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软腭部肌肉在咽腔形态维持、软腭运动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完整理解软腭的解剖基础和生理功能,对开展咽部手术至关重要。既往软腭部肌肉的精确解剖定位模糊,软腭部肌肉的神经支配存在争议,甚至矛盾重重,相关研究进展缓慢。随着咽腔手术范围的拓展,鼻咽、软腭、硬腭等手术的开展,了解该区域的解剖进展具有广泛的临床需求。本文重点介绍了软腭部肌肉解剖结构、神经支配以及局部解剖决定咽腔形态的最新研究进展,而个体咽腔形态与其肌肉的骨性附着点密切相关。解剖的深入认识可以帮助外科医生提高软腭部气道重建手术的成功率并保留最佳的软腭部功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透明隔间腔的透明隔腔(CSP)和韦尔加腔(CV)的MRI特点并对其进行影像学分型,以便在选择手术入路时作为辅助参考。方法纳入2019年1—4月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行常规5.0 mm层厚头颅MR扫描的患者200例,观察透明隔间腔的出现概率和形态特点,进行影像学分型。针对临床最为常见的CSP类型,纳入2018年3月—2019年3月难治性癫痫患者75例,行1.0~2.0 mm薄层MR扫描,经图像融合和三维重建,分别在横断面、冠状面图像中测量CSP长、宽、高的最大径,计算平均值。结果200例头颅常规MR扫描,可以观察到CSP者189例(94.5%),提示存在显性CSP者占大多数。CSP通常显示在经室间孔层面及其上方1个层面,位于胼胝体膝部的后方和穹窿柱的前上方。将CSP进行MR影像学分型:闭合型(Ⅰ型)、间隙型(Ⅱ型)、扩张型(Ⅲ型)、囊肿(Ⅳ型)和畸形变异(Ⅴ型)5个类型,分别占比4.5%(9/200)、91.5%(183/200)、1.5%(3/200)、1.5%(3/200)和1.0%(2/200)。CV按影像可分为:单独出现或者与CSP融合,各占比1.0%(2/200)和1.5%(3/200)。最常见的CSP间隙型(Ⅱ型)的三维形态测量,MRI可见的长、宽、高,均值为2.3 mm、1.5 mm、3.6 mm。结论CSP在MRI呈现多种形态,体积大小差别不一。术前通过MRI判断CSP是否存在以及CSP分型,可以作为选择透明隔分离方式和手术路径的重要参考指标。

  • 标签: 脑室 透明隔间腔 透明隔腔 韦尔加腔 磁共振成像 解剖
  • 简介:摘要无论是修复重建外科还是面部美容方面,鼻唇沟都是整形美容医师重视的区域,有着重要的地位。鼻唇沟部位有多块肌肉,解剖结构复杂。对鼻唇沟部位的肌肉解剖研究由来已久,随着解剖技术的进步、解剖器械的改进,人们对鼻唇沟的肌肉解剖认识逐步提高。关于鼻唇沟肌肉解剖结构与外观形态的关系众说纷纭,本文对鼻唇沟肌肉的解剖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为临床提供参考意见。

  • 标签: 鼻唇沟 肌肉 解剖学 修复重建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额部自体脂肪注射填充的安全解剖层次及注意事项。方法2018年1月至12月新鲜成人尸体头部标本12例(郑州黄河科技大学解剖实验室提供),男性6例,女性6例,年龄(47.5±11.7)岁。通过常规解剖和显微解剖相结合,观察额部各组织层次的形态特点,以电子游标卡尺测量血管内径及组织厚度。结果额部由浅至深为皮肤、皮下脂肪组织、面部表浅肌肉筋膜系统、疏松结缔组织及骨膜。额部有3个位于皮下的浅层脂肪室,浅层中央脂肪室宽度为(2.17±0.27) cm,长度为(4.16±0.38) cm,左侧脂肪室宽度为(2.09±0.31) cm,长度为(3.65±0.39) cm,右侧脂肪室宽度为(2.14±0.29) cm,长度为(3.18±0.55) cm。深层脂肪室有3个,边界类似于浅层脂肪室,为无血管区。眉部深层在眶上缘外侧2/3的区域有眼轮匝肌后脂肪垫,厚度为(2.58±0.03) mm,长度为(2.55±0.05) mm。额部供血是由滑车上动脉、眶上动脉和颞浅动脉额支提供,内径分别为(1.01±0.16) mm、(0.85±0.12) mm和(1.35±0.15) mm。结论额部自体脂肪注射应以额部深层乏血管脂肪室为主,浅层脂肪室不宜注射过多脂肪,避免产生不自然的"面具脸";额部浅层中央脂肪室及上睑区域有潜在的通道,应避免术后按摩塑形而导致上睑及眶周形成迁移性脂肪肉芽肿。

  • 标签: 额部 解剖学 移植,自体 脂肪组织 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国人踝关节外踝韧带的解剖特征,为临床踝关节扭伤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解剖依据。方法对43侧成年国人尸体踝关节标本外踝韧带进行应用解剖观察,其中男34侧、女9侧,左踝20侧、右踝23侧。观察距腓前韧带(ATFL)、跟腓韧带(CFL)、外侧距跟韧带(LTCL)的形态特征,以及各韧带止点的相互关系,并在中立位上测量其长、宽、厚等基本参数。结果43侧踝关节标本外踝韧带解剖发现,ATFL呈双束者最多,占65.1%(28/43),单束和三束者分别占27.9%(12/43)和7.0%(3/43)。ATFL和CFL在腓骨起点处无纤维联系者11踝(1型,25.6%),存在部分纤维融合者25踝(2型,58.1%),纤维完全融合者7踝(3型,16.3%);ATFL单束者中的1型占5/12,双束和三束者中的2型分别占67.9%(19/28)和2/3。中立位上测得双束ATFL的下束长度为(15.15±2.84)mm,短于单束ATFL长度(18.83±3.07)mm、双束ATFL的上束长度(18.98±2.16)mm以及三束ATFL的上束长度(19.65±1.72)mm和中束长度(18.25±1.52)mm,差异有统计意义(F=7.812, P<0.01);但与双束ATFL的平均长度(17.07±2.16)mm以及三束ATFL的平均长度(18.52±1.47)mm相比,差异无统计意义(F=2.433, P>0.05)。单束ATFL宽(6.91±1.21)mm,比双束和三束ATFL韧带中各分束更宽(F=12.211, P<0.01),但要明显窄于双/三束ATFL韧带总宽度(F=29.073, P<0.01)。所有标本CFL均呈单束,其长、宽、厚分别为(26.98±2.41)mm、(5.03±0.89)mm、(2.33±0.50)mm,不同ATFL分型中的CFL长、宽、厚差异均无统计意义(F=0.584、0.248、1.249, P值均>0.05)。LTCL存在于46.5%(20/43)的踝关节标本中(均为单束),止点部位直接或以薄层纤维组织黏附于ATFL或(和)CFL,LTCL长(25.99±1.86)mm、宽(4.26±0.47)mm。结论国人踝关节ATFL以双束纤维组成为主,其次为单束,再次为三束。ATFL和CFL的基本参数和腓骨上止点关系可以为解剖修复外踝韧带提供解剖依据。同时,临床上采用LTCL(增强)修复外踝韧带时尚需考虑该韧带的变异性。

  • 标签: 踝关节 距腓前韧带 跟腓韧带 外侧距跟韧带 应用解剖学
  • 简介:摘要全直肠系膜切除的理念为直肠癌的根治手术提供了可以遵循的质量控制标准,但是尚有部分解剖问题存在争议。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虽然具有更好的手术视野、更佳的神经功能保护、更大的操作空间,但若术者对解剖结构或解剖变异认知不足,可能会出现术中不可控制的出血、术后排尿排粪功能障碍等副损伤。笔者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的分析总结,并结合临床经验,针对直肠癌根治术涉及的几个解剖争议问题,包括肠系膜下血管解剖及变异、肠系膜下动脉离断平面的争议、第253组淋巴结清扫的争议、直肠中动脉的解剖变异及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解剖争议等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外科医师提供一个更好的认知过程。

  • 标签: 直肠肿瘤 根治术 解剖 左结肠动脉 直肠中动脉
  • 简介:摘要口腔颌面颈部解剖是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的重要基础课程,同时也是密切联系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课程。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基于学生为主体、临床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对实验课程的内容和实施方法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整理,参照临床经典手术联系解剖理论与临床应用,同时优化授课团队与授课方式。通过3年的实践和调整,初步建立了基于口腔颌面颈部外科手术入路和术式的解剖实验课程方案,改革实践取得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局部解剖学 口腔颌面颈部解剖学 实验课程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超声下观察头半棘肌平面(SCP)的解剖特点,为临床有效实施超声引导下SCP阻滞提供参考。方法健康成年志愿者30名(60侧)项区SCP的6个区域进行超声检查,重点检查与描述头半棘肌(SCA)、SCA深面间隙及间隙内结构的解剖特点。结果(1)项区寰椎后弓处横切超声图像显示SCA肌腹被一斜行筋膜分隔为内侧头和外侧头;在SCA-头下斜肌(OCI)间隙内可见第3枕神经(TON)和枕大神经(GON)被一筋膜分隔,二者之间常有枕静脉属支穿行,TON与GON间距为(12.9±0.6) mm。(2)项区枢椎椎弓板处横切超声图像显示SCA肌腹短轴与SCA-OCI间隙内结构特点同结果(1),TON与GON间距为(12.1±0.5) mm。(3)项区枢椎棘突旁纵切超声图像显示一附着于枢椎棘突末端的致密筋膜插入SCA肌腹内,将其分隔为上腹和下腹。(4)颞骨乳突下方颈2,3小关节处纵切超声图像显示SCA深面OCI-颈2,3小关节间隙内TON与GON之间未见明显分隔筋膜,两者间距为(8.0±0.5) mm。(5)项区颈4椎弓板处横切超声图像显示SCA-颈半棘肌间隙内可见颈深动、静脉穿行,未见颈4神经后支显示,SCA肌腹短轴特点同结果(1)。(6)项区颈5椎弓板处横切超声图像特点同结果(5),未见颈5神经后支显示。结论超声下SCP内富含分隔筋膜,SCA深面间隙内常有血管穿行,其解剖结构复杂且存在个体差异,掌握其超声解剖特点有助于安全、有效地实施超声引导SCP阻滞。

  • 标签: 超声检查 头半棘肌
  • 简介:摘要随着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升高,随之开展的甲状腺手术也越来越多。甲状旁腺与甲状腺关系紧密复杂且位置多变、血供脆弱,其损伤所带来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成为了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甲状旁腺损伤或功能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解剖因素,包括形态、颜色、数量、位置和血供上的变异,也与术者操作技巧或能量器械的运用有关,而血供的破坏与组织的热损伤是主要原因。因此,熟练掌握甲状旁腺解剖位置与血供的分布规律、术中精细解剖防止甲状旁腺意外切除、合理运用能量器械防止甲状旁腺及血供的机械损伤和热损伤有利于增强甲状旁腺功能的保护,减少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

  • 标签: 甲状旁腺 解剖学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培养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在临床医学人体解剖教学中的实践作用。方法选取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两个班学生,对照组(73人)采用传统课堂面授,研究组(79人)采取基于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培养的MOOC教学。教学结束后,对比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及学习兴趣,另比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理论成绩与解剖操作考核)及对教学的满意度。采用SPSS 19.0进行t检验、卡方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研究组教学结束后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及学习兴趣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教学结束后学生理论知识[(91.41±6.28)分]及解剖操作考核评分[(87.41±7.25)分]均高于对照组[(85.24±7.36)分、(80.26±6.38)分](P<0.05);两组学生教学满意度等级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对教学总满意率(94.94%)高于对照组(83.56%)。结论人体解剖教学中采用基于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培养的MOOC模式,可提升学生创造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提高其学习兴趣及对人体解剖知识的掌握,并可提高对教学的满意度。

  • 标签: 人体解剖学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模式 创造力 思维能力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尸体解剖观察半月节区三叉神经的解剖标志,提高CT影像解读水平,为穿刺手术靶点设定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8月建湖县公安局法医室提供的5具10侧新鲜尸体进行解剖,确认半月节区三叉神经边界的骨性、硬膜性解剖标志;认定半月节及其前后根的分区和神经纤维行走路径。另予2020年2月至5月南通大学附属建湖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例三叉神经痛射频治疗的住院患者行CT薄层扫描,三维及多方位二维切面重建,认定解剖标志,描绘半月节及其前后根的解剖结构。结果尸体解剖显示,半月节区三叉神经位于Meckel腔内,其边界由各侧腔壁限定;神经节处体积膨大,由下方颅底凹陷加深与之匹配,而上壁硬膜形状不变。对照尸体解剖在CT影像上认定半月节区三叉神经的各边界线:颅底外侧界线为三叉神经管压迹外端—半月节窝外缘—卵圆孔外缘连线;颅底内侧界线为三叉神经管压迹内端—前结节—眶上裂内缘连线;神经的内侧边界为Meckel腔内侧壁;上方边界为Meckel腔上壁;下方边界为腔底颅骨。半月节边界由节窝形状和腔壁限定,根据纤维位置、走向,把半月节划分为眼区、上颌区和下颌区。结论本文以尸体解剖为基础,认定半月节及其前后根位置、边界、形状、分区的CT征象,为临床术前靶点的设定、术后实际损害灶与疗效关系的分析提供依据。

  • 标签: 三叉神经节 解剖学 尸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作者: 盛逸澜 刘浩 段周瑛 瞿强 李剑华 陈文华 余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07
  • 出处:《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21年第10期
  •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 200080,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物理治疗学系,美国德克萨斯州北部登顿市 1155,上海杉达学院国际医学技术学院康复治疗学系,上海 201209,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 200080 上海杉达学院国际医学技术学院康复治疗学系,上海 201209
  • 简介:摘要在发达国家美国,康复科已是较成熟的医学相关学科,其教育培养体系、从业资格认证、学科分化等较为规范。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和大健康产业的进展,康复相关行业的人才培养、专业化进程有待大力推进。康复治疗重点针对功能障碍进行干预,而功能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往往需回归解剖结构,本文则基于解剖重要性、应用价值,结合相关数据比较,浅探中国与美国的康复治疗专业(物理治疗方向)差异,旨在为我国康复治疗相关专业发展提供借鉴与思考。

  • 标签: 解剖学课程 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 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寰枢椎侧块关节面解剖形态的影像参数,为临床寰枢椎侧块关节间融合器的设计提供支持。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宁波市第六医院行颈椎CT检查的100名成人健康体检者的影像资料,其中男57人、女43人,年龄26~61(40.9±6.4)岁。受检者均行C1~C7范围CT扫描及二维重建;采用图片存档及通信系统软件,在矢状面及冠状面上分别测量对比两侧寰枢椎侧块关节面的曲度、长度、椎间隙高度,观察寰枢椎侧块关节面的形状,关节面凹陷或凸起的顶点位置的分布情况。结果寰枢椎侧块矢状位、冠状位左右两侧关节面曲度、长度、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均值>0.05)。左右两侧数据合并后:寰、枢椎侧块矢状位关节面曲度分别为171.16°±6.21°、166.37°±8.50°,冠状位关节面曲度分别为159.83°±8.22°、167.22°±10.40°;矢状位关节面长度分别为(16.38±1.61)、(16.59±1.63)mm,冠状位关节面长度分别为(16.75±1.71)、(17.14±1.69)mm;矢状位关节面前、中、后椎间隙高度分别为(2.87±0.80)、(2.22±0.63)、(3.25±1.00)mm,冠状位关节面的内、中、外椎间隙高度分别为(1.94±0.74)、(3.39±0.57)、(1.64±0.62)mm。寰枢椎侧块矢状位关节面形状以双凸和凸平居多,冠状位关节面形状以双凹和凹平居多。寰枢椎侧块矢状位、冠状位关节面顶点在中1/3处的较多。结论设计寰枢椎侧块关节间融合器时,不仅要考虑关节面矢状位及冠状位的长度和椎间隙的高度,还应考虑关节面的曲度及顶点位置,使其设计更优化。

  • 标签: 颈寰椎 枢椎 侧块 关节面 影像学
  • 简介:摘要基于"雨课堂+BOPPPS"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本文以哈尔滨医科大学为"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52名学生开设的人体解剖消化系统为例,阐述了"雨课堂+BOPPPS"教学方式在人体解剖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采用期末总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显示,学生期末总成绩为(82.7±7.6)分,8名(15.4%)学生成绩优秀(≥90分),52名(100.0%)学生成绩及格(≥60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7名(90.4%)学生完成课前自主学习,52名(100.0%)学生前测和后测成绩均及格,49名(94.2%)学生表示其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51名(98.1%)学生认为该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其学习兴趣,51名(98.1%)学生认为该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50名(96.2%)学生认为该教学方式能提升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雨课堂+BOPPPS"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提高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良好;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 标签: 学生,医科 人体解剖学 雨课堂 BOPPPS教学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单一足底入路或联合足背入路治疗足背软组织条件差、跖侧撕脱性骨折或多柱复杂的Lisfranc损伤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初步应用疗效。方法①收集新鲜成人足部标本6支,采用足底入路解剖标本,以明确足底入路的皮肤切口和放置钢板螺钉内固定的安全区域,并完成相应钢板、螺钉固定。②足底入路解剖研究明确后,对2020年9月至2021年11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足踝外科收治的3例足背皮肤挫伤严重坏死或跖骨基底撕脱性移位骨折的Lisfranc损伤患者采用足底入路治疗,其中男2例,女1例;年龄平均为51岁(34~68岁)。通过分析患者的复位效果、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中足评分、Maryland评分、Kofoed评分、骨折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以评估初步疗效。结果①解剖显露范围:内侧可显露内侧柱(内至第1跖楔关节跖侧),外侧可显露中间柱(外至第3跖楔关节跖侧);可探查腓骨长肌肌腱、Lisfranc足底韧带及骨间韧带;模拟手术后X线片示钢板位置满意。②临床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11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0~1分(平均0.5分),AOFAS评分为85~92分(平均89分),Maryland评分为93~96分(平均95分),Kofoed评分为92~95分(平均94分)。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在明确解剖研究后,采用单一足底入路或联合足背入路治疗足背软组织条件差、跖侧撕脱性骨折或合并多柱复杂Lisfranc损伤安全、有效,初步疗效满意。

  • 标签: 解剖学,局部 骨折固定术,内 足底 跖趾关节 Lisfranc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髋部骨折手术治疗所涉及的组织结构的神经支配、走行及阻滞方法,为髋部骨折围术期区域阻滞镇痛提供解剖基础。方法以“髋部骨折”“神经阻滞”“髋关节”“神经支配”“解剖”“髂筋膜”和“hip fracture”“nerve block”“hip joint”“innervation”“anatomy”“fascia illaca”等为中、英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2021年11月之前发表的有关髋关节神经支配及髋部骨折围术期区域阻滞研究的文献1 722篇,通过阅读文章标题与摘要,剔除与研究方向不符、内容重复、无法获取全文的文献,共纳入文献43篇,并查阅解剖著作2部,进行研读与分析,重点是总结与髋部骨折区域阻滞相关的解剖成果。结果髋部骨折手术治疗涉及的组织结构之支配神经来源于腰丛、骶丛及脊神经,选择髂筋膜间隙阻滞或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闭孔神经阻滞可有效完成围术期镇痛。结论髋部骨折病变部位及手术区域的神经支配明确;进行有效的区域阻滞可满足手术对麻醉的要求,并能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髋骨折 神经传导阻滞 区域阻滞 解剖 髋关节 神经支配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尸体解剖方法研究右半结肠毗邻的层面关系,为精准右半结肠膜解剖手术提供可靠的应用解剖依据。方法对经福尔马林固定的5具尸体(男性4具,女性1具)右半结肠毗邻层面进行解剖观察。结果右半结肠与其周围的毗邻层面,形成了右Toldt′s融合筋膜区、胰头十二指肠融合筋膜区、大网膜-横结肠融合筋膜区等三个区域。(1)右Toldt′s融合筋膜区:因回盲部、升结肠及其系膜筋膜背侧叶与原始后腹膜形成右Toldt′s融合筋膜而来。右Toldt′s融合筋膜区的头侧界为十二指肠环下缘,内侧界为肠系膜上动脉右缘,右侧与尾侧边界为回盲部、升结肠与后腹膜的愈着缘。在右Toldt′s融合筋膜区背侧依次存在后腹膜延续层面(原始后腹膜)和泌尿生殖层2个层面,依次形成了右Toldt′s融合筋膜间隙、肾前间隙和肾后间隙等三个间隙;(2)胰头十二指肠融合筋膜区:因结肠肝曲及其系膜筋膜背侧叶与胰头十二指肠固有筋膜形成融合筋膜而来。头侧界为胃大网膜在十二脂肠球部附着处,尾侧界为十二指肠环下缘,外侧界为十二指肠环外侧缘,内侧界为大网膜的右缘(其内标志为胃网膜右静脉)。胰头十二指肠融合筋膜区背侧依次为胰头十二指肠、后腹膜延续层面(原始后腹膜)和泌尿生殖层3个层面。依次形成了胰头十二指肠前间隙、胰头十二指肠后间隙、肾前间隙和肾后间隙等4个融合筋膜间隙。右Toldt′s融合筋膜间隙向头侧延续,被胰头十二指肠层面分隔为胰头十二指肠前间隙与胰头十二指肠后间隙;胰十二指肠前上静脉起自胰头,跨越胰头十二指肠前间隙,汇入肠系膜平面的Henle干(Henle trunk);(3)大网膜-横结肠融合筋膜区:起自大网膜右缘,向左侧由大网膜与横结肠系膜筋膜前叶融合而形成的区域。由腹侧向背侧形成网膜囊、胰周间隙和胰后间隙3个间隙。大网膜第3层覆盖于胰体尾浅面,大网膜第4层包绕胰体尾和脾脏,该两层间为胰周间隙。大网膜第4层与横结肠系膜无血管区紧密融合,在胰腺下缘分离,其间与胰后间隙相通。结论在胚胎发育理论基础上,应用解剖方法重新认识右半结肠周围毗邻层面关系。了解这些层面及其相互之间的融合筋膜间隙,有助于安全、精准和有效地施行右半结肠根治性膜解剖手术。

  • 标签: 结肠 解剖 右半结肠 毗邻层面 应用解剖
  • 简介:摘要解剖是一门研究人体形态结构的学科。传统的解剖实验教学面临着实验条件差、标本损耗率高、师生双向交互不足等弊端。通过探究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新型解剖实验教学,在线下通过配备可触控电子屏和实物展示台,安装VR摄像头,配备升降式解剖台打造实体学习空间,在线上通过部署智慧教学平台和数字人解剖系统,构建虚拟学习空间;同时基于大数据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的智慧实验室,探索建设"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型解剖实验教学,旨在促进解剖实验教学适应现代医学教育需要,为实验教学改革和整体智慧校园建设提供参考。

  • 标签: 解剖学 实验教学 线上线下 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