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对脑室出血患者采用侧脑室引流联合引流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对入选的20例脑室出血病例采用侧脑室引流联合引流术,并同时应用尿激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术后死亡1例,为再出血致血肿增大致脑疝而死亡。术后存活19例,随访6个月GOS评分:优良11例,轻残4例,重残4例,植物状态1例,均无脑积水发生。结论脑室出血采用侧脑室引流联合引流术,可明显降低死亡率,同时清除脑室系统及蛛网膜下腔的积血,可明显减少脑积水发生。

  • 标签: 脑室出血 侧脑室引流术 腰大池引流术
  • 简介:摘要在实施开颅手术、经颅骨锥孔或钻孔穿刺脑室后,须行脑室引流术,在脑室内放置带侧孔引流管,另一端连接引流袋,确保能使脑脊液顺利引流到体外,目的是为了排出脑室的积血、降低脑脊液渗漏、防止蛛网膜出现粘连,缓解脑膜刺激,降低颅内高压,确保颅内压处于正常状态,是颅脑手术后常见的治疗措施。由于脑室内血液凝固易堵塞引流管,因此手术仅仅是治疗的起始,接下来患者的护理和引流管的精心护理是挽救生命和恢复健康的重要环节,本文对我院收治的颅脑手术后行脑室引流术的病例护理情况进行总结归纳,现总结如下。

  • 标签: 脑室内出血侧脑室外引流术后 引流管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脑室出血(IVH)的治疗方法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40例IVH病例随机分为改良组及传统组。改良组选择在出血相对较多的一侧常规行侧脑室额角穿刺外引;而在出血相对较少的一侧额角置入Ommaya囊后行囊腔穿刺外引脑室5-7d后,改为仅Ommaya囊穿刺外引。传统组则行双侧侧脑室普通外引,5-7d后结合持续引流血性脑脊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迟发性脑积水、颅内感染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等。结果两组迟发性脑积水、颅内感染发生率及预后(ADL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改良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组。结论该项改良技术安全可靠、损伤小、恢复快,能大大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改善预后,优于传统方法。

  • 标签: Ommaya 脑室外引流 脑室内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应用YL-1型针侧脑室穿刺及穿持续外引系统治疗脑室铸型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8例脑室铸型出血患者应用YL-1型针侧脑室穿刺及穿持续外引系统,在侧脑室交替注入尿激酶进行“会师式”液化血肿,交替引流脑脊液,脑脊液循环通畅后,在同一套密闭的装置进行脑脊液置换治疗。结果脑室积血3天内基本消失6例,5天内7例,7天内2例,死亡3例(16.67%)。存活病人无脑积水发生。结论该方法可以明显降低脑室铸型出血的死亡率,迅速清除脑室系统及蛛网膜下腔的积血,加快脑脊液正常化,密闭装置能较好监控颅内压,减少感染机会,减少脑积水等并发症,该方法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脑室铸型出血 YL-1型穿刺针 外引流系统 交替液化
  • 简介:目的:探讨血肿穿刺引流脑室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对89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行血肿及脑室同时穿刺外引加尿激酶注入治疗临床资料的分析。结果89例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生活能自理者32例;基本能自理者25例;不能自理者22例;植物生存者7例;死亡3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采取血肿及脑室穿刺外引加术后尿激酶注入溶解的治疗方法,一般3~5d血肿基本消失,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 标签: 脑出血 血肿破入脑室 穿刺外引流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引流术是指通过从腰部蛛网膜下腔内置入引流管,引流脑脊液的一种方法。其适应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或积血、脑脊液呈血性者,脑室内积血,各种脑脊液耳鼻漏、切口漏,颅内感染等。

  • 标签: 腰大池 引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侧脑室在治疗急性重型原发性颅脑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2例急性重型原发性颅脑损伤患者行侧脑室术。结果32例患者出院时ADL评级达到明显好转或改善的23例(I~Ⅲ级),占71.9%,其中5例ADL评分I级,10例Ⅱ级,8例Ⅲ级;ADL评分为重残(Ⅳ~V级)的5例,占15.6%;死亡4例,占12.5%。结论侧脑室术是治疗急性重型原发性颅脑损伤的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可以使颅脑创伤后所致脑肿胀得到有效的缓解,明显的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侧脑室外引流 颅脑损伤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持续引流结合鞘内注射治疗颅脑外伤及开颅术后所致颅内感染的效果。方法:2009年5月-2014年5月颅脑外伤及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7例,应用持续外引结合鞘内注射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引流7~12d,临床治愈6例,1例并发全脑室炎死亡。结论:颅脑外伤及开颅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患者在全身应用敏感抗生素的前提下可采用持续外引结合鞘内注射,该方法简便、安全、疗效肯定。

  • 标签: 颅内感染 腰大池置管 鞘内注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引流的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取20例采取穿刺外引的患者,观察在引流期间的护理效果,记录引流液的流量、速度、性质等,关注其病情变化及治愈情况。结果入选20例患者均已痊愈并顺利出院,未见有护理并发症。结论护理穿刺外引的患者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严格控制引流量及引流速度,积极预防逆行性颅内感染,掌握最佳拔时机,确保临床疗效。

  • 标签: 腰大池外引流术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外持续引流以损伤小、操作简便、利于病情观察、疗效明显、并发症小的一系列优点,得到临床的推广,护理更是治疗的关键。通过持续脑脊液引流,将颅内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减轻血性脑脊液对脑和脑膜的刺激,促进脑脊液的循环和吸收,缓解脑血管痉挛,改善脑缺血状态,减轻脑水肿和脑梗死的发生。

  • 标签: 腰大池 持续引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室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重症脑室出血的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将63例重症脑室出血患者分为2组,所有患者均行脑室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同时给予综合护理。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研究组93.75%、对照组70.97%)、护理满意度(研究组90.63%、对照组6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室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重症脑室出血,并在治疗期间行综合护理,可提高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较高。

  • 标签: 重症脑室出血 脑室引流 尿激酶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病人行脑室引流辅以尿激酶注入治疗的护理。方法对35例高血压脑出血破人脑室患者行脑室引流并辅以尿激酶注入治疗,观察病情,总结护理要点。结果35例患者基本治愈18例,显效10例,好转7例,无死亡病例。结论脑室引流并辅以尿激酶脑室内注入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的方法,加强术后脑室引流管的护理以及病情的观察、血压的控制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脑室引流 尿激酶注入 护理
  • 简介:持续引流(continuedlumbarcerebrospinalfluiddrainage,CLCFD)是应用腰椎穿刺的方法向椎管蛛网膜下腔置入引流管以达到脑脊液(cerebrospinalfluid,CSF)引流的目的。自Vourch等在1960年首次提到持续引流治疗脑脊液漏以来,现已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的临床工作中。

  • 标签: 颅内感染 持续腰大池引流 治疗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持续引流治疗脑脊液漏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CochraneLibrary(2014年第1期)、EMbase、CNKI、CBM、VIP和WanFangData,纳入持续引流和常规保守方法比较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脊液漏的随机或非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从1994年1月至2014年1月。由2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个非随机对照试验,共计46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治疗有效率[RR=3.78,95%CI(1.91,7.50).P=0.000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发生率[RR=0.48,95%CI(0.24,O.95),P=0.04]和住院时间[MD:-6.66,95%CI(-10.09,-3.23),P=0.0001]方面,持续引流优于常规保守治疗,但两者低颅压头痛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RR=1.32,95%CI(O.65,2.69),P=0.4510结论当前可得证据显示,引流术在总体有效率、预防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方面存在优势,是一种治疗脑脊液漏的有效措施。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所限,上述结论尚待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

  • 标签: 脑脊液漏 腰大池引流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定向软通道穿刺联合侧脑室引流治疗小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40例小脑出血患者,将4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给予治疗组患者定向软通道穿刺联合侧脑室引流手术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用定向软通道穿刺手术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ADL,治疗有效率和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定向软通道穿刺联合侧脑室引流治疗小脑出血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小脑出血 定向软通道穿刺 侧脑室引流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7例进展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4例)和对照组(13例)。观察组给予持续性引流,对照组给予钻孔式或经皮引流,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持续性引流是治疗进展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腰大池引流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 钻孔或经皮穿刺引流 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引流在动脉瘤夹闭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行动脉瘤夹闭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给予持续引流,对照组术后给予腰椎穿刺引流脑脊液,并比较两组的引流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为13.3%、头痛VAS评分为(2.01±0.48)分,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和脑积水的发生率为6.67%,上述指标和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P<0.05,预后优良率为90.0%,明显大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持续引流在动脉瘤夹闭术后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对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预后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持续腰大池引流 动脉瘤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联合双侧脑室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09年11月至2012年3月来我院诊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资料,该组研究对象皆采取小骨窗开颅联合双侧脑室引流的治疗方法,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此种方法可以迅速清除脑出血造成的血肿,治疗时间短,不易发生慢性脑积水。结论小骨窗开颅联合双侧脑室引流对于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效果显著,可作为临床一线治疗方法。

  • 标签: 小骨窗开颅联合双侧脑室引流 高血压性脑出血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