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7 个结果
  • 简介:索债型非法拘禁的认定,对于"为索取债务"要素应当根据案件情况合理定位;认定上,不在于双方之间的债务是否合法、是否存在实际的债权债务关系,而是行为人主观目的和拘禁手段;对象上,只能针对债务人本人而不能指向以外的第三人。以此来准确把握索债型非法拘禁的本质,司法实践中做到公平、公正。

  • 标签: 债务 债权债务关系 非法拘禁罪 司法认定
  • 简介:非法拘禁导致被害人自杀死亡的案件,能否认定为“非法拘禁致人死亡”,存在全面肯定说、全面否定说、重要原因说、客观归责说等多种观点,导致对同类案件要么判处3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要么判处10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存在将因果关系、结果加重犯和实质数混为一谈等问题.一方面,应当肯定非法拘禁行为与被害人自杀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另一方面,肯定因果关系并不表明对行为人必须以“非法拘禁致人死亡”论处.因为在非法拘禁这类封闭的作案环境中,行为人对被害人的生命安全负有保护义务,有义务防止被害人自杀或他杀事件的发生,未履行这种保护义务的,构成不纯正不作为犯,视罪过不同分别成立故意杀人或过失致人死亡,应与非法拘禁(基本犯)数罪并罚.

  • 标签: 非法拘禁 自杀 致人死亡 故意杀人 不作为
  • 简介:非法拘禁导致被害人自杀身亡,行为人是否成立"非法拘禁致人死亡"的结果加重犯,理论上存在肯定说、否定说、折中说等观点,上述观点均存在瑕疵,导致司法实践中行为人承担的刑事责任相差甚大。对于此种情况,应当引入"不作为"的理论,因为非法拘禁行为使得被害人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行为人对被害人的生命安全负有保护义务,有义务阻止被害人自杀事件的发生,能履行而未履行这种保护义务的,视其主观罪过不同分别成立故意杀人或者过失致人死亡,与非法拘禁(基本犯)数罪并罚。

  • 标签: 非法拘禁 自杀 致人死亡 不作为
  • 简介:我国《刑法》第176条将“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纳入犯罪行为,这种将非正规金融活动入化的立法政策值得反思。将吸收公众存款行为入化,有悖于现代刑法所奉行的谦抑性原则,有悖于保护公众投资者利益的原则,也是有悖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需要。概而言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应该去化,这是建立公正、合理之经济秩序的必然要求,也是迈向金融业平等的前提和基础。

  • 标签: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去罪化 投资合同 谦抑原则 市场经济
  • 简介:非法持有枪支以往未得到刑法理论的充分重视。赵春华案之后,非法持有枪支的构成要件的研究具有了实际的紧迫性。第一,应当区分非法持有枪支的“持有”与非法持有毒品的“持有”,枪支不是一次性消耗品,持枪自娱与持枪犯罪之间不存在互斥关系,不同的用途可以并存。即使能够证明持枪目的是为了摆摊游戏,也不能排除将枪支用于实施未然之罪的可能性。第二,应当区分持枪与开枪,不能把开枪后能否致人重伤或死亡,作为认定“枪支”的决定性因素。即使客观致伤力相对低微,只要所持枪形物的外部形象足以让公众产生危惧感,就可以认定为“枪支”。第三,应当区分“违反枪支管理法规”与“非法”,后者不是前者的同义反复,而应理解为整个法秩序。作为国民文娱生活传统一部分的射击游戏,即使违反了具体的实定法规定,也应当在整体性的法秩序评价中被正当化。第四,应当区分对枪支的认识错误与对持枪是否违法的认识错误,前者是构成要件错误,可以排除故意;后者是违法性认识错误,可以减免责任。

  • 标签: 非法持有枪支罪 持有 枪支 非法 错误
  • 简介:理论和实践中对非法处置危险废物类污染环境中处置行为的认定存在分歧,导致了“同案不同判”现象的出现。明确污染环境的保护法益对此类罪犯罪构成要件之处置行为认定具有指导意义。污染环境是一种包含严重危害可能性的实害犯,其所保护的法益为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环境本身。严重危害可能性是指对传统法益存在严重危害可能性,对生态环境自身而言则指已经发生环境污染。解读“两高”《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第2项、第5项中的处置行为时,应将实施于企业特定空间范围内的各种处理行为排除在外,否则,将不当扩大污染环境的处罚范围,并且有违罪刑法定原则。

  • 标签: 污染环境罪 保护法益 实害犯 处置行为
  • 简介:网络借贷其实就是传统民间借贷的网络化,通过互联网的开放性一方面赋予网络借贷更多优点,另一方面也将民间借贷的缺陷迅速放大。刑法的谦抑性要求刑法保持谦抑的精神,在对网络借贷的规制中保持必要的克制。但是对于网络借贷中出现的违反刑法规定的行为,应当进行必要规制,让网络借贷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

  • 标签: 网络借贷 刑法规制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 简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保护的法益是国家金融安全,本的行为主体不要求有特殊的文化程度,与暴力犯罪相比该中女性犯罪率较高。本适用缓刑的提件除法定因素外仍需具备"犯罪人已退还大部分违法所得或者退还全部违法所得"。刑期是作为判处罚金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罚金数额由犯罪人涉案金额决定。本通常表现为单位犯罪,但实质上是行为人利用单位掩盖自然人犯罪的事实。

  • 标签: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实证分析 缓刑 单位犯罪
  • 简介:两个月前我来到纽约,和另外两位也是来自德国的朋友向一个身材肥胖、脾气暴躁的爱尔兰人莫菲合租了一间阴暗破旧的房屋,我们当时既没有钱又没有固定职业,全靠做点临时工维持生计。莫菲是个鳏夫,独自带着五个小孩,吉米是最小的一个。我们住的房子位于南曼哈顿一个落后贫穷又拥挤的社区,社区里有许多像这样子的大型租赁住宅。

  • 标签: 爱尔兰人 临时工 曼哈顿 莫菲 社区 房屋
  • 简介:近两个月来,一个在当代国际政治关系当中令人匪夷所思的罕见事件,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这就是今年6月16日.印度边防人员在中印边界锡金段非法越界,闯入中国亚东的洞朗地区。阻挠中方人员修建道路,

  • 标签: 事件 越界 印度 国际政治关系 中印边界
  • 简介:"王力军收购玉米案"折射出司法者对农民未办理粮食收购许可证及工商营业执照,却从事粮食收购经营的态度。从一审的有罪判决到再审改判无罪的历程,再次质疑非法经营的兜底性条款,把握其司法适用的标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构成非法经营的"国家规定"中需要设置刑事责任条款;"国家规定"的制法主体范围仅限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国务院;在适用非法经营兜底性规定时,要在坚持罪刑法定原则的基础上,采取同类判断原则;非法经营中前置法与刑法的衔接亟需完善。

  • 标签: “王力军案” 违反国家规定 非法经营罪兜底性条款 司法适用
  • 简介:非法证据的取舍看似是一个简单的命题,但由于这一命题与诉讼的基本观念和基本价值选择有着密切联系,并且深受犯罪状况和司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实际上对非法证据的取舍隐含着颇为复杂的底蕴。由于排除非法证据的规则体现出对非法取证行为的彻底否定,尽管难免造成案件客观真实的失落,但却为树立权利保障观念、权力制约观念和正当程序观念以及进而尽可能地接近达到既实现程序公正合法又符合案件的客观真实的理想的诉讼状态提供了保障。因此,有必要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确立这一原则。

  • 标签: 非法证据 排除
  • 简介:非法证据的'虚假排除说'和'抽象排除说'对我国司法机关的影响很大。'虚假排除说'只关注证据的真实性而忽视证据的法律属性而且容易造成冤假错案,不应成为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根据。'抽象排除说'关注到证据的法律属性,但其内部性、依附性、形式性决定了'抽象排除说'以一种'办案视角'看待非法证据排除问题,这对被告的权利保障不够彻底。'具体排除说',以'权利保障视角'看待非法证据排除问题,可以促进我国非法证据排除理念的转型、引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正确确立、解决当前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操作难题、彻底保障被告人的权利。辩方敢申请、检察机关有回应、法院敢作证据无罪判决是实现'具体排除说'的方式。

  • 标签: 非法证据 抽象排除 办案视角 具体排除 权利保障视角
  • 简介:近年来,围绕个案展开的刑法教义学研究,在刑法理论研究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法院每年处理百万起刑事案件,新型、疑难、影响性案件不断涌现,司法实务部门亟待学界的理论支援。如果回避实践需求,淡漠地搁置公众对焦点案件的关注,不能给出有针对性和解释力的观点和方案,在某种意义上可能意味着部门法学者的失职。2016年岁尾之际,天津赵春华摆射击摊被判非法持有枪支一案,就向刑法理论提出了这样的挑战。

  • 标签: 非法持有枪支罪 罪与罚 刑法理论 刑事案件 中国法院 司法实务
  • 简介:非法口供是导致冤假错案的关键因素,但是"毒树"应开正义之花。两高司法解释不一致为实务带来一定的困扰。当前,立法和刑事政策导向、实证典例、域外参考、依法治国的具体要求都阐明了排除非法口供的必要性。排除非法口供之路径,可从保障律师参与、完善口供证据审查体系、落实不得自证其和无罪推定原则、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庭审实质化、明确范畴等方面予以研究。

  • 标签: 非法口供 排除 必要性 路径
  • 简介:摘要由于我国金融业迅速发展,制度管理、经营方式等面临着新的环境,自刑法增设高利转贷以来,围绕着该在犯罪构成方面一直存在着争议。近些年司法实践中,高利转贷案件时有发生,但是对这一类案件的理论探讨研究却很少。所以对高利转贷的有关问题展开深入贯彻的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

  • 标签: 套取转贷刑罚
  • 简介:我国混合的犯罪概念兼具入与出两大功能,但在罪刑法定原则之社会保护机能及四要件犯罪构成下,入功能不难取得对出功能的优势,这潜含着侵犯人权的巨大隐患。在我国刑法短时间内难以确立形式的犯罪概念,并难以在其基础上构建违法性阻却事由在犯罪论体系中地位明确且人权保障有力的犯罪构成理论的情况下,坚持强化刑法混合的犯罪概念之出功能,虚化其所具有的入功能,实现入与出两大功能向单一出功能转换,并以此来指导当前的刑法司法实务从而践行人权保障的理念,不失为推进我国刑事法治化进程中削减负面效应的务实之举。

  • 标签: 犯罪概念 入罪 出罪 违法性
  • 简介:一、非法证据的判断(一)关于“暴力方法或者变相肉刑”的认定《规定》第2条规定“采取殴打、违法使用戒具等暴力方法或者变相肉刑的恶劣手段,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遭受难以忍受的痛苦而违背意愿作出的供述,应当予以排除。”通过本条可以看出“暴力方法”,主要是“肉刑”,指殴打、违法使用戒具等。但是对于“变相肉刑”却没有列举,采取的是相对概括的规定。

  • 标签: 非法证据排除 公诉环节 变相肉刑 实务 暴力方法 违法使用
  • 简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标志着我国刑事司法在规范化、程序正当化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该规则的确立给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在刑事案件侦办审理过程中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对于防止刑讯逼供、防范冤假错案、促进司法公正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 标签: 非法证据 司法公正 程序正当
  • 简介:侵犯财产类犯罪中有很多都存在着非法占有行为,它们分散在不同的财产犯罪、金融诈骗和贪污等中,有待被制度化。笔者就如何认定非法占有行为展开了论证研究,从非法占有这一概念入手,研究它的主观方面一非法占有目的,以及它的客观方面一非法占有行为、发挥非法占有行为和非法占有目的的联合认定犯罪的优势:

  • 标签: 刑事司法认定 非法占有目的 非法占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