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注意转移情绪调节策略及其神经机制。方法选取26名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及29名正常对照(对照组)参与研究,记录两组受试进行注意转移行为学范式的正确率及反应时,同时用Neuroscan 64导脑电仪检测两组受试者的N1、P3成分。运用SPSS 16.0对数据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1)在注意转移范式正确率上,组别主效应显著(F=11.626,P=0.001),提示抑郁症组(0.82±0.01)显著低于对照组(0.89±0.01)(P=0.001)。在注意转移范式反应时上,组别主效应显著(F=16.55,P<0.01),提示抑郁症组[(1 460.82±41.86)ms]显著高于对照组[(1 226.31±39.63)ms](P<0.01)。(2)在注意转移范式事件相关电位上,N1成分中组别主效应不显著(F=2.949,P=0.092),任务与组别的交互作用显著(F=4.756,P=0.034),提示抑郁症组在计算任务中诱发的N1波幅[(-3.699±0.441)μV]显著低于对照组[(-5.055±0.418)μV](P=0.030);P3成分中组别主效应不显著(F=1.165,P=0.285),任务与图片属性的交互作用显著(F=11.602,P=0.001),提示情绪任务条件下负性图片诱发的P3波幅[(2.757±0.438)μV]显著高于中性图片[(1.963±0.460)μV](P=0.002)。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情绪策略中的注意转移困难,且发生在早期阶段。

  • 标签: 抑郁症 注意转移 情绪调节 事件相关电位
  • 简介:摘要大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首次发作前存在临床高危状态(clinical high risk,CHR)的时期。早期识别CHR并实施药物或心理干预可能减少精神病的转化。找到预测精神病发作的生物标志物并提高对CHR预后判断的准确性,将有助于采取更积极的干预措施。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作为一种检测快捷、耗费低廉的神经电生理学检测,可以反映认知过程中的感觉、前注意加工、注意分配等进程,并可能成为预测CHR患者临床结局的客观指标。对关于CHR人群的不同ERP成分研究,及其作为CHR临床结局的预测指标的表现进行文献分析。结果显示P300和失匹配负波(MMN)波幅降低作为检测的异常指标显得比其他ERP成分异常更为可靠,这可能表明ERP不同成分的异常反映了疾病进程的不同阶段。但ERP异常作为CHR患者的生理学指标较缺乏特异性。未来结合不同ERP成分或是ERP成分结合临床症状等的算法分析,或许可以使检测更具有特异性。

  • 标签: 临床高危状态 精神病 事件相关电位 临床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者的工作记忆事件相关电位特点。方法选取门诊和随诊治疗的成人ADHD患者43例(ADHD组)及与其性别、年龄和智商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40名(对照组)进行言语n-back任务并记录任务下脑电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2组随记忆负荷的增加反应时间、正确率、个体内反应时标准差(intra-individual standard deviation of response time, ISD)和P300成分波幅和潜伏期等组内和组间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行为学和电生理指标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ADHD组完成1-back任务[(505±100) ms与(457±75) ms,F(1, 81)=5.94,P=0.017]和2-back任务[(573±125) ms 与(511±100) ms,F(1, 81)=6.05, P=0.016]反应时间均长于对照组。ADHD组完成n-back任务ISD明显较对照组大,存在组别主效应[F(1, 81)=6.03,P=0.016]。ADHD组完成2-back任务时P300波幅较对照组显著减小[F(1, 78)=4.14,P=0.045]。相关分析显示:ADHD患者多动冲动症状越严重,完成2-back任务反应时间越长(r=0.303,P=0.48)。ADHD患者多动冲动症状越严重,完成n-back任务时P300波幅越低。ADHD患者注意缺陷症状越严重,完成n-back任务时P300潜伏期越长。结论成人ADHD患者完成n-back任务时反应时间延长且ISD增大、P300波幅减低,与临床症状相关,提示患者信息加工速度慢、注意波动性大、工作记忆再提取过程受损。

  • 标签: 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 横断面研究 事件相关电位 P300 反应时间 工作记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ERP)用于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价值。方法将入选的义乌市精神卫生中心64例卒中后抑郁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另选取3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组。对照组给予文拉法辛(Venlafaxine)药物治疗,150 mg/d缓释顿服,治疗6周;观察组在给予文拉法辛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高频rTMS治疗,共治疗6周30次。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周和治疗6周后(治疗后),对2组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第17版(HAMD-17)评分进行疗效评定,并采用视觉P300检测方法评定和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失配性负波(MMN)、视觉P300指标的变化及其与健康组的差异。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HAMD-17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7.5%)明显优于对照组(6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MMN中的中央点(Cz)和头皮额点(Fz)的潜伏期均明显延迟,波幅明显低于健康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z脑区波幅升高潜伏期前移,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MM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枕区(Oz)视觉P300的P2、P3潜伏期均明显长于健康组,波幅明显低于健康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靶潜伏期P2、靶潜伏期P3、靶波幅P3分别为(180.2±22.2)ms、(329.3±39.1)ms、(6.1±2.2)μV,分别与组内治疗前[(190.1±25.2)ms、(355.1±44.2)ms、(2.9±1.5)μ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视觉P300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rTMS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有一定疗效,MMN和视觉P300可用于脑卒中后抑郁的康复评价。

  • 标签: 经颅磁刺激 脑卒中后抑郁 视觉P300
  • 简介:摘要视觉诱发电位(VEP)可提供有关视觉系统功能完整性的重要诊断信息。本标准由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学会(ISCEV)修订。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是承认多种技术产生的图形模式刺激;进一步强调在图形翻转或图形给-撤期间应确保亮度无变化;而且在文字方面进行了调整,以使临床VEP标准与ISCEV其他标准更加契合。本临床VEP标准基于一系列刺激参数和记录条件,可提供核心的临床信息,全球大部分临床电生理检查室均可采用。(中华眼科杂志,2020,56:587-592)

  • 标签:
  • 简介:摘要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能够评估从视网膜至枕叶皮质整个视觉传导通路的功能,可作为神经外科手术中评价视觉功能的较好指标,其应用可有效避免手术相关视觉损伤。本文将从F-VEP术中监测的发展历程、原则和基本方法、影响因素三方面对F-VEP术中监测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图形翻转VEP(PRVEP)及扫描图形VEP(SPVEP)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视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于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单眼CSC患者38例纳入研究。其中,男性34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40.0±5.2 )岁。所有患者于急性期(病程≤3个月)和临床治愈期(病程≤6个月)双眼采用德国Roland公司电生理RETIport系统行PRVEP检测,刺激图形采用1.00°和0.25°刺激视角的棋盘格,观察P100波峰幅值和峰时。SPVEP检查设备和方法同PRVEP,空间频率依次为1、2、4、6、8、12、16、22 cpd。比较SPVEP视力与主观视力的差异。患眼与对侧眼PRVEP波峰幅值、峰时及SPVEP振幅、相位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患眼与对侧眼主观视力和SPVEP视力比较采用Wilcoxon配对秩和检验;急性期患眼主观视力与SPVEP视力行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结果急性期,患眼P100波峰幅值较对侧眼降低(t=30.26、13.59 ),峰时延长(t=-19.89、-29.41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临床治愈期,患眼、对侧眼P100波峰幅值(t=1.49、-0.57)、峰时(t=-1.22、-1.8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急性期,不同空间频率患眼、对侧眼SPVEP振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空间频率1、2、4、6、8、12 cpd,患眼、对侧眼相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临床治愈期,空间频率6、8、12、16 cpd,患眼、对侧眼SPVEP振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空间频率6、8、12 cpd,患眼、对侧眼SPVEP相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急性期、临床治愈期,患眼SPVEP视力均低于对侧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期、临床治愈期,患眼、对侧眼SPVEP视力均低于主观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性期:Z=-5.38、-3.00,P<0.001、0.003;临床治愈期:Z=-5.36、-5.38,P<0.001、<0.001 )。急性期,患眼主观视力与SPVEP视力呈正相关(r=0.847,P<0.001 )。结论PRVEP、SPVEP检查能客观评估CSC视功能改变;对于短期临床治愈CSC,SPVEP可探测细微、潜在的视功能异常。

  • 标签: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诱发电位,视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VEP)在神经梅毒所致视神经损伤患者的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完善P-VEP检查且P100波潜伏期异常的21例神经梅毒患者,分析其P-VEP结果、临床表现、脑脊液及血清指标的特点。结果21例P-VEP异常的神经梅毒患者中以男性患者多见(76%、16/21),平均年龄为(45.0 ± 11.5)岁。17例患者眼部症状阳性,4例患者眼部症状阴性。17例眼部症状阳性的患者均被诊断为视神经炎。P-VEP异常主要表现为P100波潜伏期延长或P100波缺失。患眼P100波潜伏期(135.16 ± 22.21)ms较正常眼潜伏期(92.75 ± 8.26)ms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813、P = 0.007)。眼部症状阳性的神经梅毒患者较症状阴性患者的P100波潜伏期更长[(137.94 ± 23.12)ms vs.(120.33 ± 5.50)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1.28、P = 0.217)。P100波潜伏期和脑脊液白细胞(r = 0.349、P = 0.155)及蛋白(r = 0.240、P = 0.323)间无显著相关性。追踪分析8例治疗后复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治疗前后P100波潜伏期变化与血清及脑脊液常规、生化指标间无显著相关性(P均> 0.05)。有5只患眼表现为P100波缺失,其在治疗后6个月内P100波仍缺失。结论神经梅毒患者P-VEP检查P100波潜伏期延长或波形缺失提示视神经损害;P100波波形缺失可能提示视神经损伤较为严重或不可逆转;在神经梅毒患者未出现视神经受损症状前即可通过检查P-VEP发现视神经受损,为明确神经梅毒患者是否存在视神经损伤及损伤程度提供一定依据。

  • 标签: 神经梅毒 视神经 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单项检查与联合应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对高危儿发育性协调障碍(DC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脑瘫高危儿89例,根据Vojita姿势反射的异常将89例脑瘫高危儿分为DCD组和非DCD组,另选取健康婴儿33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对3组受试婴儿进行BAEP和F-VEP检查。计算BAEP、F-VEP单独应用和联合应用诊断DCD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以及Kappa值(κ值)。以Vojta7种姿势反射测试为标准,评价BAEP、F-VEP单独和联合应用诊断DCD的可靠性。结果DCD组(包括≤3个月和>3个月~6个月2个年龄段)BAEP的Ⅲ、Ⅴ、Ⅰ~Ⅲ潜伏期均明显延长,与非DC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CD组(包括≤3个月和>3个月~6个月2个年龄段)F-VEP中P1和N2潜伏期均显著延长,且DCD组中>3个月~6个月受试婴儿的N1潜伏期亦明显延长,与非DCD组同年龄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AEP+F-VEP联合应用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4.29%,87.88%,73.03%,与Vojta姿势反射测试呈中度一致(κ值为0.47);BAEP单独应用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0.71%,87.88%,70.79%,与Vojta姿势反射测试呈中度一致(κ值为0.44);F-VEP单独应用的敏感度和准确度较低,特异度很高,与Vojta姿势反射测试的一致性较差。56例DCD患儿中,BAEP单独应用诊断的阳性率为60.7%,F-VEP单独应用诊断的阳性率为44.6%,BAEP+F-VEP联合应用诊断的阳性率为64.3%,BAEP+F-VEP联合应用与BAEP单独应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0),与F-VEP单独应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BAEP单独应用与F-VEP单独应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BAEP、F-VEP的异常可提示存在DCD,两者联合应用对DCD的早期筛查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高危儿 发育性协调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转基因小鼠在恐惧记忆活动中峰电位与场电位Gamma节律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将6月龄APP/PS1/tau三转基因(3xTg)小鼠和野生型(WT)小鼠分为3xTg组和WT组,每组10只。无菌条件下在每组小鼠海马内埋置电极,两周后进行条件恐惧箱的行为学实验。通过小鼠头部埋置的无线遥测装置同步监测分析Gamma节律、Spike和Burst发放频率的变化情况,最后使用熵值计算Gamma节律与Spike的相关性。结果(1)在行为学实验中,3xTg小鼠因条件刺激引起的僵直比率为[(54.07±2.32)%],显著低于WT小鼠[(76.21±2.88)%](t=4.796,P<0.01)。(2)同步记录到WT小鼠在Pre-CS期Gamma节律的功率为[(11.574±1.147)dB],给予CS后上升为[(18.108±1.177)dB](t=3.386,P<0.01)。3xTg组在给予CS之后Gamma功率[(12.346±1.345)dB]明显低于WT组(t=3.423,P<0.01)。(3)WT小鼠在Pre-CS阶段Spike发放频率为[(5.667±1.475)次/s],给予条件刺激后显著升高[(11.008±1.335)次/s](t=3.542,P<0.01)。而3xTg小鼠的Spike发放频率在CS之后为[(5.249±1.033)次/s]明显低于WT组(t=4.788,P<0.01)。(4)WT组在Pre-CS和CS阶段Burst间隔时间分别为[(0.550±0.043)s]和[(1.075±0.034)s],可见WT组Burst发放频率在给予条件刺激之后显著增加(t=5.188,P<0.01)。而3xTg组经过条件刺激后发放间隔为[(0.619±0.033)s],显著低于WT组(t=3.352,P<0.01)。(5)给予条件刺激后,WT小鼠的Spike-Gamma熵值曲线始终高于3xTg小鼠,其中WT组和3xTg组的相关性最高值分别为(0.403±0.031)和(0.314±0.028),3xTg组的Spike-Gamma相关性与WT小鼠相比显著下降(t=3.372,P<0.01)。结论AD恐惧记忆的缺陷可能是由于Spike-LFP(Gamma)发放不协调导致的。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海马 条件恐惧记忆 无线神经遥测技术 场电位 峰电位 小鼠
  • 简介:摘要视觉诱发电位(VEP)多用于视觉系统功能损伤的客观评价。传统VEP检查较为耗时且易受环境干扰、检测结果较大程度上需要依赖判读者经验导致其作为常规检查应用于临床青光眼视功能检测严重受限。近10余年来出现了几种新型的VEP检测模式,如短时瞬态VEP和分离格栅VEP,其检测过程快速简便、其结果更容易判读。本文对VEP在青光眼视功能检测中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总结,以深入了解电生理检查在青光眼的视功能检测和随访中的应用价值。(中华眼科杂志,2020,56:61-65)

  • 标签: 青光眼 诱发电位,视觉 视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心室晚电位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信息叠加技术来观察心率变异性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A组)和体检身体健康者( B组)中的变化趋势。进行急性心肌梗死与心室晚电位相关性研究,并且对所得数据进行 χ2检验,用精确概率法求得 P值, 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心室晚电位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阳性指标明显增加( P <0.01 )。结论 心室晚电位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 标签: 心室晚电位 急性心肌梗死 信息叠加技术
  • 简介:摘要: 2019年 4月视觉中国发布的一张黑洞照片的相关版权引发热议,探究舆论热点有利于寻找其中的根本问题,并探讨如何解决。

  • 标签: 黑洞 视觉中国 照片 版权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中药关木通的现代科学含义,并从历史源头梳理了其发展历程,介绍了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等,之后描述并分析了 2003年中国爆发的恶性药害“关木通事件”前因后果,指出该事件所暴露出的中医药发展问题。最后,本文给出了对今后中医药发展前景的思考。

  • 标签: 关木通,关木通事件,中医药
  • 简介:摘要:要想充分提高电梯的调度,使电梯达到节能效果,就必须对电梯的运行情况展开深入的调研,以找到有利于机器视觉电梯节能的有效方法以及关键技术。由此,本文就先创建出了采集系统,以对侯梯厅与轿厢中的视频图像展开有效的采集,然后借助计算机对所得的图像展开处理,以得到轿厢与侯梯厅有人和无人的结果,最后把结果传到电梯的PLC控制系统上,达到对主曳引电机的控制,以减少不必要的运行以及停站,使电梯能耗较大。

  • 标签: 机器视觉 电梯节能 关键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术中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监测的相关方法学参数,并探讨其在鞍区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86例椎管内占位患者(112侧眼,设为A组)进行F-VEP监测方法学参数研究。将可获得稳定F-VEP波形的参数应用于31例鞍区肿瘤患者(62侧眼,设为B组)。所有患者均在全静脉麻醉下行肿瘤切除术,并在术中行F-VEP监测,比较不同导联、不同刺激频率(0.7~1.2 Hz)下所获取F-VEP的波幅。结果A组中,在所有刺激频率下,O2-Fz或Oz-Fz导联的N75-P100峰间值(A1)均高于O1-Fz导联(均P<0.05);0.7~1.0 Hz刺激频率下,O2-Fz或Oz-Fz导联的P100-N145峰间值(A2)均高于O1-Fz导联(均P<0.05);在任一导联中,0.7~1.2 Hz范围内各刺激频率下产生的F-VEP A1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0.7 Hz频率下产生的F-VEP A2均高于其他频率下获得的波幅(均P<0.05)。B组中,61侧眼术中引出稳定的F-VEP波形,引出率为98.4%(61/62)。B组19例患者术中的F-VEP波形无变化,其中13例患者术后的视觉功能较术前无变化,6例患者的视觉功能有所改善。B组12例患者术中的F-VEP波形呈可逆性变化,其中4例术后视觉功能较术前无改变,7例有改善,仅1例视觉功能下降。结论选择合适的电生理刺激参数后,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获得稳定的F-VEP波形;通过在鞍区肿瘤手术中应用F-VEP监测,初步证实术中F-VEP监测结果可用于预测患者的术后视觉功能。

  • 标签: 脑肿瘤 监测,手术中 诱发电位,视觉 鞍区 预后
  • 简介:摘要纤毛是在人体内几乎所有细胞上均有的毛发状突起,在机体各组织器官的形成与维持中发挥着重要功能。纤毛结构和功能异常几乎影响机体的每一个系统,如脑、眼、肝脏、肾脏、骨骼以及生殖系统等。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是一类可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反应的感觉神经元,这个过程称为光转导,发生在视锥细胞及视杆细胞的外节。外节是一种特殊的感觉纤毛,非综合征性纤毛疾病眼部病变几乎都与其缺陷相关,如视网膜色素变性、Leber先天性黑矇等。这些疾病具有遗传异质性,涉及大量基因的突变。它们可以显示相当大的临床和遗传重叠。到目前为止,针对于视网膜纤毛病的研究为数不多,也尚未有较好的临床治疗策略,总结纤毛功能障碍与视觉发育相关疾病的关系,有助于整体了解这些疾病的特征从而进行早期干预。

  • 标签: 光感受器连接纤毛 色素性视网膜炎 Leber先天性黑朦 Usher综合征 综述
  • 简介:摘要双眼视觉问题虽然不是屈光手术后主要的并发症类型,但诸多证据表明其确实发生于屈光手术后。评估术前双眼视觉状态可以预测和规避术后双眼视觉异常的发病风险。目前临床上眼科医生往往对双眼视觉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可能低估了屈光手术相关双眼视觉问题的影响。本文将围绕屈光手术相关的双眼视觉问题进行总结,并分别对屈光手术相关的双眼视觉异常的风险筛查方案和风险预测分级、双眼视觉检查指标的正常参考值及常见的双眼视觉异常分类诊断标准及合理的治疗策略提出建议。

  • 标签: 屈光手术/不良反应 双眼视 融合,眼科/生理 聚散度,眼科/生理 风险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重症医学科气管插管相关不良事件,提高医护人员预防与应急处理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3个部门(急诊ICU、急诊内科监护室、综合ICU)气管插管患者发生不良事件及发生后的应急处理。共纳入392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其中男性204例,女性188例;年龄16~93岁,平均(54.62±6.28)岁。采取调整导管位置、彻底清除气道分泌物、简易呼吸器加压给氧、重新气管插管或经皮扩张气管切开等处理方法,比较不良事件发生前后生命体征的变化。鼓励非惩罚性上报不良事件,分析不良事件种类、时间分布、年度分布、科室分布、原因分布。结果392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发生不良事件53例,发生率为13.5%。其中综合ICU 1例患者气管导管置换时发生插管困难,考虑喉头水肿,家属放弃气管切开等进一步治疗;另1例重度肥胖患者困难气道,请麻醉师协助经口气管插管后气囊漏气,家属拒绝再次插管或气管切开,放弃治疗。其余51例经现场迅速处理,生命体征指标恢复到不良事件发生前的状态,未发生严重后果。结论急诊重症医学科经口气管插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积极预防和现场快速判断、正确处理,可以减轻患者痛苦,防止严重后果发生。

  • 标签: 气管插管 不良事件 应急处理
  • 简介:摘要学习是一项通过多感官共同作用来完成的复杂过程,其中视觉扮演着重要角色。当视觉出现问题并对学习产生影响时,就被称为与视觉相关的学习问题。2008年,美国视光协会通过并修订了《视光临床实践指南——与视觉相关的学习问题患者管理》,为由于视觉问题影响学习的个体提供了适当的评估方法和诊疗方案,降低视觉问题影响学习的风险。该指南全面阐述了与视觉相关的学习问题的定义、流行病学、评估与临床诊疗等内容。国外视光师是为有学习问题的个体提供帮助的主要成员,他们与特殊教育专家、健康保健人员共同形成多学科综合处理团队,视光师主要负责处理影响学习的视觉因素。与国外相比,我国在这方面尚存在较大差距,很多国内的视光师对与视觉相关的学习问题尚不清楚,对于其处理的视光临床实践指南更不了解,没有形成我国在此类问题的临床实践指南。该指南虽然是2008年制定,但目前仍在沿用,因此对该指南进行解读在我国与学习相关的儿童视觉科学研究方面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就《视光临床实践指南——与视觉相关的学习问题患者管理》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和解读,以期提高和加深我国临床对该类问题的认识,提高视光师对视觉相关的学习问题患者的诊断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 标签: 与视觉相关的学习问题 视光临床实践指南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