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6 个结果
  • 简介:一、概述哈尔滨铁路枢纽包括哈尔滨、滨江、香坊、三棵树四个车站,其中哈尔滨车站是连接哈长、滨洲、滨绥、拉滨、滨北五个方向路网编组站。是全路主要编组站之一。哈枢纽四个车站除了每日编解416列车以外,还承担了大量装卸任务。日装车250辆,占哈分局日装车24%。日卸车900辆,占哈分局卸车数46%。因此,哈枢纽在全路、哈局运输生产中

  • 标签: 哈尔滨铁路枢纽 计算机管理 现车管理系统 运输生产 技术特点 设备配置
  • 简介:通过作者多年不断实践,总结分析出产生可控减速顶故障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一系列措施,尽量减少设备故障率,提高养护维修水平,确保车站正常解编作业安全和效率。

  • 标签: 可控减速顶 电磁阀 调车 减速顶 维修
  • 简介:TDJGS601-15活塞M27×1-6H螺纹孔和φ25.5孔尺寸及形位公差要求很高,以前采用一次装夹分步加工工艺,生产效率低,质量差,成为该零件生产主要制约因素.通过变换定位基准和采用高效加工工艺,我们对原工艺路线进行了改进,使该部位加工效率提高几十倍,而且消灭了废品,解决了生产难题.

  • 标签: TDJGS601—15活塞 工艺路线 加工工艺 车削 技术改进 减速顶
  • 简介:叙述了减速顶运用管理现状。同时提出使用RFID技术解决减速顶管理难题,并对研制方法和过程进行了介绍。

  • 标签: 减速顶 射频技术 运用 管理
  • 简介:箭翎线是一种适用于编组摘挂列车等地区多组列车编组高效率配线布置形式。它于六十年代在日本研究成功,并先后在郡山、武藏野、周防富田等自动驼峰编组站上使用。由于我国铁路运营条件与日本铁路有较大不同,因此,不能盲目照搬,而应按我国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本文运用概率论和排队论原理,提出了箭翎线设计理论和方法,供设计者参考。

  • 标签: 箭翎线 设计理论 设计方法 概率论 中国 铁路
  • 简介:减速顶和其它机械产品一样,其摩擦融使零件产生摩擦磨损,导致减速出现故障、损坏、报废。本文论述了摩擦磨损理论、影响磨损因素、故障分类、并以理论结合减速顶实际,作者提出了减速顶日常保养,各种维修修程和周期以及减速顶报废等。

  • 标签: 铁路驼峰 减速顶 维修 周期 摩擦磨损 故障分析
  • 简介:驼峰进路新控制系统试验成功铁路编组站“驼峰进路集中电子微机自动控制系统”在广州羊城铁路总公司韶关车站试验成功。该技术属国内首创,在国际上也尚无先例。这个系统是哈尔滨铁路局减速顶调速系统研究中心根据编组站运输生产需要提出课题,得到了铁道部和广州...

  • 标签: 铁路编组站 驼峰 进路 控制系统 试验研究
  • 简介:国产减震器由于结构一直沿袭老结构方式,造成减震器性能参数不稳定,密封性能差,性能参数调试与维修复杂,使用寿命短等缺点,为此我们对国产减震器进行了改进.

  • 标签: 减震器 维修 改造 铁路 客车
  • 简介:由于在驼峰溜放部分安装了高档减速顶,有效地降低了溜放车辆速度,避免了铁鞋使用,大幅减少了车辆擦轮事故发生,保证了调车作业安全并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调车效率。同时为了保证减速顶始终能处于良好工作状态,车站还建立、健全了一整套减速顶用管修制度,强化了El常维修保养,同时重视对维修人员培训,让他们严格按照有关标准作业,确保了运输生产安全。

  • 标签: 编组 解体 减速顶 维修 管理
  • 简介:世界上最早减速顶是英国道蒂公司于1958年秋天开始研制,1959年5月11日英国专利局受理了道蒂公司首次申请减速顶专利,至今已有三十余年历史。我国在1974年开始研究减速顶,哈尔滨局科技人员在哈工大、铁科院运输所协助下,于1975年7月研制出我国最早减速顶,填补了我国在这一科研领域空白。中国专利局于1987年12月17日受理了哈局减速顶研究中心申请减速顶专利,到目前为止减速顶在我国已有十七年研究历史,研制单位不仅限于哈局,而且发展成上海局、柳州局、沈阳局等多家研制。由于减速顶具有众所周知优点,加之多种新驼峰调速方案应运而生,大大拓展了减速顶应用范围,1990年全国铁路各编组站及路外各钢铁公司、热电厂、港口站,应用各种减速顶达27万台,在国内

  • 标签: 减速顶 中国 铁路 研制方向 评定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