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陶瓷企业作业场所职业性噪声对工人的健康影响,探讨陶瓷企业噪声职业病危害有效防控措施,为防控噪声职业病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9家陶瓷企业接触噪声作业工人758名为噪声组,不接触噪声的同企业行政管理人员或其他作业工人116名为对照组,进行听力测定、心电图、血压等健康检查,并对噪声组与对照组之间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噪声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听力、心电图、血压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生产车间噪声超标率达67%。企业对防治职业性噪声存在布局不合理、减振降噪措施缺乏、劳动者个体防护缺失等不足。结论职业性噪声对劳动者听力、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危害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改进生产工艺,合理布局生产设备,落实减震降噪措施,加强劳动者个人防护,缩短接触噪声时间及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对防控噪声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噪声 陶瓷 听力受损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省装备制造、石化、能源等工业生产行业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发病率、发病特点、危害程度和发病规律并探索其防治措施;方法:在我省重点发展的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产业、能源开采行业、电力行业、森林开采加工等行业调查采集数据,严密计算以上各行业工种间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发病率、相对危险度、归因危险度和归因危险度比,做调查组和对照组患病率差异显著性测定,计算出P值,从而分析出该疾病危害程度和发病特点,并探索出预防和治疗措施;结果:调查组总发病率3.75%,对照组发病率为1% ,相对危险度3.75,归因危险度2.75,归因危险度比值73%,P值为0.056;结论:振动和噪声环境下的工作会造成产业工人慢性疲劳综合症(CFS)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正常环境下工作的工人,需要加强防护和治疗。

  • 标签: 慢性疲劳综合征  发病率  防护和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温和噪声联合作用对职业人群血压与心电图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本地处于高温和噪声条件下的52例工作人员和只处于噪声条件下的52例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干扰组和参考组,并在2021年10月—2022年2月期间开展研究。参考组和干扰组工作人员均在2023年3月初进行血压测量和心电图检查,后续比较参考组和干扰组两组工作人员的血压异常情况和心电图异常情况。结果:干扰组工作人员中血压异常情况高于参考组(P<0.05);干扰组工作人员中心脏异常情况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长期处于高温和噪声共存条件下的职业人群具有较高的高血压患病和心电图异常风险,相关负责方应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工作人员身体健康。

  • 标签: 高温 噪声 职业人群 血压 心电图
  • 简介:目的探讨噪声暴露前后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在大鼠螺旋神经节不同区域表达分布的差异与噪声性聋高频听力易损性的相关性.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白噪声115dB2h3d造模,不处理者为对照组.ABR测听分析噪声损伤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析噪声暴露前后Mn-SOD在螺旋神经节不同区域的表达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Mn-SOD在螺旋神经节不同区域的活性及变化趋势.结果①ABR:大鼠噪声暴露后与暴露前相比,4、8、16、20、32kHzABR阈值均明显上移,以高频听阈变化更为显著;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正常情况下,顶部螺旋神经节的Mn-SOD的阳性表达较底部明显;噪声暴露后,Mn-SOD在螺旋神经节的表达较对照组相应部位均显著增高;且顶部较底部的表达增强更为显著;③Mn-SOD活性测定:在正常情况下,顶部螺旋神经节的Mn-SOD活性与底部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噪声暴露后,Mn-SOD活性较对照组相应部位均有下降,且底部较顶部更为显著.结论Mn-SOD在螺旋神经节顶、底部区域的表达分布差异,可能是噪声性聋高频听力易损性的分子机制之一.

  • 标签: 噪声性聋 螺旋神经节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
  • 简介:摘要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基因组学及其他组学技术,如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日益成为精准医疗的重要基础。目前职业性噪声听力损失(ONHL)易感性的研究多集中于基因组学,而构建精准医疗的未来是当前ONHL研究领域的重点。相比于单一组学的研究,利用多组学分析可以综合地提供ONHL易感性的信息流。本文概述了不同组学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以及各个组学在疾病中的应用,并重点分析了多组学技术在ONHL易感性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通过多组学技术分析,可以更好地引导临床研究对疾病的全面认识。

  • 标签: 噪声,职业性 听力损失 基因组学 蛋白组学 易感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因多态性对工人患噪声性听力损失(NIHL)的影响。方法于2019年5月,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7至2018年浙江省5所工厂噪声作业工人,选择双耳高频(3、4、6 kHz)平均听阈>25 dB(A)作为NIHL组,任一耳任一语频(0.5、1、2 kHz)听阈≤25 dB(A)作为非NIHL组,每组307人。收集噪声作业工人的一般人口学资料、职业史、纯音测听结果和口腔拭子黏膜样本,提取口腔黏膜细胞DNA。分析基因风险评分(GRS)与NIHL的关系,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进行基因分型,用logistic回归分析基因型与NIHL的关系,用R语言分析单体型与NIHL的关系。结果校正性别、年龄、学历和工作年限后,工人携带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基因(CASP3) rs1049216隐性模型GG基因型、rs6948隐性模型TT基因型,NADPH氧化酶3基因(NOX3) rs12195525加性模型GT基因型和显性模型TT+GT基因型工人NIHL患病风险降低(P<0.05)。携带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7基因(CASP7) rs12415607加性模型AA基因型工人NIHL患病风险增高(P<0.05)。rs1049216与rs6948间存在强连锁不平衡(LD)关系(D'>0.8),由rs1049216-rs6948组成的单体型AT和GG使NIHL患病风险增加(P<0.05)。NIHL的患病风险随GRS增加而增高(OR=2.69,P<0.05)。结论工人rs1049216和rs6948(CASP3)、rs12195525(NOX3)、rs12415607(CASP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NIHL的易感性相关。

  • 标签: 基因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噪声 职业性 基因风险评分 听力损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鼓室内注射与肌肉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职业性噪声聋(ONID)的疗效对比。方法选择辽宁省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6例ONI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3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鼓室内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20 μg,两耳分别隔日注射1次;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肌肉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20 μg,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28 d,比较两组左、右耳语频平均听阈,患者自觉耳鸣、头晕、头痛、失眠等症状改善情况,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左、右耳语频听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左、右耳语频听阈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3.8 ± 4.2) dB/HL比(34.5 ± 3.9) dB/HL、(23.2 ± 4.4) dB/HL比(35.9 ± 5.1) dB/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耳鸣、头晕症状改善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3.3%(28/30)比72.4%(21/29)、15/17比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584、5.705,P<0.05)。两组患者头痛、失眠症状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9%(30/33)比69.7%(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694,P<0.05)。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均降低,并且研究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8.46 ± 3.13)分比 (10.55 ± 3.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室内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ONID,能有效改善患者听力水平,减轻耳鸣、头晕症状,改善不良情绪,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 标签: 听觉丧失,噪声性 中耳 鼠神经生长因子 耳鸣
  • 作者: 刘涛 刘静 韩承 刘义涛 曾强 顾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22年第06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天津 300070,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健康研究所,天津 300011,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天津 300070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健康研究所,天津 300011,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天津 300070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天津 300070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天津市某汽车制造企业噪声岗位工人职业接触噪声现状,了解噪声对作业工人神经系统和听力的影响,并对噪声岗位工人进行听力损失风险评估。方法于2021年5月,以整群抽样方法,对某汽车制造企业3 516名工人进行《噪声作业工人调查表》调查,对其所在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噪声检测,按是否接触噪声作业分为接噪组和非接噪组。比较两组工人之间的一般特征、听力情况、神经系统症状,并对接触噪声工人进行听力损失风险评估。结果接噪组工人758人,年龄(26±5)岁,接触噪声工龄3.0(2.0,6.0)年;非接噪组工人2 758人,年龄(25±6)岁,工龄2.0(1.0,4.0)年;两组作业工人文化程度、工龄和记忆力减退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7.98、38.70、5.20,P<0.05);接噪组工人随着工龄增加,失眠多梦、多汗乏力呈下降趋势(χ2趋势=6.16、7.99,P<0.05)。各噪声岗位工人工作至50、60岁时发生双耳高频听力损失的风险分级均为可忽略风险,冲压、焊装噪声岗位工人工作至60岁时发生职业性噪声聋的风险均为低风险。结论汽车制造业工人接触的职业噪声会对其神经、听觉系统产生一定危害,应采取噪声防护措施降低其听力损失和职业性噪声聋的风险。

  • 标签: 噪声,职业性 神经系统 听力损失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职业性噪声所致高频听力损失与高血压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于2020年3月,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无锡市2019年所有参加职业健康体检的噪声作业工人作为研究对象(共95 432人),出现高血压为病例组,血压正常者作定义为对照组,根据听力阈值分为非高频听力损失组(<40 dB)和高频听力损失组(≥40 dB)。用单因素统计方法和二元logistic回归评估高频听力损失与高血压患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用分层分析比较不同年龄与工龄的高频听力损失工人患高血压病的风险。结果对照组和高血压组工人性别、年龄、工龄、企业规模、经济类型、高频听力损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了性别、年龄、工龄、企业规模、经济类型后,高频听力损失组高血压患病的风险仍增加(OR=1.062,95%CI=1.007~1.121,P=0.027)。20~39岁与40~59岁年龄组高频听力损失者高血压患病风险高于非高频听力损失者(OR=1.536,95%CI=1.353~1.743;OR=1.179,95%CI=1.111~1.1250,P<0.05);<5年、5~9年、10~14年、15~19年和≥20年工龄组高频听力损失者高血压患病风险高于非高频听力损失者(OR=1.926,95%CI=1.007~1.121;OR=1.635,95%CI=1.478~1.810;OR=1.312,95% CI=1.167~1.474;OR=1.445,95% CI=1.238~1.686;OR=1.235,95% CI=1.043~1.463,P<0.05)。结论职业性噪声引起的高频听力损失与高血压患病风险有一定的关系,且不同年龄与工龄高频听力损失者高血压患病风险不同。

  • 标签: 噪声,职业性 听力损失 高血压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鼓室内注射与肌肉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职业性噪声聋(ONID)的疗效对比。方法选择辽宁省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6例ONI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3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鼓室内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20 μg,两耳分别隔日注射1次;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肌肉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20 μg,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28 d,比较两组左、右耳语频平均听阈,患者自觉耳鸣、头晕、头痛、失眠等症状改善情况,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左、右耳语频听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左、右耳语频听阈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3.8 ± 4.2) dB/HL比(34.5 ± 3.9) dB/HL、(23.2 ± 4.4) dB/HL比(35.9 ± 5.1) dB/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耳鸣、头晕症状改善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3.3%(28/30)比72.4%(21/29)、15/17比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584、5.705,P<0.05)。两组患者头痛、失眠症状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9%(30/33)比69.7%(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694,P<0.05)。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均降低,并且研究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8.46 ± 3.13)分比 (10.55 ± 3.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室内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ONID,能有效改善患者听力水平,减轻耳鸣、头晕症状,改善不良情绪,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 标签: 听觉丧失,噪声性 中耳 鼠神经生长因子 耳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DH23基因多态性与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NIHL)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从2006年1月1日起,以河南省某钢铁企业的6 297名接触噪声作业工人为队列研究人群,随访至2015年12月31日。于2019年7月,以1:1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队列研究对象中按照年龄、接噪工龄、性别、工种因素选择双耳高频(3 000、4 000、6 000 Hz)平均听阈≥40 dB者选为听力损失组,选择双耳高频平均听阈<35 dB任一耳语频的任一频段(500、1 000、2 000 Hz)听阈均≤25 dB者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各286例。对调查对象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进行纯音听力测试和作业现场噪声测量,采用中高通量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检测技术(SNPscanTM法)对研究对象的CDH23基因18个位点进行检测。并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NIHL的关系,及调整协变量后不同多态位点与NIHL发生风险的关系;以不同累积噪声暴露量(cumulative noise exposure,CNE)分层后,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对不同位点与NIHL发生风险关系进行分析。采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eneralized multifacto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GMDR)分析不同SNP组合与NIHL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听力损失组在年龄、接噪工龄、CNE、饮酒习惯、高血压患病情况和体育锻炼情况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听力损失组研究对象吸烟人数多,听力损失组双耳高频平均听阈位移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调整了CNE、吸烟、饮酒、体育锻炼、高血压混杂因素的条件下,分析结果显示CDH23基因rs3802711、rs3752751、rs3752752、rs11592462、rs10762480、rs3747867多态位点在总体或CNE分层分析结果与NIHL发生风险均有关(P<0.05)。rs3802711位点总体分析结果和CNE≥97 dB(A)·年分层分析结果均显示,与携带GG基因型的噪声作业工人比较,携带AA/GA或GA+AA基因型的噪声作业工人更易发生NIHL(OR=3.121,95CI%:1.054~9.239,P=0.04;OR=2.056,95CI%: 1.226~3.448,P=0.006;OR=2.221,95CI%: 1.340~3.681,P=0.002);rs11592462位点总体分析结果中,与携带CC基因型或CG+CC基因型的噪声作业工人比较,携带GG基因型的噪声作业工人更易发生NIHL(OR=3.951,95CI%:1.104~14.137,P=0.035;OR=4.060,95CI%: 1.145~14.391,P=0.030)。在调整了CNE、吸烟、饮酒、体育锻炼、高血压混杂因素的条件下,CDH23 rs1227049、rs10999947、rs3752752、rs3752751、rs10762480、rs3802711、rs11592462、rs10466026、rs4747194、rs4747195位点在构成的单体型与NIHL发生风险均无关联(P>0.05)。本研究在调整了CNE、吸烟、饮酒、高血压和体育锻炼因素后GMDR分析结果均未见SNP组合与NIHL发生风险有关联(P>0.05)。结论CDH23基因位点变异可能与NIHL的发生风险有关。

  • 标签: 噪声性听力损失 单核苷酸多态性 CDH23基因 基因多态性 累积噪声暴露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新旧版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影响患者诊断结局的情况进行对比。方法 回顾本院收治的42例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GBZ 49—2007 标准(旧版标准)和GBZ 49—2014 标准(新版标准)诊断,对比两种标准的诊断率,以及不同标准的听阈指标。结果 新版标准诊断轻度噪声聋和无噪声聋患者诊断率高于旧版标准,不能诊断对象少于旧版标准(P<0.05),两种标准在中度噪声聋、重度噪声聋等诊断率方面,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新版标准诊断率为57.14%,旧版标准诊断率为23.81%,新版标准诊断率显著高于旧版标准(P<0.05);新旧标准下,患者BHFTA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新版标准患者较好耳SFTA/MTWV高于旧版标准(P<0.05),且高于26dB,证明新版标准适用性更强,诊断说服力更大。结论 新版标准诊断率高于旧版标准,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新版标准 旧版标准 职业性噪声聋 诊断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围绕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患者,采用SBAR沟通模式实施护理干预,评定其效果。方法 基于特定时间(2021年6月-2022年6月)、地点(本院)与对象(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患者),选取70例,将其实施分组(共分成2组,所采用的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每组皆为35例),A组给予常规护理,B组围绕SBAR沟通模式来展开护理,对比两组遵医嘱完成听力检查率、疾病知晓率、用药依从率。结果 B组遵医嘱完成听力检查率(97.14%)、疾病知晓率(94.29%)、用药依从率(94.29%)均较A组(71.43%、65.71%、74.29%)高(P<0.05)。结论 针对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患者,采用SBAR沟通模式开展护理,不仅能提高其疾病知晓率,而且还有助于其遵医嘱完成听力检查率与用药依从率的提高。

  • 标签: 疑似职业性噪声聋 SBAR沟通模式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伴随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科学技术也在创新中不断获得发展。特别是在机械,设计与制造相关的技术层面上,获得成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也获得很多研究成果。基于对机械设计、制造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的分析,对其进行深入与探究,一起能够推动国家机械制造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 标签: 机械设计 机械制造 技术
  • 简介:目的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广谱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ZVAD)是否可以保护耳蜗毛细胞免受噪声损害。方法选取三月龄健康小鼠,分为无噪声暴露组(DMSO)、单纯噪声暴露组(DMSO±Noise)及噪音±zVAD(zVAD±N0ise)组。依照动物体重计算,按照1.5mg/kg,噪音±ZVAD动物经腹腔注射ZVAD五次,其余组动物相同时间点腹腔注射DMSO作为对照。动物经噪声暴露后,于噪声暴露后一小时处死取耳蜗基底膜铺片,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照片,检测活性半胱氨酸蛋白酶8(caspase8)和caspase9的表达,或于噪声暴露后两周行听力检测,观察ZVAD对噪声所致耳聋的影响。结果噪音暴露后耳蜗外毛细胞中活性caspase8和caspase9的表达明显增强,腹腔注射ZVAD可明显抑制两种活性caspase的表达增强。同时对于噪声引起的小鼠听力下降(ABR阈移16KHz:52.5±6.1dB和32KHz:51.8±6.9dB),腹腔注射ZVAD有一定的保护作用(ABR阈移16KHz:37.3±9.8dB和32KHz:39.5±10.5dB),ABR检测注射ZVAD的噪音暴露小鼠18KHz及32KHz听力阈移均较单纯噪音暴露组明显减小(P〈0.05)。结论ZVAD对噪声所致小鼠听力下降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标签: 噪声性聋 半胱氨酸蛋白酶 细胞凋亡 毛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模式减少儿科病房声音分贝,降低噪声污染,以期提高护理人员抗噪声风险意识及严谨的工作态度,保证医护人员及患儿身心健康,保持良好的医疗环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发放噪声调查问卷并使用噪音仪器进行监测,获得病房噪音产生重点来源、重点时段、重点地段,随后进入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实施阶段,列出儿科病房工作流程,然后对流程进行分析,算出危急值,对危急值较高的项目制订并实施整改措施,采用噪声调查问卷进行评价。结果实施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模式后,危急值明显降低,患儿及家属认为受噪声干扰程度非常严重的人数由38人降低至29人(χ2值为21.82,P<0.05),对控制噪声管理非常满意的人数由18人上升至30人(χ2值为36.28,P<0.05),噪声重点地段强度、噪声来源强度、各时段强度明显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作为一种质量管理模式,可降低病房噪声污染,提高患者满意度,保证医护人员及患儿身心健康,塑造良好的医疗环境。

  • 标签: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噪声污染 噪声管理 儿科
  • 简介:目的观察柴芍八味饮对高强度噪声暴露下场站机务人员血压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60名空军场站机务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名,干预期间均正常参加机务工作,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干预组给予柴芍八味饮,口服,干预4周。在干预前和干预期间每周末监测血压,并计算干预前与干预后第4周末的血压差值,干预前及干预结束时检测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A)、血管紧张素(Ang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肱动脉血流介导舒张功能(FMD)。结果观察组在干预后第2、3、4周末收缩压(SBP)及干预结束时血清指标均低于干预前(P〈0.05),在干预后第3、4周末SBP及干预结束时血清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1),SBP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在干预后第4周末舒张压(DBP)与干预前比较降低(P〈0.05);观察组干预结束时肱动脉血流介导舒张功能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1,P〈0.05)。结论柴芍八味饮可有效减弱高强度噪声对机务人员血压的不利影响,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 标签: 柴芍八味饮 噪声 高血压前期 军事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