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病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10月-2021年3月收治老年骨质疏松病理骨折患者40例,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0例。参照组接受保守治疗;研究组实施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椎体高度恢复情况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病理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十分确切,能够显著促进患者椎体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骨质疏松 病理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单侧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及优势。方法:此次研究总共纳入50例研究对象,均是2021.08月至2022.06月到医院诊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利用红绿双色球法分组分为对照组(n=25,传统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研究组(n=25,单侧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手术时长上,两组对比差异不大(P>0.05);在骨水泥注入量及骨水泥渗漏率上,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侧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显著,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PKP)和椎体成形术(PVP)两种手术方式的效果。方法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北京医院骨科就诊的60~80岁老年OVCF患者,椎体前缘高度丢失大于1/3且同意参与本研究的患者共58例,随机分为PKP组和PVP组,两组互为对照。术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骨折椎体前缘高度、骨水泥渗漏情况、再骨折情况和高值耗材花费情况。结果PKP组和PVP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F=115.380、175.010,均P<0.001),两组比较PKP组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低于PVP组(t=2.219、P=0.031),其他时间点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KP和PVP组患者手术后1 d开始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明显恢复(F=43.020、51.010,均P<0.001)。PKP和PVP组内后一时间点的SF-36评分较前一时间点均有提高,术后1个月较术前、术后3个月较术后1个月的提升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PKP组患者骨水泥渗漏率为37.0%(10/27)、PVP组为25.0%(7/28),两组渗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30、P=0.391)。PKP组再骨折率为3.7%(1/27)、PVP组为7.1%(2/28),两组再骨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PKP组患者单节段骨折高值耗材花费为46 490元,PVP组患者单节段骨折高值耗材花费为36 700元,PKP组花费明显高于PVP组。结论PKP和PVP治疗OVCF在镇痛、恢复椎体高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均有良好效果,PKP在镇痛方面效果略优于PVP组,PVP组在卫生经济学方面更有优势。

  • 标签: 骨折,压缩性 骨质疏松 椎体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症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近几年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症椎体骨折58例。结果技术操作全部获得成功,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8~22个月,平均16月,51例疼痛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骨水泥渗漏率为13.79%,未见椎间盘内渗漏。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具有创伤小、止痛效果显著、恢复快、安全性高、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优点,在治疗疼痛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有广泛的前景。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症 椎体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3D打印辅助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3D-PCP)与传统外侧L形延长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跟骨Sanders Ⅱ、Ⅲ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8年6月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骨科手术治疗的3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跟骨Sanders Ⅱ、Ⅲ型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3D-PCP组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73.0±3.4)岁。ORIF组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71.4±2.6)岁。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拆线时间、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2 d和术后1年手术部位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术后1个月和1年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术后2 d和术后1年跟骨影像学参数(Böhler角、Gissane角、跟骨轴长、宽度、高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术后获14~18个月(平均15.6个月)随访。与ORIF组相比,3D-PCP组住院时间短、手术时间短、拆线时间早、下地负重时间早,术后2 d VAS评分低,术后1个月AOFAS的踝-后足评分高,但术中透视次数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2 d VAS评分低于术前,术后1年VAS评分低于术后2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AOFAS的踝-后足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ORIF组术后1年AOFAS的踝-后足评分高于术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D-PCP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间术后1年VAS评分、AOFAS的踝-后足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影像学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3D-PC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跟骨Sanders Ⅱ、Ⅲ型骨折虽增加术中透视次数,但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切口愈合快、术前术后住院时间短、可早期下地负重锻炼及术后早期足踝功能恢复更佳的优点。

  • 标签: 跟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骨质疏松 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 3D打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人骨质疏松对腰椎短节段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北京医院行腰椎内固定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手术的老年患者,按照骨密度分为骨质疏松组(OP组)75例、骨密度T≤-2.5,对照组(CO组)103例、骨密度T>-1.0;比较两组患者基本信息和临床资料、以及术后随访临床评价结果。结果最终纳入178例老年患者其中腰椎间盘突出68例、腰椎管狭窄110例。术前OP组和CO组的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7.35±1.30)分、(7.35±1.33)分,腿痛VAS评分(7.32±1.30)分、(7.22±1.40)分,两组术前腰痛、腿痛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40、0.468,P=0.989、0.640);OP组的术后Cage(椎间融合器)塌陷比例70.7%(53/75)、术后螺钉松动比例37.3%(28/75),明显高于CO组22.3%(23/103)、14.6%(15/103)(χ2=41.440、12.280,均P=0.000);而OP组和CO组患者的术后1年、2年椎间融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89.3%(67/75)比91.3%(94/103)、χ2=0.187、P=0.666,术后2年:94.6%(71/75)比95.1%(98/103)、χ2=0.021、P=0.885]。OP组和CO组腰痛、腿痛VAS评分以及功能障碍指数(ODI)在术后6个月、1年和2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虽然存在Cage塌陷、内固定松动等骨质疏松相关并发症,但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行腰椎短节段TLIF手术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骨质疏松 腰椎 脊椎融合术
  • 简介:转型期的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挑战,社会冲突渐成当今社会常态。如何把社会冲突控制在适当的秩序范围内,实现社会长期稳定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西方现代社会冲突理论主张辨证地看待社会冲突,为我们重新认识社会冲突问题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视角。理性审视社会冲突并建设性地提出应对策略,努力发挥社会冲突的正功能、消解其负功能从而实现国家与社会长治久安是政府和社会的共同期盼。

  • 标签: 社会冲突 理性审视 应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尺骨茎突骨折类型对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手外中心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尺骨茎突骨折患者资料。男25例,女55例;年龄30~85岁,平均58.6岁。根据尺骨茎突骨折类型分为Hauck Ⅰ型组40例,Hauck Ⅱ型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率。同时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3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末次随访时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腕关节活动度和WHOQOL-BREF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受伤至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术后获12~24个月(平均17个月)随访。Hauck Ⅰ型组与Hauck Ⅱ型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率、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术后第1~3天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Hauck Ⅰ型组的掌倾角、尺偏角分别为13.8°±1.9°、21.6°±2.8°,均高于Hauck Ⅱ型组的11.9°±1.6°、18.8°±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Hauck Ⅰ型组患者的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WHOQOL-BREF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85.3±6.4)、(85.6±6.5)、(84.7±6.3)、(85.0±6.7)分,均高于Hauck Ⅱ型组的(78.5±6.5)、(78.9±6.5)、(77.8±6.1)、(77.9±6.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尺骨茎突Hauck Ⅰ型骨折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Hauck Ⅱ型骨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还需进行加强手术固定处理。

  • 标签: 桡骨骨折 尺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腕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肾脏是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影响的主要器官之一,但是2019-nCoV感染合并的肾损伤不能全部归咎于病毒感染。目前文献表明,2019-nCoV感染可能诱发微小病变性肾病、塌陷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膜性肾病、抗肾小球基底膜病等肾小球损伤、肾小管损伤和血栓性微血管病。管网状包涵体可能是2019-nCoV感染相关肾小球损伤的标志物。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包涵体 病理学 肾脏损伤
  • 简介:〔摘要〕水电站机电设备检修作业是水 电站生产工作的 重要内容, 存在诸多安全风险,通过 对检修作业全过程 存在的问题 进行分析, 重点 从 检修 作业人员安全 能力 、 检修作业人员现场执规能力、受限空间检修作业管理、消防控制系统管理、特种设备管理等方面 查找存在的管理性 问题,提出解决问题 和规避风险的对策建议,为提升水电站检修作业安全管理水平提供思路,为水电站安全生产做一点基础工作。

  • 标签: 〔 〕 水电站 检修 管理性 安全隐患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对比常规药方管理以及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对中药处方的合理性及其临床用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500例行中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将行中药治疗的患者均等分为250例对照组(常规药方管理)、250例实验组(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 不良反应发生率、处方不合理情况,实验组别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处方采用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能够有效提高用药合理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标签: 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 中药 处方 合理性 用药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90岁及以上(长寿老年人)髋部骨折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北京医院诊治的90岁及以上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情况分为手术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并随访伤后30 d和1年的存活情况和行走功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伤后1年的死亡率和行走功能,分析影响手术治疗组患者1年死亡率的相关因素。结果最终共纳入114例,保守治疗组18例,手术治疗组96例。两组年龄、性别组成、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评分、合并症情况、骨折类型、入院时的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和凝血功能、伤前行走能力和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8例保守治疗患者1年内死亡9例(50.0%),96例手术治疗患者中,1年内死亡20例(20.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89,P=0.016)。保守治疗伤后1年存活的9例患者中能够独立行走1例(11.1%),能够扶助步器行走2例(22.2%),无法行走6例(66.7%);手术治疗伤后1年存活的76例患者中能够独立行走16例(21.1%),能够扶助步器行走50例(65.8%),无法行走10例(13.1%),两组行走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30,P<0.001)。影响患者1年死亡率的单因素分析中,ASA评分、伤前行走能力和总蛋白与伤后1年死亡率相关(χ2值或t值分别为5.803、-2.176和29.400,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伤前不能独立行走是伤后1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95%CI):15.95(4.42~57.55),P<0.001]。结论长寿老年人髋部骨折患者手术治疗预后优于保守治疗,伤前不能独立行走是伤后1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骨折,髋部 90岁及以上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闭合复位与桡侧交叉克氏针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北京儿童医院骨科收治的198例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其中192例采用闭合复位、桡侧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排除术前神经损伤3例,最终获得临床资料完整者180例。采用Flynn肘关节评分标准评价其治疗效果,对于可能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性别、年龄、左右侧、受伤机制、受伤至手术的时间、手术时间、拔出克氏针时间、体质量指数(BMI),采用均值比较或者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明确影响其预后的因素。结果180例患儿手术时间25~162 min,平均68.2 min;住院时间2~7 d,平均3.6 d;随访时间18~48个月,平均30.6个月。Flynn功能标准评价优153例、良24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为98.3%(177/180);外观恢复标准评价优152例、良23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97.2%(175/180)。术后出现肘内翻畸形2例,针道感染7例,无Volkmann挛缩和尺神经损伤。影响预后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2.016,P=0.045)、手术时间(t=-5.530,P<0.001)、受伤机制(χ2=75.373,P<0.001)、受伤至手术的时间(χ2=9.449,P=0.009)与功能评价显著性相关;手术时间(t=-3.575,P=0.001)和受伤机制(χ2=102.350,P<0.001)与外观恢复评价显著性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时间(OR=1.081,P<0.001)、受伤机制(OR=42.286,P<0.001)、受伤至手术的时间(OR=4.337,P=0.047)是功能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受伤机制(OR=74.850,P<0.001)是外观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采用闭合复位与桡侧交叉克氏针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能减少尺神经损伤、肘内翻畸形和Volkmann挛缩等并发症,无切口、住院时间短,术后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受伤机制、受伤到手术时间和手术时间会影响患儿肘关节功能预后,同时受伤机制也是影响外观恢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儿童 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非布司他治疗肾病高尿酸血症的效果及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方法 文章研究时限定为2021年9月到2022年9月,共有研究对象58人,均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肾病高尿酸血症患者,结合病例信息随机分组,每组29人、组间差异在于对照组予以嘌醇治疗、观察组予以非布司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随访6个月,记录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分析表明,血压、血清SUA、Cys-C、cTnT、D-D 均是影响患者预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结论 临床在对肾病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非布司他进行治疗,可以促使患者对应症状得到改善,缩短患者康复时间且治疗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较高。

  • 标签: 肾病 高尿酸血症 非布司他 治疗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有限切开持骨钳复位结合加长型InterTan髓内钉固定治疗SeinsheimerⅤ型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22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的资料,男14例,女8例;年龄(62.95±12.44)岁(范围36~81岁);骨折均为SeinsheimerⅤ型。所有股骨转子下骨折均采用有限切开持骨钳复位及加长型InterTan髓内钉固定,其中7例伴有较大蝶形骨块者附加单根钛缆环扎辅助固定。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采用Baumgartner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价髋部疼痛程度。结果2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5.33)个月(范围12~30个月)。术后根据Baumgartner标准评价复位质量,其中解剖复位20例,复位可2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36±1.36)个月(范围3~8个月)。末次随访时,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89.05±7.75)分(范围71~100分),其中优11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为86.4%(19/22);VAS评分(0.64±0.85)分(范围0~3分)。2例患者术后双下肢不等长,均小于10 mm;随访期间无一例发生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骨不连、头颈钉切割股骨头和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结论采用有限切开持骨钳复位结合加长型InterTan髓内钉固定治疗Seinsheimer Ⅴ型股骨转子下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利于复位、骨折端稳定性好等特点,术后疗效满意,并发症少。

  • 标签: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髓内 外科手术,微创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chatzkerⅡ型胫骨平台骨折外侧半月板损伤的类型及其与外侧平台CT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213例SchatzkerⅡ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男132例、女81例;年龄29~61岁,平均44.9岁。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骨折,并常规行关节镜探查以发现并处理软组织损伤。术中明确外侧半月板损伤的类型、位置,将患者分为半月板损伤组和无半月板损伤组。通过测量CT上胫骨外侧平台塌陷值(lateral plateau depression,LPD)及增宽值(lateral plateau widening,LPW),分析其与外侧半月板损伤的相关性。绘制相关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确定LPD和LPW预测外侧半月板损伤的最佳临界点。结果半月板损伤组109例,主要表现为外侧半月板体部及后角损伤(98.2%,107/109),LPD为(13.1±3.2) mm;无半月板损伤组104例,LPD为(9.1±3.0)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8,P<0.001);半月板损伤组和无损伤组的LPW分别为(8.0±1.3) mm和(6.7±1.6)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P=0.011)。LPD的最佳预测临界点为7.6 mm(灵敏度为90.3%,特异度为64.7%,曲线下面积为0.834);LPW的最佳预测临界点为7.3 mm(灵敏度为80.5%,特异度为58.8%,曲线下面积为0.722)。结论SchatzkerⅡ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外侧半月板损伤常表现为外侧半月板-关节囊分离、破裂和纵裂,其冠状面CT外侧平台塌陷超过7.6 mm和(或)外侧平台增宽超过7.3 mm时,易出现外侧半月板体部和(或)后角损伤。

  • 标签: 胫骨骨折 胫骨半月板损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90岁及以上(长寿老年人)骨质疏松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行椎体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医院骨科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64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长寿老年人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术前及术后疼痛变化、术中骨水泥渗漏、术后肺炎、褥疮、泌尿系感染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活动能力术前术后变化等进行评估。记录术前、术后早期(术后3 d)及术后30 d患者疼痛评分、活动能力评分、骨水泥外渗情况及术后椎体再次骨折、术后肺炎、褥疮、泌尿系感染、血栓等并发症情况。结果64例患者术前、术后3 d及术后30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依次为(8.34±1.12)分、(2.17±1.45)分和(1.83±1.15)分(F=540.876,P<0.01);活动能力评分依次为(2.83±0.94)、(1.59±0.70)和(1.39±0.60)分(F=65.492,P<0.01)。术中骨水泥渗漏18例(28.13%),术后30 d内肺炎4例(6.25%),泌尿系感染9例(14.06%),下肢静脉血栓3例(4.69%),褥疮1例(1.56%),手术椎体再次骨折2例(3.13%)。术后30 d随访期间患者无1例死亡。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长寿老年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活动能力,是有效、安全的微创治疗手段。

  • 标签: 长寿 骨折,压缩性 椎体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