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地震记录的去噪处理过程,是地震资料数据处理过程中特别重要的环节,不仅会严重的影响到其他处理的结果,而且直接影响到地震记录的解释和应用。尽管已经有不少学者做过这方面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很多有益的经验,特别是叠后去噪这个过程已有许多成熟的处理方法。但是,随着石油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地震记录所要处理的问题也更加深入,从地表到地下的地质条件都越来越复杂,地震记录的处理重点也转向叠前。噪声种类多样,不同的去噪方法往往都有其不同的适应性、针对性,对各种干扰都是有效的方法是不存在的,因此应采用叠前多域内多种方法联合去噪消除各种干扰。

  • 标签: 叠前去噪 Geo-east软件 LinNoiRemv CohNoiAtten LinAtten GrndRolAtten
  • 作者: 陈克难 姜俊岐 王珺林 孙玉春 郭传瑸 许向亮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2年第10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生物材料和数字诊疗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医学数字化研究中心 口腔修复教研室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生物材料和数字诊疗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卫生健康委口腔医学计算机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测量分析健康成人下颌髁突运动包络三维模型参数,为人工颞下颌关节窝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颌外科招募健康成年人34名(以在校大学生为主,包括少量校外人员,均接受过大学本科及以上教育)作为受试者,年龄(25.4±2.8)岁,其中男性9名,女性25名,采用下颌髁突功能面三维运动轨迹的推算模拟方法,获得研究对象的髁突运动包络,进而分别获取髁突在下颌开口运动、前伸运动、侧方运动时的三维形态,测量包络总面积、髁突在下颌不同运动中形成的三维形态面积及其占总面积的百分比。将受试者锥形束CT重建的头颅模型与髁突运动包络模型配准,在Geomagic Studio软件内测量髁突前后径和内外径,包络面前后径、横径(前、中、后)以及包络矢状角(包络矫正矢状轴与正中矢状面的夹角)。使用SPSS 24.0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包络总面积为(760±133)mm2,其中髁突在下颌开口运动中形成的三维形态面积占总面积的(63.3±15.2)%,前伸运动占(14.9±9.6)%,侧方运动占(21.8±13.3)%;髁突内外径为(19.8±2.3)mm;包络面前后径为(21.2±3.1)mm,包络横径(前、中、后)分别为(20.6±2.4)、(20.4±2.4)和(22.0±2.6)mm,包络横径比髁突内外径增大约2 mm。包络矢状角为6.8°±6.2°,包络横径(前、中、后)与髁突内外径均呈高度正相关(r=0.98,P<0.001;r=0.99,P<0.001;r=0.93,P<0.001),包络总面积与髁突内外径、包络面前后径呈中度正相关(r=0.64,P=0.002;r=0.62,P=0.004)。结论髁突在下颌开口运动中形成的三维形态面积在包络总面积中占比最大,包络矫正矢状轴与正中矢状面呈一定角度,包络横径比髁突内外径增大约2 mm,包络横径(前、中、后)与髁突内外径均呈高度正相关。

  • 标签: 下颌骨髁状突 颞下颌关节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计算机模拟 计算机辅助设计 成年人(19-44)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累及C2椎体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对颈椎矢状形态及其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6年1月—2020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颈椎OPLL患者97例,其中男68例、女29例,年龄37~80(59.0±9.6)岁。根据骨化物是否累及C2椎体将患者分为2组,OPLL累及C2椎体36例为C2阳性组,未累及C2椎体 61例为C2阴性组。在立位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C0~2及C2~7颈椎前凸角(CL)、C2倾斜角(C2S)、胸廓入口角(TIA)、T1倾斜角(T1S)、颈倾角(NT)、枕颈倾斜角(OCI)、C2~7矢状轴距离(SVA)等矢状参数。观察项目:(1)对比2组患者性别、年龄、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等临床一般资料;(2)比较2组患者骨化物累及的颈椎节段、椎管侵占率、OPLL分型以及影像学上有无脊髓高信号、骨化物是否触及K线的情况;(3)比较2组间颈椎矢状各项影像学参数的差异,分别对2组内矢状各影像学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4)对OPLL累及C2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组患者性别、年龄、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2阳性组骨化物累及颈椎节段数(4.6±1.2)个、椎管侵占率52.42%±9.96%、NDI评分(21.08±7.65)分,均高于C2阴性组的(3.1±0.9)个、45.87%±13.08%、(17.70±8.4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OPLL分型上,C2阳性组和C2阴性组分型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间骨化物触及K线率、脊髓高信号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颈椎矢状各项影像学参数中,仅C2阳性组C2S(11.25°±5.84°)高于C2阴性组(7.66°±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P=0.004)。2组内颈椎矢状影像参数相关性分析显示:C2阳性组中,C2S与C0~2CL、C2~7SVA呈正相关(r=0.52、0.80,P值均<0.05);C2阴性组中,C2S与C0~2 CL、C2~7SVA呈正相关,与C2~7CL呈负相关(r=0.43、0.71、-0.39,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C2S增大[比值比(OR)=1.208,95%可信区间(CI)1.032~2.210,P=0.014]和骨化物累及颈椎节段数(OR=3.026,95% CI 2.136~5.076,P=0.001)为OPLL累及C2的独立性危险因素。结论颈椎OPLL累及C2者以累及节段更多和椎管侵占率更高为特点,在颈椎矢状影像学参数上表现为更高的C2S,且C2S和骨化物累及颈椎节段数为OPLL累及C2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后纵韧带骨化 第2颈椎 颈椎矢状面参数 第2颈椎倾斜角
  • 简介:摘要:颗粒阻尼技术作为新型减振的手段之一,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针对颗粒阻尼减振效果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结合了离散元EDEM软件分析了颗立填充率对减振效果的影响,最终得到了最优参数

  • 标签: 颗粒阻尼 EDEM参数影响
  • 简介:摘要:与铆接、铸件、锻造等工艺比较,焊件质量较轻,更适用于交通运输,降低设备自身的重量,节省能源。在进行焊接制品的生产中,机械加工的工艺条件对其性能有着直接的作用,所以对其进行细致的研究非常必要。本文通过对焊接过程的各种因素的研究,对焊接过程中的电压、电流、速度等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焊条直径、母材化学成分、保护气体成分、坡口尺寸等因素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相应的焊接质量管理方法。

  • 标签: 工艺参数与材料参数 焊接质量的影响 控制措施研究
  • 简介:摘要:文章以某煤矿区工作实践为例,简单说明该煤矿综采工作面的现实情况以及设备搬家倒工作要求,强调了提升煤矿综采工作设备搬家倒实际速度的必要性。同时,结合该矿区工作经验,从综采快速回收安装、快速施工回撤通道、快速落实设备回撤、最大限度平行作业这四方入手,阐述了煤矿综采工作设备快速搬家倒面的主要做法,结果表明相应优化方法的落实提升了煤矿综采工作设备搬家倒面的速度与效率。

  • 标签: 煤矿综采工作面 综采设备 快速搬家倒面
  • 作者: 汪明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2-08-15
  • 出处:《中国科技人才》 2022年第8期
  • 机构: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于金属铸件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促进了精密铸造水平的整体提高,这其中压力铸造所占比例呈现前所未有的增长态势,借助于电子工业和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压力铸造设备自动化程度和控制精度也提高很快,帮助了压力铸造各种工艺要求的精准实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面部不对称在人群中较为常见,严重的面部不对称导致颜面部形态异常的同时危害其生理功能。其中以中下部畸形变异为主,当前针对面中下部不对称畸形矫正的外科治疗手段繁多,但未成体系。该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其病因分类、评估方法以及外科治疗手段,以期针对面中下部不对称畸形提供系统性的颅颌外科治疗策略。

  • 标签: 面部不对称 个性化治疗 正颌外科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飞机舵主要是在气流中飞行控制系统的液压作动子系统操纵舵偏转而产生控制力来操作飞行的气动翼面。开缝式舵飞机外翼后缘增升装置分为襟翼和襟副翼,襟翼、襟副翼在结构形式上采用了开缝襟翼,舵面面积和迎风面积增大,从而缩短了滑跑距离。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缝翼操纵系统运动原理,确定了一种缝翼角度的调节方法,从而保证缝翼偏转角度。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电气化铁路主要有轨道、电力机车、牵引供电系统等部分组成。在铁路电力牵引供电系统中,接触网是负责将牵引变电所中的电能传输给电力机车的重要设备,最大特点是位于野外且无备用,其质量及工作状态直接影响着牵引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及电气化铁道的运输能力。然而在接触网架线施工中,接触导线工作问题经常出现,并未引起足够重视,而只是进行后期校正,既降低工效又影响接触线的质量。本文结合多条铁路接触网导线架设经验,从导线本身的金属属性以及运输、存储、架设、调整等方面,分析了接触网导线工作扭面的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扭面的措施与对策,可以有效减少接触网弓网事故的发生,提高牵引供电系统的稳定性,为电气化铁路运输提供保障。

  • 标签: 接触网 导线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两种液体的界面测量特点,比较了几种界面测量仪表的优缺点,提出了双参数计算界面的理论方法,即可以通过对容器内液位的测量和容器底部压力的测量,进而根据液位和压力这两个参数推算出两种液体的界面高度这一结果。对于现场测量存在困难的情况,尤其是脏污液体界面的测量,给出了一个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案。

  • 标签: 双参数 液位 压力 界面。
  • 简介:摘要:随着石油开发事业的迅速发展,采油平台得到了广泛应用,它为石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作业与生活的场所。油田的采油平台主要包括多口油井、计量站、管汇阀组、联合站、转油站、油罐、原油外输系统以及其它分散设施,那么整个采油平台的各种设施的工作状态及采出油品的数据(主要有温度、压力、流量等)就直接关系到采油平台生产的稳定及原油质量 。目前采油平台日常的生产管理方法主要是由人工每日定时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并测量、统计采油数据。由于平台上油井数量多且分布区域广,这种方式在增强了工人劳动强度的同时还影响设备监控与采油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因此,借助PLC 和组态软件设计这种新型的工业自动控制系统,来监测控制平台运行参数的整个过程,该方式既提高效率,又能保证采油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 标签: 采油平台 监控系统 PLC 组态
  • 简介:摘要:实现提高加工效率,提高安全性,减少刀具磨损,高效加工策略的规划,通过对加工过程中的让刀,过切情况的发生点,发生区域,积屑瘤对光洁度的影响,加工参数,刀具参数,加工方式的匹配策略的应用。对不同情况下的复杂模具粗,精高效加工程序的优化,加工策略的改进,进,退刀方式,层间的转接方式的应用,加工参数的合理设定。让刀,过切情况的发生的原因及所加工的稳定性分析改进,有效的匹配实现数控加工方式的改进与提升。

  • 标签: 线速度Vc 切深ap 每转走刀量fr,切削宽度L。
  • 简介:摘要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水淹层参数的精度已经不适应目前生产需要。以往识别水淹层主要靠观察测井曲线形态,在修改水淹层参数时只有大概范围,并无具体准确数值,容易造成水淹层参数不准确,影响后续开发。本文利用S区近十年取芯井资料,结合测井曲线,对水淹层参数中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界限调整进行研究,制定出了较为准确的参数调整界限及调整幅度,为后续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确保油田资料的准确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智能数控加工过程中,进给速度和工艺参数的优化是关键,也是今后智能制造中急需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介绍了数控机床进给速度参数的较优解,并给出了一种用于数控机床进给速度的编程控制方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随机森林的参数响应图(PRM)定量参数对肺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上海长征医院接受胸部三大疾病筛查的受试者615例。根据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分为正常组、高危组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组。小气道CT定量参数主要为PRM参数,包括全肺、左肺、右肺及5个肺叶的肺体积、功能小气道疾病体积(PRMVfSAD)、肺气肿体积(PRMVEmph)、正常部分肺体积(PRMVNormal)、未分类部分肺体积(PRMVUncategorized)及后四者体积占全肺的百分比(%)。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3组间基本临床特征(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肺功能参数和小气道CT定量参数的差异;采用Spearman检验评价PRM参数与肺功能参数的相关性。最后构建基于PRM联合4个基本临床特征的随机森林回归模型,预测肺功能。结果3组间全肺PRM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CT定量参数PRMVEmph、PRMVEmph%、PRMVNormal%与FEV1/FVC呈中度相关(P<0.001),全肺体积、PRMVNormal、PRMVUncategorized及PRMVUncategorized%与FVC呈强或中度正相关(P<0.001),余PRM参数与肺功能参数呈弱或极弱相关。基于以上参数建立预测FEV1/FVC的随机森林模型和预测FEV1%的随机森林模型。预测FEV1/FVC的随机森林模型预测FEV1/FVC与实际值在训练集中R2=0.864,验证集中R2=0.749;预测FEV1%的随机森林模型预测FEV1%与实际值在训练集中R2=0.888,验证集中R2=0.792。验证集中,随机森林FEV1%预测模型对正常组及高危组分类的灵敏度为0.85(34/40),特异度为0.90(65/72),准确度为0.88(99/112);随机森林FEV1/FVC预测模型对非COPD患者及COPD患者分类的灵敏度0.89(8/9),特异度1.00(112/112),准确度0.99(120/121);两个模型联合对COPD组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Ⅰ、GOLD Ⅱ、GOLD Ⅲ+Ⅳ]分类的准确度为0.44。结论小气道CT定量参数PRM可区分正常人群、高危及COPD人群;基于PRM参数结合临床特征的联合回归预测模型,对正常组及高危组、非COPD及COPD组的预测效果良好,进而实现一次CT扫描能够完成对功能小气道和肺功能的一次性评估。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肺功能检测 随机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