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骨髓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骨骼破坏性炎症,好发于长骨,儿童最常见部位为血供良好的长骨,如胫骨或股骨的干骺端。血源性感染引起的血源性骨髓是最常见的类型。长骨干骺端有很多终末小动脉,循环丰富,血流慢,细菌容易形成菌栓滞留繁殖,余元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灶如毛囊等的致病菌在干骺端血管滞留后,如机体抵抗能力弱时可出现病菌迅速繁殖,侵蚀、破坏骨组织,引起急性炎症。其病理变化主要分为脓液扩散,骨质破坏,死骨形成与反应性骨质增生四个过程。创伤性骨髓由开放骨折或外科手术所致。软组织破坏严重,血液循坏破坏是感染加重的重要因素。慢性骨髓Cierny-Mader分型可分为四型:Ⅰ型为髓内骨髓,病灶局限于骨髓腔,如血源性骨髓;Ⅱ型为表浅型骨髓,病灶局限于骨的外表面,常伴有难治性的软组织缺损,缺乏软组织保护;Ⅲ型为局限性骨髓,有存在明显边界的附着的或浮动的骨片,常伴有Ⅰ型和Ⅱ型骨髓的特点;Ⅳ型为弥漫性骨髓,病灶累及一整段骨或一整个关节。创伤性骨髓治疗的首要步骤是处理感染,感染性病灶要彻底清除,这一步是治疗的重中之重。在感染控制的基础上再进行骨重建。重建的手段包括松质骨移植,骨折内固定,节段性骨移植,人工关节置换等。

  • 标签: 骨髓炎 感染 分型 治疗
  • 简介:摘要分析2019年10月以来收治的2例颅底骨髓患者的临床资料,2例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均为剧烈头痛,颅底MRI均表现为沿组织间隙蔓延的异常信号影。采用内镜经鼻入路手术和抗治疗后痊愈,无严重并发症。术后的病理学检查均证实了炎症性病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骨髓的临床特点、病原学检查、治疗及预后。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骨髓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期间共收治56例新生儿骨髓患儿,男39例,女17例;起病日龄1~28 d,以14~28 d为主(66.1%)。62.5%(35/56)以局部活动差伴被动活动时哭闹入院;57.1%(32/56)发病部位在股骨,76.8%(43/56)有两个及以上骨部位受累;均有局部症状,表现为局部肿胀(94.6%)、局部压痛(94.6%)和局部皮温增高(83.9%)。40例(71.4%)血白细胞计数呈不同程度升高,28例(50.0%)C反应蛋白呈不同程度升高。血和局部脓液培养结果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比最高,分别为25.0%(3/12)和40.9%(9/22)。骨髓液培养结果示肺炎克雷伯菌占比最高,为33.3%(5/15)。11例(19.6%)使用抗生素保守治疗,45例(80.4%)行手术治疗。随访到48例患儿,出现对位不良1例、患侧下肢长1例、膝外翻1例,其余患儿情况良好。结论新生儿骨髓早期症状不典型,应尽早完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及早诊断和治疗,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 标签: 婴儿,新生 骨髓炎 临床特点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儿童慢性无菌性骨髓(CNO)的临床特点并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风湿科确诊的18例CNO患儿的临床特点。结果18例患儿中男12例、女6例,发病年龄为9(5,11)岁,症状出现至确诊时间为2(1,6)个月,随访时间17(8,34)个月。14例患儿发热起病,14例骨痛和(或)关节痛;17例外周血白细胞正常,18例红细胞沉降率(ESR)均升高,14例C反应蛋白(CRP)升高。2例抗核抗体阳性,18例人类白细胞抗原-B27和类风湿因子均为阴性。影像学提示18例骨骼受累病灶均为对称性、多病灶性,受累骨为8(6,11)个,较常受累部位为18例胫骨和17例股骨。14例患儿进行骨活检,病理表现均为急或慢性骨髓症改变。磁共振成像(MRI)发现骨病变为18例,同位素全身骨显像发现骨病变为13例。18例患儿均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10例联合糖皮质激素,9例联合使用传统缓解病情抗风湿病药物,8例联合使用阿伦磷酸盐,6例联合使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随访6个月,13例患儿达到儿童CNO疾病活动度评分70%及以上改善。结论CNO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首发症状表现为发热,伴或不伴有骨痛和(或)关节痛,伴外周血白细胞正常,CRP和(或)ESR升高,全身骨扫描联合MRI可以早期发现亚临床部位的骨髓,提高CNO的诊断率。

  • 标签: 儿童 慢性无菌性骨髓炎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患儿 男,11岁,因“急性髂骨骨髓”于2020年1月入住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小儿骨科,手术后出现呼吸困难急转入小儿重症医学科,因体循环高压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肺动脉高压,进一步行心脏大血管CT造影(CTA)发现右下肺动脉栓塞,给予积极抗感染,依诺肝素皮下注射及口服利伐沙班序贯抗凝治疗,1个月后复查CTA示肺栓塞消失,随访1年患儿恢复良好。儿童急性骨髓合并肺栓塞临床特征不典型,临床上极易误诊,临床医师亟需提高对该病的认知和诊疗水平。

  • 标签:
  • 作者: 徐俊 许樟荣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3-07
  • 出处:《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年第02期
  • 机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激素与发育重点实验室(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市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 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糖尿病足病科 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 300134,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内分泌科糖尿病中心,北京 100101
  • 简介:摘要笔者结合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指南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布的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对糖尿病足骨髓的诊断一文进行解读,旨在提高认识和诊断水平。

  • 标签: 糖尿病足 骨髓炎 诊断
  • 简介:摘要急性血源性骨髓(AHO)是儿科常见的骨髓类型,儿童AHO经及时、适当的治疗,临床治愈率高,如果治疗不当或延迟,可导致不良结果。为进一步规范儿童AHO的治疗,本共识对来自临床一线调查总结的9个临床问题,并基于国内外临床证据、结合临床实践经验,为儿科医生治疗儿童AHO提供指导。

  • 标签:
  • 简介:摘要慢性骨髓作为常见的骨科感染性疾病,可导致内固定失败、死骨和窦道形成、长期排脓、甚至最终恶变等严重后果,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造成巨大的医疗和经济负担。骨髓的治疗手段由过去的清创术转为现在的清创+Masquelet骨重建术或截骨+Ilizarov骨搬运术,治疗效果显著提升,但缺点是手术次数多、疗程长、手术创伤和风险增加,暨需要新的治疗策略。慢性骨髓根治困难的原因包括自体免疫水平紊乱(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局部血供差、耐药细菌出现和细菌生物膜形成等因素,其中细菌生物膜作为细菌在体内的定植存在形式对慢性骨髓的影响显著,包括屏障抗生素、抵抗免疫清除、提高细菌耐受性、播散细菌和促进细菌间信号沟通,针对其中的关键因子和通路为靶点进行研究和干预是骨髓研究和治疗的热点和趋势。现对研究生物膜与慢性骨髓的关系的文献进行综述,便于了解生物膜对慢性骨髓的影响机制和相关靶点,为慢性骨髓的防治和药物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骨髓炎 免疫 清创术 细菌生物膜
  • 简介:摘要急性血源性骨髓(AHO)是儿童骨髓最常见的类型。近年来,儿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发生率有所增加,使得感染更加复杂,常常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性肺栓塞、肺炎、脓胸、心内膜炎、菌血症和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进而导致儿童患者病情更加严重,治疗周期延长。AHO的延迟治疗可能会发展为慢性骨髓,导致骨骼生长和发育障碍。因此,早期、准确的诊断和及时治疗仍是治疗AHO的主要原则。另外,对于患有AHO的儿童患者,需要一种有组织、跨学科的方法来达到及时、全面和准确的诊断,这样才能实施有效的治疗。为此,本文综述儿童AHO的发病机制、细菌学、诊断和治疗方面等内容,旨在提供对现有证据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最新了解,提高对儿童AHO患者的管理水平。

  • 标签: 骨髓炎 感染 诊断 治疗 儿童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腰椎的气肿性骨髓。患者女,65岁,糖尿病病史,“受凉”后出现腰背部疼痛不适半个月,腰3椎体及附件骨质密度减低伴多发气体影,周围软组织肿胀,可见较多积气,腰椎椎管内散在积气。血液细菌培养出革兰氏阴性杆菌(大肠杆菌),病理诊断为坏疽,临床诊断气肿性骨髓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气肿性骨髓炎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儿童慢性无菌性骨髓(CNO)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诊治的8例CNO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8例患儿的临床特点,并与国外报道的儿童CNO患者进行比较和文献复习。结果8例患儿,男3例,女5例;发病年龄(7.2±3.2)岁,平均确诊时间25.9个月;常见临床症状为骨痛(7例,87.5%),关节(4例,50.0%),发热(3例,37.5%);X线片与CT主要表现为骨质破坏、进行性骨质硬化;磁共振成像(MRI)主要表现为骨髓水肿、骨膜炎、软组织肿胀,增强扫描可见强化;患儿受累骨骼均>1处,7例(87.5%)患儿为双侧病灶;常见部位为胫骨(22.0%),其次为股骨(17.1%)、下颌骨(9.8%);8例患儿均行病变部位骨活检,其中4例表现为骨坏死,4例骨纤维化改变,2例骨髓改变;骨组织病原学检查均阴性;8例患儿接受非甾类抗炎药单药或联合糖皮质激素、慢作用抗风湿药、双膦酸盐及肿瘤坏死因子ɑ拮抗剂等药物治疗后随访3个月~2年,8例患儿病情均好转,监测炎症指标正常,均无致残致畸和多器官损伤。结论儿童CNO多于学龄期起病,病程长;以多部位骨痛、关节为主要表现;影像学可见多处骨骼受累,以下肢骨最常见;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慢作用抗风湿药、双膦酸盐及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对CNO有效。

  • 标签: 无菌性骨髓炎,慢性 慢性复发性多灶性骨髓炎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伤复原汤在胫骨慢性骨髓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郑州市第十五人民医院2009年2月至2020年2月接受骨搬移手术治疗的100例胫骨慢性骨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及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骨伤复原汤治疗。持续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周,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时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炎症指标,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细胞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时,研究组功能恢复优良率(92.00%,46/50)高于对照组(74.00%,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2、4周时,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各时点,研究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各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胫骨慢性骨髓患者骨搬移术后使用骨伤复原汤治疗,较常规治疗更利于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患者疼痛感轻微,且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无不良反应发生,安全可靠。

  • 标签: 胫骨慢性骨髓炎 手术 骨伤复原汤 关节功能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慢性骨髓是一种常见疾病。骨髓传统治疗疗程是在彻底清创后使用4~6周的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然而,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实,这一疗程相较于其他疗程的抗生素治疗具有优越性。近年来,随着对该疾病的认识愈发深入,各项治疗技术不断发展,抗生素的使用方案也发生了改变。本文就慢性骨髓抗生素应用疗程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感染 骨髓炎 抗生素 治疗疗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骨部分切除术治疗锁骨骨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2例成人锁骨骨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旷置组(21例,单纯行锁骨部分切除术)和重建组(21例,患者行取自体髂骨的锁骨重建术)。根据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量表及美国肩肘外科学会(ASES)评分量表对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42例患者术后随访6~24( 12.0±3.5)个月。所有患者未发生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随访时,旷置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为( 82.81±3.70) %,ASES评分为(83.10±3.82)%;重建组分别为(83.14±5.15) %、(82.33±4.35)%,两种手术方式的肩关节活动功能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811、0.550)。结论锁骨部分切除术与重建术式相比,患者术后6个月肩关节功能无明显差别,是治疗锁骨骨髓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锁骨 骨髓炎 外科手术 肩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糖尿病足骨髓(diabetic foot osteomyelitis,DFO)是糖尿病足感染中特殊而有挑战性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糖尿病足感染患者截肢、致残的重要原因。DFO的诊断通常需要结合病史与体格检查资料、血清炎症标志物和影像学的检查结果。骨组织培养和骨组织病理学结果为目前公认的诊断DFO金标准。目前DFO还没有最佳治疗方案和治疗流程。需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个体化治疗以及多学科合作,以确保最佳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足 骨髓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骨髓患者的出院准备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8年6—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住院的120例骨髓患者,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出院准备度量表、出院指导质量量表、心理痛苦温度计评估患者出院准备度情况,分析出院指导质量、心理痛苦与出院准备度的相关性,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结果79.2%(95/120)的骨髓患者表示做好了出院准备;120例骨髓患者出院准备度总分为(144.66±35.50)分,条目均分为(6.58±1.61)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院指导质量、病程、心理痛苦和是否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是脊髓患者出院准备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438、0.149、-0.229、0.198;P<0.05)。结论骨髓患者的出院准备度水平较低,急需改善。此外,针对出院指导质量不高、心理痛苦程度重、病程短以及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应给予足够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其出院准备度水平。

  • 标签: 骨髓炎 出院准备度 出院指导质量 心理痛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骨髓患儿脓液中的病原菌分离情况及耐药特征。方法对2011年1月1日至2018年3月1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住院的急性化脓性骨髓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患儿的骨膜下脓液或骨髓液培养结果,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均采用梅里埃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Vitek。结果(1)共纳入104例患儿,60例(57.7%)为男性。65例(62.5%)患儿中分离出病原菌66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53株(51.0%)、大肠埃希菌3株(2.9%)、铜绿假单胞菌2株(1.9%)、肺炎链球菌2株(1.9%)、人苍白杆菌2株(1.9%)和其他细菌4株(3.8%)。39例(37.5%)脓液未培养到致病菌。⑵在病原菌阳性的患儿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81.5%,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43.4%。金葡菌阳性患儿年龄明显大于非金葡菌感染者(P=0.028),体重明显高于非金葡菌阳性者(P=0.040),且金葡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骨髓具有更高的C-反应蛋白水平(P=0.038)。⑶5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敏结果显示100%的菌株对青霉素耐药,且仅56.6%的菌株对苯唑西林敏感。菌株对复方磺胺甲恶唑、四环素、克林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1.3%、30.2%、67.9%、69.8%。菌株对呋喃妥因的敏感率为90.2%。所有的菌株对奎奴普汀/达福普汀、利奈唑胺、利福平、替加环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环丙沙星和万古霉素敏感。69.8%菌株为耐三种及三种以上不同种类抗生素的多重耐药菌。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儿童急性化脓性骨髓最常见的病原菌,其对苯唑西林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较高。提示临床上经验性静脉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急性骨髓患儿时,传统药物苯唑西林、克林霉素不宜作为首选药物。另外尚有39例(37.5%)脓液培养未检测到病原菌,其病原学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儿童 骨髓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
  • 简介:摘要鼻腔鼻窦放线菌感染较为罕见,放线菌感染合并上颌骨骨髓更鲜有报道。放线菌病无特异性表现,临床易出现误诊。本文报道2019年12月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患者,双侧鼻腔反复流血水并鼻塞、头痛1.5年,经鼻内镜、鼻窦CT、增强MRI及分泌物培养(细菌及真菌)等检查,仍不能明确病变性质。行鼻内镜下双侧上颌窦、筛窦开放术,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为上颌窦及上颌骨放线菌感染,给予长期青霉素治疗。随访2年,无复发。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急性血源性骨髓的临床特征、致病菌种类、并发症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儿童医院收住的107例急性血源性骨髓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原学特征等临床资料,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结果分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组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组;根据有无并发症分为有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根据随访患儿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并发症及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107例患儿中男62例、女45例。就诊年龄5.6(1.7,10.0)岁,其中>28日龄至3月龄 5例(4.7%)、>3月龄至5岁 46例(43.0%),>5~12岁 43例(40.2%),>12~18岁 13例(12.1%)。首发症状包括急性发热35例(32.7%)、肢体疼痛24例(22.4%)、发热伴肢体疼痛23例(21.5%)。75例(70.1%)病原菌培养阳性中,化脓性链球菌、肠炎沙门菌及大肠杆菌各1例(1.4%),金黄色葡萄球菌72例(96.0%),其中MSSA组47例、MRSA组22例,仅外院培养阳性且无药敏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MRSA组感染患儿居住农村、接受手术治疗的比例均高于MSSA组[14例(63.6%)比 18例(38.3%),21例(95.5%)比33例(70.2%),χ2=3.87、4.23,均P<0.05]。无并发症组患儿65例,有并发症组患儿42例。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脓毒症19例(17.8%)、化脓性关节17例(15.9%)、静脉血栓12例(11.2%)。有并发症组出现精神改变、食欲减低和(或)乏力、病原培养阳性的患儿比例及入院至手术时间均高于无并发症组[18例(42.9%)比9例(13.8%)、20例(47.6%)比12例(18.5%)、34例(81.0%)比41例(63.1%)、3.5(2.0,6.0)比2.0(1.0,4.0)d,χ2=11.38、10.35、3.89,Z=2.21,均P<0.05]。预后不良组有合并症、合并局部并发症、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比例均高于预后良好组[10/15比34.9%(30/86)、7/15比17.4%(15/86)、14/15比61.6%(53/86),χ2=5.39,6.40、4.42,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急性期C反应蛋白是并发症(OR=1.01,95%CI 1.01~1.02)和不良预后(OR=1.01,95%CI 1.00~1.02)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血源性骨髓首发症状以急性发热、肢体疼痛、发热伴疼痛多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精神改变、食欲减退和(或)乏力、病原培养阳性、入院至手术时间长者易发生并发症。患并发症、合并局部并发症、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者预后差。急性期C反应蛋白高是并发症及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骨髓炎 预后 儿童 回顾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