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护理。方法随机在本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间接诊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设为B组,另选取同期5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设为A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B组的治疗总依从率为96.00%,明显高于A组的84.00%;B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6.00%,明显高于A组的82.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再生障碍性贫血综合性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临床护理 护理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目的是了解肝炎相关再生障碍性贫血(HAAA)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中所占比例并探讨其临床特征。方法观察近五年来在本院接受诊疗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HAAA所占比例,并将其与肝炎患者临床表现、肝功能、血液常规、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诊疗及干预等进行对照。结果肝炎相关再生障碍性贫血占SAA的比例为3.33%。再生障碍性贫血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在进行临床治疗前均进行检查,并确定其血常规、骨髓象等均无异常;2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24例(92.4%)三种(甲、乙、丙)型肝炎病毒经检查后呈阴性,2例(7.6%)乙型肝炎病毒,并按抗原种类此病毒又分为HBsAg、HbeAg,它们均成阳性;24例(92.4%)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易在急性黄疽型肝炎后丙氨酸转氨酶(ALT)以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浓度降低时患病;经过6个月临床治疗后内,再次与肝炎相关的SAA比较,早期发病率与感染相关病死率均显著增高;但HAAA组2年生存率显著降低。

  • 标签: 肝炎 再生障碍性 贫血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5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研究病因,对比分析采用单纯的十一酸睾酮治疗(观察组)、环孢素A与十一酸睾酮联合治疗(对照组)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环孢素A与十一酸睾酮联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效果更佳。

  • 标签: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病因 治疗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临床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3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经联合治疗,基本治愈4例,缓解7例,明显进步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3.33%。结论环孢素A与雄激素联合应用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效果满意,是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治疗方法,基础医院积极推广应用。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联合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医院感染的特点,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患者200例,整理临床资料,其中有49例发生医院感染,分析感染患者的发病特点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医院感染患者的主要部位是上呼吸道(26.5%),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53.1%);医院感染主要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合并其他疾病以及抗菌药物的应用等有关。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及时控制相关因素、有效预防医院感染。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3月到2017年8月我院诊断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7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7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其中基本痊愈的4例,占了5.6%;基本缓解的22例,占了30.6%;明显改善的14例,占了19.4%;进步的20例,占了27.8%;无效的12例,占了16.7%;肾阴虚型32例,有效25例,有效率为78%,脾肾阳虚型40例,有效35例,有效率为87.5%,总有效率达到了88.3%。结论证明中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有一定的疗效的,我们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应该不断的积累经验,探索发现新规律,争取在中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上取得更进一步的提高和突破。

  • 标签: 中医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88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患者血常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护理效果良好,能够帮助患者降低并发症率,改善患者血液相关指数,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再生障碍性贫血 应用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综合护理千预应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血液科2015年9月-2017年2月收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2),干预组(n=26),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分析2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6.15%高于对照组(77.27%)(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7.70%)低于对照组(18.19%)(P〈0.05)。结论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应用综合护理,能够促进患者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50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时间不同分组,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采取常规教育设为对照组,2017年1月-2017年12月采取循证护理干预设为观察组,各25例。比较两组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NEUT)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PLT、NEUT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PLT及NEUT水平,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循证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应用不同的移植物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探究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在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从我院选取50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两组预处理方案相同,对照组应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作为移植物来源,观察组在应用骨髓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作为移植物来源,比较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植活时间、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以及植入失败发生率。结果相较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植活时间显著较长(P<0.05);观察组患者的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植入失败发生率相较于观察组,对照组的植入失败发生率明显较高(P<0.05)。结论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应用骨髓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作为移植物来源疗效显著,不仅具有较快的中性粒细胞植活速度,而且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和植入失败均较低。

  • 标签: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临床治愈状况。方法将2016年11月-2018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5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患者。其中,对研究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两方面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结果对50例患者进行两种不同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检验(p<0.05),具备分析价值。且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低,数据检验(p<0.05),具备分析价值。结论在护理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临床效果
  • 简介: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放化疗强度的增加,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显著升高,已成为免疫力低下,特别是肿瘤及粒细胞缺乏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侵袭性真菌感染主要由条件致病菌引起,如念珠菌和曲霉等.头状地霉(Geotrichumcapitatum)感染是非常少见的真菌感染,多见于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中.本文介绍了1例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头状地霉血流感染病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 血流感染 侵袭性真菌感染 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 血液系统疾病 免疫力低下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采取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分析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05月--2016年10月的8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即干预组有42例患者,给予其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有41例患者,给予其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干预组中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分、自理能力评分以及心理状况和精力状况评分均显著比对照组的社会功能评分、自理能力评分以及心理状况和精力状况评分高,组间数据呈现临床不均衡性(P<0.05)。结论由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会造成生理、病理的变化造成躯体功能、生理机能以及精神状态的改变,实施护理干预后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再生障碍性贫血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4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所有患者均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人性化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充分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人性化护理效果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临床特点并分析误诊原因,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7年2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确诊为AA的276例患儿临床资料,对症状、辅助检查结果及误诊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6例AA患儿平均年龄7.1岁,中位病程0.58月,首诊时误诊率为30.1%,误诊疾病包括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23.6%)、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5%)、免疫性全血细胞减少症(1.1%),噬血细胞综合征(0.7%)、感染(呼吸道感染及脑炎,0.7%)、白血病(0.4%)、巨幼红细胞性贫血(0.4%)、青春期功血(0.4%)、系统性红斑狼疮(0.4%)。结论儿童AA容易发生误诊,首诊医生需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尤其血象或临床症状不典型者及治疗反应欠佳者,需积极完善骨髓检查。

  • 标签: 儿童 再生障碍性贫血 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