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Hcy、IL-8和VEGF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酶联法对32例胃癌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前后血清Hcy、IL-8、IL-18和VEGF水平检测,并与35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胃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前血清Hcy、IL-8、IL-18和VEGF水平均非常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01),手术治疗6个月后则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血清Hcy水平IL-8、IL-18、VEGF水平呈正相关(r=0.6204、0.6134、0.5906,P<0.01)。结论检测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Hcy、IL-8、IL-18和VEGF水平变化对了解病情和疾病诊断及预后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胃癌 同型半胱氨酸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1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肩周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8,IL-32和IL-18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酶联法对31例肩周炎患者进行了推拿治疗前后血清IL-8,IL-32和IL-18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肩周炎患者在推拿治疗前血清IL-8,IL-32和IL-18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P<0.01),经推拿治疗2周后则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血清IL-8水平IL-32,IL-18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118,0.4982,P<0.01)。结论检测血清IL-8,IL-32和IL-18水平变化与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肩周炎 推拿疗法 IL-8 IL-32 IL-18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GF-Ⅱ、IL-18和BN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酶联法对39例支气管肺炎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IGF-Ⅱ、IL-18和BNP检测,并于35名正常健康儿作比较。结果支气管肺炎患儿在治疗前血清IGF-Ⅱ、IL-18和BNP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2周后则与正常儿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IGF-Ⅱ水平IL-18、BNP水平呈正相关(r=0.49220.5184P<0.01)。结论血清IGF-Ⅱ、IL-18和BNP以不同方式参与了患儿发病,其水平检测对了解病情,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支气管肺炎 胰岛素生长因子-Ⅱ 白细胞介素-18 脑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创伤性骨折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IL-18和TGF-β1水平检测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酶联法对31例创伤性骨折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IL-6、IL-18和TGF-β1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创伤性骨折患者在治疗前血清IL-6、IL-18和TGF-β1水平均非常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手术治疗1个月后则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IL-6、IL-18和TGF-β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47820.5134.,P<0.01)。结论血清IL-6、IL-18和TGF-β1水平变化与骨折愈合密切相关。

  • 标签: 骨折 创伤性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8 转化生长因子-&beta 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APN和IL-18、S100B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法、酶联法和化学发光法对3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HCY、APN、IL-18和S100B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前血清HCY、IL-18、S100B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APN水平又非常显著低于正常人组(P<0.01),治疗一个月后则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APN水平与HCY、IL-18、S100B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5721,-0.4986,-0.6013,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发生发展与血清APN、HCY、IL-18和S100B水平密切相关。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脂联素 白细胞介素-18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替比夫定在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过程中血清IL-18和NO变化,探讨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治疗中替比夫定对二者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无抗病毒治疗史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综合治疗)30例和治疗组(替比夫定+综合治疗)30例,疗程均为6周,分别用ELISA方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IL-18水平;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中NO水平,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IL-18和NO水平及临床、生化、病毒学指标的变化。结果(1)治疗后血清IL-18、NO水平均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2)治疗组TBIL和ALT下降均较对照组显著(P值均>0.05);凝血酶原活动度、白蛋白增加,但较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3)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治疗组HBV-DNA载量下降较对照组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替比夫定能够降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IL-18、NO水平,可改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抑制HBV复制,检测IL-18、NO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指标。

  • 标签: 替比夫定 重型肝炎 白介素-18 一氧化氮
  • 简介:目的:探讨红景天对大鼠运动性肾缺血再灌注血清和肾组织中IL-1β、TNF-α、IL-6和IL-18水平影响.方法:75只7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组,12只)、一般训练组(M组,12只)、过度训练组(OM组,24只)和红景天+过度训练组(ROM组,24只),M组、OM组和ROM组进行8周56天游泳训练.采用专业灌胃器每天灌胃1次,ROM组以4.48g·kg-1红景天灌胃,体积为5mL·kg-1,其他各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末次训练后24h,采用HE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变化,电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清和肾组织IL-1β、TNF-α、IL-6、IL-18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肾组织IL-1βmRNA、TNF-αmRNA、IL-6mRNA、IL-18mRNA基因表达.结果:1)8周实验后,光镜下C组和M组大鼠肾组织结构正常;OM组肾小球淤血,小管上皮细胞水肿、空泡变性、管腔扩张,管腔有少量脱落绒毛、上皮细胞及各种管型;ROM组肾组织病理学改变较OM组轻,小管上皮细胞有轻微水肿、空泡变性和管腔扩张,无蛋白管型和细胞管型.OM组和ROM组Paller评分显著高于C组(P<0.01),ROM组显著低于OM组(P<0.05).电镜下C组结构正常;M组基底膜偶见轻微增厚,系膜区不扩大,系膜细胞不增多,滤过膜结构正常,上皮足突无融合;OM组部分基底膜呈不规则节段性增厚,系膜基质明显增多,系膜细胞增生,上皮细胞足突广泛融合;ROM组仍有较轻系膜区扩大和基底膜呈不规则节段性增厚,上皮细胞足突融合不明显,病变程度明显减轻.2)OM组和ROM组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显著高于C组(P<0.01),ROM组显著低于OM组(P<0.05);OM组和ROM组血清和肾组织IL-1β、TNF-α、IL-6和IL-18蛋白表达显著高于C组(P<0.01),ROM组显著低于OM组(P<0.05);OM组和ROM组肾组织IL-1βmRNA、TNF-αmRNA、IL-6mRNA和IL-18mRNA表达上调显著高于C组(P<0.01),ROM组显

  • 标签: 红景天 肾脏 运动性缺血再灌注 过量训练 细胞因子 IL-1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L-18IL-23在SLE患者变化,探讨IL-18IL-23在S中可能发病机制。方法选取正常对照30名(A组),住院SLE患者60分成2组SLEDAI评分<15(B组n=30),SLEDAI评分>15分(B组)分别检测血沉、CRP、C3、C4、抗ds-DNA滴度、IL-18IL-23滴度。结果比较血沉、CRP、C3、C4、抗ds-DNA滴度、IL-18IL-23滴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IL-18IL-23滴度增高,且在重症活动性狼疮患者中更高,提示其在SLE患者中炎症活动,可能参与损伤发生。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白介素-18 白介素-23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辛伐他汀对CHD患者血清IL-6、IL-18和TNF-α水平影响。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方法和酶联法对32例CHD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IL-6、IL-18和TNF-α水平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CHD患者在应用辛伐他汀治疗前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辛伐他汀治疗3个月后与正常人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IL-6水平IL-18、TNF-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982、0.6011、p<0.01)。结论辛伐他汀能降低血清IL-6、IL-18和TNF-α水平,有助于减少患者远期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冠心病 辛伐他汀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8 肿瘤坏死因子-&alpha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患者血清中TNF-α、IL-18IL-10含量,探讨TNF-α、IL-18IL-10在UC中作用。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0例UC患者血清标本,与4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TNF-α和IL-18含量随着病变严重程度加重而逐渐增加,中、重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UC患者中IL-10含量随着病变严重程度加重而逐渐降低,中、重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C患者血清IL-10含量明显降低,TNF-α和IL-18含量明显增加,促炎因子TNF-α和IL-18和抗炎因子IL-10水平与UC严重程度显著相关。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肿瘤坏死因子-&alpha 白介素-18 白介素-10
  • 简介: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nterlenkin-17,IL-17)、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中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和健康献血者各3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17、IL-23水平,并分析它们与病情、病程之间关系。结果: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17水平[(19.3±8.1)og/mL]、IL-23水平[(28.9±11.1)pg/mL]均高于对照组[(8.6±5.7)pg/mL,(10.9±6.2)og/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92、7.72,P值均〈0.01)。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IL-17、IL-23与症状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89、r=0.75,P值均〈0.01),与病程无明显相关性(r=0.23、r=0.24,P值均〉0.05),IL-17与IL-23呈正相关关系(r=0.81,P〈0.01)。结论:IL-17、IL-23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发病机理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23 发病机制
  • 简介:目的探讨IL-17和IL-6在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60例白癜风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中IL-17和IL-6表达水平。结果(1)寻常型白癜风患者组外周血中IL-17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节段型白癜风患者组外周血中IL-17和IL-6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寻常型白癜风患者组中,进展期患者外周血IL-17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患者(P〈0.01)。结论IL-17和IL-6可能在白癜风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IL-17与寻常型白癜风活动性有关。

  • 标签: 白癜风 IL-17 IL-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IGF-Ⅱ,BNP和IL-22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酶联法对33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了血清IGF-Ⅱ,BNP和IL-22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IGF-Ⅱ,BNP和IL-22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且血清IGF-Ⅱ水平与BNP、IL-22水平呈显著正相关(γ=0.4922,0.5014,P<0.01)。结论检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IGF-Ⅱ,BNP和IL-22水平变化对探讨其发病机理、预防和指导用药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与牙周健康状况关系。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受试者100名和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在治疗前后收集龈沟液(GCF)并记录相关指标,包括牙周探诊深度(PD),牙周附着丧失(AL),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受试者血清IL-8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和治疗后IL-8水平明显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龈沟液L-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血清IL-8水平与牙周炎发生发展相关,牙周炎患者血清IL-8水平显著升高。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对分泌性中耳炎(otitismediawitheffusion,OME)大鼠中耳微环境中核转录因子nucleartranscriptionfactorskappaB,NF-κB)及T辅助细胞(Thelpercell,Thelpercell)Th2-11hl细胞免疫平衡影响。方法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OME模型组(A组)、IL-18干预组(B组)和正常对照组(c组)每组各6只(12耳)。A组和B组以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腹腔注射致敏后以OVA耳内激发制成OME模型,c组耳内激发以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BufferedSaline,PBS)替代OVA。IL-18干预组大鼠,于OVA全身致敏及耳内激发同时,在第1、2、7、8、15、16d给予重组大鼠IL-181μg加生理盐水0.2ml腹腔注射,对照组和OME模型组在相同时间点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ml替代IL-18。采用HE染色切片观察各组大鼠中耳炎症细胞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中耳黏膜和骨髓腔中IL-4、IFN-γ、NF—KBp65表达。结果B组中耳Thl型细胞因子IFN-γ含量较A组明显增高(P〈0.05),Th2型细胞因子IL-4含量较A组稍有增高(P,0.05),A组和B组IL一4含量均明显高于c组(P〈0.05);Th2fFhl比值A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比值明显高于C组(Pc0.05);NF-κBp65蛋白在中耳黏膜和骨髓腔中表达三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c0.05),B组NF-κBp65阳性细胞比率明显多于A组(Pc0.05),而A组明显多于C组(P〈0.05)。IL-18干预后OME大鼠中耳微环境中编码炎症介质基因表达转录因子NF-κB活性明显增强,Th细胞过度活化,细胞因子过度分泌,其中IFN-γ合成显著增高,而IL-4合成也出现一定程度增高,虽然一定程度上纠正了OME大鼠中耳微环境中Th2/Thl免疫偏移,但是中耳变应性炎症并未得到根本缓解。结论IL-18对Th1和Th2细胞存在双向调节作用参与OME大鼠中耳变应性炎症反应:一方面,刺激Thl细胞�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白细胞介素18 免疫反应 T辅助细胞 核转录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肾病综合症患儿治疗前后血浆Leptin和血清IL-10,INF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酶联法对30例肾病综合症患儿进行治疗前后血浆Leptin和血清IL-10,INFα水平检测,并与30名正常健康儿作比较。结果肾病综合症患儿在治疗前血浆Leptin和血清IL-10,INFα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健康儿组(p<0.01)经中西医结合治疗3个月后与正常健康儿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Leptin和血清IL-10,INF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γ=0.5988,γ=0.6012,p<0.01)。结论检测肾病综合症患儿治疗前后血浆Leptin和血清IL-10,INFα水平变化对了解病情和观察预后均具有十分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肾病综合症 瘦素 白细胞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alpha
  • 简介:中图分类号R-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8-0206-01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肝炎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2(IL-12)与肝损伤相关性。方法利用3型鼠肝炎病毒体外感染Babl/cJ小鼠建立急性肝炎小鼠模型,肝脏HE染色进行肝脏病理评估,常规生化和定量ELISA方法检测感染后各时间点血清ALT及IL-12水平。结果感染后Balb/cJ小鼠血清ALT水平持续升高,在在72h达到峰值,IL-12水平在感染48h后达到峰值,随后有所回落;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IL-12水平与ALT水平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34;P<0.05)。结论IL-12在小鼠急性肝炎肝细胞损伤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签: 急性肝炎 干扰素 TNF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培哚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影响。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38例CHF患者及23例健康自愿者血清IL-6水平,将CHF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17例)和常规治疗+培哚普利治疗组(21例)共观察4周。结果①CHF患者血清IL-6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52,P<0.05);②经4周治疗后ACEI组患者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伴有心率明显下降(P<0.05)和LVEF明显增高(P<0.05)。结论CHF患者IL-6水平明显增高,并与左室收缩功能负相关,培哚普利可降低血清IL-6水平,有助于CHF患者心功能改善。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白细胞介素-6 培哚普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