情感性怀疑?文章便以哲学教育与科学教育对此工具之使用为例现其所是及可能.

  • 标签: 怀疑 情感 意识 工具
  • 简介:言为心声.作文是一种情感的宣泄.是一种心声的表露,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人文是作文本身所固有的属性。作文痛失人文的现状认真审视一下学生的作文,我们会顿生难过与悲哀之情。就作文的内容而言,充斥学生作文的是空话套话,老掉牙的故事.范文中借来的情感,故意拔高的立意,无病呻吟,空泛而谈;

  • 标签: 作文教学 人文性 学生作文 精神活动 心声 情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新课程改革对英语教学提出了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然而,在社会大环境和家长的压力下,英语教学出现了一些误区。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英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激发兴趣、加强沟通、强化阅读三个方面提出了重视英语教学中“语言”工具和实用的具体方法。

  • 标签: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工具性 实用性 沟通 阅读
  • 简介: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是科学与人,而不是工具与人。本文首先从特定的社会背景、理论渊源和逻辑立场三方面批驳了语文课程工具之谬误,而后从语文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和研究方式五个方面探讨了语文课程科学的问题。

  • 标签: 语文课程 工具性 科学性 人文性
  • 作者: 王刚
  • 学科:
  • 创建时间:2009-03-13
  • 出处:《学术论坛》 2009年第3期
  • 机构:摘要:在当代社会,科技、人文与工程的关系日益密切。与此相应的是,在工程教育中将科技与人文,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紧密地联系与融合起来,促进工程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的成功实践,就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
  • 简介:路灯为市民创造了安全、舒适的夜晚交往环境,促进了城市活动的形成和开展。本文针对天津地区照明的特点,就路灯照明的设计作了分析。

  • 标签: 灯具 景观 人文
  • 简介:当中华民族开始以独立的姿态走向世界,并且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时,我们较之于过去更应努力地守护好我们的文化记忆、我们的精神家园。《先秦诸子选读》"概说"有言:"诸子文章,是我国文化传统最重要的根。本课程将引导同学们通过充满兴味学习,来增长见识,开启智慧,涵养德行,砥砺人格。"这深刻而明确指出了高中语文开设本课程对于学生人文教育的必要。《先秦诸子选读》内容丰富,人文价值极多。然

  • 标签: 高中语文 精神家园 文化记忆 增长见识 语言教学研究 课堂模式
  • 简介:摘要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文文化的不断发展,在党中央领导带动之下,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发展观念,不断推动医院改革措施,实现医院全面可持续发展。在建设“人文医院”过程当中通过针对患者进行人文服务模式,使患者能够充分的体会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与爱护。医院在针对患者进行医治过程当中,有效利用音乐引导方式,使患者能够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促进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性治疗。尤其是在当今中医发展当中,通过将音乐导引与人服务在中医治疗过程当中的有效应用,以此有效的提升中医诊断水平与质量。

  • 标签: 音乐导引 人文服务 模式研究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更关注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提升,意识到生活和工作压力会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在身体出现异常后会选择适合的疗养机构,改善疗养人员身体健康状况。现代医学发展也将健康服务作为其重点发展内容,开展现代化康复养料护理服务项目。目前疗养康复护理改变了以往护理理念,将人放在了核心地位中,注重疗养的身心感受,从疗养需求这本身出发提升康复疗养服务。

  • 标签: 康复疗养 人文关怀 以人为本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护理中多元文化与人关怀的应用价值。方法:筛查我院妇科门诊于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接收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呈现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形式,等分为病患数相同的两组。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实验组予以多元文化与人关怀护理,就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及其预后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7.50%(78/80)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6.25%(69/80),统计学意义差异对比明显(P<0.05)。实验组在主观感受评分、舒适度评分、社会支持利用度评分和情绪评分量表(HADS) 上显著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差异对比明显(P<0.05)。结论:多元文化与人关怀护理在妇科门诊中的应用价值突出,护理满意度更高、改善患者预后评分作用更明显,值得大力推广实施。

  • 标签: 妇科 护理 多元文化 人文关怀
  • 作者: 刘泉华(南昌大学• 江西南昌330031)
  • 学科: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文艺生活》 2009年第2期
  • 机构:摘要:康德的“物自体”是被认为是独立于意识,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感性来源,是一种思维存在的理性的理念,但非完全不可知论。在人类的探索历程中出现了“物自体”的假设,而对于“物自体”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文价值的实现。
  • 简介:素质教育是当今高等教育的热点议题.文章从人才培养的视角分析了大学生素质现状及当今素质教育的重要及迫切,阐述了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密切关系,提出并论证了借助英美文学专业课程的平台优势从以下四个方面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一、全面系统地构建学生的人文知识体系;二、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人生观;三、塑造正确道德信念;四、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品质.

  • 标签: 英美文学教学 人文素质 人文精神 人才培养
  • 简介:本文从企业管理发展三阶段入手,对人本管理的理论依据进行了阐述,并对人本管理的现实意义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 标签: 企业管理 人文精神 人本管理
  • 简介:岜沙苗族社区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境内,属丙妹镇管辖,东距县城8公里。全村辖3个自然村、16个村民组,土地面积18平方公里。这里世居着古老的与月亮山麓相依相存的苗族同胞,在这大山深处,他们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男子狩猎,妇女耕织。由于历史与自然条件等因素,岜沙苗族长期与外界鲜于交往。

  • 标签: 岜沙苗族社区 中国 贵州 人口环境 风俗人情 文化教育
  • 简介:地理空间是人类生存活动的场所,“文学地理学”就是探讨文学和人文地理空间的关系,关注人在地理空间中是如何以审美想象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生命表达。文学进入地理,实际上是文学进入到它生命的现场,进入了它意义的源泉。中国早期的文献是史地纵横,文学蕴含于其间,地理学是属于史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分支。

  • 标签: 中国文学 人文地理 文学地理学 地理空间 生存活动 审美想象
  • 简介:美育是以人为目的的教育,是否以人为目的,是封建专制主义教育和现代民主主义教育的根本分歧点,现代美育正是针对专制主义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美育是感性与理性融为一体的教育,而不是单纯的感性教育;要从分析美育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功能人手来论述美育的基本规律和精神本质;美育的主要形态是艺术教育及其人文价值的体现。

  • 标签: 美育 感性 理性 精神本质 人文价值
  • 简介:本文从两方面来开展这次神秘之旅:(1)西藏独特的地理位置是保留神秘色彩的天然屏障,而其本身也是产生神秘的源泉.根据此可展开的自然风光、探险等自然景观旅游活动.(2)西藏的神秘更来自生活在那片神奇土地上的藏族同胞,和他们的信仰和与之密切相关的民俗风情.据此可开展宗教、风俗等不同主题的人文景观旅游.

  • 标签: 西藏 自然 人文 旅游
  • 简介:在图书馆的发展进程中,读者服务工作,馆员素质的提高越来越受到重视,图书馆工作的重点也从以藏书建设为主逐步转变为以用户服务为主.但是,当信息化潮流扑面而来,先进技术使图书馆人大开眼界之时,技术和技能方面的问题得到了更多的关注,而图书馆内在的动力和精神支持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冷落.本文就现代图书馆与人精神关系谈了几点认识,并对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解决策略.

  • 标签: 图书馆 人文精神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