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微粉碎技术对三伏贴中白芥子主要成分芥子碱硫氰酸盐含量的影响。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白芥子普通粉与超微粉体中芥子碱硫氰酸盐进行测定。结果芥子碱硫氰酸盐溶出量超微粉体较普通粉体提高了33%。结论三伏贴制备过程中白芥子采用超微粉碎技术进行制备,在处方比例不变的前提下,极大程度增加白芥子有效成分溶出度,进而增加发泡率,提高疗效。

  • 标签: 超微粉碎 白芥子 芥子碱硫氰酸盐 冬令膏滋方 收膏工艺 相对密度 水分含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厄贝沙坦氯噻嗪应用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研究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建议。方法本研究始于2016年8月,截至2018年8月,以此期间的168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单盲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与厄贝沙坦氯噻嗪片,对照组患者采用依那普利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一个治疗疗程后,94.05%的观察组患者显示总体有效,对照组的中86.90%患者总体有效,统计学比较显示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中有4人出现头晕、2人出现心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对照组患者中出现头晕、心悸、嗜睡等患者数分别为4例、4例、2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氯噻嗪应用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的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小,应用前景良好,可做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 标签: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 原发性高血压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对厄贝沙坦片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8月份到2013年8月份收治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例,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厄贝沙坦氯噻嗪片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厄贝沙坦氯噻嗪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值得推广和普及。

  • 标签: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 原发性高血压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氯噻嗪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小剂量氯噻嗪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对比(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压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小剂量氯噻嗪和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用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中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压,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小剂量氢氯噻嗪 左旋氨氯地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缬沙坦氯噻嗪片联合氟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难治性高血压并血脂异常的疗效。方法将70例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单用缬沙坦氯噻嗪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Scr、BUN、TC、TG值均下降,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压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治疗后血压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氯噻嗪片联合氟伐他汀不但能有效降低DN患者的血压,而且能有效降脂,保护肾功能。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缬沙坦氢氯噻嗪片 氟伐他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非洛地平、缬沙坦分别与氯噻嗪联合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20例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数字方法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采用非洛地平联合氯噻嗪的治疗方案,B组采用缬沙坦联合氯噻嗪的治疗方案。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用药后的血压值,分析临床效果。结果A组治疗2周后收缩压降至(143.4±7.9)mmHg,8周后收缩压降至(128.5±7.7)mmHg;B组治疗2周后收缩压降至(145.7±6.1)mmHg,8周后收缩压降至(129.8±6.9)mmHg,降压效果无太大差异,p>0.05;A组有效率占比96.67%,B组有效率占比98.33%,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较B组易发生面部潮红的不良反应,B组较A组易发生失眠的不良反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洛地平、缬沙坦分别与氯噻嗪联合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均有显著降压疗效,但都存在些许不良反应,临床上须谨慎用药。

  • 标签: 非洛地平 缬沙坦 氢氯噻嗪 联合治疗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胃苏颗粒联合埃索美拉唑、碳酸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8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治疗组埃索美拉唑20mg,2次/天、碳酸镁0.5g,3次/天、胃苏颗粒5g,3次/天。对照组埃索美拉唑20mg,2次/d、碳酸镁0.5g,3次/天。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分别临床症状评分、胃镜检查、食管PH值监测。观察两组症状、内镜下食管黏膜修复、PH值监测情况及停药后复发率、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率为90.7%、反流性食道炎内镜有效率93.3%、食管PH值有效率8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1%、73.3%、66.7%(P<0.05)。结论胃苏颗粒联合埃索美拉唑、碳酸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适合长期服用。

  • 标签: 胃苏颗粒 埃索美拉唑 铝碳酸镁 胃食管反流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联合硫糖混悬液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观察。方法62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口服埃索美拉唑40mg,2次/每天,莫沙必利分散片5mg,3次/每天;治疗组联合硫糖混悬液口服10ml/次,4次/d,治疗4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胃镜结果均明显好转,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硫糖混悬液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有良好的协同作同,安全有效。

  • 标签: 埃索美拉唑 莫沙必利分散片 硫糖铝混悬液 反流性食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厄贝沙坦氯噻嗪片与厄贝沙坦片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方法收集114例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7例服用厄贝沙坦氯噻嗪片(安博诺);对照组57例服用厄贝沙坦片,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42%,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厄贝沙坦氯噻嗪片在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厄贝沙坦片。

  • 标签: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 厄贝沙坦片 高血压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甲基四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62例URSA(复发性流产组)及59例正常对照组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复发性流产组病人总的突变T等位基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性流产组MTHFRC677T基因型C/C、T/C、T/T基因型频率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复发性流产组T等位基因型频率为53.23%,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THFR基因多态性与URSA发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 标签: 自然流产 基因 MTHFR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缬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氯噻嗪三药联合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实施上述3种降压药联合治疗8周,观察其降压效果。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9%,治疗后的血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氯噻嗪联合治疗难治性高血压效果较显著,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难治性 降压药物 联合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氯沙坦钾联合氯噻嗪在老年性高血压治疗中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符合老年高血压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2组,A组氯沙坦钾50mg/次,氯噻嗪片12.5mg/次。B组A组氯沙坦钾50mg/次。用前后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2组降压药给药方式的BPV用药前后均有降低(P<0.05)。从用药后的BPV情况分析,A组要低于B组(P<0.05)。结论氯沙坦钾联合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血压变异性小。

  • 标签: 氯沙坦钾 氢氯噻嗪 血压变异性 老年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氯噻嗪在老年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2015年收治的12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联合使用缬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的观察组与联合使用缬沙坦与氯噻嗪治疗的对照组,在有效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本次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7%低于对照组8.3%,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病治疗中联合使用缬沙坦、氨氯地平与联合使用缬沙坦、氯噻嗪治疗临床效果近似,相比之下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心血管事件与不良反应发生率要略低。

  • 标签: 高血压 缬沙坦 氨氯地平 氢氯噻嗪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讨和分析阿莫西林、硫糖口服液联合兰索拉唑药物治疗消化道溃疡患者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消化道溃疡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接受阿莫西林、硫糖口服液联合兰索拉唑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阿莫西林、硫糖口服液配合奥美拉唑药物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差异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对其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加以统计。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消化道溃疡治疗有效人数为38人,总有效率为76%,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人数为46人,总有效率为92%;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0%以及4%;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阿莫西林、硫糖口服液配合兰索拉唑进行消化道溃疡治疗能够产生显著的效果,从根本上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出现,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活动中进行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阿莫西林 硫糖铝口服液 兰索拉唑 消化道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碳酸镁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GERC)的疗效。方法观察对象为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本院GERC总共72例患者,经掷硬币法分两组。一组是对照组,应用常规疗法,有35例。另一组是研究组,应用碳酸镁联合雷贝拉唑,有37例。治疗后组间对比疗效。结果研究组症状评分下降幅度大,治疗总有效率高,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采用碳酸镁联合雷贝拉唑治疗,疗效较显著,极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 铝碳酸镁 雷贝拉唑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奥美拉唑联合碳酸镁、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7例GERD患者,给予奥美拉唑20mg每天2次,碳酸镁1.Og,每天3次,莫沙必利5mg每天3次口服。治疗后4、8周观察胃烧灼感、反流、泛酸、非心源性胸痛等症状的缓解情况,并于8周后复查胃镜,观察食管炎治愈率。结果治疗4、8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5.00%、94.0%,治疗8周后内镜下A、B、C.D级食管炎治愈率分别达89.7%、80.0%、62.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奥美拉唑、碳酸镁和莫沙必利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方案。

  • 标签: 胃食道反流 奥美拉唑 铝碳酸镁 莫沙必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慢性顽固性胃炎患者应用硫糖联合黄连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顽固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给予硫糖联合黄连素治疗)和对照组(给予单纯黄连素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复发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30%),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慢性顽固性胃炎患者应用硫糖联合黄连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较低,患者的依从性较好,是一种安全、高效、经济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慢性顽固性胃炎 硫糖铝 黄连素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碳酸镁配合埃索美拉唑、曲美布汀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3月于我院实施诊治的11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埃索美拉唑联合曲美布汀进行干预,观察组予以埃索美拉唑联合曲美布汀加服碳酸镁进行干预。干预2个月后,探讨患者症状积分的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且记录干预后不良症状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恶心,腹胀,呕吐胆汁及腹痛的症状积分均有所下降,且对照组症状积分显著高于研究组,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低于研究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不良症状的发生状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给予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应用碳酸镁配合埃索美拉唑、曲美布汀进行干预,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铝碳酸镁 埃索美拉唑 曲美布汀 胆汁反流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应用美托洛尔和厄贝沙坦氯噻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取我院收治的50例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50例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设为对照组,予以对照组常规治疗,予以观察组美托洛尔和厄贝沙坦氯噻嗪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应用美托洛尔和厄贝沙坦氯噻嗪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各大医院的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 急诊内科治疗 美托洛尔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