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亚洲需要契合本地区安全形势的全新的安全.回归文化领域、从思维产生的根源再出发,是亚洲各国探索建设新型安全的关键,而“和”文化将发挥重要作用.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不妨对“和”文化进行一番再认识.对于亚洲安全的推广,跨文化交流工作将是关键.

  • 标签: “和”文化 亚洲国家 安全观 文化领域 安全形势 交流工作
  • 简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新亚洲安全,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印度等国共同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延续和发展,其内核是中国的“和”文化。在新时代维护安全需要有新观念,新安全是在与冷战思维斗争中发展的,它应作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之一。亚洲新安全是对和谐世界理论的发展,也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重大宣示。坚持和丰富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是亚洲新安全的基础。和平与发展为主题时代为实现亚洲新安全提供了现实条件。

  • 标签: 亚洲 新安全观 中国
  • 简介: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与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创建'中国周边学'的条件已经成熟。在国际关系研究领域长期占据主导话语权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日益遭遇人们的质疑,从现实层面来看,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并不能有效解决现实国际问题。创建'中国周边学'不仅要明确其概念内涵和理论范式,而且要形成解决周边外交问题、管控周边外交危机的有效机制。

  • 标签: 华夷国际秩序 周边外交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 简介:为有效化解来自美国、日本和世界资本主义阵营的挑战,在外交理念层面,习近平主席提出以“和谐、和睦、和平”为核心内容的亚洲新安全;在战略层面,提出了实现“亚太梦”与推进亚太自贸区建设的长远目标;在政策举措层面,提出“一带一路”的宏伟构想。“一带一路”构想的提出充分展示了中国走和平崛起道路的决心。这一构想的实施可以使多元化、多样化的各个国家和地区相互交织在一起,相互依存,促进共同利益,扩大共同安全,推进合作安全,促进发展安全,增进可持续安全。

  • 标签: 习近平 一带一路 亚洲新安全观 霸权主义 冷战思维
  • 简介:中国的新安全从诞生至今,经历两个十年的发展,第一个十年是服务于“和平周边”的1.0版,第二个十年是服务于“和谐周边”的2.0版.当下,新安全正进入服务于“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的3.0版.新安全3.0版落实在周边公共外交上,可概括为“修己安人”“积德行善”“和局共赢”.

  • 标签: 公共外交 安全观 积德行善 修己安人 服务 共同体
  • 简介:欧盟的价值外交是欧盟外交手段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作为一个高度一体化的地区性政治经济实体,欧盟的价值外交是建立在成员国对价值一致认同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无论是欧盟在中东欧地区的扩张,还是乌克兰危机,都同欧盟的价值外交密不可分,也体现了这一外交手段的重要性和有效性.从欧盟的价值外交中中国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即对内明确价值,对外讲好价值,外交手段求成效不求时效.

  • 标签: 价值观外交 欧盟 中国 外交手段 中东欧地区 经济实体
  • 简介:针对地区复杂的安全环境,中国在世纪之交提出了“新安全”,强调以此来满足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要求和通过合作来实现区域安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和东盟在区域安全对话与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制度性成就与实践成效.但是,由于东盟和中国对地区安全事务的看法不尽一致,双方的安全合作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 标签: 外交实践 安全观 面向东南亚 中国 区域安全 安全环境
  • 简介:正确义利对'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实践中存在认识误区,如单边撒钱外交说、投机性搭便车说、高风险不可控说、企业利义混淆说等。建立'一带一路'正确义利,应当处理好我国利益和沿线国家利益、国际治理体系参与和变革、政府和企业、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务实推进和舆论引导等关系。'正确义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关经济外交的

  • 标签: 一带实践中 实践中秉承 正确义利观
  • 简介:由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协办的"总体安全下的跨国民族与‘一带一路’"学术座谈会于6月18日在复旦大学光华楼高研院通业大讲堂召开。会议由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主任纳日碧力戈教授主持,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红杰、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陈玉刚致辞。

  • 标签: 复旦大学 '一带一路' 领土主权 海洋权益
  • 简介:“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实践对于中国的公共外交事业是一个绝佳的机遇,该倡议着眼于贸易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号角,但是传统中国企业家的“义利”存在与时代要求不符的元素,为此在“一带一路”倡议与公共外交环境下加强我国企业家在新形势下的全球“义利”再建设就显得极为迫切。

  • 标签: 一带外交 义利观再 企业家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