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正>刘心武、易中天、于丹等知名学者在央视《百家讲坛》讲《红楼梦》、《三国志》、《论语》、《庄子》等经典作品,引起了学界不小的争鸣。对于丹阐释的《论语》、《庄子》,一些反对的人称:孔子很着急,庄子很生气①;而有的人则在于丹的阐释中经历了一次会心的微笑,称赞于丹等人对经典的阐释起着慰安人际、稳定社会、健康身心的作用。

  • 标签: 于丹现象 经典阐释 《三国志》 刘心武 百家 易中天
  • 简介:长期以来,学界在解读鲁迅《影的告别》时将"影的告别"误读为"‘影’的告别",从而导致对整个文本情感和形象意义把握失准。本文通过对之前解读的辨析,对《影的告别》所塑造的"影的告别"的艺术形象和意义做了重新阐释

  • 标签: “影”的含义 误读 诗学解读
  • 简介:本文从叙事学与原型理论入手,对爱伦@坡的经典小说进行了解读.发现叙述者作为故事的虚构世界和读者的现实世界的中介,在恐怖效果的传达和审美维度的扩展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依据原型理论,文学性的产生源于文学作品作为'虚构性的语辞结构'对神话的移用,这同时也是对生活常轨的脱离.的文学性是通过魔怪意象和死而复生原型的移用来实现的.在其荒诞的故事背后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这是人类共同的经验.

  • 标签: 爱伦@坡 | 叙事学 原型批评
  • 简介:美国南方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向来关注时间与空间问题。在她的长篇小说处女作《心是孤独的猎手》中,"恐惧感"贯穿作品始终,但恐惧之源却无处可寻,令人困惑不已。在这部小说中,通过真实与想象的互动与转换,麦卡勒斯建构了"既不在此亦不在彼"的"阈限空间"。作者借助镜子、里屋与外屋等一系列的阈限空间意象,将时间空间化,以空间叙事的形式打破了"时间性的万能叙事"的窠臼,展示了美国南方社会边缘人群的普遍生存状态。阈限空间的体验是生存体验的内在形式,麦卡勒斯对阈限空间的关注也是她对美国南方社会中"他者"的生存困境与身份认同问题的探询。为此,本文找到了恐惧之源:恐惧直接关乎空间,它与空间的关联更甚于时间。

  • 标签: 卡森·麦卡勒斯 《心是孤独的猎手》 恐惧 阈限空间
  • 简介:2000年,裘帕·拉希莉的首部短篇小说集《疾病解说者》获得普利策奖。2003年,她的长篇处女作《同名人》出版后赢得一致好评,成为畅销书,并被改编拍成电影。拉希莉的第三本书《不平常的尘世》更是超越了她之前的作品,展现了她的最高创作水平。拉希莉的小说首先聚焦在孟加拉人身上,其次是移民一代,探索背井离乡、孤立、同化的主题。《不平常的尘世》对这些主题进行了扩大和深化,它将会长久打动读者的心。拉希莉对人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演变洞如观火。她的文章虽然有点正统,但又简明易懂,这是令人称道的。《波士顿环球报》评价《不平常的尘世》为"八篇精彩故事再次肯定了拉希莉作为这个国家最多才多艺和优雅的年轻作家之一的地位"。尽管她是个年轻作家,但她的作品是成功和永恒的,《不平常的尘世》经得起时间的考验。2008年4月1日,《不平常的尘世》首版上市,4日我电话采访了裘帕·拉希莉。

  • 标签: 拉希莉访谈 文化阐释 移民文化
  • 简介:本文从莫瑞斯与他的两个情人的同性恋关系入手,从性别身份的角度,探讨作品蕴藏的同性恋文化的意义以及作者对此的思想观念.作者在小说中试图摒弃以克莱夫为代表的上层阶级知识分子的阴柔成分,推崇以莫瑞斯为代表的同性恋者所具有的男性气概,主张建立一种自由的超越阶级的、性爱合一的理想的同性之爱.

  • 标签: 福斯特 男性气质 同性恋 性别身份
  • 简介:鲁迅以男性视角描绘出一个隐隐约约祥林嫂故事的叙述本身直接呈现出女性的"他者"身份。传统男权文化剥夺女性独立性是祥林嫂成为"他者"的直接原因。生活于无情世界的社会底层使其在反物化的人生抗争中最终却走向被彻底物化的悲惨结局,其生命本能的、自我毁灭式的抗争体现了人之为人的高贵性。祥林嫂的悲剧展示了使其由"他者"沦落为"物"的温床——鲁镇民众真正物化的生存样态。

  • 标签: 鲁镇民众 男权文化 他者 物化 女性
  • 简介:<正>约翰·高尔斯华绥(1867-1933),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有代表作《福尔赛世家》《现代喜剧》及其他数十部长篇小说。《苹果树》是他最为动人的中篇小说之一,发表于一九一六年。就创作方法而言,《苹果树》虽属于现实主义作品;但已隐隐地透露出现代主义作品的哲理气息:写出了个人生存选择深深的无奈和社会人生无处不在的荒诞。

  • 标签: 高尔斯华绥 现实主义作品 福尔赛世家 梅根 梦幻色彩 一九
  • 简介:这酋《十四行:王冠》借鉴“商籁体”形式,以西方神话故事为原型,抒发了诗人对伟大而痛苦的“诗歌桂冠”的深刻理解及其生命隐衷。海子相信“时间的重量”,坚信秋天会有收获,哪怕死后也一定能戴上命中属于自己的诗歌桂冠。在其朦胧迷离的幻觉中,仿佛看到一顶王冠弥漫在自己的“屋顶”上方——它是痛苦爱清的结晶,是“石头”开出的“花朵”,散发着苦香的气息。该诗最大的特点在于中西合璧、古今相融。在借镜西方文化时,诗人融入了自我体验及本土元素,这种艺术探索是难能可贵的。

  • 标签: 海子 王冠 爱情 痛苦 诗歌
  • 简介:神话是存在于语言之上的二度符号系统,有着类似于诗歌的对偶结构;今日之神话也是一种审美现代性话语,是构成现代主义文化的重要部分。罗曼·雅各布森的诗学话语在各个方面都印证了神话的上述特征。如果我们把雅各布森的诗学话语看成一个超文本符号系统,可以说,雅各布森穷一生之力建立起这一系统去探索语言中的"诗功能",而"诗功能"反过来也浸透到他所建立的符号系统中,令其呈现出结构完美,具有诗歌结构特征的神话体系。

  • 标签: 雅各布森 诗学 神话
  • 简介:美国诗人庞德是20世纪美国意象派新诗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其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和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对英美现代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对中国文化的巧妙运用使美国华裔文学得到美国主流文学的认可,二者都对中国文化进行了创造性的吸收和运用,采用类似的翻译策略和创作手法。

  • 标签: 庞德 汤亭亭 中国文化
  • 简介:本文针对西方"说本族语者"的解读,对海明威的一个短篇故事进行重新阐释.这一短篇突出体现了"海中冰山"的特点,表面上看似平淡无味,实际上蕴含着多重象征意义.若要挖掘这些象征意义,需要内在批评与外在批评相结合,文体学与叙述学的方法相结合,对文本进行深入考察,细细品味.

  • 标签: 海明威 短篇故事 美国 文学研究 象征意义 叙事手法
  • 简介:在戴维·洛奇的《小世界》中,对圣杯骑士神话结构的借用赋予了文本清晰的追寻母题。然而随着传奇文学的许多重要体裁特征在《小世界》中发生变异,追寻母题也失却了原有的意义,作家把他对意义的怀疑和对欲望追逐的揭露表现在追寻母题的变异之中。本文试图从《小世界》的叙事策略、话语方式以及人物形态等方面出发,揭示洛奇在追寻母题中所表现的对意义的焦虑以及这种焦虑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戴维·洛奇 传奇文学 圣杯骑士神话 追寻母题 《小世界》 体裁批评视角
  • 简介:忧郁是本雅明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在《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一书中,本雅明借助对丢勒画作《忧郁Ⅰ》的解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批评观念。本雅明对丢勒画作的解读绕开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路,取道潘诺夫斯基等人的艺术史阐释路径。在潘诺夫斯基看来,丢勒画作改写了中世纪人们对忧郁的负面评价,赋予其人文主义的积极价值。本雅明承继了潘诺夫斯基的人文主义阐释,并在此基础上将丢勒的画作置于早期现代性批判的视野当中来审视。在丢勒画作中所呈现的“物的世界”和主人公的“沉浸式认识”,实际上是对康德以来的启蒙理性的反思。启蒙理性一方面造成了主体与客体的分离,使整个世界变得日益机械化;另一方面也使得政治共同体陷入动荡和危机之中,在这个日益主体化和物化的世界中政治性决断变得不可能。

  • 标签: 忧郁 本雅明 潘诺夫斯基 丢勒 人文主义 现代性批判
  • 简介:卡尔·施米特无疑是二十世纪最具争议的法学家,同时也是世界政治思想史上最具魅力的人物之一。他一生研读文学作品,在与诗人作家的对话中汲取精神养料,通过文学阐述其思想,甚至影射不便用学术话语言说的一些重要思考。在1942年的《陆地与海洋》中,施米特通过《白鲸》中捕鲸人与鲸鱼之间的抗争,将“陆地”与“海洋”这种地理上的对立上升为更基本的存在性对立,甚至进一步升华为基督与敌基督之间的永恒对立。而从他四十年代的书信中又可以发现,他极力向朋友们推荐梅尔维尔的中篇小说《班尼托·西兰诺》,推广他对小说象征意义的阐释。施米特在西兰诺船长身上找到了当时欧洲精英知识分子进退维谷的形象,特别是他个人在国家社会主义时期处境的影子。文学成为一种陌生化方式,使他可以隐匿地进行自我阐释、甚至自我辩解。他对《班尼托·西兰诺》的阐释向读者展示了这部源自现实的小说中超越现实的巨大象征力,但也存在偏离小说本意的关键要害。

  • 标签: 卡尔·施米特 梅尔维尔 《白鲸》 《班尼托·西兰诺》 海洋
  • 简介:<正>英国现代意识流小说大师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Woolf,1882—1941)有过这样一种梦想:建立一个“弃儿的社会”,在那里,被以男性为中心的知识领域排除在外的妇女,不仅有她们自己的房间,而且享有自己的制度。这种梦想确实充满着某种诱惑和背叛,表现出对父权制二元对立思维的彻底批

  • 标签: 拉姆齐夫人 《到灯塔去》 弗吉尼亚·伍尔夫 边缘人 对中心 解构
  • 简介:《圣阿格尼丝之夜》是在当代济慈研究领域最具争议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如何理解诗中波菲洛和玛德琳之间的关系成为西方针锋相对的两派学者的分水岭。以瓦瑟曼为首的学者认为两位主人公之间是纯真的爱情关系,而以斯蒂灵杰为首的另一派则认为两位主角并非传统意义上浪漫、纯洁的恋人,而是类似莎翁《辛白林》中的“亚西莫和伊墨琴”,体现了男性对女性的欺骗与凌辱。本文从两派学者的基本观点出发,联系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基于两派观点衍生出的形形色色的文本解读,从历史的角度为这首诗的文本阐释勾勒出清晰的边界,并试图从中归纳出济慈诗歌文本阐释的一般规律。

  • 标签: 济慈 《圣阿格尼丝之夜》 文学解读 边界
  • 简介:"穿越文"《木兰无长兄》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网文言情的成分,把写作的重心放在贺穆兰/花木兰的军旅生活上,是一篇独具特色的"女性向"网文。

  • 标签: 《木兰无长兄》 女英雄 军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