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后路伤椎单阶段椎弓螺钉固定用于胸腰椎骨折的价值。方法:2020年5月-2021年5月本科接诊胸腰椎骨折病患72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经后路伤椎单锥弓螺钉固定,对照组行经后路伤椎短椎弓螺钉固定治疗。对比ODI评分等指标。结果:针对ODI评分,研究组治疗后(16.34±2.05)分,比对照组(20.48±2.74)分低,P<0.05。针对住院时间,研究组(10.39±1.26)d,比对照组(13.47±1.95)d短,P<0.05。结论:于胸腰椎骨折中用经后路伤椎单椎弓固定,效果好,且利于住院时间的缩短。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经后路伤椎 效果 锥弓更螺钉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在实际针对胸腰脊柱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探讨椎弓螺钉固定治疗方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我院接诊的20例胸腰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常规开放手术的方式,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椎弓螺钉固定治疗的方式。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相对更短,手术中的出血量以及手术结束之后的引流量均相对更少。结论:在实际针对胸腰脊柱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相比于传统开放手术的治疗方式来说,椎弓螺钉固定治疗的方式不仅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整体较少,患者的术后引流量以及手术中的出血量也相对较少。

  • 标签: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治疗 胸腰段脊柱骨折 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损伤患者采用三以上椎弓螺钉固定治疗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病例纳入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病例选择来自于本院收治脊柱损伤患者,数量为80例,依据数值奇偶排列方式,纳入到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40例,对照组采用单椎弓螺钉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三以上椎弓螺钉固定治疗,比对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评价两组患者疼痛评分(VAS),观察差组优于对照组,数据提示P

  • 标签: 三节段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脊柱损伤 VA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椎弓螺钉复位固定联合椎体后凸成形治疗Ⅲ期可复型Kummell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3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骨科收治的32例Ⅲ期可复型Kummell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例,女性25例,年龄(71.8±6.7)岁(范围:61~86岁)。损伤:T10 1例,T11 8例,T12 13例,L1 7例,L2 2例,L3 1例。患者术前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脊髓损伤分级均为D级。术前均行脊柱X线、CT、MRI及骨密度检查。所有患者中先行体位复位,再行长椎弓螺钉复位固定联合椎体后凸成形治疗。记录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评估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髋部骨密度;测量手术前后受累后凸Cobb角、病椎前缘高度、矢状位椎管前后径、横断面椎管前后径、横断面椎管面积。手术前后数据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31.3±16.9)min(范围:95~180 min),出血量(82.5±27.1)ml(范围:50~150 ml),住院时间(8.3±2.4)d(范围:5~14 d)。患者术后均获得12个月以上随访。术后3 d、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VAS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ODI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术后3 d的矢状位椎管前后径、横断面椎管前后径、横断面椎管面积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值均<0.05)。受累后凸Cobb角由术前的(35.2±7.6)°降至术后12个月的(4.3±1.7)°(t=22.630,P<0.01)。病椎前缘高度由术前的(4.3±1.0)mm升至术后12个月的(16.9±2.5)mm(t=-25.845,P<0.01)。术后12个月患者髋部骨密度T值为-(2.2±0.6),较术前的-(2.8±0.6)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40,P<0.01)。截至末次随访,2例患者发生远端椎弓螺钉松动,1例发生近端交界性后凸,无新发椎体骨折,ASIA脊髓损伤分级均恢复至E级。结论结合体位复位,行长椎弓螺钉复位固定联合椎体后凸成形治疗Ⅲ期可复型Kummell病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可重建病椎稳定性。

  • 标签: 骨质疏松 治疗结果 椎弓根螺钉 椎体后凸成形术 Kummell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胸腰椎脊柱损伤患者采用椎弓固定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胸腰椎脊柱损伤患者120例作为客观研究对象,分组方式取硬币抛投法,正面为治疗组,反面为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守治疗方式,治疗组采用椎弓固定治疗方式,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为何。结果:干预前,比对两组椎体前缘高度以及椎体后缘高度情况,数据提示P>0.05;干预后,继续比对这一指标,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数据提示P

  • 标签: 椎弓根内固定术 胸腰椎段脊柱损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骨折患者采用经皮微创椎弓螺钉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2021年1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脊柱骨折患者,共计100例,按照双盲法原则,划分到研究组50例,划分到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椎弓螺钉固定治疗方式,研究组采用经皮微创椎弓螺钉固定治疗,组间比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组间比对两组临床指标,包括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住院时间,研究组优于对照组,数据提示P

  • 标签: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脊柱骨折 疗效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椎弓螺钉联合连接棒固定法治疗胸腰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诊治的25例胸腰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进行椎弓螺钉联合连接棒固定法治疗,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术后6个月椎体前缘及后缘高度均高于术前,椎体后凸Cobb角低于术前,功能独立性评定法(FIM)评分高于术前,数字等级法(NRS)评分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未出现断钉、感染、后凸畸形等并发症,恢复良好。结论 椎弓螺钉联合连接棒固定法治疗胸腰脊柱骨折取得较高效果,伤椎高度得到恢复。

  • 标签: 椎弓根螺钉 连接棒内固定 胸腰段脊柱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探讨手术室护理应用后路椎弓螺钉固定治疗的腰椎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接收的60例腰椎骨折患者纳入本次研究,诊疗时间在2020年6月至2121年12月期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手术室护理,共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联合伤椎置钉经皮椎弓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0月—2020年12月于我院手术的7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开放手术组和微创手术组,每组各39例,对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总长度、中及术后出血量、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次均费用,伤椎前缘高度比,矢状面Cobb’s角等指标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受伤原因、伤椎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微创手术组在手术切口总长度上与开放手术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手术时间上长于开放手术组,住院时间要小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的次均费用比开放组要高;中及术后出血量微创组要明显少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透视次数微创组要明显多于开放组;两组病例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在伤椎前缘高度比及矢状面Cobb’s角这两个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未见明显伤椎高度丢失。结论 微创经皮椎弓螺钉固定与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相当,但微创经皮椎弓螺钉固定创伤更小、出血更少、恢复更快,对患者更有益。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微创 伤椎置钉 经皮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经皮椎弓螺钉固定产生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中选择无神经损伤的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做研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平均分组后,对照组使用传统开放椎弓螺钉固定,观察组使用微创经皮椎弓螺钉固定。分别于手术相关指标及椎体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中出血量等相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伤椎前缘高度、椎间隙高度较对照组高,Cobb角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微创经皮椎弓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可有效提升患者椎体恢复情况,在手术方面的表现也更为突出。

  • 标签: 微创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 手术指标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的手术室护理分析。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90例腰椎骨折患者,均为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行后路椎弓螺钉固定治疗的患者,采用数字分组法,平均分成两组,A组与B组。A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B组患者在A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精细化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经过两种不同的护理干预后,B组患者的并发生发生率低于A组,组间数据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腰椎骨折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 手术室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后路椎弓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骨折手术室护理的价值,总结护理要点。方法:收治100例后路椎弓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骨折患者,依据抽签法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手术室护理。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后路椎弓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的手术室护理。方法 自2021年度2月至2021年度12月选择56例因腰椎骨折而在我院进行后路椎弓螺钉固定的病人进行调研,按照护理模式将其分为2组,每组均纳入28例病人。护理A组对病人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护理B组对病人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总结与探究2种护理方案实施效果。结果 护理A组与护理B组对照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差异明显,(P

  • 标签: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腰椎骨折 手术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后路椎弓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骨折手术室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骨折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43例)和观察组(手术室护理,4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中出血量以及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对后路椎弓螺钉固定治疗的腰椎骨折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手术指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手术室护理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腰椎经皮椎弓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骨折近期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腰椎骨折者66例纳入研究,所分两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式椎弓置钉治疗,观察组微创腰椎经皮椎弓螺钉固定治疗,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VAS评分、Cobb 角,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腰椎骨折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后路椎弓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的手术室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1年3月采取后路椎弓螺丝钉固定治疗的腰椎骨折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其中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加入优质护理手段,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性进行分析,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率。结果:对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实验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常规组患者,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率为20.00%,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的70.00%,P<0.05。结论:对后路椎弓螺丝钉固定治疗腰椎骨折患者的手术室护理中采取优质护理模式能够加快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率,具有较好的临床表现。

  • 标签: 后路椎弓根螺丝钉内固定 手术室护理 腰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对腰椎骨折不伴有脊髓损伤患者采取椎弓螺钉固定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腰椎骨折不伴有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例数合计为48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21.1月到2022.1月,对比患者经过治疗前后的腰椎恢复情况。结果 腰椎骨折不伴有脊髓损伤患者在采用椎弓螺钉固定进行半年治疗后Cobb角在X线下显示的正位、侧位、上下终板成角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椎弓螺钉固定对腰椎骨折不伴有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恢复,属于一种安全高效的临床治疗手段,值得不断对其进行推广研究。

  • 标签: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腰椎骨折不伴有脊髓损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脊柱骨折患者应用微创经皮椎弓螺钉固定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选择我科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脊柱骨折手术治疗患者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比组。研究组进行微创经皮椎弓螺钉固定治疗,对比组进行开放椎弓螺钉固定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手术指标与术后恢复情况,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VSA评分。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带支具离床时间、在院时间与对比组相比明显缩短;研究组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较对比组明显减少;研究组手术后6月cobb角、VSA评分、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明显优于对比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脊柱骨折运用微创经皮椎弓螺钉固定手术方法能够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及早恢复,具有较明显治疗优势。

  • 标签: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 脊柱骨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椎弓螺钉固定治疗患者采取机器人辅助治疗并观察其效果。方法:观察患者为我院治疗的椎弓螺钉固定50例患者,观察开始于2020年1月,观察结束于2022年1月,并且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一组与二组,一组使用机器人辅助治疗,二组采取透视引导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一组和二组治疗效果情况,一组满意为96.00%,二组满意为80.00%;一组并发症为8.00%,二组并发症为24.00%。(x2=10.701,p=0.017),结果有差异。结论:椎弓螺钉固定治疗患者采取机器人辅助治疗效果优良,可推广。

  • 标签: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脊柱 机器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在后路椎弓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骨折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使用后路椎弓螺钉治疗腰椎骨折的病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手术室护理,比较2组的入室时收缩压,入室时舒张压,手术时间,手术室时间。结果:观察组的入室时收缩压,入室时舒张压,手术时间,手术室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腰椎骨折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