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影响因素,提高质控水平。方法采用ELISA标准步骤检测HBsAg,分析、总结检测过程可能存在的影响检测质量的因素和质控方法。结果血清标本、试剂盒、操作过程、结果研读、药物等因素是影响ELISA检测HBsAg质控的主要原因,加强质控可以提高检测质量。结论针对ELISA检测HBsAg的影响因素加强质量控制,可以提高检测质量,为临床提供可靠参考。

  • 标签: E L I S A H B s A g 影响因素 质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与ELISA法测定血清癌胚抗原(CEA)的方法结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消化系统肿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抽取患者血清样本进行血清癌胚抗原测定,对两种方法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分别用化学发光法和ELISA法的血清癌胚抗原测定阳性率分别为53.0%和55.0%,两组阳性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学发光和ELISA法对血清癌胚抗原(CEA)含量较为准确,有较高的一致性,对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的诊断具有良好诊断价值。

  • 标签: 化学发光法 ELISA法 测定 血清癌胚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hD阴性血型抗原分析在临床输血安全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患者并经过确诊的56例RhD阴性血型患者,对RhD阴性血型抗原进行分析。结果RhD阴性患者血型抗原分布中O型有25例,占比最大为44.6%;本次实验研究共检测出DEL型12名,占21.4%(12/56),其中,O型有5例,占比最大为41.7%(5/12)。结论分析RhD阴性血型抗原能够避免血液之间产生同种抗体,预防溶血性输血,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输血安全性。

  • 标签: RhD阴性 抗原 输血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癌胚抗原(CEA)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胃癌患者80例为实验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查体的健康人群80例为对照组。实验组80例患者,根据胃癌国际TNM临床分期标准,分为Ⅰ期16例、Ⅱ期24例、Ⅲ期23例、Ⅳ期17例。检测所有入组患者Hcy、CEA水平。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以及实验组不同分期血清中Hcy、CEA水平。结果实验组Hcy、CE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胃癌的不同分期中Hcy、CEA水平也不同,Ⅳ期Hcy、CEA水平最高,而Ⅰ期水平最低。结论血清CEA和Hcy的检测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均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甲型H1NI流感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56例甲型H1NI流感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53例病人咽拭子检测结果均转阴,病人愈后良好,1例患者转入本院重症监护室,2例患者转院治疗,转归率为94.6%。住院时日7~10d,平均(8.3±1.5)d。结论加强病情监测、体温监测、呼吸道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为患者疾病康复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GICA)法进行比较。方法对50例标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测,采取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GICA)方法的阳性率、敏感度及特异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阳性率为44.0%,阴性率为56.0%;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GICA)阳性率40.0%,阴性率60.0%。ELISA阳性率高于GICA法的阳性率。结论GICA法操作简便、快速,可作为初筛,ELISA技术是我国各层医疗单位抗原抗体检测的重要应用技术。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表面抗原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叶酸在H型高血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7月—2018年7月本院接诊的H型高血压病患400例,按照电脑随机双盲法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每组各200例。实验组应用依那普利叶酸,对照组应用依那普利。分析两组的疗效,比较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7.0%为,比对照组的81.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10.05±2.08)umol/L,比对照组的(15.42±3.17)umol/L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选择依那普利叶酸对H型高血压病患进行施治,可显著改善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指标,提高疗效。

  • 标签: 依那普利叶酸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型高血压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艾滋病伴结核患者结核抗原快速检测结果。方法抽取36例于2014年7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艾滋病伴结核病患者视作对象,将患者分别予以涂片法检测、痰培养检测以及血清结核分枝杆菌抗原检测。对3种检测方法的特异性以及阳性率进行客观对比。结果经过不同的方法检测后发现,三组检测方法均能检测出艾滋病伴结核患者,其中血清结核分枝杆菌抗原检测效果最好。结论血清结核分枝杆菌抗原检测在艾滋病伴结核检测中特异性较好,且相较于涂片法检测、痰培养检测的检测结果突出。在诊断艾滋病伴结核疾病上有值得应用的价值。

  • 标签: 艾滋病 结核病 涂片法 痰培养 血清结核分枝杆菌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阳性检验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筛选我院传染科2017年3月—2018年4月收治的63例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进行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PreS1阳性率为61.9%,HBV-DNA阳性率为73.02%,HBeAg阳性率为63.49。组间对比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血清中HBV-DNA含量的提高,PreS1阳性率会随之增长,且同等情况下高于HBeAg阳性率。对比差异较大,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阳性表示乙肝病毒较为活跃,并开始复制,而且其阳性率与病毒量呈正增长,是诊断乙肝病毒复制、肝损伤的重点标志,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原特异性免疫治疗配合护理干预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SIT治疗联合优质护理,40例)和对照组(SIT治疗联合常规护理,40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5%和67.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打喷嚏、流涕、鼻塞、鼻痒等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抗原特异性免疫治疗配合系统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效果,通过指导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临床症状,预防疾病的发展和复发。

  • 标签: 抗原特异性免疫治疗 过敏性鼻炎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使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疾病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本卫生院接受治疗的H型高血压患者中选择观察对象,共计76例,用随机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n=38)与实研究组(n=38),前者服用马来酸依那普利进行治疗,后者则服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进行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临床指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水平、舒张压水平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效果显著(P<0.05)。结论相对马来酸依那普利药物,使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更佳,患者的血压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下降,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马来酸依那普利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 H型高血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心电图与24h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1例冠心病患者,均行常规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阳性检出率、检查结果及心律变异性指标(SDNN及SDANN)的检出情况。结果81例冠心病患者中,常规心电图的检出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24h动态心电图;两种检查方法对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房性早搏早发的诊断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24h动态心电图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24h动态心电图的心律变异性指标SDNN、SDANN水平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结论24h动态心电图可提高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24h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诊断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的体征及预防治疗方法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600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肝五项及肝功能检查结果。分析患者的临床体征,且对乙肝患者进行治疗以及对阴性人群进行预防接种。结果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各项检测指标中以单项HBsAg阳性者居多,经过预防接种后乙肝的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加强对肝功能的检测,及时预防接种治疗,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严格管控,是乙肝防治的重要内容。

  • 标签: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 体征 预防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工微柱凝胶免疲检验法在AB0、RhD血型抗原鉴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1068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4例,观察组采用手工微柱凝胶免疲检验法检测血型,对照组采用试管法检测血型。结果经手工微柱凝胶免疲检验法和试管检验法对1068例健康体检人群进行ABO、RhD血型抗原检验结果相符率100%,两种方法对比P>0.05;结论手工微柱凝胶免疲检验法比试管法血型鉴定操作更方便,结果判断清晰准确,灵敏度高,具有很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手工微柱凝胶免疲检验法 AB0 RhD血型抗原鉴定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手术前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前列腺增生症患者8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血PSA,采用B超检查并根据公式估算前列腺体积,在术后2个月抽血复查SPA,并与术前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手术后血清PSA不同程度下降,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变化可以为前列腺增生症提供诊断和治疗参考。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 体积 前列腺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的PTE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法SP法检测70例乳腺癌组织石蜡切片中蛋白的表达情况,其中PCNA指数作为衡量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参数。结果PTEN的表达与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显著相关(P<0.05);PTEN的表达水平与腋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呈负相关(P<0.05),与ER水平和5年生存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检测乳腺癌组织中的PTE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可作为判断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 标签: 乳腺癌 PTEN PCNA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小学生流感暴发疫情的原因、特点,为今后学校流感防控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调查。结果整个疫情持续16d,疫情波及4个班级,共发病20例,罹患率2.18%,实验室检测为H1NI流感病毒。结论本起疫情是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暴发疫情,首例病例发病后未及时隔离和治疗,学生之间直接接触频繁,流感疫苗接种史无该起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流感 H1N1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2016年间我院80例H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分别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cy、SBP、DBP水平,评价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8周的Hcy、SBP、DBP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观察组降低程度更加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可明显控制血压水平和降低血浆Hcy浓度,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 临床对照研究 H型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