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利用肱骨后侧切口手术对肱骨中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50例肱骨中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利用肱骨后侧切口手术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利用对肘关节功能的评分,其中优45例,良5例。结论利用肱骨后侧切口手术对肱骨中下骨折进行治疗,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肱骨后侧切口手术 肱骨中下段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45例成人肱骨中下骨折患者用肱骨远端解剖钢板进行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成人肱骨中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其中45名作为观察组,应用肱骨远端解剖钢板进行治疗,另外45例成人肱骨中下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髓内钉内固定进行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优良率。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优良率达到100.0%,明显大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远端解剖钢板有助于改善成人肱骨中下骨折患者的症状,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肱骨远端解剖钢板 成人肱骨中下段骨折 临床分析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45例成人肱骨中下骨折患者用肱骨远端解剖钢板进行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成人肱骨中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其中45名作为观察组,应用肱骨远端解剖钢板进行治疗,另外45例成人肱骨中下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髓内钉内固定进行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优良率。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优良率达到100.0%,明显大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远端解剖钢板有助于改善成人肱骨中下骨折患者的症状,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肱骨远端解剖钢板 成人肱骨中下段骨折 临床分析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解剖锁定板固定治疗桡骨下段长斜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臂中下前正中切口入路暴露桡骨下段骨折,予以复位后采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板塑型后予以固定骨折断端17例,术后随访时记录患侧和健侧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和桡偏尺偏活动度,前臂旋转活动度和力量,随访时拍摄患X线片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根据Flynn肘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评定患儿肘关节功能。结果17例全部活动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3.5个月。根据Anderson前臂骨折术后功能评价标准,15例为优,1例良,1例可。结论桡骨下段长斜形骨折可采用切开复位后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塑型后予以固定,其固定牢靠,有利于早期活动。

  • 标签: 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后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肱骨中下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方法收治12例肱骨中下骨折患者,均采用后正中经肱三头肌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1)本组骨折均愈合良好,愈合时间12-22个月,平均(16.29±5.06)个月;手术时间90-180min;术中出血量100-400ml;1例出现伤口延迟愈合(22个月),未发生桡神经损害症状。(2)治疗前,本组Mayo肘关节评分优良率为50%;治疗后为91.67%,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C型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确切,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钢板 内固定 肱骨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累及远干髓端的胧骨中卜段骨折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采用双钢板固定技术治疗的累及胧骨干髓端的胧骨中卜段骨折16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6例获得12-18个月,平均14.5个月的随访,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为14-30周,平均19.5周,肘关节活动度恢复满意。结论对于波及干髓端的胧骨中卜段骨折采用后侧胧三头肌分裂切II双钢板内固定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取得满意的疗效。

  • 标签: 胧骨中卜段 骨折 双钢板 内固定术
  • 简介:目的比较内侧入路和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78例肱骨中下骨折患者,其中42例行内侧入路钢板内固定,36例行外侧人路钢板内固定。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牢和临床疗效。结果内侧入路和外侧人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内侧人路叮减少桡神经损伤的风险。,结论内侧入路和外侧入路治疗肱骨中下骨折町获得相当的临床效果,但内侧入路组切口隐蔽,减少了桡神经损伤的风险。

  • 标签: 内侧入路 外侧入路 肱骨干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肱骨中下骨折后侧入路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60例肱骨中下骨折,均采用后正中劈开肱三头肌入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骨折手术后1.6~4.5个月愈合。在肘关节活动度正常,平均伸直0°,屈曲120°范围左右。根据HSS肘关节评分,优25例,良30例,一般5例,无一例患者出现神经损伤症状等并发症。结论后侧入路对于肱骨中下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肱骨中下段骨折 后侧入路 治疗
  • 简介:目的报道联合固定治疗合并桡神经损伤的肱骨中下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例合并桡神经损伤的肱骨中下粉碎性骨折的患者采用接骨板或螺钉结合三维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术中给予一期植骨,并对桡神经探查和修复。结果所有患者术后3~5个月获得骨性愈合。其中5例桡神经为骨折端嵌压,1例为不全断裂,7例为挫伤。12例平均于术后6周恢复,1例术后4个月恢复。结论对于合并桡神经损伤的肱骨中下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联合固定、术后一期植骨及桡神经早期探查的方法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 标签: 桡神经损伤 肱骨中下段 粉碎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手术治疗及非手术治疗肱骨中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2014年4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肱骨中下骨折患者139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9例,手术方法治疗,研究组70例,用非手术方法治疗,比较两组骨折愈合率、骨折愈合时间、桡神经损伤、肘关节Mayo评分。结果(1)研究组骨折愈合率、肘关节Mayo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较少,桡神经损伤发生率较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手术的方法治疗肱骨中下骨折临床疗效与手术治疗相近,但骨折愈合时间更短,桡神经损伤发生风险更低,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作为一种治疗肱骨中下骨折的有效方法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肱骨骨折 手术 非手术 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后外侧钢板与前外侧钢板治疗肱骨中下关节外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4年1月— 2016年10月天津医院收治的52例肱骨中下关节外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女20例;年龄18~56岁[(36.9±10.9)岁]。骨折AO/OTA分型:A型15例,B型32例,C型5例。23例采用肱骨远端后外侧解剖锁定钢板固定(A组),29例采用肱骨前外侧锁定钢板固定(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评价患肢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梅奥肘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20个月[(13.7±2.2)个月]。A、B组手术时间分别为(79.8±9.6)min、(85.0±11.6)min,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4.1±1.0)个月、(4.1±1.0)个月(P均>0.05)。肘关节伸直角度A组为3.9°(0.0°,5.0°),B组为4.4°(0.0°,5.0°);屈曲角度A组为127.4°(125.0°,132.5°),B组为128.5°(122.5°,132.5°)(P均>0.05)。梅奥肘关节功能评分A组为91.0(90.0,93.5)分,B组为90.2(90.0,92.5)分(P>0.05)。术后A组出现桡神经损伤2例(9%),B组出现桡神经损伤3例(10%)(P>0.05),症状均于术后3个月内消退。结论对于肱骨中下关节外骨折,后外侧钢板及前外侧钢板均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但后外侧钢板放置可以更靠近远端,多向锁定设计更加稳定,对于骨折线接近肘关节的患者更有优势。

  • 标签: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后外侧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中下大段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将近年收治8例肱骨中下大段粉碎性骨折作分段小切口切开复位及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全组8例患者均于术后12周达到骨性愈合,无肘关节粘连强直者,2例合并桡神经损伤者恢复正常功能。结论肱骨中下大段粉碎性骨折采用分段小切口及钢板内固定是较好的手术方法。

  • 标签: 肱骨中下段 大段粉碎性骨折 分段小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验来分析采用改良手术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骨折的疗效。方法分析最近几年采用改良手术入路钢板治疗的40例胧骨干中下骨折的患者,分析其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0.5—3年随访,36例骨折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4个月,骨折不愈合4例、无一例出现手术导致的挠神经损伤、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优25例,良7例,可4例,差4例,优良率82.5%。结论采用改良手术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骨折疗效良好,可避免医源性桡神经损伤。

  • 标签: 上臂前外侧 入路钢板 肱骨中下段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内侧入路治疗肱骨中下骨折中短期疗效的探究。方法本院自2011年-2015年收治的肱骨中下骨折病人80%采用了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中采用前外侧入路的有23例,采用内侧入路的有2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神经损伤情况以及肩关节和肘关节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肩肘关节功能评分(AESE)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血管损伤、切口感染、畸形愈合、钢板断裂、螺钉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内侧入路级前外侧入路治疗肱骨中下骨折的疗效无明显差异。内侧入路可以作为肱骨中下骨折治疗的一个手术入路方案

  • 标签: 肱骨中下段骨折 内侧入路 钢板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肱骨中下骨折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效果,为肱骨中下骨折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将80例肱骨中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手术治疗组以及非手术治疗组,组间例数一致。对比两组肱骨中下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骨不连发生率、骨折愈合率以及桡神经损伤、肘关节Mayo评分情况。结果两组肱骨中下骨折患者各项实验指标对比,非手术组均优于手术组,P<0.05。结论就肱骨中下骨折患者而言,采取非手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应作为优选治疗方案。

  • 标签: 肱骨中下段骨折 手术治疗 非手术 临床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前外侧入路和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加压钢板固定手术治疗肱骨中下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 2016年9月至 2020年9月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骨科的35例肱骨中下骨折手术病例,其中17例采用前外侧入路,18例采用后外侧入路,均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所有病例随访至少一年。通过比较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一年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等数据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前外侧入路组平均手术时间为( 132.3 ±41.3) min,与后外侧入路组(120.2. 0 ± 36.7) min 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P > 0. 05); 前外侧入路组平均术中出血( 279. 4 ± 79.2) ml,与后外侧入路组( 255. 6± 66.2) ml 相比有统计学差异( P< 0. 05) 。术后一年随访时前外侧入路组肘关节MEPS功能评分( 91.8 ± 5. 3) 分,与后外侧入路组(92. 2 ± 4.6) 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P > 0. 05) 。【结论】 前外侧入路和后外侧入路治疗肱骨中下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前外侧入路术中出血量多于后外侧组,而两者在手术时间和术后一年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采用微创前置钢板固定技术治疗肱骨中下骨折对挠神经、肌皮神经和肱二头肌功能的影响。方法2004年5月至2007年12月,采用闭合复位、经上臂前侧远离骨折部位的小切口微创钢板固定技术(MIPO)置入4.5mm窄动力加压钢板治疗20例肱骨干中、下段闭合性骨折患者。观察术后桡神经功能、肌皮神经功能、前后位肱骨干力线、骨折愈合时间和最后一次随访时肱二头肌肌力。结果4例患者术后出现前臂外侧皮神经支配区麻木,无医源性桡神经麻痹患者。肱骨干前后位X线片示骨折远、近端0°成角7例,2例内翻成角达11°,内翻成角2°、3°、4°、5°、6°、7°和10°各1例。外翻成角3°,4°、6°和7°各1例。19例患者得到平均10.4个月(8~32个月)随访,骨折均获得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3.4周(4~32周)。全部患者肱二头肌肌力均为5级。结论采用前置钢板微创固定技术治疗肱骨中、下骨折不会损伤桡神经和肱二头肌,但可能会干扰前臂外侧皮神经的功能。

  • 标签: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