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为了减少机械通气主动湿化中因冷凝水产生而导致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应用管路保温套可减少冷凝水的产生,从而有效减少由冷凝水带来的危害。

  • 标签: 机械通气冷凝水
  • 简介:摘要目的就培土生金法针刺治疗在COPD患者机械通气撤机中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所收治的100例COPD患者,基于随机数字法将全部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所有患者均使用常规的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通过培土生金法进行选穴针刺治疗,对照组不使用其他特殊治疗。结果治疗组的平均撤机时间分别为(6.9±2.3)d,撤机成功率为98%;对照组的平均撤机时间分别为(8.4±2.2)d,撤机成功率为84%。两组患者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土生金法针刺治疗在COPD患者机械通气撤机中的影响较大,能够有效地提升撤机成功率,减少平均撤机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培土生金法 针刺治疗 COPD 机械通气 撤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引发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验组患者采取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和护理措施,而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机械通气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通气治疗后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通气后第5d、第5~10d、第10d后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明显及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后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机械通气 相关性肺炎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本文为膈肌功能影像学评估方法综述,包括X线、CT、MRI等技术在膈肌功能评估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为呼吸衰竭等需要机械通气患者的撤机拔管时机选择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膈肌功能 机械通气 影像学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34例临床资料,分析机械通气治疗前后患者各动脉血气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34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治愈29例,治愈率85.3%;有1例患者因多器官衰竭而死亡,2例患者失血性休克而死亡,2例患者重型颅脑损伤死亡,死亡率为14.7%;患者治疗后PaO2及SaO2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而PaCO2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853,t2=9.910,t3=9.743;均P<0.05)。结论对重症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尽早诊断,及时行早期机械通气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

  • 标签: 机械通气 重症胸外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OPD并发肺性脑病采取BiPAP通气加以纳洛酮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对照组52例COPD并发肺性脑病患者接受基线治疗与BiPAP通气,另52加以纳洛酮的为实验组,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总好转率为94.2%,相比于对照组的73.1%显著更高(P<0.05)。结论COPD并发肺性脑病采取BiPAP通气加以纳洛酮可获满意效果,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COPD 肺性脑病 BiPAP通气 纳洛酮
  • 简介:摘要目的对ICU机械通气患者使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镇静镇痛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随机选取需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ICU患者110例并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丙泊酚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唤醒时间(35±8)min明显短于对照组(54±12)min观察组的丙泊酚用量(1034±62)mg明显少于对照组(3826±124)mg,并且观察组(34.55%)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7.27%)(P<0.05)。结论使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和更高的安全性。

  • 标签: 舒芬太尼 丙泊酚 ICU 机械通气 镇痛镇静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间质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原因与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24例间质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全部患者均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并分析患者治疗后的死亡率与住院时间情况。结果影响间质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因素有单纯感染5例,所占比例20.83%;心力衰竭1例,所占比例4.17%,急性加重期8例,所占比例33.33%,伴随呼吸道感染8例,所占比例33.33%,肺栓塞2例,所占比例8.33%;无创通气治疗后,患者出现8例死亡,死亡率为33.33%;平均住院时间为(7.8±1.0)d。结论间质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影响因素包括肺栓塞、急性加重以及呼吸道感染等,患者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间质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 原因 机械通气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循证护理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有效吸痰中的应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2016年在我院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意愿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给予循证护理。结果实验组一共有22例患者成功脱机,3例死亡;对照组一共有14例患者成功脱机,11例死亡,两组患者成功脱机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何吸痰引起不适、导管脱出、窒息、痰液阻塞等现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有效吸痰中的应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成功脱机率,降低患者死亡率、吸痰引起的不适症状发生率。

  • 标签: 循证护理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吸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挑选在我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8例,患者的收治时间均在2012年1月~2015年4月期间,将6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4例,其中一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称为常规组,另一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称为综合组。结果综合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降低其死亡率。

  • 标签: 机械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病 Ⅱ型呼吸衰竭 综合护理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合并肺水肿心衰抢救中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38例急性左心衰竭合并肺水肿住院患者,在传统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气管插管后进行机械正压通气。结果机械通气3小时后,38例中的34例患者(89.4%)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生命体征和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改善,血乳酸浓度和APACHEII评分下降;观测的各项指标,除平均动脉压(MAP)外,其他各项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早期机械通气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纠正低氧、高碳酸血症,降低血乳酸浓度和APACHEII评分,是救治急性左心衰竭合并肺水肿时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措施。

  • 标签: 机械通气 急性左心衰竭 肺水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中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道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本院ICU2009年至2011年期间收治的采用机械通气治疗5天以上的164例患者、发生呼吸道医院感染的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患者年龄、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住院时间等,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发生呼吸道医院感染中患者年龄、住院时间、感染率、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在护理工作方面强化教育、规范管理、完善制度、改良条件是预防和减少重症监护室内医院感染的主要途径。

  • 标签: ICU 机械通气 呼吸道 医院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食管癌机械吻合术后,治疗消化道中晚期痿并发症的体会。方法对2013年3月到2016年3月我院治疗的食管癌机械吻合术后消化道中晚期痿的10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给予十二指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持续降低胃肠压力、引流胸腔积液的办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0例患者接受治疗后,治愈7例,3例死亡。治愈率为70%。其中,3例死亡患者均合并有糖尿病,接受了保守治疗。死亡率为30%。死因为感染、全身衰竭、败血症控制难度大。结论食管癌机械吻合术后,容易产生严重的消化道中晚期痿并发症。除了给予积极的治疗外,还要给予采取有效的术前预防措施,以及来减少并发症的几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食管癌 机械吻合术 消化道中晚期痿 治疗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后的密闭式吸痰冲洗装置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科使用密闭式吸痰的机械通气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滴注式冲洗,对照组采用手推式冲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冲洗过程中有无呛咳反应,冲洗前后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冲洗过程中实验组患者发生呛咳反应的机率低于对照组,冲洗前后实验组HR和SPO2的变化小于对照组HR和SPO2的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密闭式吸痰管的不同冲洗方式对机械通气患者安全具有差异性,使用滴注式冲洗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与研究。

  • 标签: 密闭式吸痰管 机械通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机械通气患者气道管理中加速康复管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以60例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进入本院ICU治疗的机械通气患者作对象,按气道管理措施差异分组,各30例,对照组展开常规管理,实验组于此基础展开加速康复管理措施,对比两组康复情况及APACHEⅡ评分。结果管理后,实验组机械通气(5.31±1.12)d,ICU治疗(8.16±1.00)d,分别比对照组(7.40±1.20)d及(11.14±1.60)d短,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APACHEⅡ(12.11±2.18)分,比对照组(16.27±2.79)分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ICU机械通气患者气道管理中展开加速康复管理措施可促进患者康复,并改善其APACHEⅡ评分,值得推广。

  • 标签: ICU 机械通气 气道管理 加速康复管理措施 常规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在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机械通气的92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的46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手段,研究组的46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现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比例,以及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出现机械通气相关肺炎的发生率低,各项炎症因子指标低,住院时间短,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病情快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预防 重症医学科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机械通气患者由于全身性炎症反应和器官功能障碍,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患者往往存在较为严重的营养不良。而良好的营养状态对COPD患者的预后起积极作用,合理的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不良状态,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有助于患者平稳脱机。

  • 标签: ICU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机械取栓和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18年6月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并接受单纯机械取栓的患者56例,单纯静脉溶栓的患者72例,其中42例溶栓后评估血管无再通,予桥接机械取栓的患者13例,比较分析上述患者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治疗前后NIHSS评分改善≥4分或功能缺失完全恢复的患者,单纯机械取栓组有20例,单纯静脉溶栓组为14例;单纯机械取栓组有26例,患者出院mRS评分≤2,单纯静脉溶栓组为20例;13例桥接机械取栓的患者对比29例对照组,出院时NIHSS评分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机械取栓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优于静脉溶栓,并且单纯静脉溶栓无效的患者桥接机械取栓可获得良好临床收益。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机械取栓 静脉溶栓 桥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局部热敷加喜疗妥霜涂抹对外周置入(PICC)导管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方法将25例置入(PICC)的患者分配A组(实验组)和B组(对照组)随机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实验组患者在置管后8小时给予局部热敷加喜疗妥涂抹,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并统计两组中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的发生率为实验组为7%,对照组为45%。实验证明局部热敷加喜疗妥霜涂抹对预防机械性静脉炎有显著疗效。

  • 标签: PICC 热敷 喜疗妥 机械性静脉炎 护理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