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家庭参与远程护理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名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人,出院后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家庭参与远程护理,3个月内,统计患者的空腹血糖指数(FPG),从按时服药、少糖饮食、规律作息、活动锻炼等方面评价依从性。结果:出院后采取家庭参与远程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指数(FP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家庭参与远程护理后具有明显的良好效果。

  • 标签: 家庭参与式远程护理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在新生儿病房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内收治的住院新生儿100例,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50例为对照组,在病房治疗时进行常规护理,50例为观察组,采用病房家庭参与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以及父母的新生儿知识掌握情况、1个月内再次入院的比例。结果: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和父母对该疾病的认识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新生儿病房家庭参与护理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内收治的住院新生儿 100 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 50 例作为对照组在病房治疗的时候进行常规护理,剩余 50 例作为实验组采用病房家庭参与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以及家长的新生儿知识掌握情况。 结果: 不同护理方式实施后,实验组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更好,家长的知识掌握程度更高,对比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新生儿病房家庭参与护理能够为患儿营造一个适合的生长环境,生长发育得到有效护理干预,同时新生儿家长对于新生儿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更好,相关技能更熟练,利于出院后新生儿的健康生长,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新生儿护理 病房家庭参与式护理 知识掌握 生长发育 应用效果 使用价值
  • 作者: 肖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4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仪征医院,江苏 仪征211900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腹膜透析患者采取家庭参与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以2021年6月-2022年12月作为时间区间,选取该时间区间内本科室接收的腹膜透析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红篮球分组方法开展分组,常规组31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31例实施家庭参与护理模式。对比观察2组病人的自我管理评分、治疗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患者自我管理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依从效率30例(96.77%),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应用家庭参与护理模式在腹膜透析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极大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另一方面,能够使患者治疗依从性得到大幅度提升,值得临床实践中积极应用。

  • 标签: 家庭参与式护理;腹膜透析;自我管理;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膜透析患者采取家庭参与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以2021年6月-2022年12月作为时间区间,选取该时间区间内本科室接收的腹膜透析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红篮球分组方法开展分组,常规组31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31例实施家庭参与护理模式。对比观察2组病人的自我管理评分、治疗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患者自我管理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依从效率30例(96.77%),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应用家庭参与护理模式在腹膜透析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极大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另一方面,能够使患者治疗依从性得到大幅度提升,值得临床实践中积极应用。

  • 标签: 家庭参与式护理 腹膜透析 自我管理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家庭病房中家庭参与护理对家属育儿胜任感、母乳喂养率、母亲焦虑情绪的相关影响。方法:将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入住我院新生儿科的新生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在新生儿无陪病房按常规进行入院宣教、住院护理和出院指导;观察组转入新生儿家庭病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方案,即责任护士对患儿家长进行相关护理知识及技能指导,并在责任护士指导和示范下,学习并承担患儿主要的日常护理。比较两组家长育儿胜任感、母乳喂养率、母亲焦虑评分(SAS)。结果:观察组育儿胜任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母乳喂养率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母亲刚入院时的S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较对照组SAS评分下降更显著(P

  • 标签: 家庭参与式护理 新生儿家庭病房 育儿胜任感 母乳喂养率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分析新生儿病房家庭参与护理的应用。方法 本次研究综合应用了文献资料法、实验法以及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结果结果显示两组患儿家属在新生儿护理知识以及护理技能与家属满意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新生儿出院 1个月后的体格发育情况与再入院率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新生儿家庭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新生儿家属的新生儿护理知识以及护理技能及家属满意度等;家庭参与护理在能够显著提高新生儿出院后的体格发育水平,为新生儿的连续性护理提供坚实的保障。

  • 标签: 新生儿 病房 家庭参与式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新生儿病房家庭参与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间新生儿病房的 90例新生儿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其中一组接受传统护理模式,并设为传统组,另一组接受家庭参与护理,并设为家庭参与组,两组各有 45例新生儿,并对比两组的新生儿家长对新生儿护理技能和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在出院一个月后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家庭参与组的新生儿家长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传统组,差异显著( p<0.05);家庭参与组新生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 家庭参与护理可有效提高新生儿家长对新生儿护理知识以及技能的掌握,同时还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病房家庭参与式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新生儿病房家庭参与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综合应用了文献资料法、实验法以及数 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结果 结果显示两组患儿家属在新生儿护理知识以及护理技能与家属满意度等方面存在显 著差异,在新生儿出院1个月后的体格发育情况与再入院率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新生儿家庭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新生 儿家属的新生儿护理知识以及护理技能及家属满意度等;家庭参与护理在能够显著提高新生儿出院后的体格发育水平,为新生儿的连续性护理提供坚实的保障。

  • 标签: 新生儿 病房 家庭参与式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 要:随着每个早产儿的降生,都将会给一个普通的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早产儿的护理工作一直是护理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随着人文医学的进步与发展,家庭参与护理模式逐渐受到各个学科的重视,相关研究表明家庭参与护理模式(FICare)也能为早产儿带来巨大获益。所以目前国内外临床医学的关注重点已经从早产儿的治疗效果转移到“婴儿-家庭”这一家庭内部关系。家庭参与护理模式得到进一步重视并逐渐发展起来,该模式希望早产儿父母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新生早产儿的护理工作中来,家庭参与护理模式作为家庭强化育儿的有效措施,到目前为止,已得到国内外的一致认可。本文将通过重点介绍家庭参与护理模式的起源,以及目前其在国内外所取得的研究进展,以便FICare 模式能够尽快的普遍适用于我国早产儿救治。

  • 标签: 早产儿 家庭参与式护理 育儿
  • 简介:目的:探讨出院前对早产儿实施家长参与护理实践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4例早产儿按出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早产儿出院时采用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早产儿在出院前连续3d让家长在专人指导下参与患儿日常护理实践的出院指导,比较两组出院早产儿的家庭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出院后家庭护理中出现的喂养问题、脐部问题、皮肤黏膜问题、体温管理问题低于对照组(P<0.05),家长日常护理操作熟练合格率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产儿出院前由家长参与护理能有效提高家长对早产儿的护理能力,减少早产儿出院后的护理问题,提升早产儿的家庭护理质量,提高家长满意度,促进早产儿健康发育.

  • 标签: 早产儿 出院指导 家庭护理问题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长参与护理指导对早产儿家庭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科132例早产儿和家长做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基础护理中增加家长参与护理。结果在护理过程中,存在问题较多的就是体温的管理、意外损失、喂养问题以及皮肤黏膜问题。两组患者在这些方面进行比较,存在一定差异(P<0.05)。观察组家长在护理操作合格率和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方面要优于对照组义(P<0.05)。结论家长参与护理让医务人员和家长之间相互合作,可提高家长的医学知识,又可提升护理能力,可以更好的进行护理操作,为胎儿开展优质的护理服务,值得推广。

  • 标签: 早产儿家庭护理 家长参与式护理指导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家庭参与护理用于新生儿病房优质护理中效果探讨。方法:选取在2020.3-2021.3期间在我院新生儿病房的76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新生儿病房护理中实施家庭参与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采取不同护理措施的实施效果。结果:采取不同护理措施的两组新生儿,其中实验组新生儿发育情况优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当前家庭参与联合袋鼠护理干预用于极低出生体重儿患儿的效果分析,为极低出生体重儿患儿的病情干预效果的提升指明改进方向。方法:选择了我院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的极低出生体重儿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将252例研究对象分两组。研究组(n=126例)给予家庭参与联合袋鼠护理干预;参照组(n=126例)给予袋鼠护理干预。结果:参照组的平均身长速度低于研究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家庭参与式 袋鼠式护理 平均速度极低出生体重儿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家庭参与护理在儿童热性惊厥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于2017年8月—2018年5月期间,来本院接收治疗的60例儿童热性惊厥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给予治疗组患者家庭参与护理,给予对照组常规方式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经过护理,治疗组患儿的护理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患儿家属对家庭参与护理的满意度为86.67%,对照组患儿家属对家庭参与护理的满意度为70.0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热性惊厥健康教育中引入家庭参与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儿护理的有效率,同时增加患儿家属对治疗的满意度,缓解医患关系,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 标签: 家庭参与式护理 儿童热性惊厥症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儿童热性惊厥患者中应用家庭参与护理的影响。方法:确定研究时间,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时段,入我院的儿童热性惊厥患者中抽取60例,以上的患者接受双盲法均分,各30例。对比组(常规护理),分析组(家庭参与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分析组护理效果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目前在儿童热性惊厥疾病护理中,安全有效的方案很多,其中家庭参与护理十分必要,对于健康教育具有独特价值,从长期看效果更好,更有利于患儿愈后生活质量,安全性更高,应在该领域广泛应用。

  • 标签: 家庭参与式护理 热性惊厥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儿童热性惊厥健康教育中的相关要点及现状,并对家庭参与护理的实行价值作出研究。方法:研究经讨论后于2020年6月-2022年8月实行,在儿科现有病例信息中遴选出60份,且所属信息的诊疗结果均为热性惊厥,结合双盲法原则对信息予以组别匹配,研究组、对照组为该研究内执行比较的组别,组内对应的护理措施分为家庭参与护理、常规护理,后续比较中提及的项目为相关知识掌握度。结果:研究组在过程中对相关护理工作的总体参与度及对各个护理要点的掌握度,均高于对照组,数据间比较价值较高(P<0.05)。结论:家庭参与护理提高了家属在护理中的参与性和配合度,掌握了更多相关护理知识。

  • 标签: 家庭参与式护理 热性惊厥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早产儿是指胎龄满28周未满37周出生的新生儿。由于其各器官发育不完善,胃肠功能和免疫功能不成熟,吸吮及吞咽协调能力差,各种消化酶供应不足,胃排空延迟,早期经常导致喂养不耐受发生率高,易发生呕吐、腹胀、胃滞留、胃食管反流、吃奶困难等。充足均衡的营养供给是早产儿存活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促进早产儿喂养管理,提高喂养的耐受性,成为影响早产儿生长发育及远期预后至关重要的问题。现将早产儿喂养管理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家庭参与式护理 早产儿 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卒中患者在接受家庭参与延续护理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用价值。方法:将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进行研究,录入40名脑卒中患者开展对照研究,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单组样本量设置为20名,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治疗配合,实验组患者应用家庭参与延续护理对患者的运动状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评价,判断组间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运动功能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明显更高,差异显著(P<0.05)。在患者治疗完成后,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但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开展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时,将家庭参与延续护理应用于其中,能够使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改善,对于后续治疗工作的开展来说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家庭参与式延续护理 高血压 脑卒中 自我管理 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