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妇女妊娠期间,由于母亲和胎儿的ABO血型和Rh血型及其他血型系统不配合,可导致新生儿溶血病,严重时可导致死胎或习惯性流产。因此,对妊娠女性妇夫进行ABO血型和Rh血型系统检测,鉴定孕妇血清中抗体效价和抗体物特异性等意义重大。现将我站血型室近几年来对例孕妇产前ABO血型和Rh血型抗体免疫学检查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 标签: ABO血型 RhABO血型和不规则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 对 Rh 阴性孕妇血型不规则抗体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 2018 年 8 月 ~2019 年 4 月在我院接受产检的 62 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 31 例 Rh 阴性孕妇为监测组,采用盐水介质法、凝聚胺、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木瓜酶法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 31 例 Rh 阳性孕妇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检测。结果 监测组中检出血型不规则抗体 8 例 (25 . 8 % ) ,其中抗 - E 4 例,抗 - D 2 例,抗 - Ec 2 例,全部为 Rh 血型抗体;对照组检出血型不规则抗体 2 例 (6 . 5 % ) ,其中抗 - M l 例、非特异性抗体 l 例,均为 Rh 血型系统以外的血型不规则抗体。监测组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 05) 。结论 Rh 阴性孕妇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出率较高,主要是 Rh 血型抗体,孕期常规检测红细胞血型抗体有利于延长胎龄,降低围生儿的各种并发症,提高围生儿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 标签: 孕妇 Rh 血型抗体 血型不规则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血前进行RH抗体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接收的1064例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对所有患者输血前进行Rh抗体验,并对其血清中抗-C、抗-D、抗-E以及抗-M等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Rh抗体验33例呈阳性,阳性率为3.10%,女性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P<0.05);其抗体类型主要包括抗-C、抗-D、抗-E、抗-M以及非特异性抗体。结论输血前进行RH抗体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其能够有效的提高输血治疗的安全性,降低输血质量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输血前 Rh抗体 检验
  • 简介:目的探讨孕妇RH血型与免疫抗体Rh新生儿溶血疾病的产前诊断价值。方法选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500例孕妇作为观察对象。对孕妇实施抗D血型定型检测,对Rh血型实施测定。采用红细胞检测,分析免疫抗体的效果。结果研究的500例孕妇当中Rh血型呈现阴性的有6例,血清当中检测抗体C和抗体D复合性免疫抗体的患者有2例。结论对孕妇进行Rh血型与免疫抗体,能够有效提高对Rh新生儿溶血病诊断的价值,有助于临床尽早采取措施进行防范,具备重要的临床意义。关键词孕妇;Rh血型;免疫抗体;新生儿溶血病;诊断价值Rh新生儿溶血病是指胎儿的红细胞与母体之间存在着不和血型抗体,从而导致新生儿、胎儿发生免疫性溶血。在溶血病早期,新生儿多会有高胆红素血症体现,后期患儿则会有肝脾肿大、胆红素脑病以及贫血的发生1。因而孕妇在产前进行Rh血型检测与免疫抗体至关重要。本次就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500例孕妇作为观察对象,观察孕妇RH血型与免疫抗体Rh新生儿溶血疾病的产前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选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500例孕妇作为观察对象,500例孕妇年龄均在20至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4.3±0.4)岁。孕妇孕周均在13至38周之间,平均孕周为(20.2±0.7)周。初次产妇有200例,经产妇有300例。所有孕妇均签署知情同意书。1.2方法所有受检孕妇均进行Rh血型与免疫抗体。首先,采集末梢血1滴,采集好后将其加入到0.9%NaCl溶液(适量)中,从而配制成为2%至5%的红细胞悬液,抗体试剂采用抗D血型定型试剂,按照试剂说明书实施相应操作。如果Rh显示为阴性,则采集夫妇双方各3毫升静脉血,使用抗人球蛋白方法实施鉴定。按照标准红细胞实施血清免疫抗体检测。并且对孕妇血清免疫抗体实施定期的检测,基本为每月一次。在孕妇分娩的时候,采集脐带血进行新生儿血清和Rh血型的检测。1.3观察指标观察孕妇Rh血型与免疫抗体结果。2结果研究的500例孕妇当中Rh血型呈现阴性的有6例,阴性率为1.2%。4例没有产生免疫性血型抗体,孕妇分娩之后并没有出现新生儿溶血病。2例孕妇不具备输血史,3胎0产。第一胎在怀孕10周自然流产,第二胎20周自然流产,第三台在31周早产,但新生儿出现窒息死亡。对夫妇两人的染色体进行检测,均正常,女方血型为A型,男方血型为O型。女方经检测防线血清抗D抗体的效价比为1245,抗C抗体效价为130。血清当中检测抗体C和抗体D复合性免疫抗体的患者有2例。3讨论Rh血型是第二大血型系统,Rh血型不合原因是由于母亲Rh血型阴性,父亲Rh阳性。这种状态下,母亲怀孕第一胎多属于Rh阳性,孕妇在分娩期间,通过胎盘剥离作用,胎儿机体内所携带主要是源自于父体红细胞抗原直接进入到母体,导致母体呈现出免疫性反应。而第二胎之后,如果胎儿仍然为Rh阳性,会对母体当中记忆细胞进行刺激,从而出现回忆性反应。另外,人工流产与自然流产、剖宫产病史会致使胎儿血液经胎盘而进入至母体进行血液循环系统,会提高新生儿溶血病患病几率2。本次的研究结果显示,500例孕妇当中Rh血型呈现阴性的有6例,阴性率为1.2%。血清当中检测抗体C和抗体D复合性免疫抗体的患者有2例。说明孕妇在产前进行Rh血型与免疫抗体能够早期发现孕妇的血型情况,有助于早期对新生儿溶血病进行预防。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需要在Rh阴性产妇分娩第一个Rh阳性胎儿之后,在分娩72小时之内实施抗RhD球蛋白肌肉注射治疗,注射的剂量在200至300微克之间。从而封闭新生儿RhD阳性抗原,阻止其进入到母体血液渠道,防止母体出现免疫抗体性反应。另外,母体和胎儿血型不合也不会对母体的自身健康造成不良影响,Rh阴性血型不但会一反早产、流产与胎儿发育不全之外,还会致使胎儿发生肝脾肿大、智力性障碍等3。综上所述,对孕妇进行Rh血型与免疫抗体,能够有效提高对Rh新生儿溶血病诊断的价值,降低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有助于临床尽早采取措施进行防范,并且在出现溶血病之后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孕妇Rh血型与免疫抗体具备重要的临床意义。参考文献1叶海辉,李从荣,李智山等.襄阳地区23例RH血型抗体致新生儿溶血病输血治疗探讨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6,23(2)135-138.2詹洁瑜,舒琳琳,颜思璐等.新生儿溶血病Rh血型分布与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17)113-117.3张勇萍,杜娟,杨世明等.4397例孕产妇ABO和RhD血型检测及不规则抗体的分析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6,32(5)680-682.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妊娠次数与Rh系统抗体的检出率之间的关系。方法:提取不同妊娠次数的妇女标本,进行抗体筛选和抗体鉴定,分析抗体性质。结果:Rh系统的抗体出率分别为:初次妊娠0.09%;2次0.28%;3次1.63%;4次3.96%;5次及以上6.86%。结论:Rh系统的抗体出率随妊娠次数的增长而增长。

  • 标签: Rh系统的抗体 妊娠次数 抗体筛选 检出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年来,静脉血际本的结核IgG抗体ELISA测定法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但在某些清况下尤其是儿童静脉血采集有一定困难,也不适宜结核病的普查。为了达到取样简便,使被检者易于接受,我们对本院50例患者(男性患者占66%,女性患者占34%,其中肺结核初治病人26例;肺结核夏治病人16例;结核性脑膜炎3例;结核性复膜炎1例,肠结核1例,肺癌2例,诊断不明:1例)

  • 标签: 微量耳血 结核性脑膜炎 静脉血采集 肺结核复治 静脉血标本 IGG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县HIV抗体结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5月**县不同人群HIV抗体资料450份,对于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阳性检测率1.77,且多数为外地户籍,不同性别之间阳性率并无较大差异;**县HIV抗体阳性中注射吸毒者阳性率最高,依次为其他人员、孕产妇;其中主要发病年龄段为30~50岁,其他年龄段发病几率则较低;待业人员、个体人员以及初中、小学文化程度患者HIV阳性率更高。结论 本县HIV感染情况逐步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今后需加大监控范围,有效控制病情蔓延。

  • 标签: HIV抗体 艾滋病 注射吸毒 孕产妇 文化程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自身抗体种类繁多,检测方法较为丰富,已有效应用到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以辅助临床诊疗。做好自身抗体全面、全程、全员参与的质量控制,如实验环境、仪器设备、试剂耗材、实验方法、实验人员的培训、能力验证、室内质控及室间质评,能够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准确、更有效的依据。本文介绍了自身抗体的现状、技术,分析了其临床应用范围,建设性地提出了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建议,旨在为日后自身抗体检测及临床诊疗提供有效的质量保证。

  • 标签: 自身抗体 临床应用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HIV感染及艾滋病(AIDS)在人群的发病状况和流行情况。对来我院住院及门诊的病人和体检人员,常规采用EILSA法进行初筛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反应者送广西区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检确诊。结果8010例血清标本共检出HIV抗体阳性21例,阳性率为0.26%。其中静脉吸毒者5例,占23.8%,性病者3例,占14.2%,孕产妇4例,占19.0%,普通人群9例,占42.8%。

  • 标签: 艾滋病 HIV抗体
  • 简介: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阳性与性别、血型、输血次数和输注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技术,对697例输注血小板制剂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并对检测结果统计分析。结果:697例患者中共检出血小板抗体阳性74例(10.62%);血小板抗体阳性与性别、血型无明显相关性,但与输血次数呈正比(P〈0.01),并且血小板抗体阳性与输注效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输血等免疫因素刺激导致产生血小板抗体,输血次数越多,血小板抗体产生概率越大;血小板抗体阳性会直接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为提高血小板输注效果,对血小板抗体阳性者应尽量进行配合性输注。

  • 标签: 血小板抗体 阳性 输血次数 输注无效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成都北部地区18678例Rh-CDE血型及23592例不规则抗体,探讨其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本院2016年2月至2016年7月住院及门诊患者的静脉血液标本,对其进行Rh-CDE血型鉴定和抗体筛查。结果Rh-CDE血型样本中检测出其CDE抗原有双群或弱阳性现象,成都北部地区人去抗筛阳性率为0.47%。结论对患者进行常规Rh-CDE同型配合相合输血及不规则抗体筛查,有效预防迟发型输血溶血反应,提高输血治疗的安全性,有利于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Rh-CDE血型鉴定 不规则抗体筛查 安全输血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厂家单克隆抗体封闭抗体的结果差异。方法使用BD公司及贝克曼-库尔特(BC)公司的复合CD4/CD8/CD3三色荧光抗体,对30例反复自然流产(Recurrentspontaneousabortion,RSA)患者进行流式细胞术封闭抗体(Blockingantibody,BA)检测,用kappa系数评价两种抗体结果的一致性,用McNemar检验比较两种抗体的差异及其对临床决策的影响。结果经McNemar检验,当以BA单项阴性为需要接受主动免疫治疗的标准,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若以BA双项阴性为需要治疗的标准,则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抗体结果一致性较差,kappa系数=0.2。结论两种单克隆抗体封闭抗体的结果存在差异,实验室应明确使用抗体的厂家,尤其是对同一患者治疗前后检测封闭抗体变化时应使用相同厂家的抗体

  • 标签: 封闭抗体 反复自然流产 流式细胞分析技术
  • 简介:摘要自身抗体对自身免疫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病情评估、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自身抗体准确性至关重要。自身抗体技术不断发展,正逐步实现定量化、自动化、智能化,但其检测标准化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本文将对自身抗体标准化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如何实现标准化作一述评和讨论。

  • 标签: 自身抗体 免疫分析 参考标准
  • 简介:目的比较2种登革热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以及1种ICT(免疫层析法)试剂盒对于登革热抗体的差异,筛选出更适合群体血清流行病学检测的试剂盒。方法按照所选择的试剂盒的说明,用盲法对出入境人员血清进行检测。结合检测和流调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登革热IgG阳性检出率分别是NOV16.67%、中山10.12%、Cotez0.6%,总体上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山和NOV之间检出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登革热IgM阳性检出率分别是NOV0%、中山1.19%、Cotez3.57%,三者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三种试剂检测阳性与黄热、乙脑接种、病史的关系,提示Cortez-IgG呈现弱相关趋势。检测成本测算,中山试剂成本最低。结论对于开展人群登革热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中山-IgG试剂相对较优。不同检测原理、不同工艺的试剂盒,其检测特性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评估。

  • 标签: 登革热 抗体 检测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