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ALDI-TOF MS)在临床分离的丝状真菌快速鉴定中的应用。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经形态学鉴定为丝状真菌的菌株,分别采用双甲酸夹心法和甲酸乙腈萃取法提取真菌蛋白并行MALDI-TOF MS鉴定,并与聚合酶链反应(PCR)内转录间隔区(ITS)基因序列测定结果比较;分析丝状真菌菌种分布和标本来源。结果共收集临床分离的丝状真菌90株,其中曲霉菌属70株(77.78%),青霉菌属6株(6.67%),链格孢霉5株(5.56%),镰刀菌属4株(4.44%),赛多孢菌2株(2.22%),米根霉、根毛霉和哈茨木霉各1株(1.11%);其中曲霉菌以烟曲霉47株(52.22%)、黄曲霉13株(14.44%)和黑曲霉4株(4.44%)为主。标本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标本(90.0%)(包括痰标本和肺泡灌洗液),其次为角膜和耳道分泌物(3.33%),痰标本中分离率最多的为曲霉菌(59株、65.56%)。MALDI-TOF MS鉴定到种水平82株,与基因测序结果一致率为91.11%(82/90),鉴定准确率显著高于形态学鉴定结果(68.89%,6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2.02、P = 0.01);鉴定丝状真菌中的曲霉菌、镰刀菌、赛多孢菌和链格孢霉时准确率高(98.57%~100%);双甲酸夹心法和甲酸乙腈萃取法前处理的鉴定丝状真菌到种水平的比率分别为91.11%(82/90)和90.00%(81/90),鉴定曲霉菌种水平分别为98.57%(69/70)和97.14%(68/70),但鉴定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34、P = 0.95);两种前处理方法均可100%鉴定烟曲霉、黄曲霉、赛多孢菌和链格孢霉到种水平,其中89.36%(42/47)烟曲霉和76.92%(10/13)黄曲霉鉴定得分≥ 2.0分。结论MALDI-TOF MS技术鉴定丝状真菌快速准确,双甲酸夹心法前处理操作更简便,适合实验室常规检测,可用于实验室常规鉴定曲霉菌等常见丝状真菌。

  • 标签: 丝状真菌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鉴定 双甲酸夹心 甲酸乙腈萃取
  • 简介:摘要质技术在精准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该技术较复杂、缺乏标准化、无监管批准的方法,要保证检测结果的高质量和实验室间的可比性,极具挑战。室间质量评价(EQA)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可以帮助实验室改进质量、促进实验室间的结果互认,从而改善患者照护、促进医疗资源更有效地利用。选择和/或建立,符合技术特点,并满足临床需求的谱项目的EQA计划具有挑战性。重点回顾2015—2020年发表的与谱项目EQA相关的文献,同时检索了具有代表性的EQA计划网站,总结了目前可用的EQA计划特点,为实验室选择EQA计划提供参考。研究发现,虽然基于同组方法分析的EQA计划经济、容易实现,但基于正确度的EQA计划,可以帮助实验室提高质量,并促进实验室间结果互认,是有效的EQA计划。选择或建立谱项目有关的EQA计划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方面,以确保计划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 标签: 质谱技术 室间质量评价 质量改进 结果互认
  • 简介:摘要液相色谱串联技术(LC-MS/MS)因结合了色谱的高分离性能和高敏感、高特异性等优势被临床实验室广泛应用,但多应用于实验室自建项目,需要进行严格的方法评估,相关指导原则也应运而生,主要包括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的C62-A文件、欧洲药品管理局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生物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的M10《生物样品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以及日本卫生劳动福利部的生物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然而不同机构颁布的指导原则各有特点。本文结合我国现行的临床应用建议,分析总结参考原则特点,为LC-MS/MS分析临床生物样品的标准化应用提供更多的参考。

  • 标签: 质谱 方法验证 质量控制
  • 简介:摘 要:本文简述了,解决华能金陵电厂#2机凝汽器低压侧真空系统严密性差的经过,并介绍了氦查漏技术应用在上海汽轮机厂生产的1030MW机组的真空查漏心得,为今后同类型机组真空治理问题提供了经验。

  • 标签: 真空 严密性 氦气检漏仪 分析 查找 处理 总结
  • 作者: 魏凤香 朱琦 陈晓杭 宿进江 杨洁霞 李冬雪 温丽娟 李高驰 黄晓仪 刘金星 尹爱华 曹永利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国际遗传学杂志》 2020年第03期
  • 机构: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中心实验室 518172;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学教研室 154007;遵义医科大学基地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563006,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产科 518172,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中心实验室 518172,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中心实验室 518172;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学教研室 154007,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医学遗传中心,广州 510000,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中心实验室 518172;遵义医科大学基地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563006,广东省药科大学护理学院,广州 510006,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广州 510000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临床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Clin-Tof-II构建多肽模型,研究地中海贫血胎儿羊水的多肽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来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同型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孕妇83例为研究对象,留取羊水标本5 mL并分组。根据α、β基因缺失情况分为轻型地中海贫血(地贫1组)50例,重型地中海贫血(地贫2组)33例,同时以50例正常羊水标本为对照组,进行多肽组学测序分析。结果通过对正常对照与地贫1和地贫2羊水多肽数据分析,得到134(P<0.05)个差异多肽峰,其中显著性差异多肽峰(P<0.01)32个,极显著性差异多肽峰(P<0.001)102个。其中89号(M/Z 3239.9)和14号(M/Z 1173.9)差异峰的重现性较好。根据极显著差异多肽峰14号(M/Z 1172.4)和89号(M/Z 3239.9),建立K-近邻模型KNN和径向基函数网络RBF,为评估高危地贫胎儿提供临床价值。结论羊水多肽模型能够准确区分正常对照与地中海贫血患者,但尚需更进一步研究证实。

  • 标签: 地中海贫血 诊断相关多肽峰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 简介:摘要:科学与生物技术的发展,丰富了食品的种类,通过技术性的操作不用在特定的时期才能吃到季节性的食品,迎合了人们对食品多样化的选择需求。而食品种类与样式的增多,有关食品的安全性问题更加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是目前食品安全中常见的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处理得当,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在食品进入市场前需要进行及时的筛查,将存在问题的食品排除在外。气相色谱检测技术是研究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关键运用技术,而有机磷农药是我国农产品中使用频率很高、适用范围区域很广的农药。此类检测技术可以帮助实现对农产品残留农药的高速高质筛查,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文章将围绕气象色谱检测食品技术,对其在有机磷农药残留中运用展开分析。

  • 标签: 气相色谱质谱检测 食品 有机磷 农药残留
  • 简介:摘要液相色谱串联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通量的特性,近年来在临床类固醇类激素、维生素、代谢小分子定量检测、药物浓度监测以及参考方法/参考物质研制等方面有快速的发展和应用,但其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仍存在一些挑战。

  • 标签: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定量检测 临床应用 挑战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曹志民 周伟燕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2-27
  • 出处:《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12期
  • 机构:纽约州卫生厅沃兹沃思科研与临床检验中心,美国纽约州奥尔巴尼市,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北京市临床检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100730
  • 简介:摘要在美国,实验室自建方法(LDT)包括所有未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以及FDA批准后又经过实质性修改的方法。被允许使用的LDT必须与FDA批准的方法具有相同的分析质量水平。在纽约州,LDT仅在经过严格的审查程序批准后才能用于临床样品的检测。通过对纽约州卫生厅审批的与临床LDT方法学相关的一千多篇文献的查阅和分析,本研究总结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解析,提出解决方案。这些问题主要来源于7个方面,包括色谱、内标、方法验证中所使用的样品基质、线性验证、基质效应、参考区间和室内质量控制。

  • 标签: 实验室自建方法 液相色谱 质谱 方法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南京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检出情况。方法分析2013年12月至2018年7月南京市出生的175 767例串联新生儿筛查的结果。采用非衍生化串联技术检测干血滤纸片氨基酸、酰基肉碱和琥珀酰丙酮浓度,筛查新生儿氨基酸、有机酸和脂肪酸等三大类遗传代谢病。对于筛查阳性的患儿,通过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基因Panel检测致病基因突变。对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75 767例新生儿筛查初筛阳性率为2.1%(3 691/175 767),3 691例初筛阳性中召回3 598例,最终临床诊断遗传代谢病患儿62例,包括氨基酸代谢病35例、有机酸代谢病12例、脂肪酸代谢病15例。本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总发病率为0.035 3%,其中氨基酸代谢病、有机酸代谢病和脂肪酸代谢病的总发病率分别为0.019 9%、0.006 8%和0.008 5%。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分别为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症0.015 9%、甲基丙二酸血症0.005 1%和原发性肉碱缺乏症0.005 1%。62例临床诊断为遗传代谢病的患儿中,51例(82.2%,包括17例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症和34例其他遗传代谢病)进行了基因诊断(另外11例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症患儿拒绝进行基因诊断)。17例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症患儿均找到2个致病突变,分别来自于父母。34例其他遗传代谢病患儿中29例找到2个致病突变,分别来自于父母;另5例患儿仅找到1个致病突变,其中2例高甲硫氨酸血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结论本地区发病率较高的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为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症、甲基丙二酸血症和原发性肉碱缺乏症。串联筛查出的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筛查指标异常,随访中尚未出现特异性临床症状,需要进行更长期的随访。

  • 标签: 新生儿筛查 遗传性疾病,先天性 代谢缺陷,先天性 突变 串联质谱法
  • 作者: 周慧娟 张天娇 龙琪琛 曾洁 张江涛 周伟燕 张超 张传宝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0-30
  • 出处:《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10期
  • 机构: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 北京市临床检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100730,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 北京市临床检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100730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基于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ID-LC/MS/MS)检测血清糖化白蛋白(GA)的准确定量方法。方法本研究在日本临床化学学会(JSCC)推荐的ID-LC/MS方法上进行优化,采用阴离子交换色谱柱提纯白蛋白(Alb),使用重量法准确称量提纯标本、赖氨酸(Lys)和糖化赖氨酸(DOF-Lys)的标准溶液及两种的混合内标,将Alb酸水解为氨基酸,检测Lys和DOF-Lys从而定值GA。根据C62-A文件对建立的方法进行方法学评价并与常规方法进行比对研究。结果蛋白电泳鉴定标本Alb纯度结果为100%。Lys和DOF-Lys线性标准曲线R2范围分别为0.997 8~0.999 9、0.999 4~1.000 0。血清GA测定的批内、批间和总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0.69%~1.97%、1.13%~2.33%、1.37%~2.54%。正确度评价中三个浓度参考物质测定结果与认定值偏差分别为-2.56%、-1.87%、-2.94%。Lys和DOF-Lys的基质效应分别为89.92%、109.98%,携带污染率分别为-1.13%、-3.27%。Lys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75、0.248 nmol/g,DOF-Lys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07、0.024 nmol/g。方法 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1.60%~2.03%。与常规方法的拟合回归曲线R2为0.970 7。结论建立了一种基于ID-LC/MS/MS法检测血清GA的方法,方法学评价准确可靠,有望作为血清GA检测的候选参考方法。

  • 标签: 血清糖化白蛋白 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糖化赖氨酸
  • 简介:摘要:目前,环境污染问题在不断加剧,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质量,检测技术也随之完善。在有机物检测的过程中,气相色谱—联用技术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检测手段。该技术有明显的应用优势,不仅具有质谱法的准确性,还具有色谱法的高分离性能。气相色谱—联用技术在环境检测中普遍用于检定复杂未知物,深受环保工作者的青睐。本文对气相色谱—联用技术在环境有机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可以为环保检测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环境 有机污染物
  • 作者: 李爱英,魏凌,梁玉华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0-10-30
  • 出处:《健康忠告》2020年14期
  • 机构:长治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西长治,046000
  • 简介:摘要 目的:对茶叶中联苯菊酯农药残留量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方法:建立气相色谱—联用法测定茶叶中联苯菊酯农药残留量的数字模型,并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计算后进行评定。结果:本次测定样品中联苯菊酯含量为0.83mg/kg,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83±0.05)mg/kg,K=2.

  • 标签: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联苯菊酯 不确定度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成为全球流行性疾病,其实验室诊断方法仍存在假阴性及假阳性。呼气分析作为肺部疾病的诊断和监测手段,由于其无创、快捷简便的优点已经受到广泛关注。随着技术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呼气分析被用于微生物鉴别以及呼气挥发性有机物诊断。这篇文章针对基于技术的呼气分析及用于病毒诊断的研究进行综述,以展望其用于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能性。

  • 标签: 质谱法 呼气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无创诊断
  • 简介:摘要:有机污染物借助水处理可以进行降解,但是降解并不意味着事态往好的方向发展,其降解过后的毒性可能比之前还要高。为此我们必须要重视降解产物的检测工作,加强检测力度。本文主要介绍了水处理工艺中污染物的组成、结构等变化历程,同时还分析了多种检测降解产物的技术手段,如轨道离子阱等。除此之外对于高分辨的未来前景进行了相关探析。

  • 标签: 高分辨质谱技术 水处理 有机污染物
  • 简介:摘要目的引导医院加强对临床医学科研的重视,推动医院学科建设,进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临床创新能力。方法本文面向不同用户群体,结合某三甲医院图书馆建设机构知识的经验,依据实际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对机构知识的功能定位进行了分析。结果面向不同用户医院机构知识的建设都迫在眉睫,使用机构数据除了提高智力资源信息利用率,基于科技影响力评价建设背景下建设机构知识可助推医院学科发展。结论本文依据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提出了基于科技影响力评价建设背景下,机构知识未来的建设方向。

  • 标签: 科技影响力评价 机构知识库 医院 图书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串联联合二代测序技术在遗传代谢病(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m,IE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串联技术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筛查中心的60 272例新生儿进行遗传代谢病筛查,对其中34例阳性患者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遗传学分析。结果39例患者被确诊为遗传代谢病,包括氨基酸代谢病18例(46.15%),有机酸代谢病15例(38.46%)和脂肪酸氧化障碍类疾病6例(15.38%),本地区IEMs发生率为1∶1545。高苯丙氨酸血症和甲基丙二酸血症是两种最常见的遗传代谢病,占所有确诊病例的66.67%(26/39)。高苯丙氨酸血症的PAH基因c.728G>A和c.721C>T、甲基丙二酸血症的MMACHC基因c.567dupT和c.609G>A、MMUT基因c.323G>A和c.1630_1631delGGinsTA以及希特林蛋白缺乏症的SLC25A13基因c.852_855del是常见的突变位点。结论串联新生儿筛查与二代测序技术的联合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遗传代谢病的诊断效率。遗传代谢病在陕西地区并不罕见,初步呈现了本地区遗传代谢病的发病率、疾病及遗传特征,为串联技术在陕西地区新生儿筛查中的推广应用及基因检测的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 标签: 遗传代谢病 串联质谱 测序 新生儿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联用技术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新生儿进行尿液代谢物检测的疾病诊断和监测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8年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附属八一儿童医院NICU中代谢病高危患儿利用尿素酶预处理GC-MS法进行尿液有机酸、氨基酸、糖类、多元醇、嘌呤和嘧啶等成分分析的结果及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2 208例新生儿,包括足月儿1 224例,早产儿984例,共507例(23.0%,507/2 208)存在代谢异常。确诊包括甲基丙二酸尿症、丙酸尿症、尿素循环障碍、枫糖尿症、戊二酸尿症、苯丙酮尿症、异戊酸尿症、羟脯氨酸尿症、焦谷氨酸尿症和酪氨酸血症在内的10种先天性代谢异常74例(3.4%,74/2 208),其中足月儿69例(5.6%,69/1 224),早产儿5例(0.5%,5/984)。足月儿最常见的先天性代谢异常为甲基丙二酸尿症(71.0%,49/69),早产儿为苯丙酮尿症(2/5)。诊断继发性代谢紊乱433例(19.6%, 433/2 208),其中足月儿232例(19.0%,232/1 224),早产儿201例(20.4%,201/984)。NICU中足月儿常见代谢紊乱为乳酸尿伴酮体增加、乳糖尿、酮尿,早产儿为非酮性双羧酸尿、乳酸尿、N乙酰酪氨酸增高及4-羟基苯乳酸增高。结论GC-MS技术是诊断和监测遗传性或继发性代谢紊乱的有力工具。

  • 标签: 气相色谱-质谱法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 先天性代谢异常 代谢紊乱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的研究,分析其脑脊液代谢特征的改变。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和第八医学中心结核病区临床确诊的结核性脑膜炎住院患者的脑脊液标本,同时收集已确诊的其他病原感染的非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标本作为对照组。其中,结核性脑膜炎组有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37.9±16.1)岁;对照组有20例,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34.7±14.8)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UPLC-MS)对两组患者的脑脊液进行反相色谱正离子、反相色谱负离子和亲水色谱正离子检测,生成代谢指纹图谱,并使用SIMCA软件对其分析,选择正交偏最小二乘辨别分析(OPLS-DA)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采用OPLS-DA模型的变量重要性投影值(阈值>1)并结合t-test的P值(P<0.05)来寻找两组患者脑脊液中的差异性代谢物质。结果在两组患者脑脊液中共发现10种差异性代谢物质,它们分别是L-异亮氨酸、L-苯丙氨酸、L-犬尿氨酸、L-蛋氨酸、L-酪氨酸、二甲基甘氨酸、L-丙氨酸、L-苏氨酸、L-组氨酸和L-赖氨酸,且与对照组比较,在结核性脑膜炎组均表达上调。结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氨基酸代谢发生改变,可为结核性脑膜炎的辅助鉴别诊断和分子基础研究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 标签: 结核,脑膜 脑脊髓液 代谢组学 色谱法,高压液相 质谱分析法 氨基酸类 最小二乘法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检测联合下一代测序在新生儿遗传代谢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2017年3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19例遗传代谢病新生儿的临床信息、血尿代谢产物检测及基因检测结果。血尿代谢产物分别通过液相色谱-串联及气相色谱-技术检测,全血样本采用基于下一代测序的新生儿遗传病基因panel检测。结果19例患儿中,有12例患儿的代谢产物质检测结果与基因检测结果一致;2例患儿的检测结果与基因检测结果不一致;4例检测未提示病种,经过基因检测得出与患儿临床表型部分相符的疾病诊断;1例未行检测的患儿,因基因检测而考虑遗传代谢病诊断,并以此为依据进行随诊。结论检测可以相对快速诊断遗传代谢病以指导临床治疗,而下一代测序可对质检测结果进行验证,并从基因角度解释病因,从而指导进一步治疗及遗传咨询。

  • 标签: 代谢疾病 串联质谱法 基因测定 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