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2 个结果
  • 简介: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调查与分析篮球课不同类型的准备活动对中学生心理状态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1)游戏类准备活动最受学生欢迎,其次是综合类、有球类、徒手类;(2)本研究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更加合理地选择、运用准备活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 标签: 篮球课 中学生 准备活动 心理状态
  • 简介:目的:研究力竭运动对大鼠骨骼肌肌纤维类型及AMPK、TSC2、mTOR的影响。方法:选取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对照组(C)不运动,其余3组均进行一次性跑台力竭运动,并于力竭后分别于即刻、24小时、48小时后宰杀(即E0、E24、E48);各组分离血清,并取下右侧股四头肌,一分为二,一份保存待测AMPK、TSC2、mTOR的含量及变化,另一份立即用于冰冻切片,观察肌纤维类型。结果:(1)肌纤维类型ATP酶染色结果显示:骨骼肌Ⅱ型肌纤维呈黑褐色,I型肌纤维呈灰白色;相同视野下,I型肌纤维的横切面积明显小于Ⅱ型肌纤维横切面积,且力竭运动各组I型肌纤维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Ⅱ型肌纤维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力竭运动各组(E0、E24、E48)之间差异不显著。(2)ELISA结果显示:力竭运动即刻组骨骼肌、血清中AMPK、TSC2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力竭后24h、48h组骨骼肌、血清中AMPK、TSC2含量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另一方面,力竭运动即刻组骨骼肌、血清中mTOR含量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力竭后24h、48h组骨骼肌、血清中mTOR含量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且E24组与E48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1)力竭运动后及恢复期间,骨骼肌I型肌纤维百分比降低,Ⅱ型肌纤维百分比增加。(2)力竭运动即刻组的AMPK、TSC2含量明显高于其余各组,而mTOR含量则低于其余各组,提示力竭运动中AMPK可能被激活,同时磷酸化TSC2进而抑制mTOR的合成。其与肌纤维类型变化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力竭运动 肌纤维类型 AMPK TSC2 MTOR
  • 简介:花样游泳是奥运会项目,也是我国的潜优势项目。近几年,我国在这一项目上的成绩进步显著,在一系列世界大赛中也排名靠前,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本文以上海市二线花样游泳队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10.4岁,平均训练年6E3.8±15年),对其身体形态的各项指标(长度、宽度、围度、厚度、身体成分五大类指标及相关派生指数共78项,

  • 标签: 花样游泳运动员 身体形态 上海市 选材 奥运会项目 花样游泳队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法、特尔菲法、测量法、格拉布斯法以及因子分析等科研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身体形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1)建立了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专项身体形态指标体系;2)揭示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专项身体形态特征;3)对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专项身体形态的典型指标进行了理论分析。

  • 标签: 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 专项身体形态 指标体系 特征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29届奥运会女子篮球运动员基本身体形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五大洲运动员的平均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位置运动员在平均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各大洲球队不同位置运动员在基本身体形态方面呈现出各自的特点与规律。

  • 标签: 第29届奥运会 女子篮球 身体形态 比较研究
  • 简介:在2000年体质调研的基础上,对海南7~18岁、汉、黎族女生身体形态中身高、体重、胸围3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试图了解海南不同地域、不同种族女生身体形态发育基本规律和特征,为在今后体育教学和营养方面的改进提供依据.

  • 标签: 海南 黎族女生 身体形态
  • 简介:为探析长跑运动对中老年妇女的形态与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积极促进作用,笔者对部分长期坚持长跑锻炼的中老年妇女进行了对照观察和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分析,证实长跑运动确为中老年妇女较为理想的健身运动。

  • 标签: 长跑 血液流变学 形态
  • 简介:研究选取拉丁舞中的伦巴、恰恰、牛仔舞为教学内容,对50名女大学生进行17周、每周3次的干预训练,对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的各项指标进行实验前、后测量,并对测量所得数据进行自身对比研究,对实验数据统计分析后,其结果显示:拉丁舞训练不仅能够改善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同时也能提高女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对女大学生的身体健康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

  • 标签: 拉丁舞 女大学生 身体形态 身体素质
  • 简介:人体扫描仪在身体形态结构测量中的应用研究.方法:以上海市浦东新区、徐汇区、长宁区、黄浦区的游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人体扫描仪测量(肌性)和传统手工测量(骨性)游泳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并比较分析15项常用形态指标(长度、宽度、围度)和形态比派生指数.结果:肌性与骨性2种测试方法比较发现,长(高)度测试指标中身高、下肢长A和小腿长无显著性差异(P〉0.05),围度测试指标中胸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宽度和形态比派生指数在2种测试方法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长(高)度测试中,肌性测试数据在整体上小于骨性测量数据;在宽度的测量数据中,肩宽、髂宽肌性数据大于骨性测量数据;在围度测量数据上,几乎所有指标都是肌性数据偏大,而在形态比中所有派生指数又均小于骨性测量值.结论:三维人体扫描仪在人体长(高)度测试结果与传统手工测试结果相-致,但在人体的厚度和维度测试中存在-定差异,因此,三维人体扫描仪人体形态测量尚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手工测量方法,非接触测量技术及转换模型尚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三维扫描 游泳运动员 身体形态 测量 应用
  • 简介:从黑龙江省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调研结果中发现:我省男、女大学生均属长躯干类型。同我国其它省份相比,学生身高,体宽,肌肉结实,但心肺功能却居下游,所以黑龙江省学生爆发力、绝对速度和力量较多数省份为强,而耐力素质明显见差。黑龙江省城、乡男女青年相比,身体发育有差异,这些差异同环境,营养和体力活动密切相关。

  • 标签: 素质特征 学生身高 乡男 耐力素质 体质水平 体力活动
  • 简介:研究不同BMI类型的大学生自主性运动对于缓解应激状态的效果,对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培育新健康理念有很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研究表明,提高自主性运动参与程度对改善大学生应激状态有明显的效果,其贡献主要来自于每周锻炼次数和锻炼时间的增加;通过运动实施程度的增加,减小BMI、特别是超重型大学生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地实现减轻体重的目标,对减缓应激状态及增进以强健体魄、愉悦心智、活跃人际为内核的新健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这一分析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及引导大学生科学健身、培育新健康理念提供了具有操作意义的理论依据.

  • 标签: 大学生 自主性运动 BMI 应激状态 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