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标志联检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特选取 2015年 3月 -2017年 4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 4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期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随重度不典型增生的患者 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 CA199(糖类抗原 199)、 CEA(血清癌胚抗原)、 CA242(糖类抗原 242)以及 CA724(糖类抗原 724)等指标,并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指标上的检测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而言,明显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 P< 0.05)。结论:针对于胃癌患者而言,将肿瘤标志联检于其早期诊断中应用,具有较高的科学性价值,因此,可于临床实践中使用推广。

  • 标签: 胃癌 肿瘤标志物 早期诊断
  • 简介:外科手术包括肝移植是肝细胞肝癌(HCC)唯一可能治愈的方式.但是,HCC的高复发率使患者难以长期生存.准确预测患者的复发风险和预后对指导外科手术和综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肿瘤形成的机制研究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遗传和分子标志被发现.这些标志不仅使HCC患者预后判断更准确,并且可能成为HCC潜在的治疗靶点.综述HCC预后相关分子标志的相关文献,并进行评述.

  • 标签: 肝肿瘤 分子标志物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尿常规检验中阴道分泌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74例在2017年3月份至2019年5月份进行尿常规检验的患者,根据检验的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观察组内的137例患者在进行尿常规检查时,采取措施抑制分泌物流出再取样,常规组里的137例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常规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的pH值、蛋白质、尿糖等指标水平都低于常规组,且观察组比重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尿常规检查时,阴道分泌会影响检查结果,应在采集尿液样本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阴道分泌污染尿液样本,进而保证尿常规检查的准确性。

  • 标签: 尿常规检验 阴道分泌物 检验结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阴道分泌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的影响。方法:将 2017年 5月 -2017年 6月在我院进行尿常检验的女性患者 120例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 60例,采用常规方法采集尿液,研究组 60例,阻止阴道分泌物流出后采集尿液,比较两组患者的标本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尿常规检验结果中,蛋白质、上皮细胞、红细胞、白细胞的检出率均与对照组比较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尿常规临床检验中,阴道分泌对尿常规检验结果产生影响,在阻止阴道分泌物流出后采集尿液,能够提高尿常规检验的准确性。

  • 标签: 尿常规 临床检验 阴道分泌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职业性慢性苯及其化合的发病规律、中毒事件与工龄、年龄间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发生的60例职业性慢性苯及其化合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职业性慢性苯及其化合中毒的发作时间、发病年龄、与发病工龄间关系。结果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25.18±7.62)岁,平均发病工龄为(2.55±3.42)年。与三资企业、乡镇企业患者相比,国有企业患者发病年龄显著长于前两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国有企业患者发病工龄与三资企业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国有企业患者发病工龄显著长于乡镇企业,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职业卫生监管部门应重点监控26岁以下年龄,1年内接毒工龄的工人,并将三资企业、乡镇企业作为重点卫生监督单位。

  • 标签: 职业性慢性苯及其化合物 中毒 发病分析
  • 简介:摘 要:近年来,随着对黄酮研究的深入,国内外对黄酮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本文旨在研究黄酮类化合的提取分离工艺,为选择合适的方法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比黄酮类化合传统及新型方法的总黄酮提取率发现,新型提取方法相对于传统提取法而言提取率具有明显优势,但新型提取技术对原料、设备、处理要求也相应提高,目前国内外研究相对偏少。

  • 标签: 黄酮类化合物 微波提取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5种肿瘤标志检测对评价晚期肺癌患者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我院晚期肺癌接受化疗的患者,根据肿瘤病理类型分为腺癌组、鳞癌组和小细胞癌组。肿瘤分期为IIIb期和IV期。患者年龄49岁~89岁,平均年龄68.5±15.1岁、男57例、女43例。对比(1)腺癌、鳞癌、小细胞癌患者化疗前后肿瘤指标。结果(1)腺癌化疗后有效组、腺癌化疗后无效组CEA、CA50、CYFRA21-1、NSE、SCC比较有差异(P<0.05)。(2)鳞癌化疗后有效组、鳞癌化疗后无效组CEA、CA50、CYFRA21-1、NSE、SCC比较有差异(P<0.05)。(3)小细胞癌化疗后有效组、小细胞癌化疗后无效组CEA、CA50、CYFRA21-1、NSE、SCC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联合多种肿瘤标志对评价晚期肺癌患者化疗疗效具有简单、易操作的特点,可以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丰富信息。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晚期 肺癌 化疗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 ESC、 MSC构建复合皮肤修复创伤皮肤的可行性。方法:①收集烧伤患者植皮手术剩余的皮片标本,并将其标号保存。经胰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联合消化法分离表皮,用Ⅳ型胶原培养皿快速粘附培养,利用差速粘附法分离,将人表皮干细胞培养基进行体外培养。观察细胞生长形态。②取 SD大鼠 15只,随机分为 3组,在动物背部正中尾部用常规手术法切除大小相同的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实验组 A移植复合皮肤;对照组 B移植脱细胞真皮;空白组 C组、用纱布敷盖创面。观察三周内创面愈合情况。 结果:术后 A、 B、 C三组 15d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是 (88.02±6.82)、 (82.79±7.18)、 (69.03±6.12)。结论:通过移植表皮干细胞,同时覆盖皮肤的碎薄皮片,抑或覆盖表皮细胞,进而构建与正常皮肤相类似的皮肤替代,可用于修复全层皮肤缺损,为临床上治疗创伤尤其是全损皮肤或难愈性创面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

  • 标签: ESC 复合皮肤 MSC 皮肤替代物
  • 简介:为探讨对氨基苯砷酸(PABAA)及其氧化的色谱行为,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了PABAA及其氧化的光谱特征后.在十八烷基键合相硅腔柱上,以甲醇-缓冲液作流动相,研究了二者容量因子随流动相离子强度、柱温、甲醇含量变化的规律。用季铵盐作离子对试剂,反相离子对色谱法分离PABAA时,分离机理接近离子对机理,在适当条件下.所试验的化合都可有所保留。对保留值作出贡献的有固定相排阻作用、分配作用,以及居次要地位的PABAA与同定相表面剩余硅醇基的相互作用。排阻作用及分配作用的相对重要性与流动相中甲醇和离子对试剂浓度有关.血清降解试验提示影响PABAA及其氧化稳定性的因素与酶促催化作用有关。

  • 标签: 对氨基苯砷酸 氧化物 紫外分光光度计 光谱特征 色谱行为 砷化物
  • 简介:摘要为更好地对毒品进行控制并使用镇静、镇痛类可导致成瘾性的药物。毒品本身以及其衍生物可作为毒品滥用人群生物样品的检测标志。本文对生物样品中毒品代谢标志检测进行了研究,主要分析了多种常见毒品血液、尿液中检测的方法以及各种常见毒品的检测标志以及分辨方法。

  • 标签: 生物样品 毒品代谢标志物 检测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药流后宫内残留的分析以及诊断价值研究,为女性流产后进一步治疗提供图像指导。方法针对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来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进行阴道彩超检查的80例经过药流女性患者血流信号分析,发现该80例患者中,有12例宫腔内部残留物探及血流信号,病检均含有胚胎成分,另有35例患者中未曾探测到血流信号,病检凝血块或者炎性物质。结论阴道彩超对判断女性在药流后宫内残留成分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对女性药物流产是否彻底、是否产生炎症或者是病变提供了治疗依据。

  • 标签: 阴道彩超 药流 子宫残留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