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1 个结果
  • 简介:五月下旬,马思聪诞辰100周年学术思想论坛在广州大学城华南理工大学学术厅举行。广东省文联、马思聪的故乡海丰县人民政府、中央音乐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天津音乐学院、广东省当代文艺研究所、广州培正同学会的领导,以及马思聪生前的学生、好友、亲属,著名小提琴家叶惠康、杨宝智、向泽沛、黄晓和、黄旭东、顾小梅、李自立、马之庸等嘉宾、专家出席活动。

  • 标签: 广州大学城 学术思想 马思聪 论坛 华南理工大学 诞辰100周年
  • 简介:中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建立与发展的过程里,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先行者和启蒙者,他们通过音乐教育和创作实践,为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奠定了第一块基石,他们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近代著名启蒙音乐教育家李叔同为中心,从分析和论述他在音乐教育、创作、理论等方面的实践入手,对其音乐教育思想作全面论述.

  • 标签: 李叔同 先器识而后文艺 以学生为本 爱国奉献 乐歌创作 《音乐小杂志》
  • 简介:瓦格纳的歌剧《帕西法尔》,多方面证据显示出作曲家将多重的思想寓意寄予其中。歌剧首先显示出明显的基督教内涵,并且在场景、剧情等方面使人联想到基督教的教义。而在基督教的表象之下,歌剧也体现出佛教的某些寓意,这一点从歌剧中对于重点剧词的强调,对人物整体经历和命运的设计中能够揭示出来。不仅如此,众多评论家的全方位解读,也使得歌剧反映出更为复杂的寓意内涵,包括种族主义等多方面的内容不断地成为重要的话题。瓦格纳呈献给世人的这部复杂、如谜一般的经典作品,也将随着它的广泛上演展现出更为多样的思想内容。

  • 标签: 瓦格纳 《帕西法尔》 思想寓意 基督教 佛教 种族主义
  • 简介:以"十九世纪音乐"的指称来取代"浪漫(主义)音乐"实际上给予音乐史学者对这个时代音乐现象、语境、特征、潮流等问题言说的更宽阔的论域和学术空间。"浪漫主义"作为一种音乐风格而存在,它的艺术独特性和在西方音乐史上的"时代意义"都是不可忽视的音乐史实。强调"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在音乐史上的密切关系和特殊意义,正是为了从深层上理解从"古典"到"浪漫"的连续性。从十八世纪晚期到十九世纪上半叶的音乐进程表明:"古典"与"浪漫"这两个对当代音乐生活影响最大的"音乐时代"形成了极为紧密而特殊的艺术关联,以"经典"认知为导向的"传统"建构及其艺术演变的张力成为贯通"古典"与"浪漫"之音乐命脉的基准与核心能量。

  • 标签: 音乐断代史 十九世纪音乐 浪漫主义 古典主义 音乐经典
  • 简介:"苏武牧羊"是中国各地广为流传的一个音乐作品题材。长期以来,以此题材为核心内容的音乐创作层出不穷,而同一题材下的诸多不同音乐作品反映着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传统的继承和演绎。本文通过对我国著名作曲家李焕之创作的四部混声合唱曲《苏武》的研究,从中探寻中国古老的传统声乐艺术与现代合唱艺术的继承融合与时代演绎。

  • 标签: 《苏武思君》 《苏武》 李焕之
  • 简介:作为人类社会精神生活中的两种重要文化现象,宗教与音乐不仅在形式上相得益彰,而且在终极意义上也高度一致。艺术的审美境界和宗教的信仰境界,二者完全可以在高层次的精神体验境域中交涉互融。旷观古今中外,宗教与音乐从来都是联系最为密切的领域。因此,宗教音乐形式较之其他世俗音乐形式,有着自身特殊而丰富的审美特性。无论从终极关怀与至高乐境进行分析,或从日常世俗与神圣超越展开探讨,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入宗教音乐的审美境域,理解宗教音乐的审美意义。

  • 标签: 宗教音乐 终极关怀 至高乐境 日常世俗 神圣超越
  • 简介:<正>关于节拍的基本概念节奏与节拍是两个紧密联系又有所区分的概念。节奏是音乐诸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的意义很广泛,解释也有许多种,最狭义的解释是指音的长短关系。节拍,是节奏的组织形式,它将节奏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组合起来,这是节拍的广义概念。从这一概念出发,节奏与节拍在音乐中总是同时并存,不可分离的。因为不论是多么复杂的节奏,或极不规则的散板节奏,总还是有着一定的组织形式和节奏规律的。但这些规律与组织的原则是不同的,所产生出的节拍形式也必然是多种多样的。

  • 标签: 节拍体系 中国传统音乐 节奏变化 主调音乐 音乐体系 节奏规律
  • 简介: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在异彩纷呈的中国曲艺百花园中,评书艺术博大精深,独具魅力。北方评书因语言通行而流传最广,早已不仅限于北京、天津、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市。除此之外,苏、扬、杭、福,各州有各州的评话,而其流传则不限于一州一府。

  • 标签: 优秀传统 文化自信 责任 中华民族 精神追求 文化积淀
  • 简介:吴歌是江南地区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吸收吴歌音乐风格进行创作是前人获得成功也是笔者尝试略见成效的重要因素.本文在重新审视新时期地域音乐文化和分析总结前人运用吴歌音乐传统进行创作的有效方法基础上,从个人实践的认知角度进一步谈及深入挖掘吴歌传统因素创作富于时代气息音乐作品的经验体会.

  • 标签: 吴歌 地域音乐 新时代 创作
  • 简介: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全球化已成为民族音乐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介绍了国外有关全球化讨论的情况,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应当倡导文化的本土化和多元化.作者提出目前我们应当在努力学习世界各国、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和占领西洋音乐"知识平台"的同时,打造中国人自己的音乐"知识平台".为了完成这一工作,我国音乐学家必须努力学习中国各民族的传统音乐,并尽快建立一个立足于中国传统音乐的音乐教学体系.

  • 标签: 全球化 民族音乐 中国 传统音乐 音乐教学体系 音乐文化
  • 简介:萧友梅先生曾说过:“音乐是没有国界的。”他创办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曾经聘请外籍音乐教师查哈罗夫(BorisZaharoff)、拉查雷夫(BorisM.Lazareff)、富华(AriigoFoa)、佘甫磋夫(IgorSheazoff)、苏石林(VladimirShushlin)等教授钢琴、小提琴、大提琴和声乐,并招收俄国、法国、美国、匈牙利的外籍学生。因此后来常常有人攻击萧友梅办学是要向巴黎音乐院看齐,把国立音专办成一所全盘西化的音乐学院。其实萧友梅先生的办学方针是非常重视民族音乐的。

  • 标签: 音乐教师 民族传统 抛弃 办学方针 萧友梅 专科学校
  • 简介:鹊踏枝[鹊踏枝]又名[雀踏枝],系唐教坊曲名。“鹊”原作“雀”。据说,唐代以鹊(雀)踏在树枝上报喜为吉祥之兆,故将此作为词牌名和曲牌名。到宋代,又易名为[风栖梧]、[蝶恋花],便有“[蝶恋花]本名[鹊踏枝]”之说。

  • 标签: 曲牌音乐 考释 传统 历代 中国 蝶恋花
  • 简介:现今所使用的"乐理"概念有两个不同的含义,但它们都是就音乐基础理论表述范围而言,没有引发大的误解。有学者以某种文化观念给"乐理"重做界定,将其解释为包括音乐学诸多学科范畴在内的所谓"广义"的"乐理",由此而引起对传统音乐基础理论性质的根本改变。传统乐理与普通乐理都属于音乐基础学科、基本乐科。只有真正明确音乐基础理论的性质,才有可能使得中国传统音乐基础理论建设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 标签: 普通乐理 传统乐理 文化观念 基础理论性质
  • 简介:面对生生不息的中华传统音乐文化,我们应该采取何种态度?是将其视为前人留下的供我们世代坐享其成的精神粮仓,还是将其视为先辈赐予我们继续耕耘的种子?这是长期困扰国人一个难题,一个多世纪以来,围绕着这个问题,学术界的争论时断时续,时起时伏,不同的人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至今难成共识。

  • 标签: 传统音乐文化 演出 乐团 实验 台湾省 母题
  • 简介:中国古代崇尚的人格境界,是'儒、道思想'互异、互融的道德意识的自我体认,在客、我关照后与宇宙合一的超越境界,我们把它理解为审美意识中所揭示的超我之境.中国艺术精神,稽古至今,盖无不受其影响.传统艺术美学,自生发时起便是围绕这一高尚的人格精神展开的.近世二胡艺术的发展也传承着这一精神的架构,并被它激活而贯穿之.

  • 标签: 传统美学 二胡艺术 人格精神 审美意识 道德意识 道家思维模式
  • 简介:流行音乐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存在.一种社会的音乐现象,一种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音乐品种,古今中外存在之。作为我国社会音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们重要的音乐审美对象.都需要我们给它以重新的审视、重新的定位和重新的理论评判。本文取流行音乐的视角,从流行音乐的历史发展观、审美价值观和教育教学观三个层面,进行了分析论证。

  • 标签: 流行音乐 历史发展 审美价值 教育教学
  • 简介:<正>不懂外国语言,也就不懂自己的语言。——歌德一前言本文唯一的目的是归纳:什么是传统戏曲表演特征?接着问,为什么传统戏曲表演成为世界剧坛唯一的、独特的表演体系?它的形成是否源自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 标签: 戏曲表演 传统戏曲 符征 外国语言 符号体系 形符
  • 简介:空间考古学视角下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罗艺峰长期以来,在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研究中,总有一个盘桓脑际的问题,即C·萨克斯在其名著《比较音乐学》中所指出的:"在古代亚细亚高度文化的精神里,所谓音乐的作用,决不是纯音乐的,而是反映宇宙关系的一面镜子"。①...

  • 标签: 中国传统音乐 随月用律 音乐文化 《白虎通》 中国西部 时空合一体
  • 简介:本文从传统苗族银饰纹样在现代首饰设计应用的角度出发,主要用实例分析的方法对传统苗银对现代银饰的应用进行研究,通过分析传统苗族首饰纹样与现代首饰设计的审美需求从而给予苗银新的生命力,实现苗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

  • 标签: 传统苗族银饰纹样 现代首饰设计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