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志贺菌是常见的革兰阴性致病菌,是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体。目前已发现志贺菌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本文对志贺菌关于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和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基因进行综述,并阐述了各种检测方法在耐药基因检测方面的原理和运用,为我国开展对志贺菌耐药基因的研究与检测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志贺菌属 耐药基因 检测方法
  • 简介:摘要细菌的抗菌素耐药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亟需新策略阻控细菌耐药。群体感应是微生物细胞间交流的一种机制,当环境中群体密度达到阈值后群体感应即被激活,调控下游基因转录。群体感应已被证实可调控生物膜、外排泵、细菌分泌系统等抗菌素耐药机制,有望成为耐药调控靶点。目前已有多种群体感应抑制剂通过降解信号分子、干扰信号分子与受体蛋白的识别和结合、阻断群体感应信号的合成等方式干扰群体感应。群体感应抑制剂有望成为阻控微生物耐药的新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结核病是全世界致死率较高的传染病之一,特别是耐药结核病的存在加重了全球疾病负担。儿童作为结核患者中的特殊群体,其临床症状不典型、检测标本采集困难、标本细菌载量低,故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上均存在较大困难。近年来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出现了许多关于耐药结核病检测新技术及药物治疗新方案,但目前仍缺乏儿童相关的临床研究数据及指南、共识。儿童结核病的发病率影响未来成人结核患者的数量,重视儿童结核病对疾病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而对于儿童结核患者,快速准确的诊断及早期合理的治疗是关键。现对儿童耐药结核病诊断与治疗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结核病 耐药 儿童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总结和分析某医院2007年细菌耐药监测资料。方法采用API系统鉴定细菌到种,以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2007年标准),药敏结果以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年共分离3107株细菌,革兰阴性菌占60.93%,革兰阳性菌占27.78%,真菌占11.3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别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60.58%和77.35%。屎肠球菌的分离数和耐药率均高于粪肠球菌(P〈0.(15),氨基糖苷类高度耐药肠球菌的产生率为59.44%。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超广谱β-内酰胺酶产生率分别为59.50%和55.98%。63.97%的铜绿假单胞菌来源于痰标本,不同科室痰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重症监护室(21.05%)、神经外科(15.99%)、呼吸急救儿科(7.09%)、呼吸内科(6.07%)。结论定期总结医院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发现细菌呈多重耐药趋势,对规范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细菌 抗菌药物 抗药性 微生物 监测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院骨科表皮葡萄球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离与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指导。方法将本院骨科2014年11月至2015年4月送检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检测出表皮葡萄球菌72例。结果表皮葡萄球菌对常用抗生素显示不同程度耐药,但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结论医院内表皮葡萄球菌耐药率高,造成感染日益严重,院感部门应加强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 标签: 表皮葡萄球菌 抗生素 耐药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肺结核患者治疗以及巩固治疗需要长期,规律,足量,联合的使用抗结核药物,因此药物容易产生耐药性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导致患者产生各种各种的非积极治疗态度,并最终导致抗结核治疗失败。 通过对 耐药肺结核 患者 心理方面进行干预护理降低患者的心理负担,从而加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并使得用药依从性得到提高从而有利于患者抗结核治疗 。方法 :利用我院自身 肺结核 患者较多,选取了 2018 年 1 月以来,截止到 2019年 12 月份。我院 收治的肺结核患者 132 人 ,按照常规 对照实验的 方法 将人群 进行分组,并保证两组 分组 无差别 。结果: 心理干预对于耐药性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要明显好于一般组。 结论: 心理干预使得耐药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提高, 值得广大临床工作者的推广和应用 。

  • 标签: 结核病耐药 心理干预 护理
  • 简介:摘要铂类药物作为化疗的常用药物,在肿瘤药物治疗中起重要作用,但耐药现象成为临床治疗的障碍。本文旨在阐述DNA切除修复系统、细胞解毒机制、减少药物摄取、凋亡信号通路及肿瘤微环境等对铂类耐药的影响。

  • 标签: 肿瘤 铂类药物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常见细菌药物的耐药性监测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张家港市中医医院2016年1月-12月期间一共收到13611份不同类的细菌培养标本,在这13611份细菌培养标本当中,痰培养标本7332份,血培养标本有2495份,尿培养标本有1455份,颈管分泌物603份,分泌物384份,粪标本372份,咽拭子303份,脓液167份。分别对这些细菌培养标本进行检测,并对检测出的病原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张家港市中医医院2016年度的细菌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白假丝酵母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彭氏变形杆菌。从细菌药物的耐药性监测结果来看,ICU病区、呼吸科、革兰氏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的细菌药物耐药性普遍较高。结论从科室情况来看,呼吸科和ICU病区的病原菌检出率较高,从细菌药物的耐药性情况来看,对呼吸科和ICU病区的患者进行药敏试验具有必要性。

  • 标签: 细菌 药物耐药性 铜绿假单胞菌 ICU病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及分析临床老年病患患有MDRO感染的影响因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统计并分析50例在2016年9月~2018年9月近两年时间里入住本院的MDRO感染的老年病患,年龄于70岁~9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82岁。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病患为2016年9月~2017年9月入住本院的的老年MDRO病患,共16人;B组病患为2017年9月~2018年9月入住本院的的老年MDRO病患,共34人。对A组病患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措施;对B组病患采取前瞻性分析的措施。其次,对比两组病患的感染发生率。结果A、B两组老年病患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对于MDRO感染病患的检测分析中,前瞻性的检测方式相对于回顾性的检测手段来说发现病患的时间更加提前更加及时。因此,应用前瞻性的检测方式能够使病患尽早的接受药物性治疗,对疾病病菌的传播以及感染的控制有着重大的意义。

  • 标签: 老年病患 MDRO 医院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环状RNA是非编码RNA家族的成员,可以多种方式参与生物学功能,如细胞增殖、细胞周期、侵袭和转移等。近年来研究发现,环状RNA可以通过海绵吸附微小RNA和RNA结合蛋白参与转录后调控,从而影响肿瘤耐药过程中的DNA修复、凋亡、增殖、细胞转运,以及介导肿瘤耐药的细胞内酶,进而在肿瘤耐药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研究证实通过干扰环状RNA的表达,可以提高肿瘤对药物的敏感性,提示环状RNA可能为抗肿瘤药物耐药性的研究提供新的靶点。

  • 标签: 微RNAs 肿瘤 抗药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2.1 支原体药敏试验结果 3年中Uu单项感染PRI耐药率为<0.5%,  2.3 Uu+Mh混合感染耐药性变迁 PRI 3年中耐药率为0,  2.2 Uu耐药率的变迁 JOS、PRI、DOT 3年中耐药率最低(<8%)

  • 标签: 变迁监测 支原体耐药性 耐药性变迁
  • 简介:顺铂作为化疗药物已经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并显现出良好的广谱抗肿瘤效应。但是由于其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特别是内在的或获得性耐药的发生严重影响了顺铂的临床疗效。近年来,许多研究工作者对顺铂耐药发生的分子机制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为肿瘤的治疗、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及克服耐药性等方面都提供了更广阔具体的思路。

  • 标签: 顺铂 肿瘤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的耐药菌谱,希望能够提升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在2014年12月—2016年11月采集我市肺结核患者132例的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实施药敏试验以及细菌培养鉴定,全部操作均依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分析耐药情况。结果本组132份标本中,单耐药患者62例,占46.97%;6例患者耐多药,占4.11%;其中36例患者为初治病例,占27.27%;在复治的患者之中,耐药患者26例,占19.70%。结论对肺结核患者进行耐药菌谱的分析,有利于医师了解该病的特征,减少耐药性的发生,提升抗菌药物选择的合理。

  • 标签: 肺结核 耐药性 菌谱
  • 简介:<正>据CurrOpinInfectDis(1996,9:276)载美国Weinstein等报告,结核病(TB)的复活和多药耐受性菌株的出现,在美国引起许多医院中的多重耐药结核病(MDR-TB)的暴发。这种病的死亡率很高。作者介绍了1994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关于预防医院内结核病的准则,并审查近期有关控制暴发的方案取得成效的真实性,对一些未来的和有争议的有关控制医院内结核的问题也加以讨论。90年代初,MDR-TB在医院内的暴发突然上升,促使CDC对医疗卫生场所预防结核分支杆菌

  • 标签: 结核病 多重耐药 结核分支杆菌 多药耐受性 暴发 院内传播
  • 简介: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生物医学材料的应用日益增多,如心脏瓣膜置换、人工关节置换、动静脉导管、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应用愈加普遍,使得生物医学材料相关感染发生率亦升高,导致生物医学材料应用受到限制.在对生物医学材料相关感染和某些慢性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难以控制的病因研究中,小林宏行提到了细菌生物被膜病(BacterialBiofilmDisease)的概念[1].由于生物被膜可以保护细菌抵御抗菌药物的杀伤和逃逸宿主的免疫[2],导致临床相关感染的难治性,所以关于生物被膜耐药屏蔽的研究已成为国外医学、药学、微生物学专家所关注的问题.

  • 标签: 生物膜 细菌生物 耐药屏蔽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减少医院感染发生概率。方法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组织领导,确定医院感染的管理目标,从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建立信息上报和分享系统、加大对重点科室管理、加强手卫生、诊疗隔离、规范诊疗护理操作、医疗器具专用、医疗、日常废物处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方面的管理环节进行全面防控。结果提高了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认识、使有关医院感染的各项规章制度与措施顺利实施,减少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结论多重耐药菌感染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其在医院感染管理环节是目前重要的监测项目,只有严格实施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加强管理督导检查,才能确保医疗安全。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如何预防及控制ICU病房内多重耐药菌的感染,以及对多重耐药菌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严密隔离,采取合理护理措施,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2例好转后转科,3例自动出院,2例家属放弃治疗临床死亡,3例病愈直接出院。结论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有效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和手卫生消毒制度可有效预防及控制ICU多重耐药菌感染,保证医疗和患者安全。

  • 标签: 多重耐药菌感染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