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食管黏膜下肿物的特性以及超声内镜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014年我院收治的因胃镜检查疑有食管黏膜下肿物而进行超声内镜检查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超声内镜检查,分析食管粘膜下肿物的特性,评价超声内镜在食管黏膜下肿物中的诊断效果。结果根据超声内镜检查结果可知,诊断平滑肌瘤28例(56.0%),经高频电切术治疗26例,病例证实25例,诊断符合率为96.1%;诊断脂肪瘤1例(2.0%),息肉3例(6.0%),静脉瘤6例(12.0%),食管囊肿3例(6.0%),间质瘤、颗粒细胞瘤、外压性改变各1例(2.0%),未发现异常6例(12.0%)。其中食管粘膜下中肿物直径<1cm患者34例(77.2%),病变起源于粘膜肌层40例(90.9%),声像图表现为低回声或混合低回声光团患者39例(88.6%)。结论在利用超声内镜诊断中,可有效判断患者食管粘膜下肿物起源,可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在该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食管黏膜 肿物 特性 超声内镜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镜下多环黏膜切除术(MBM)对食管早癌、癌前期病变的治疗疗效,评价MBM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镜中心2012年03月至2014年12月行MBM术,术前行超声内镜检查明确病变深度及范围,术后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早癌、癌前期病变。结果本组36例患者,36次MBM术中出现4次创面出血,追加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1例术中喷泉样出血,予钛夹二枚止血成功。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食管穿孔;1例发生食管轻度狭窄,无需扩张治疗,6个月后逐渐恢复。术后2周复查创面无渗血、渗液,4周创面完全愈合形成疤痕,术后随访6个月~2年无患者复发。结论内镜下多环黏膜切除术操作具有损伤小、操作简单、用时短等优点,术前超声胃镜可以判断食管黏膜下肿瘤起源并初步定性。超声内镜联合内镜下多环黏膜切除术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安全性高、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内镜下多环粘膜切除术 消化道早癌 癌前期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1659例口腔黏膜病患者的病例以及临床治疗情况进行了分析,为治疗我国口腔粘膜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本文针对某医院在2013年8月到2014年8月中前来就诊的1659例口腔黏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收集与分析,对疾病的种类、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特点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这1659例患者中,患有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患者最多,占22.78%;其次是灼口综合征,占21.52%;再次是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口腔扁平苔藓、创伤性溃疡、口腔白斑等,依次占17.00%、10.85%、7.96%、6.87%。结论在这1659例口腔黏膜病患者中,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占的比例最高,而患有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患者,以男性居多,并且该地区是口腔黏膜病的多发区,需要做好护理与预防准备。

  • 标签: 口腔黏膜病 临床分析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晚期食管癌患者采取食管支架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8例晚期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行常规食管扩张治疗,观察组行食管支架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结果观察组吞咽功能恢复优良率94.12%,对照组为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感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4.71%,对照组为44.12%,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食管癌患者实施食管支架治疗,是一种安全性高,且有效促进吞咽功能恢复的治疗方法,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晚期食管癌 食管支架治疗 食管扩张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胃黏膜下肿瘤(gastricsubmucosaltumors,SMTs)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类病变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SMTs患者的CT资料,分析总结其特征表现。结果:39例SMTs患者中,间质瘤(gastricstromaltumor,GST)19例,影像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肿块,肿块实性部分增强后呈均匀或不均匀中度至明显强化,静脉期强化程度高于动脉期,17例GST长轴与胃壁垂直,14例表面覆盖完整黏膜,4例病变出现钙化,所有患者胃周未见肿大淋巴结;神经鞘瘤6例,表现为密度均匀的肿块,较少出血、坏死及囊变,仅2例患者病灶表面有小溃疡形成,增强后呈中度至明显强化,2例患者病灶周围出现肿大淋巴结;淋巴瘤8例,表现为范围较广的胃壁增厚而无梗阻,病灶长轴与胃壁平行,强化不明显,7例胃周出现肿大淋巴结;异位胰腺6例,表现为扁平状肿块影,增强后明显强化,强化方式与正常胰腺类似,1例见中央导管征。结论:SMTs病灶多在CT图像上有特征性表现,CT检查及多平面重组可清晰显示病灶的形状、大小、强化方式及胃腔内外情况等,对SMTs的诊断及鉴别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胃黏膜下肿瘤 计算机 X线断层扫描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胃炎的胃黏膜保护方法。方法:通过胃黏膜保护分析,寻找保护胃黏膜的药物。结果:保护胃黏膜的药物能增强胃黏膜更新,提高细胞再生能力,增加胃黏膜对胃酸的抵抗能力,达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结论:胃黏膜保护对防治慢性胃炎和胃癌前病变具有广阔的发展远景。

  • 标签: 慢性胃炎 胃黏膜保护 幽门螺杆菌(Hp)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黏膜白斑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46例口腔黏膜白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5例,总有效率21例(91.3%);对照组治愈9例,总有效率17例(73.9%);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过量饮酒、吸烟可极大地诱发口腔黏膜白斑的发病,甚至癌变;对于口腔黏膜白斑的治疗则需根据病患的客观病情选择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口腔黏膜 白斑 临床特点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食管纵膈瘘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1例食管癌术后纵膈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食管纵膈瘘的护理对策。结果食管纵膈瘘发生在术后3-8天,愈合时间在20-110天,19例治愈出院,2例因多脏器衰竭死亡。结论仔细观察、及时有效的处理和精心的护理对食管癌术后纵膈瘘治愈至关重要。

  • 标签: 食管癌 外科治疗 管纵膈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68例的治疗进行回顾性比较研究。结果传统手术的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显著大于微创组;术后两组的住院时间方面,传统手术显著多于微创组。两组在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生存率和死亡率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治疗食管癌安全可行,且有一定优势。

  • 标签: 食管癌 微创 疗效 传统手术 比较
  • 简介:目的:探讨内镜下覆膜食管支架治疗食管癌性狭窄及食管气管瘘的临床价值及食管支架置入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63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内镜下覆膜食管支架治疗食管癌性狭窄及食管气管瘘的临床资料,其中7例患者为食管癌性狭窄并食管-支气管瘘伴双下肺感染,19例患者为食管癌术后复发吻合口狭窄置入镍钛记忆合金覆膜支架。102例患者由于食管过于狭窄先行食管扩张,再进行内镜下放置食管支架,35例患者直接内镜下置入食管支架。结果163例患者先后放置174个支架,均一次性置入成功,成功率为100%。16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胸痛不适,有32例支架再狭窄,其中19例单纯行支架内球囊扩张,11例于原支架上端内部分重叠再放置一支架,有26例行氩气刀再通治疗。7例患者出现支架移位,有2例支架进入食管瘘管内于次日在内镜下取出支架重新放置。所有病例均未出现食管破裂、食管血肿或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进食能力提高,食管气管瘘闭合。结论内镜下覆膜食管支架置入术是中晚期食管癌性狭窄简单、安全、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 标签: 胃镜 食管癌 覆膜食管支架 食管狭窄 食管气管瘘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8例消化道黏膜隆起性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进行护理配合。结果本组9例患者入院后情绪不稳定,产生焦虑、不安甚至悲观失望的心理,针对性护理后全部缓解。本组ESD术的患者手术基本成功,病灶都完整切除,28例患者术后出现消化道出血2例,经过内镜下钛夹止血及药物治疗(止血药物及质子泵抑制剂等)等止血措施,均成功止血。余均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ESD治疗创伤小,脏器功能在短时间内恢复,疼痛轻微,能明显提高治疗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内镜 黏膜剥离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收治在我院的50例食管癌并需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行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对照组25例,行传统手术治疗,即开放式食管癌根治术。针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做出比较并分析。结果经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明显较对照组良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传统开放式食管癌根治术,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胸腔镜 食管癌根治术 开放式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了解南充地区有患过或家属患过食管癌的农村居民食管癌知情者对食管癌的认知情况程度,为食管癌的预防和知识宣传提供依据。方法:以自制问卷对四川省西充县两乡镇居民进行入户调查。结果:家庭成员或亲戚朋友患过食管癌的人中了解、清楚食管癌的人分别为25人(23.1%)、6人(5.6%)。结论:四川省西充县农村居民食管癌的患病数较多,但对食管癌知晓者对该病的认知程度较低,以食管癌的预防措施为甚。农村居民对食管癌的了解比较表浅,对食管癌的健康教育宣传有待进一步加强。

  • 标签: 食管癌 高发区 认知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误诊为口腔粘膜病的系统疾病类型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院误诊为口腔粘膜病的15例系统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误诊的系统疾病类型及临床表现、检查结果、误诊原因。结果15例患者均证实误诊,实际为血液系统疾病、维生素缺乏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及艾滋病等系统性疾病,其中血液系统疾病占比最高(P<0.05),该类疾病患者主要有牙龈增生、牙龈出血、黏膜瘀斑、牙周脓肿、舌炎等口腔症状表现,其中包括了4例白血病、3例贫血与2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结论血液系统疾病等多种系统性疾病容易被口腔症状误导而误诊为口腔黏膜病,临床上应充分结合学科知识与临床经验,增强系统性疾病敏感度,提升诊断准确度,以免延误病情。

  • 标签: 系统疾病 误诊 口腔粘膜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痔疮的手术治疗方法以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本病患者30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通过进行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治疗,30例患者中有27例患者治疗效果明显,痊愈出院,在术后没有复发出现,有3例患者在手术后有不用程度的复发,已对其进行转院治疗。结论对本病患者施行痣上黏膜环切吻合术较传统方法疗效更好,安全系数及效率也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痔疮 手术
  • 简介:目的:对小儿气管食管瘘病例的诊断、治疗和愈后进行回顾和总结。方法对本院近5年来收治的10例气管食管瘘患儿的手术治疗过程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10例均接受手术治疗11次,对气管瘘口进行修补,对食管明显狭窄者切除病变食管,行端端吻合或结肠代食管。结果10例均获治愈,术后无一例死亡,门诊随访时间3~15个月,仅2例出现食管狭窄需多次扩张,其余均正常。结论小儿气管食管瘘的常见原因为化学腐蚀性和医源性,常伴发呼吸道症状,病情较为严重,积极有效的手术治疗能改善患儿预后,提高存活率。

  • 标签: 气管食管瘘 外科手术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异物伴穿孔的诊断与治疗,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总结并分析29例食管异物伴穿孔的病例资料。颈段食管穿孔者3例,胸段食管穿孔者26例,28病例行手术治疗,1例入院后即迅速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死亡。结果手术病例中3例颈段食管穿孔均治愈,2例胸段食管穿孔死于严重的纵隔及胸腔感染,23例经外科手术及营养支持等治疗而痊愈。结论对食管异物伴穿孔的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充分引流,控制感染及防治继发性胸主动脉破裂大出血,是降低异物性食管穿孔病死率的关键,从而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

  • 标签: 食管异物 食管穿孔 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