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eo-east平台的面波及线性干扰处理流程分析及参数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2

基于Geo-east平台的面波及线性干扰处理流程分析及参数设计

郭强 ,高杨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靖边采油厂  陕西 靖边 718500

摘要:地震记录的去噪处理过程,是地震资料数据处理过程中特别重要的环节,不仅会严重的影响到其他处理的结果,而且直接影响到地震记录的解释和应用。尽管已经有不少学者做过这方面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很多有益的经验,特别是叠后去噪这个过程已有许多成熟的处理方法。但是,随着石油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地震记录所要处理的问题也更加深入,从地表到地下的地质条件都越来越复杂,地震记录的处理重点也转向叠前。噪声种类多样,不同的去噪方法往往都有其不同的适应性、针对性,对各种干扰都是有效的方法是不存在的,因此应采用叠前多域内多种方法联合去噪消除各种干扰。

关键词:叠前去噪;Geo-east软件;LinNoiRemv ;CohNoiAtten;LinAtten;GrndRolAtten

1.地震资料处理流程

1. 1 原始数据解编

在进行地震数据处理之前需要进行原始数据的解编,将其他格式的地震记录通过输入输出转换为Geo-East系统的数据形式。

1.2 观测系统定义

观测系统的定义是将地震数据加载到工作区域之后要执行的第一个过程。目的是根据现场报告提供报纸、SPS 文件,确定地震数据中每一道的位置,计算出 CMP 号等等重要信息,并将计算结果输出到地震数据头块和数据库。

1.3 静校正

静校正是校正和消除地表高程和地下低速带和减速带对反射波传播变化的影响。静校正是实现共反射点叠加的基础工作。它不仅影响叠加剖面的信噪比和垂直分辨率,而且影响叠加速度分析的质量。

1. 4 叠前去噪

叠前去噪是室内提升资料信噪比的有效手段。原始地震资料上的噪音是多种多样的,在对原始资料仔细分析,搞清楚噪音和干扰波生成机理、分布范围及其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模块设计的前提条件及噪音的强度、特征,科学地安排去噪顺序。去噪模块使用要遵循能量先强后弱、频率先低后高、先规则噪音后随机噪音的基本原则,在充分试验的基础上,组织合理的去噪流程。

Geo-East 系统有完备的面波压制、 线性干扰压制、强能量噪声的压制等叠前噪音压制模块,根据实际情况,在制定方法选择和处理流程时,应注意模块的使用顺序,根据叠前噪声去除的基本原理构建预紧降噪过程,构建地震数据有必要针对不同的噪音。抑制是为了达到提高信噪比的目的。

1. 5 地表一致性补偿

主要目的是消除由于激发和接收等因素引起的接收信道能量差异。包括表面一致反褶积和表面一致性静校正。

1. 6 动校正水平叠加

动校正的目的是消除偏移对反射波传播的影响,平衡公共深度点反射的时间-深度曲线的轨迹,增强使用叠加技术抑制干扰的能力,并且减少叠加过程引起的反射波事件的时间。在同一个地震道上,反射次数不同,正常时差大小不同,校正从不同偏移量到零偏移偏移时间的反射时间差的过程称为动态校正。叠加的目的是抑制多重和随机干扰,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

在进行动校正之前需要进行速度分析,需要多次拾取速度。循环直到剖面更加清晰。

1. 7 叠后时间偏移

偏移的目的是使倾斜界面归位,绕射波收敛,菲涅尔带收缩提高横向分辨率,使地震剖面更好的展示地下构造的空间形态和接触关系。偏移的两个步骤为波场延拓和波场成像。

2.叠前去噪

叠前去噪是室内提升资料信噪比的有效手段。原始地震资料上的噪音是多种多样的,在对原始资料仔细分析,搞清楚噪音和干扰波生成机理、分布范围及其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模块设计的前提条件及噪音的强度、特征,科学地安排去噪顺序。去噪模块使用要遵循能量先强后弱、频率先低后高、先规则噪音后随机噪音的基本原则,在充分试验的基础上,组织合理的去噪流程。

2.1  面波压制 自适应面波衰减(GrndRolAtten)

本模块采用时频分析方法,首先根据频率分布特征,空间分布范围,表面波与反射波能量的差异,首先检测表面波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然后根据固有特征对表面波能量进行二次分析,确定表面波能量的频率分布特征,并根据该特征进行加权抑制。

针对GrndRloAtten 模块参数的输入需要从原始地震记录上面拾取从而得到,而不同的衰减方法得到的效果也不尽相同,我们应该比较两种处理结果,从而选择更适合的方法。 输出记录可以得到压制面波后的地震记录,也可以得到被压制的面波。

2.2  线性干扰压制

2.2.1  LinNoiRemv 叠前线性噪音压制(小波分频法)

该模块是一个模块,用于过滤炮点道集上的叠前线性干扰或共检测点设置数据。基于线性干涉波与有效波之间视觉速度,位置和能量的差异,在TX域采用倾斜求和。前向和后向线性预测方法决定线性干涉的表观速度,分布范围和规律性,并将识别出的线性干扰滤除出原始数据,实现对线性干扰波的滤波处理。

本模块不需要对地震记录进行窗口处理,由计算机安排自动识别并滤除线性干扰波。滤波后的部分主要集中在干扰波覆盖的区域,其他部分不受影响。

  LinNoiRemv 模块使用相对于简单,对于线性干扰波的视速度可根据初始的地震记录拾取可得,处理的最大道数可以根据DB check得到,在不同频带范围内所得的效果也不尽相同,我们应该通过多次的实验,比较处理结果,从而得到更加合理的参数。

2.2.2 CohNoiAtten叠前相干噪声压制

该模块的基本思想是自动识别和减去相干干扰,减去的部分主要集中在干扰波覆盖的区域,其他部分不受影响,整体抑制效果是局部的。

   CohNoiAtten 模块能够将相干干扰自动地识别出来并减去,模块参数较多,应分别取取值比较结果,从而得出最佳的参数值。且该模块处理得到的结果文件较大,因此需要等待处理结果时间较长。

3.压制规则噪声前后的叠加剖面对比

将初始地震记录分析以及对比各个模块处理后的叠加剖面我们可以得到,在经过GrndRolAtten模块处理之后的叠加剖面有明显的面波衰减,在叠加剖面上能看出有效信号更加清晰;经过LinNoiRemv模块处理后的叠加剖面在GrndRolAtten模块的基础上衰减了一些线性干扰部分,叠加剖面的有效信号更易看出,且叠加剖面整个看起来非常直观,对各种有效信号都能够轻松地分辨出来;对比LinNoiRemv模块、CohNoiAtten模块与LinAtten模块,虽然他们都是压制线性噪声的模块,但处理结果不尽相同,通过对比,我发现LinNoiRemv的叠加剖面效果最好,其次是CohNoiAtten模块,最后为LinAtten模块。但同时我们因注意效果虽然最好,但是有可能对有效信号也进行了压制。因此在地震记录处理过程中,应做到“宁缺毋滥”,即不能够为了清晰的结果而压制有效信号,这是不允许的。

4.结论

在一张地震记录上,往往存在多种噪声的叠合,它们难以做到“泾渭分明”,我们不可能使用单一的去噪方法就可以解决问题。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充分考虑各处理模块的特点、应用条件、方法原理等情况下,按照“宁欠勿过”的原则,一般采用在不同处理域综合应用多种去噪处理技术迭代的办法对这些噪声进行消除和衰减,以达到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陆基孟.地震勘探原理.山东: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

[2]张白林.潘树林.尹成.地震资料数字处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

[3] 王有新.应用地震数据处理方法[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本科毕业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