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搬移治疗缺损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51例搬移的患者做好术前评估及心理护理;术后控制好搬移的速度,加强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结果51例搬移均未出现并发症,恢复良好。结论通过严格执行搬移的速度,使缺损的患者患肢愈后良好,达到延长的标准。

  • 标签: 骨缺损 骨搬移 术后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2-0056-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l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进行搬移治疗胫骨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2009年3月~2012年7月我科对因外伤造成胫骨缺损的13例患者采取l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固定搬移手术治疗,术前给予充分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末梢血运、感觉及活动情况,以按时按量,宁慢勿快的原则进行搬移,做好外固定架的管理,出现异常及时处理。结果13例均成功,其中有10例有4cm的形成,2例形成5cm,1例形成6cm,术后住院30~70d,患者愈合6~12个月,随访12~36个月。患肢膝关节和踝关节早期功能不同程度受限,通过有计划的锻炼恢复期均达到或接近正常,避免出现并发症。结论胫骨缺损治疗难度大愈合困难,采取l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固定搬移手术治疗可达到促进愈合,降低截肢的危险,术前术后做好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严谨搬移措施,及时观察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有计划的患肢功能锻炼,才能保证搬移手术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骨缺损 骨搬移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就《搬移技术》多媒体教材研发过程中的视频工作进行了宏观构想。首先从现场录制的专业脚本准备、制作脚本准备、人员准备、设备准备及现场实录等方面做了探讨。其次在视频后期编辑和文件生成中,对专业的科学完整性、特效处理及艺术加工、配音、文件格式及文件生成原则进行了探讨。

  • 标签: 骨搬移 视频 脚本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lizarov搬移技术在胫骨缺损中的应用。方法以我院2015年3年—2018年6月45例大段胫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23例纳入观察组,给予Ilizarov搬移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剩余22例纳入对照组,给予同侧带蒂腓骨转移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性愈合时间,采用AKS评分与Baird评分分别对比两组膝关节与踝关节功能,采用Fernandez-Esteve评分对比两组骨架痂分,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状况。结果两组性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AKS评分与Baird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Fernandez-Esteve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Ilizarov搬移技术能够更好的促进患者性愈合,有利于患者膝关节及踝关节的恢复,且患者并无明显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Ilizarov骨搬移技术 胫骨缺损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 Ilizarov架、搬移技术治疗下肢长管状骨折合并大段缺损的疗效。方法 通过对下肢长管状骨折并大段缺损共 11例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术后观察、随访。结果 11例此类患者应用 Ilizarov架、搬移技术经过 6-20个月的延长治疗,缺损处实现等长对接,愈合良好,拆除外固定架后,患者最终能完全负重行走,疗效达到预期效果,患者生活得到满意保障。结论 在下肢粉碎性骨折合并大段缺损患者中,应用 Ilizarov 架、搬移技术治疗,创伤小 ,风险小,疗效确切。

  • 标签: Ilizarov架 骨搬移技术 长管状骨 大段骨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lizarov搬移联合髓内引导针技术治疗胫骨创伤性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4年11月— 2018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17例胫骨创伤性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4例;年龄19~60岁[(37.2±13.4)岁]。清创后缺损长度为4.6~14.0 cm[(8.6±2.8)cm]。所有患者采用Ilizarov搬移技术治疗,通过联合髓内导针引导控制搬移块的力线。记录创面愈合情况、外固定时间、外固定指数(EFI)、患肢力线恢复情况。末次随访时根据Ilizarov方法研究与应用协会(ASAMI)评分系统评定和功能结果。根据Paley分类标准记录并发症情况。根据健康调查简表(SF-36)记录生理功能维度得分(PCS)、精神健康维度得分(MCS)评价生活质量,并与我国人口常模比较。结果患者外固定架去除后随访12~37个月[(29.9±4.4)个月]。创面在搬移后均实现闭合,无须皮瓣转移手术。外固定时间为242~801 d[(436.5±154.6)d],EFI为35.7~60.5 d/cm[(50.6±6.2)d/cm]。1例患肢残留成角畸形,其余均力线恢复。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获得愈合,无感染复发。ASAMI评分愈合优良率88%,功能优良率94%。Paley分类并发症包括12个问题、7个障碍、1个后遗症。SF-36中PCS为(85.8±11.6)分,MCS为(69.6±11.1)分;与我国人口常模[PCS(87.6±16.8)分;MCS(78.8±15.4)分]相比,P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izarov搬移联合髓内引导针技术可实现创面和骨折愈合,控制感染,恢复良好的患肢力线,虽然伴有一些并发症和心理影响,但可恢复患肢生理功能,是治疗胫骨创伤性缺损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胫骨 伊利扎罗夫技术 骨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 搬移技术用于胫骨骨髓炎伴长段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该 院收治的胫骨骨髓炎伴长段缺损患者 78例,按 1~ 78进行编号,单号纳入对照组 39例采取同侧带蒂腓骨移植技术,双号纳入观察组 39例采取搬移技术。结果 :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性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 Barid-Jackson评分、 HHS评分及愈合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 胫骨骨髓炎常伴有长段缺损发生,采取搬移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愈合率高的特点,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胫骨骨髓炎 长段骨缺损 骨搬移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胫骨横向搬移(tibia transverse transport,TTT)治疗下肢足坏死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间我院接收的8例9足坏死病例,均接受胫骨横向搬移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8例患者5例6足患者得到临床有效治疗;8例患者均未得到疼痛及坏死创面缩小等症状好转,1例出现经前皮肤坏死,1例出现搬运块回移困难并发症。结论:胫骨横向搬移(tibia transverse transport,TTT)在下肢足坏死治疗方面是一种相对有效方法,治疗中注意手术适应症及相关并发症。

  • 标签: 胫骨横向骨搬移 下肢足坏死 溃疡创面。
  • 简介:目的探究搬移治疗胫骨骨髓炎伴大段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胫骨骨髓炎伴大段缺损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5例。A组采用Orthofix单臂外固定延长架,B组采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延长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髋关节评分(HHS)和Baird-Jackson评分均有所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优良率为93.3%,B组治疗优良率为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搬移治疗胫骨骨髓炎伴大段缺损,疗效显著,采用Orthofix单臂外固定延长架和Ilizarov环形外固定延长架均可促进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愈合率,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胫骨骨髓炎 大段骨缺损 骨搬移 外固定延长架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搬移技术用于胫骨骨髓炎伴长段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胫骨骨髓炎伴长段缺损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搬移技术,按牵拉组织再生原理,将感染病灶彻底切除后,以干骺端截搬移术方法促进愈合。对照组采取同侧带蒂腓骨转移治疗。比较两组缺损长度。术后随访12~24个月,统计两组性愈合时间、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病灶清除后缺损长度、性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性愈合后,观察组Paley骨折愈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arid-Jackson评分、HH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搬移技术手术操作简便,用于胫骨骨髓炎伴长段缺损治疗周期短,愈合率高。

  • 标签: 骨髓炎 胫骨骨折 骨缺损 骨搬移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种截方式对胫骨Ilizarov搬移术愈合指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03年12月至2019年4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手外科行胫骨Ilizarov单段搬移术治疗的93例患者资料。根据术中截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微创截组16例,全部为男性;年龄(37.1±8.3)岁;Gustilo分型:Ⅱ型5例,Ⅲ型11例。骨膜下截组57例,男47例,女10例;年龄(39.1±11.8)岁;Gustilo分型:Ⅱ型17例,Ⅲ型40例。骨膜外截组20例,男19例,女1例;年龄(37.7±11.2)岁;Gustilo分型:Ⅱ型18例,Ⅲ型2例。比较三组患者愈合指数及Ilizarov方法与应用协会(ASAMI)的功能评分。结果3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9~50个月(平均27.4个月)。所有患者均获性愈合,相关并发症均经过相应处理后治愈。微创截组、骨膜下截组、骨膜外截组的愈合指数分别为(53.09±21.88)、(59.97±33.29)、(46.20±14.11)d/cm,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68)。3组的ASAMI评分优良率分别为87.5%、89.5%、90.0%,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截方式均可获得良好的性愈合,三种截方式的愈合指数及术后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

  • 标签: 伊利扎罗夫技术 截骨术 胫骨 骨搬移 截骨方式 骨愈合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骨髓炎治疗过程中采取胫骨近端与远端搬移治疗的成效。方法:研究对象68例均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接收的慢性胫骨骨髓炎患者,2021年7月前为a组,予以远端搬移治疗,反之为b组,采用近端搬移治疗,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统计得出,b组患者的各项数据指标均优于a组,P

  • 标签: 胫骨近端 远端 骨搬移治疗 骨髓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平面截搬移联合锁定钢板外置治疗胫骨大段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普爱医院修复重建科接受治疗的28例胫骨缺损患者资料。根据方法不同分为搬移组和联合搬移组(搬移联合锁定钢板外置治疗)。搬移组14例,男10例,女4例;年龄(38.6±3.2)岁,缺损长度(8.0±0.5) cm。联合搬移组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39.1±3.9)岁,缺损长度(8.3±0.3) cm。比较两组患者外固定支架佩戴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对接点愈合时间、功能评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搬移组随访时间12~28个月,平均18.4个月;联合搬移组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6.8个月。联合搬移组外固定支架佩戴时间(8.4±0.7)个月短于搬移组(13.3±1.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8.4±1.3)、(7.4±1.2)个月,对接点愈合时间分别为(210.2±9.1)、(206.2±9.8)个月,以上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SAMI愈合评价:搬移组优6例,良5例,可3例;联合搬移组优8例,良4例,可2例;两组优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功能评价:搬移组优7例,良3例,可3例,差1例;联合搬移组优8例,良5例,可1例,两组优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搬移组针道感染3例,对合端不愈合1例,下肢力线不良2例,皮肤下陷2例,固定针松动1例,关节僵硬5例,牵拉延迟愈合3例;联合搬移组针道感染1例,下肢力线不良2例,皮肤下陷3例,关节僵硬3例,牵拉延迟愈合2例,再骨折1例。结论双平面截搬移联合锁定钢板外置治疗下肢大段缺损,外固定支架佩戴时间更短,疗效更满意。

  • 标签: 伊利扎罗夫技术 骨延长 外固定支架 胫骨骨折 骨缺损
  • 简介:摘要探讨应用腓骨横向搬移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应用腓骨横向搬移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患者9例,男7例,女2例,年龄43~66(55±9)岁,Wagner分级:2级2例、3级5例、4级2例,均为缺血性溃疡或缺血-神经性溃疡,检测患肢足背经皮氧分压(TcPO2),并随访记录溃疡愈合及TcPO2变化情况。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38(23±12)个月,患足溃疡均愈合,愈合时间2~8(4.2±1.9)个月,均获得保肢,未出现皮肤坏死、针道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术前患足TcPO2为(28.6±3.8)mmHg(1 mmHg=0.133 kPa),术后3个月为(35.0±5.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发现腓骨横向搬移技术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足微循环功能,促进溃疡愈合,且操作简便、并发症少。

  • 标签: 腓骨 横向骨搬移 糖尿病足 溃疡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骨横向搬移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6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式对糖尿病足患者的价值。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成果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优质护理 糖尿病足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