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颅脑部MRI的检查对于非乙醇中毒性韦尼克脑病诊断方面的价值及应用。方法选取5例非乙醇中毒性韦尼克脑病的患者,对其进行颅脑部MRI影像学分析及临床症状及特征等资料的分析。结果颅脑部MRI检查结果显示出患者丘脑的内侧,第三脑室及周围脑组织的对称性T2W,Flair成像有异常高信号。通过患者出院后随访显示5例中有4例患者随着其临床症状的消失和病情的好转,患者MRI检查的异常信号逐步减轻并消失,另外2例患者在随访的1年中为持续性的植物人状态,MRI检查的异常信号为改变。结论颅脑部的MRI检查对非乙醇中毒性韦尼克脑病具有较为宝贵的诊断价值,其检查显示的损害程度可基本反映非乙醇中毒性韦尼克脑病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 标签: MRI,非乙醇中毒性,韦尼克脑病
  • 简介: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和无水乙醇治疗巨大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对13例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最大径8~18.5cm)进行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16mg+碘油10~15ml),然后再将SP管超选择进入肝血管瘤瘤内动脉分别注射无水乙醇碘油乳剂(无水乙醇:碘油1:1)8~17ml,对比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大小。结果13例患者进行肝动脉栓塞术均获得成功,8例腹胀患者术后第2天症状消失,1周复查肝肾功能仅3例患者出现谷丙转氨酶(GPT)和碱性磷酸酶(ALP)升高,1个月后复查恢复正常。1个月后复查CT,肝血管瘤缩小51.04%~77.51%。未出现胆道损伤、肝脓肿等并发症。结论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及无水乙醇治疗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好的特点,是肝海绵状血管瘤理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肝脏 海绵状血管瘤 栓塞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 乙醇
  • 简介:摘耍:目的观察75%乙醇湿敷对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伤口修复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试验组加用75%乙醇湿敷,对照组常规外科换药,观察两组局部组织止痛及红肿消退时间。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局部组织止痛及红肿消退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用75%乙醇湿敷在起搏器植入术后伤口换药的疗效、止痛、愈合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普通常规外科换药,可减轻患者局部肿胀及疼痛,对起搏器术后临床护理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 标签: 75%乙醇湿敷 起搏器植入术 伤口换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氨磺必利治疗乙醇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90乙醇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口服奋乃静治疗,观察组采用口服氨磺必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状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醇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采用氨磺必利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和运用。

  • 标签: 氨磺必利 乙醇 精神障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部应用25%乙醇盐水冰袋的冷敷效果。方法将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膝部使用10%盐水冰袋进行冷敷,实验组膝部使用25%乙醇盐水冰袋进行冷敷,观察患者术后4h、12h、24h、48h患者膝部的周围的皮温、术后引流量;48h、72h膝关节肿胀程度、疼痛度。结果实验组膝部冷敷4h、12h、24h、48h后与对照组相比,膝部周围的皮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引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8h、72h后膝部肿胀度、48h膝周疼痛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膝部使用25%乙醇盐水冰袋进行冷敷,能够降低膝部周围的皮温,减少术后引流量,减轻术后的膝部肿胀、早期疼痛,能够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冷敷 冰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乙醇胺乳膏对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12月间放疗患者226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放疗前、后于放射部位涂三乙醇胺乳膏。对照组未作特殊处理,如发生皮肤损伤外敷湿润烧伤膏。观察两组患者皮肤损伤发生率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皮损发生率、发生和修复时间分别为16.81%、17±1.64d、23±3.51d,对照组为30.97%、11±1.35d、34±2.95d。经统计学比较(P<0.05),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三乙醇胺乳膏能够改善皮肤的微循环,刺激成纤维细胞增生,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及其生物学活性,提高皮肤的耐受和修复能力,应作为放疗常规应用药物之一。

  • 标签: 三乙醇胺乳膏 放射性皮肤损伤 药理与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聚乙醇酸修补材料在胸腔镜肺手术中防漏气的效果。方法:2019年12月-2021年5月,抽取104例胸腔镜肺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患者术中是否应用聚乙醇酸修补材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术后漏气发生率0.00%、1.92%小于对照组13.46%、17.31%(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77%小于对照组19.23%(P<0.05)。结论:胸腔镜肺手术中应用聚乙醇酸修补材料,可预防术中、术后漏气,可减少肺部感染,提升手术安全性。

  • 标签: 胸腔镜肺手术 聚乙醇酸修补材料 漏气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与肝功能的检验结果。方法:择取2021年6月-202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观察组)和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各4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血脂、血糖与肝功能检验,对比、分析两组检验结果,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TC、TG、LDL-C、FPG、2hPBG、HbA1c、ALT、AST、ALP高于对照组,HDL-C、T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非乙醇性脂肪肝 血脂 血糖 肝功能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桑黄为中医常用的中药材,具有软坚活血、和胃止泻、排毒止血之效,广泛应用于肿瘤、妇科病、肝脏疾病治疗中,药效良好。桑黄乙醇提取物是桑黄有效成分的重要提取物,其药理学研究逐渐深入,其在临床医学领域的药效作用也逐渐明确和丰富。当前,桑黄乙醇提取物的动物实验研究逐渐增多,其对大鼠尿酸代谢及肠道微生物存在一定影响,为此,本文针对其影响展开了综述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桑黄乙醇提取物 大鼠 尿酸代谢 肠道 微生物 影响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急诊乙醇中毒的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80例急诊乙醇中毒患者分成两组,选择纳洛酮、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纳洛酮分别治疗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结果在各时段清醒率方面,实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在意识恢复、症状改善、症状消失、住院时间等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急诊乙醇中毒患者进行治疗时,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的效果令人满意,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意识清醒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复方丹参注射液 纳洛酮 急诊乙醇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乙醇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脑部电生理学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医院收治的慢性乙醇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段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脑听觉诱发电位检查观察脑部电生理学特征。结果观察组在不同波潜伏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波幅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乙醇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脑部电生理学特征与正常人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慢性乙醇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电生理学特征 临床诊断
  • 简介: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不同产地吊石苣苔中4个苯乙醇苷类成分的方法,分析比较不同产地吊石苣苔中苯乙醇苷含量差异。方法:采用ACQUITYUPLCBEHC18色谱柱(100mm×2.1mm,1.8μm);以0.1%甲酸-水(A)-0.1%甲酸乙腈(B)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5mL·min^-1;柱温为40℃,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检测方式,得到相应的提取离子流图。结果:不同产地吊石苣苔中4个苯乙醇苷含量有明显差异,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对寻找高含量苯乙醇苷的资源植物及产地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 标签: 吊石苣苔 苯乙醇苷 UPLC—MS/MS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别采用无水乙醇介入栓塞、单纯手术切除、手术+无水乙醇介入栓塞治疗头面部动静脉畸形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至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血管瘤与脉管畸形中心治疗的74例头面部动静脉畸形患者的病例资料,男41例,女33例,年龄(29.1±10.6)岁。病灶位于耳部25例次,面颊部20例次,唇部18例次。根据病情分别采用无水乙醇介入栓塞治疗、单纯手术治疗、手术+无水乙醇介入栓塞综合治疗。结果本组74例,治愈50例,改善24例,治愈率67.6%。无水乙醇介入栓塞治疗42例,治愈率64.3%(27/42);单纯手术治疗15例,治愈率80.0%(12/15),无水乙醇介入栓塞+手术综合治疗17例,治愈率64.7%(11/17),3种方法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27.0±11.3)个月,1例复发。病灶累及单一解剖单位治愈率显著高于累及2个及以上解剖单位者(80.0% vs 48.3%, P<0.05)。结论采用多学科协作模式,根据病情、病灶解剖结构、病灶血管构筑特点、血流动力学特点合理选择手术、无水乙醇介入治疗,及两者的有机组合,可到达治疗效果和美学效果的最大化。

  • 标签: 动静脉畸形 无水乙醇 介入栓塞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密切护理配合对无水乙醇加压连续置换法硬化治疗肝、肾囊肿的重要性。方法208例患者236个单纯性肝肾囊肿行无水乙醇加压连续置换法硬化治疗,抽净囊液后,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至囊液清亮,再注入2%盐酸利多卡因10-20ml,保留1分钟抽出,而后用无水乙醇反复加压连续置换法冲洗囊腔至抽出液清亮,最后将残液抽净。结果术后6个月复查,治愈率95.34%,显效率4.65%。结论密切护理配合是无水乙醇加压连续置换法硬化治疗单纯性肝肾囊肿的保障。

  • 标签: 超声导航 肝肾囊肿 无水乙醇加压连续置换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塞肤润外涂与75%乙醇湿敷预防和治疗静脉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1日骨科收治的140例留置针静脉同时输注甘露醇及七叶皂甘钠联合治疗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将收治的A、B病区患者分为2组,各70例,A病区为塞肤润外涂组,B病区为75%乙醇湿敷组。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时间、静脉炎发生率及静脉炎治疗效果。结果塞肤润外涂组比75%乙醇湿敷组静脉炎发生率低,留置针使用时间长,静脉炎治疗天数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塞肤润外涂预防和治疗静脉炎,有利于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延长留置针使用时间,提高甘露醇及七叶皂输注的安全性,提高静脉炎治疗效果,降低患者住院费用。

  • 标签: 塞肤润 75%乙醇湿敷 静脉炎 骨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TTG1基因在乙醇诱导的LO2肝细胞急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LO2肝细胞中加入0、100、200、400、800、1 600 mmol/L不同浓度的乙醇,0、3、6、12、24、48 h不同刺激时间进行预实验,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摸索乙醇损伤模型适合的参数。使用携带PTTG1 shRNA的荧光慢病毒载体感染LO2正常人肝细胞系,嘌呤霉素筛选PTTG1敲低稳转株组(PTTG1/KD组),同时建立空载病毒对照组(PTTG1/vector组),两组按摸索参数加入400 mmol/L乙醇作用24 h。HE染色观察各组细胞爬片的形态变化及损伤程度。Western blot检测PTTG1、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等的表达情况。多组PTTG1表达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预实验镜下发现,LO2肝细胞在400 mmol/L及24 h出现明显肝细胞急性损伤形态差异,确定为模型实验参数。PTTG1表达量随乙醇浓度升高和时间增加而增加,于400 mmol/L乙醇浓度、24 h达最高(LSD-t=6.90,4.14;P<0.05)。HE染色发现乙醇组中PTTG1/KD组凋亡细胞较PTTG1/vector组增多。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TTG1/KD组PTTG1表达量为0.22±0.11,明显低于PTTG1/vector组的1.09± 0.11(t=-11.60,P<0.05);而PTTG1/KD组的Cleaved-Caspase3表达量为0.05±0.01,明显高于PTTG1/vector组的0.03(t=8.20,P<0.05)。结论乙醇能引起LO2肝细胞PTTG1基因表达变化,而该基因可减轻乙醇诱导的肝细胞凋亡,可能在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中起到抗凋亡的保护作用。

  • 标签: 肝损伤 肝疾病,酒精性 乙醇 PTTG1
  • 简介:目的:探讨三乙醇胺保留灌肠在放射性肠炎中的疗效。方法:将79例不同程度放射性肠炎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三乙醇胺保留灌肠)和对照组(常规保留灌肠),治疗后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在放射性肠炎治疗中,实验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乙醇胺保留灌肠对放射性肠炎能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极大地减轻病人痛苦,安全有效。

  • 标签: 宫颈癌 放射性肠炎 三乙醇胺 保留灌肠
  • 简介:本文报道了一种实体组织用于DesoxyribonucleicAcid(DNA)分析的Flowcytometry(FCM))样品保存新方法,即新鲜组织块乙醇直接固定法。所用样品为头颈部肿瘤手术切除的新鲜标本30例,每例标本重约05~1g,均等分为两份,1份置70%乙醇直接固定,室温放置,待两年后FCM检测。另一份置生理盐水中立即行流式细胞术DNA分析。两组样品经机械法制成单细胞悬液,PI染色后上机检测。结果显示:从两组样品的DNA直方图分析,CV(coefficiencyofvariation)值、GO/G1、S及G2/M各期比率无显著差异(P>005)。我们认为在样品收集短期内难以完成,需积累保存,或需保存半年以上者,且不具备低温冷冻设备的条件下,新鲜组织块乙醇直接固定法是优于将组织块先制备成单细胞悬液再行乙醇固定的流式细胞术DNA样品保存方法

  • 标签: 乙醇 实体瘤 FLOWCYTOMETRY Desoxyribonucleicac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