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患儿氯胺酮麻醉苏醒期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60例手术治疗患儿,根据术后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采用氯胺酮麻醉方式下手术,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麻醉苏醒期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60例患儿都顺利度过氯胺酮麻醉苏醒期,未出现相关其他严重性并发症,在及时采取救治措施后患儿生命体征均恢复正常。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33%;观察组临床护理非常满意度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治疗患儿采用麻醉苏醒期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儿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患儿手术 氯胺酮麻醉 苏醒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中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以后的儿科医疗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样选取我院儿科于2015年2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124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所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患儿全身麻醉苏醒期发生躁动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该组患儿中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8.1%。小儿发生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有留置导尿管、手术时间以及手术类型(口腔科、腹部与泌尿外科等)等。结论小儿全身麻醉后易发生苏醒期躁动,而留置导尿管、手术时间以及手术类型等均是引发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临床需对其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处理对策,以促进患儿病情快速康复,预防意外情况。

  • 标签: 小儿 全身麻醉 苏醒期躁动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患者体温变化对麻醉苏醒效果及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7月行全麻手术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麻醉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体温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鼻咽温度、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血压情况,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鼻咽温度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收缩压及舒张压表现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心率失常、血压异常及寒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1%,低于对照组的59.18%,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麻醉患者体温下降会造成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的延长,且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应加强对麻醉患者的体温护理。

  • 标签: 麻醉 体温变化 苏醒时间 拔管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全身麻醉后出现苏醒延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9月之间收治的31例全身麻醉后出现苏醒延迟的患者,对其苏醒延迟的原因及处理方式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1例全身麻醉患者苏醒延迟的原因是年龄原因3例,麻醉吸入时间长7例,出现并发症13例,给药剂量过大3例,体质较差4例,肝肾功能不全1例。结论患者全身麻醉后出现苏醒延迟,需及时找出原因,进行有针对性地处理,避免苏醒延迟时间过长,而最终导致患者进一步加重的情况。

  • 标签: 麻醉 苏醒延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麻醉患者体温变化对麻醉苏醒效果和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本次患者为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11月期间进行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100例,将所有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中给予常规的麻醉处理。观察组患者在手术麻醉后进行保温处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手术拔管时间、术后不良反应。患者苏醒判定恢复定向能力,可回答简单问题,可做举手、抬头等简单动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术中患者寒颤发生观察组4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且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麻醉手术中有效的保温措施可降低患者低体温的发生率,有效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有利于患者的苏醒,值得推广。

  • 标签: 麻醉 体温变化 苏醒效果 拔管时间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麻醉患者体温变化对麻醉后患者的苏醒与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以分组观察的形式进行本次研究,观察对象选自我院于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收入实施手术治疗的112例患者。将其按照就诊时间分为两组,分别为常规组(56例)和保温组(56例),常规组患者经麻醉后实施常规手术处理措施,保温组则在麻醉后实施保温措施完成手术,记录两组患者术间体温,观察其完全苏醒时间及其拔管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经分析相关数据可知,保温组患者在术间体温较为接近人体正常温度,保温组患者的完全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快于常规组,且分析结果显示为P<0.05,可知两组观察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麻醉患者术中保持正常体温可对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起良好的缩短作用,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麻醉 体温变化 术后苏醒 拔管时间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麻醉患者的体温变化对麻醉苏醒效果以及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全麻腹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麻醉后实施保温措施,对照组则行麻醉后常规处理。测量患者的鼻咽温度变化情况,比较麻醉后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并观察无有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麻醉过程中的鼻咽温度高于对照组,该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也均短于对照组,且P<0.05。另外,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0.00%,也低于对照组的23.33%。结论麻醉患者麻醉过程中的体温变化对麻醉苏醒效果以及拔管时间均有影响,保持正常的体温能减少不良反应,提高康复速度,值得推广。

  • 标签: 麻醉 体温变化 苏醒时间 拔管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中降低腹部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5年5月进行全麻下腹部手术的患者10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前和苏醒时的血压、心率以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前的血压、心率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时,实验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以显著的降低腹部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患者的血压及心率稳定,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手术室 麻醉苏醒 腹部手术 苏醒期 躁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和常规手术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WHO全麻苏醒期躁动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躁动程度评分0分31例,1分2例,3分1例,护理有效率97.4%,对照组患者躁动程度评分0分27例,1分4例,2分2例,3分6例,护理有效率69.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在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方面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手术室 麻醉苏醒护理 腹部手术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在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中的应用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随机的方法,将120例手术患者划分为两组,分别定义为观察及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在全麻苏醒期中,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全麻苏醒期中,应用麻醉苏醒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0.0%,对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68.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腹部手术患者于全麻苏醒期,会逐步的感受到疼痛,通过对患者予以麻醉苏醒护理,可尽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的疼痛感以及不适感,降低躁动的表现,减少对患者造成的心理负面情绪。建议在今后的临床护理中,可将麻醉苏醒护理推广应用。

  • 标签: 麻醉 护理 苏醒 躁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苏醒拔管期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择期手术时间超过2小时的ASAI级或Ⅱ级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各40例。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期Ramsay镇静评分,两组麻醉诱导期间丙泊酚、舒芬太尼和罗库溴铵的用量,术中吸入麻醉药七氟烷维持。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两组患者在麻醉苏醒期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间注药后的Ramsay镇静评分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全身麻醉恢复期,使用右美托咪定组的躁动、寒战、恶心和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为5%(2/40),生理盐水组则为18.75%(7/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麻期间给予右美托咪定,可发挥镇静作用,对患者拔管时间未构成影响,能减少躁动、寒战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七氟烷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全身麻醉苏醒期猝发急性肺栓塞的急救处理方法。方法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全身麻醉苏醒期猝发急性肺栓塞患者3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急救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急救体会。结果患者1诊断为左右肺栓塞,抢救无效死亡;患者2诊断右肺动脉不全性栓塞,抢救成功,生命体征恢复正常,痊愈出院;患者3诊断为肺主动脉栓塞,抢救无效死亡。结论阿托伐他汀与丹红注射液用价值。

  • 标签: 全身麻醉 急性肺栓塞 急救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芬太尼对小儿患者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手术结束前5分钟治疗组静脉给予芬太尼1ug/Kg,对照组给予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结果治疗组的疼痛评分及躁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芬太尼应用于小儿七氟烷麻醉能减少患儿苏醒期疼痛感,减少躁动的发生率。

  • 标签: 芬太尼 七氟烷 小儿腹股沟斜疝 躁动 苏醒。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深度与苏醒质量。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妇科就诊并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且术中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维持在40~49之间的150例患者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且术中脑电双频指数(BIS)维持在50~59之间的150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BIS在40~49之间的麻醉深度与BIS在50~59之间的麻醉深度相比,具有苏醒时间短、拔管时间短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较高的苏醒质量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麻醉深度 苏醒质量 腹腔镜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保温毯对全身麻醉术后患者麻醉恢复的影响和效果。方法选择全身麻醉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常温下手术未作特殊处理为对照组。术中给予保温毯保温为观察组,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体温及麻醉苏醒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不同时间的体温及术后麻醉苏醒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保温毯保温措施能有效预防全身麻醉术中患者低体温和寒颤,可缩短麻醉苏醒时间,预防呼吸抑制、切口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保温毯 全身麻醉 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