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新型无保护阴道分娩在自然分娩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5年 1月至 2016年 1月在我院经传统保护经阴道分娩产妇 250例作为对照组、 2017年 1月至 2020年 1月在我院经新型无保护经阴道分娩产妇 250例作为研究组,针对两组产妇的产前产后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胎儿宫内窘迫导致剖宫产率达 16%,会阴侧切率达 20.5%,会阴裂伤 1度率达 78%、 2度率达 21.3%,会阴水肿率达 54.5% ,产后大出血率达 3.4% 。研究组胎儿宫内窘迫导致剖宫产率达 1.7%,会阴侧切率达 2%,会阴裂伤 1度率达 75.6%、 2度率达 9.5%,会阴水肿率达 18% ,产后大出血率达 2%. 两组产妇胎儿宫内窘迫导致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 2度率、会阴水肿率( P< 0.05)有统计学意义。会阴裂伤 1度率、产后大出血率( P> 0.05)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无保护阴道分娩有必要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无保护性 阴道分娩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采取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应用肺保护通气策略对患者出现的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收治100例胸腔肺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最常规的通气策略;观察组采取保护通气策略。对比两组患者出现的氧化应激水平、肺功能、术后容易出现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者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大致相同,但是术后观察组的氧化应激反应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者之间FEV、FVC、FEV/FVC这几个数值观察组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肺保护通气策略这个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肺癌患者采取胸腔镜根除肺癌的并发症发生,P<0.05。 结论:通过实验研究可以发现肺保护通气策略,将其应用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中可以有效的稳定患者的肺部适应能力,保护患者应有的肺功能,降低患者在其术后出现的并发症,也就是说肺保护通气策略在临床中是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肺保护性通气 胸腔镜 肺癌 氧化应激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海水浸泡对烫伤大鼠创面炎性反应及愈合的影响。方法将14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烫伤对照组和海水浸泡组,每组72只,均造成背部10%TBSA浅Ⅱ度烫伤。海水浸泡组大鼠伤后固定四肢,立即用盛海水的方盆浸泡双前肢以下部分,持续4h;烫伤对照组大鼠则用空方盆模拟浸泡过程。于伤后0(即刻,下同)、6、12、24h采用电解质分析仪测定血清中K^+、Na^+、Cl^-的浓度。于伤前及伤后0、6、12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IL)6的含量。对两组大鼠创面行大体和组织病理学观察,并记录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海水浸泡组大鼠血清中K^+、Na^+、Cl^-的浓度大多高于烫伤对照组。伤后6h海水浸泡组大鼠血清TNF-α、IL-6含量分别为(140±22)、(160±41)ng/L,均明显高于伤前值(29±15)、(62±17)ng/L及烫伤对照组(120±12)、(124±22)ng/L(P〈0.05)。与烫伤对照组比较,海水浸泡组大鼠创面水肿及局部组织炎性反应加重,创面再上皮化和表皮各层的分化延迟;海水浸泡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6.3±1.6)d,明显迟于烫伤对照组(14.1±1.8)d(P〈0.05)。结论大鼠烫伤后经海水浸泡,可加重创面炎性反应,使创面愈合延迟。

  • 标签: 烧伤 海水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创面愈合
  • 简介:从19世纪德国细胞病理学家RudolfVirchow观察到肿瘤组织中大量慢性炎性反应细胞浸润的现象以来,炎性反应一直被怀疑和癌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慢性炎性反应在肿瘤发生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对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慢性炎性反应 肿瘤 治疗
  • 简介:为探讨不同剂量盐酸戊乙奎醚对大鼠体外循环(CPB)致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组)、体外循环组(C组)、盐酸戊乙奎醚低剂量组(PL组)、中剂量组(PM组)和高剂量组(PH组),每组8只。S组进行所有的麻醉和手术操作,但不连接转流管道进行CPB,其余4组进行CPB60min,并继续观察2h。PL、PM、PH组分别在预冲液中加入盐酸戊乙奎醚0.2mg/kg、0.6mg/kg、2mg/kg,C组给予相同容积的生理盐水。CPB结束后即刻(T1)、结束后2h(T2)采集血标本,用放免法检测大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表明,与S组比较,C、PL、PM、PH组T1、12时刻血浆TNF-α、IL-6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PM、PH组T1、12时刻血浆TNF-α、IL-6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M组比较,PH组T1、他时血浆TNF-α、IL-6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高剂量的盐酸戊乙奎醚可减轻体外循环后的炎性反应,且高剂量组作用更显著。

  • 标签: 盐酸戊乙奎醚 体外循环 炎性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凸侧关节突区域的免疫反应,探讨骨组织局部的炎症反应与脊柱侧凸的骨量降低是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方法 A 组:对照组(先天畸形)10 例;B 组:病例组(AIS)10 例,在手术中取患者凸侧的下关节突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双标检查,观察CD3、CD4、CD8等指标。结果 免疫组化检测:CD3 结果显示:对照组(先天畸形)凸侧下关节突染色为阴性, 病例组(AIS)凸侧下关节突染色的CD3 为阳性。CD4 结果显示:对照组(先天畸形)凸侧下关节突染色为阴性, 病例组(AIS)凸侧下关节突染色的CD4 为阳性。CD8结果显示:对照组(先天畸形)凸侧下关节突染色为阴性, 病例组(AIS)凸侧下关节突染色的CD8 为阳性。免疫荧光双标检测:结果显示凸侧下关节突的CD8 和CD4 染色阳性。结论 AIS患者顶椎区域的骨组织中发现了炎细胞浸润,与生物力学相互作用,促进了脊柱侧凸的进展,是影响AIS自然进程的另一因素。

  • 标签: AIS 顶椎 凸侧关节突区域的免疫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神经炎性反应的临床治疗措施,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方法参考。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我科室收治的4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利培酮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入塞来昔布治疗,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比较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单核细胞趋化和激活因子(MCAF)、S100-β蛋白浓度以及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以上神经元因子水平均改善,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为95.2%,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临床药物治疗中加入抗炎药物可明显减轻神经炎性反应,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神经炎性反应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神经炎性反应的临床治疗措施,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方法参考。方法:将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8月期间我科室收治的 4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利培酮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入塞来昔布治疗,两组患者治疗 12周后比较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单核细胞趋化和激活因子( MCAF)、 S100-β蛋白浓度以及临床疗效。 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以上神经元因子水平均改善,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80.0%,观察组为 95.2%,组间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临床药物治疗中加入抗炎药物可明显减轻神经炎性反应,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 ]精神分裂症 神经炎性反应 临床疗效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女,45岁。阵发性心前区疼痛2个月伴失眠、多梦1个月,经当地中心医院系统检查,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型;神经衰弱。经治疗好转后出院。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所,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刺五加注射液40ml,静滴,1/d。静脉滴注药液仅10min左右患者突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大汗,四肢冰凉。

  • 标签: 刺五加注射液 过敏性反应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静滴 葡萄糖注射液 心前区疼痛
  • 简介:摘要1名51岁男性因隐球菌性脑膜炎住院。患者住院期间静脉滴注大扶康4gq12h、两性霉素B35mg,口服5-氟胞嘧啶1gq6h。患者出院后口服氟康唑0.4g/d,5-氟胞嘧啶1gq6h,出院后第6日经日晒后出现皮肤暴露部位肤色明显变黑,考虑是由氟康唑联合5-氟胞嘧啶引起的皮肤光敏性反应

  • 标签: 隐球菌性脑膜炎 氟康唑 5-氟胞嘧啶 皮肤光敏性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是讨论研究体外循环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诊断和用呼吸机进行保护通气的治疗。方法将在我院行体外循环术后ARDS的36例患者分为两组,为传统机械呼吸组12例和呼吸机肺保护通气组24例,分析传统机械呼吸组和肺保护通气组的体外循环术后ARDS的治疗经过。结果在传统组12位患者中平均带机时间为7天,死亡7例,病死率58.33%;肺保护通气组24例中平均上呼吸机的时间为6天,死亡5例,病死率为20.83%,两组数据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肺保护通气治疗比传统机械治疗有效,可以提高术后ARDS患者的成活率。

  • 标签: 体外循环术后 ARDS 肺保护性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在防治卵巢癌化疗中毒性反应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6~2016.12该院64例卵巢癌患者,按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人数均为32例。其中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方案,并分析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方案,研究组及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7%、43.75%,研究组护理效果更优,P<0.05。结论将中医特色护理应用于防治卵巢癌化疗中毒性反应效果较好,可对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治疗效果等方面均产生积极影响,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 标签: 中医特色护理 防治 卵巢癌 化疗 毒性反应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男,25岁,冲床工。2006年11月23日9时许,工作时不慎被冲床冲伤右手指,疼痛、流血(出血量约为300ml)、致2—5指完全离断2h余,在院外行简单包扎止血后转入我科。既往体健。查体:体温37.4℃,脉搏88次/分,血压8.5/6.5kPa,意识清醒,精神紧张,恐惧,语言多无主次。右手可见包裹的血性毛巾及衣袖,裸露的远断端指体放入方便袋中。在止血带控制下检查伤处,右手2-5指近节指蹼处完全离体,断离远端手指均有约0.5cm指蹼皮肤组织相连。创面可见骨折端,多块撕脱性断离的肌肉,关节囊撕裂,多根血管、神经撕拉与创面外相连远端,长度1.0-2.0cm不等,创面近端骨折端、关节组织外露,撕拉的血管、神经回缩。

  • 标签: 心因性反应 再植 手指离断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討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对食管癌患者炎性反应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14年 1月~ 2018年 1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 84例,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n = 42)和研究组( n = 42)。对照组给予开胸食管癌根治术,研究组给予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指标情况 ;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 1周炎性反应指标 [白细胞介素 -6( IL-6)、 IL-10以及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 ]、应激反应指标 [C反应蛋白( CRP)、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游离甲状腺素( FT4)以及皮质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P < 0.05) ;两组清扫淋巴结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两组术后 1周 IL-6、 IL-10以及 TNF-α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且对照组高于研究组( P < 0.05),两组术后 1周 CRP、 FT3、 FT4及皮质醇水平均较术前升高( P < 005) ;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与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比较,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可明显减轻食管癌患者炎性反应,且对机体应激反应、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 ] 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开胸食管癌根治术 ;炎性反应 ;应激反应 ;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此次研究对胃癌根治术患者予以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其麻醉效果予以探究。方法: 49例胃癌根治术患者选自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期间。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麻醉 1组 25例(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麻醉 2组 24例(全身麻醉)。结果:麻醉 1组麻醉后 30分钟以及术后 2小时血清中皮质醇、血糖、 TNF-α以及 IL-6指标低于参照组,对比差具备统计学含义 P<0.05。结论:本次研究中,对胃癌根治术患者予以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起到显著的麻醉效果,该麻醉方法可在胃癌根治术患者中予以应用。

  • 标签: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 胃癌根治术 应激及炎性反应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