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临床特征及救治方法。方法对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胰腺损伤患者临床30例临床特征及救治进行分析。结果30例胰腺损伤患者根据损伤部位及程度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临床治愈28例,死亡2例。结论根据胰腺损伤部位及程度选取合理的手术方式,防止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胰腺损伤的救治成功率。

  • 标签: 胰腺损伤 临床特征 救治方法
  • 简介:摘 要:复方川贝止咳颗粒是临床中一种应用广泛地的止咳药物,其药物成分分别为瓦布贝母、陈皮、黄芩、紫苑、百部、甘草等,其中其主要的药物成分为瓦布贝母。为有效的明确复方川贝止咳颗粒的药学特征,则需要对分析其药物成分。本文将论述川贝母的药学性质、复方川贝止咳颗粒主药与辅药的药学性质等内容。

  • 标签: 复方川贝止咳颗粒 瓦布贝母 药学特征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纵膈神经母细胞瘤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儿童纵膈神经母细胞瘤17例CT表现,观察肿瘤的生长方式、大小、密度、强化程度、侵犯周围组织及转移等特点,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7例中位于右后上纵膈2例,右后中上纵膈3例,右后中下纵膈3例,右后下纵膈1例,左后中纵膈3例,左后中下纵膈3例,左后下纵膈1例,双侧后中下纵膈1例。肿块平均大小6.3cnm×4.3cm(2.3cm×2.0cm~12.6cm×4.0cm),CT平扫显示肿块边界清楚8例,边界不清楚9例;肿块密度不均匀13例,密度均匀4例,肿块内见砂粒状或条片状钙化8例;邻近胸膜增厚10例,合并胸腔积液5例;邻近气管及主支气管受压6例,心脏受压4例,肺动脉受压7例,降主动脉受压1例;肿瘤越过中线6例,肿瘤向椎间孔生长5例,包绕主动脉3例,肋骨侵袭破坏3例,肋骨受压变形2例,胸椎受侵破坏2例,沿脊柱旁突入上腹部1例;纵膈淋巴结肿大10例,骨转移10例,颈部淋巴结肿大4例,肝转移1例,脑转移1例。CT增强扫描14例,不均匀强化11例,均匀强化3例;轻度强化3例,平均CT值36(20—56)HU;中度强化8例,平均CT值53(36~74)HU;明显强化3例,平均CT值70(56—88)HU。肿块内见点状血管影7例,肿块内见多囊状改变6例。结论儿童纵膈神经母细胞瘤具有一定特征,CT表现结合临床可作出较明确诊断。

  • 标签: 纵膈 神经母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黏液癌(MBC)的X线摄影、磁共振成像(MRI)、超声影像学特征;及三种方法在单纯型黏液癌(PMBC)和混合型黏液癌(MMBC)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0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MBC患者共103枚病变,依据2013年版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标准,按病理结果将病变分为PMBC和MMBC两组,对病变的三种影像表现进行描述、评估和分类,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及差异。结果X线摄影示乳腺纤维腺体组织分类大部分为c类(55/76,72%);93%(71/76)病变表现为肿块:圆形、卵圆形,边缘清楚、微小分叶或模糊的高密度肿块为主;有16枚病变合并可疑恶性钙化;有8例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MRI 72枚病变有69枚表现为肿块,T1WI以等、高信号为主(31/72,43%;36/72,50%),T2WI以较高信号为主(54/72,75%);边缘多为不规则和毛刺(53/69,77%);肿块强化以不均匀强化(32/69,46%)和环形强化居多(33/69,48%);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以渐进型(41/72,57%)和平台型曲线为主(24/72,33%)。DWI上呈不均匀明显高信号,其表观弥散系数(ADC)图信号略高于正常腺体。7例患者伴有皮肤增厚和乳头凹陷,8例患者伴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1例患者合并多发肺转移。超声检查74%(72/97)病变表现为不规则形肿块,以不均匀低回声为主,边界清晰,后方回声增强,彩色多普勒显示63枚病变(63/97,65%)可测及血流信号。有9例患者伴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MRI和超声显示PMBC与MMBC两组病灶边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显示两组病灶血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BC在X线、MRI及超声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全面认识和分析其影像学特征能提高诊断正确率并有助于PMBC与MMBC的鉴别诊断。

  • 标签: 乳腺肿瘤 粘液瘤 磁共振成像 乳腺X线摄影 超声
  • 简介:目的研究集训中期新兵的人格特征.方法整群抽取某部2570名新兵,进行艾森克成人个性问卷(EPQ)测试,评估人格结构特点.结果①某部新兵EPQ各因子原始分与全军常模比较,16~19岁和20~29岁两个年龄段新兵的内外向性因子分增高(P<0.01),神经质、精神质因子分降低(P<0.01);掩饰性因子分在20~29岁年龄段增高(P<0.05)、在16~19岁年龄段无差异.②某部新兵EPQT分分布与全军常模比较,内外向呈正态分布,内向、外向型百分率增高(P<0.01);情绪稳定性呈偏态分布,稳定型百分率显著增高(P<0.01).③低文化水平、单亲家庭、城镇来源、职业为非学生的新兵情绪稳定性差,病理性人格相对明显.结论某部新兵总体人格特征、结构良好,不同社会状况的新兵人格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入伍筛选、心理干预、管理训练中对不同群体应有所侧重.

  • 标签: 新兵军事人员 人格特征 社会状况
  • 简介:另2例患者CT表现虽为双肺,  4例患者表现为双肺对称分布大片状密度增高影,2例患者表现为双肺非对称性片状密度增高影

  • 标签: 影像学特征 沉积症 症影像学
  • 简介:摘要研究当代儿童心理特征有助于做好儿童家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儿童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当代儿童的心理特征,并探讨了做好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希望能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 标签: 儿童 心理特征 心理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病人身体围度特征。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对入院 2型糖尿病患者 102例,测量 12项围度指标, 6项皮褶指标,进行分析。结果:男性患者围度与女性患者相比较,差异性集中在 50~、 60~年龄段。各项皮褶厚度比较男性患者于女性患者差异性集中体现在 40~、 50~、 60~年龄段。结论: 2型糖尿病围度级皮褶厚度值差异性可能与糖代谢、激素水平、年龄有关。

  • 标签: 2型糖尿病 围度 皮褶厚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风疹疫情的发生发展情况,调查疫情发生的原因,采取预防控制措施,为控制风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3月~2016年3日我院31例住院治疗的患者。将其临床信息回顾性分析。结果对所有病例血清标本进行风疹IgM抗体检测均为阳性,全部隔离治后痊愈。结论加强风疹病毒疫情检测,提高风疹疫苗接种率是预防风疹发病的重要措施。

  • 标签: 风疹 临床特征 疫情报告 预防接种
  •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肿瘤细胞代谢特征的靶向治疗效果进行初步探讨。方法:从肿瘤细胞代谢特征、代谢程序重排的机制、代谢变化与肿瘤特征间的关系等方面分别进行分析,针对肿瘤细胞代谢研究相对较为有效的治疗措施。结果:针对肿瘤代谢特征治疗癌症的代谢抑制剂是日后治疗恶性肿瘤比较有效的方法。因肿瘤细胞异质性及周围环境导致利用多种代谢途径的侵袭性肿瘤细胞对 ATP进行制造影响患者体内产生的抗肿瘤效果。结论:随着不断发展的高特异性及选择性同功酶代谢抑制剂,在临床抗肿瘤方面将有更有效的措施。

  • 标签: 肿瘤细胞 代谢特征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临床护理是确保医疗质量、控制医疗成本、优化医疗服务流程的管理模式。2009年我国卫生部开始面向全国医院推广临床护理管理。本文面向护理人员,着重论述了临床护理的特征及应对对策,探讨了我国在临床护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临床护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标签: 临床护理 特征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肾动脉狭窄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当地中心医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50例肾动脉狭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肾动脉PSV、RI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肾动脉内经低于对照组(P<0.05)。在临床指标方面通过高血压、血管杂音等症状判断肾动脉狭窄阳性值90.3%,阴性预测值为90.2%。结论血压、血管杂音在判断肾动脉在中老年患者鉴定肾动脉狭窄上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肾动脉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 肾动脉血流参数
  • 简介:摘要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有远处转移,其中骨髓转移因诊疗难、预后差逐渐引起临床重视。警惕胃癌骨髓转移的早期征象,确定诊断后积极对症治疗,条件允许时尽早行病因治疗至关重要。目前已有回顾性研究阐述胃癌骨髓转移的临床特点,但最佳治疗方法尚未得到系统论证。本文将对胃癌骨髓转移的临床特征与诊疗进行综述。

  • 标签: 骨髓转移,胃癌 临床特征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利用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重万高速垫江收费站的气象资料,分析研究不同季节和不同天气状况路面温度的日变化特征,并对一次高温过程下的路面温度变化特征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路面温度的日变化与天气状况、季节变化密切相关。路面温度与气温、温度的差异在晴天的午后最为明显。晴天条件下,路面温度、空气温度以及路基温度的温差的升温速率也要明显大于阴雨天。

  • 标签: 高速公路 路面温度 气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疾病特征及临床表现,就其流行特征展开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者246例,收集整理报告卡和实验室检测结果,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46例患者中,报告率为100%,死亡2例,死亡率为0.81%,重症和死亡病例占总病例的1.62%,共4例,其中3例为因EV71病毒感染,1例为CoxA16病毒感染,重症和死亡病例发生时间与手足口病流行曲线表现一致。结论手足口病属于传染病,对其流行特征进行分析,我院充分掌握了手足口病的流行规律,并以此制定了针对性的防控策略,同时加强了手足口病病原学的检测,有效提高了我院手足口病治疗水平。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特征 重症病例 流行曲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总结寻常型白癜风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11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140例寻常型白癜风患者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结果患者的皮损程度一般低于5%,病程大都处于进展期和稳定期,患病部位多为面部、四肢等,潜在诱发因素多为遗传因素、情绪抑郁以及精神紧张等。结论寻常型白癜风与性别无关,但与遗传因素、情绪抑郁以及精神紧张等关系密切,好发于面部、胸腹以及四肢,一般不会自动恢复,值得重视。

  • 标签: 寻常型白癜风 临床特征分析 皮肤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高热惊厥(FC)的临床特点及脑电图(EEG)演变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10例小儿FC患儿的临床资料,从EEG演变特征上预判病情可能的发展方向,为临床提供诊断诊断治疗依据。结果EEG异常率110例中正常73例(66%),异常37例(34%)。异常表现早期以全导成簇爆发高波幅慢波活动为主,中期可出现散在性、局限性慢波表现,后期可出现尖波、尖慢波活动,本组中单纯全导成簇暴发高波幅慢波异常19例(51.4%),成簇暴发的高波幅慢波、伴有散在性、局限性慢波异常11例,呈尖波、尖慢波发放7例。结论FC患儿临床及EEG演变有一定规律,可据此在临床上积极干预,促使病情转归向好的方向发展。

  • 标签: 高热惊厥 临床 脑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